1、工咨甲号国环评证乙字第 2731 号梅 溪 湖 国 际 新 城 ( 二 期 ) 控 制 性 详 细规 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编制单位: 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建设单位: 长沙兴茂投资有限公司编制时间: 二一三年十月III梅 溪 湖 国 际 新 城 ( 二 期 ) 控 制 性 详 细规 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 心 主 任:匡竹述副 主 任:刘永安副 总 工 程 师:曾凡勇环 评 处 处 长:潘旭兵项 目 负 责 人:赵卫华参加编制人员姓名 职称 证书编号 负责内容 签名赵卫华 高工 B 第 1、4、9 章郑清里 工程师 B 第 5、6 章钟 龙 工程师 B 第 2、3 章曾肖凯 助工 B 第 7
2、 章张伶俐 助工 第 8 章段杨萍 高工 B 校核郑清里 工程师 B 审查曾凡勇 教授级 高工 审定V目录1 总则 11.1 任务由来 .11.2 编制依据 .11.3 评价目的与原则 .21.4 评价工作技术路线 .31.5 规划评价范围 .31.6 规划区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41.7 规划区环境保护目标 .51.8 规划评价重点 .62 规划概述 72.1 规划概况 .72.2 规划区定位 .72.3 规划范围 .72.4 规划规模 .72.5 相关规划内容 .73 区域环境现状 .343.1 自然环境概况 .343.2 社会环境概况 .363.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393.4 区
3、域污染源调查及主要环境问题 .424 规划方案分析 .444.1 规划与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444.2 规划与上层次规划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 .444.3 规划区域发展合理性分析 .464.4 规划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合理性分析 .474.5 规划与区域污染防治的协调性分析 .484.6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筛选 .484.7 环境影响初步分析 .504.8 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51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5.1 建设期的环境影响评价 .525.2 规划实现后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576 规划环境保护方案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626.1 水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6
4、26.2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646.3 声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646.4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656.5 区域开发产业准入要求 .677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687.1 环境管理 .687.2 环境监理 .687.3 环境跟踪监测 .698 公众参与 .708.1 公众参与目的 .708.2 调查方式 .708.3 公众参与调查概况 .709 评价结论 .759.1 综合结论 .759.2 不确定性因素 .799.3 建议 .80附件及附图附件 1. 长沙市城市规划局关于“规划”的专家审查会议纪要附件 2.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理委员会
5、关于规划的修改意见附图 1. 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 2. 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附图 3. 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 4. 规划区水系现状及水质监测断面图;附图 5. 规划区现状村庄分布图;附图 6. 规划区部分现状照片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1 总则1.1 任务由来根据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片区控制性规划 (2011 年 8 月)的有关内容,在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片区将打造建设梅溪湖国际新城,其目标定位为建设国际化商务、文化娱乐、科技创新中心,山水交融的生态宜居新城区。随着梅溪湖国际新城一期工程的规划实施,一
6、个新的城市新区已逐步形成。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规划区位于梅溪湖片区以西,属于西片区。为配合一期的开发,共同实现大河西城市中心的各项功能,大河西先导区委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初步方案 (2013 年 11 月) ,该规划方案是在其一期规划与开发实际的基础上,结合梅溪湖西片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该方案将梅溪湖西片区功能定位为规划区定位为:湖湘城市新客厅长沙副中心、城市新客厅、生态智慧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受长沙兴茂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湖南省国际工程咨
7、询中心承担了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通过对项目区进行了实地勘察调查,在分析项目区相关规划、收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HJ/T130-2003)的要求,编制完成了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稿)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a)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修订)2005.4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8、污染防治法 (2008 年修订)2008.6e)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f)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g)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年修订)2012.2.29h) 长沙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2003.6.10i) l)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采取措施控制大气污染物的通告 2001.7.2j) m) 长沙市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实施办法 2006.6.1k)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环发【2006】28 号) 。1.2.2 规程规范a)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1)b)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
9、境 (HJ2.2-2008)c)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1993)d)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e)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f)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HJ/T130-2003)g)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HJ/T393-2007)h)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 建设部 2001.41.2.3 其它相关依据a) 长沙市生态建设规划b)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2011 年修订版)c)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片区控制性规划 (2011 年 8 月)d) 长
10、沙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国际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步方案 (2011 年 8 月)e) 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长沙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噪声功能区划f) 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DB43/023-2005)g) 湖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 (DB43/T388-2008 )h) 城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扬尘污染控制若干规定 【长环发【2013】24 号】i)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函;1.3 评价目的与原则1.3.1 评价目的通过对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规划区域范围内及其周边环境的的现状调查与评价,分析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确定区域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定性或定量评价区域内规划项目开发可能
11、造成的各种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减缓措施,为梅溪湖国际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31.3.2 评价原则梅溪湖国际新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科学、客观、公正原则:综合考虑区域开发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坚持科学发展观,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整体协调性原则:充分考虑区域开发与相关政策、法规的相符性和与相关规划、计划的协调性;一致性原则:环评的工作深度与评价对象与区域开发的层次、内容要求相一致;总量控制原则:立足区域环境容量,实施污染物排放与总量控制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评价选择简单、实用
12、、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1.4 评价工作技术路线此次环评的评价工作技术路线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图 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1.5 规划评价范围梅溪湖国际新城位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总面积 38km2, 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概念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 (2013.6)对其定位为“长沙副中心、城市新客厅、生态智慧城” 。打造两型社会标杆,建设高端品质新城,塑造长沙“新客厅” ,建设一个促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展现长沙发展雄心的标志性地区。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规划范围为:北至红枫路,东至三环线、西至碧桃路、南至象鼻窝绿地
13、景观山体山脚线,规划范围总面积约 11.5km2。因此,规划环评的评价范围以规划范围为界并适当扩展,各环境要素的具体评价范围如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表 1-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要素 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 规划范围内的地表水体,包括龙王港、雷锋新河、石坝河 、 马 头 坝 河 等 ;地下水环境 规划范围内的地下水水位、水质等。大气环境 规划范围内及规划区域南部象鼻窝界线外延伸 1km声环境 规划范围内及其边界外延 200m生态环境 规划范围内及规划区域南部象鼻窝山脚线外延伸 200m1.6 规划区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1.6.1 环境功能区划及
14、环境质量标准a)水环境区域内的龙王港河段、雷锋新河、石坝河 、 马 头 坝 河 等 水域为地表水域,属湘江支流,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拟规划建设的雷峰湖水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为景观娱乐用水区,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b)环境空气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规划范围内大气环境功能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6)中的二级标准,其南部的象鼻窝景区大气环境功能为一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6) 中的一级标准。c)声环境根据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规划范围内声环境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划分为不同类比的声环
15、境功能区,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等声环境功能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划区内的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距道路中心线 35m 范围内,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4a 类标准。1.6.2 污染物排放标准a)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划区域污水管网建成前,废水主要排入龙王港,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中的一级标准;规划区域污水管网建成后,废水通过截污干管进入望城坡污水提升泵站,最终进入岳麓污水处理厂,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中的三
16、级标准。b)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划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中的二级标准,饮停业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 )中的相关标准。c)噪声污染控制标准噪声污染控制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51.7 规划区环境保护目标a)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规划区主要涉及水域为龙王港河及其支流雷锋新河、石坝河 、 马 头 坝 河 等 水域,运行期雨水接纳水体分别为龙王港河及其支流,以及拟设的雷峰湖湖泊水域。因此,规划区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保持龙王港及其支流水域
17、水质满足及水域环境功能要求,保护与维持雷峰湖水域景观水质要求,维持良好的水域水环境功能。b)大气环境和声环境保护目标规划区内拟规划建设的居民区,商业区、学校、卫生保健区、行政办公区等区域大气环境及声环境均满足评价标准要求。c)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通过贯通山水绿廊,串联雷锋湖、龙王港、马头坝河、石坝河和梅溪湖,对滨水地区进行多元开发,将规划区营造为“山、水、城”和谐的城市绿地系统和生态系统,并维持规划区南界象鼻窝山体的自然生态。d)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受规划征地拆迁影响的自然村居民。区域的开发建设应保证拆迁影响的居民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了征地拆迁补偿按标准及时发放到各户,居民生活水平不低于区域
18、开发前。1.8 规划评价重点a) 对规划方案的功能布局和环境合理性进行分析;b) 识别规划方案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和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c) 对规划区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提出污染控制规划;d) 对规划方案从环境角度提出优化调整建议;2 规划概述2.1 规划概况规划名称: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步方案)规划编制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编制时间:2013 年 11 月2.2 规划区定位规划建设为长沙副中心、城市新客厅、生态智慧城。规划将以生态集约建设为思路,建设“两型”社会实验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服务基地,规划建设国际化商务、会议会展、创新研
19、发等职能功能区,打造以金融办公、会展、居住为主的城市副中心。2.3 规划范围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规划范围为:北至红枫路,东至三环线、西至碧桃路、南至象鼻窝绿地景观山体山脚线,规划范围总面积约 11.5km2。规划范围内涉及岳麓区的中塘村、天顶村、学湖村、骑龙村以及高新区的桥头铺村、坪山村、雷锋村共 7 个行政村。2.4 规划规模用地规模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 1153.76hm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055.12hm2,非建设用地 98.64hm2,其中水域面积为 52.67hm2,农林用地面积45.97hm2。开发规模规划区总建筑面积约为 1500 万 m2,其中可经营性的住宅、商业(不包
20、含安置、度假酒店、象鼻窝配套居住项目)建筑面积约为 1268 万 m2。人口规模规划区居住人口容量为 23.6 万人。2.5 相关规划内容2.5.1 规划功能布局a)规划功能规划五大功能:金融和企业总部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服务、旅游休闲、生态居住等 5 个功能区。各功能规划内容如下:金融服务企业总部集聚功能:国际金融贸易中心、湖滨商务酒店 CBD 商住综合体、企业总部、花园式办公总部、高端商业综合体、轨道枢纽上盖商业综合体;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7科技创新功能:梅溪湖科技艺术展示中心、青少年科技馆、企业孵化中心、展览会议中心、企业论坛等;文化创意服务功能:艺术文
21、化及商务办公街区、儿童公园影剧院、少年宫、儿童公园主题酒店、特色商业街湖景酒店等;旅游休闲功能:湿地公园、活力地带商业街、星级酒店、休闲绿道、滨河休闲风情游、环湖休闲文化游等;生态居住:高端商住混合街区、活力商住组团、湿地主题居住组团、CBD 配套居住区等。b)规划功能结构布局根据梅溪湖国际新城所在地地形地貌的具体特点,本着护山、织绿、理水、筑城的理念对梅溪湖国际新城进行规划布局,规划布局可以用“一轴一带两心、三脉四区”进行概括:一轴:长沙新城市中轴线为结构主轴,从一期(东片区)向西延伸,带动二期大片区功能整合发展,成为代表长沙未来形象的标志性地区。一带:规划建设龙王港滨水景观带;两心:规划建
22、设长沙市儿童公园、科技艺术展示中心。三脉:规划建设雷锋新河雷锋湖、城际线防护绿带、三环线绿带等 3 条绿色生态廊道。四区:规划商业文化区、旅游度假区、宜居社区、低密度社区等 4 个功能区,其中:商业区包括景观大道两侧的商业区,长沙儿童公园和青少年教育基地;旅游度假区位于梅溪湖西延线与三环线交接西南端,结合龙王港河生态资源设置为金融办公、科技创新产业服务的花园式办公总部;宜居社区以组团式布局;低密度社区以象鼻窝森林公园为依托,低密度布置的优质高尚住宅区。规划功能结构布局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图 2-1 功能结构图2.5.2 土地利用规划规划总用
23、地 1053.76hm2,城市建设用地 1055.12hm2,占总用地的 91.45%。水域面积 52.67hm2,占总用地的 4.57%,农林用地 45.97hm2,占总用地的 3.98%。居住用地:规划区以居住用地为主,面积 452.03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 42.84%,其中一类居住用地 79.91hm2,二类居住用地 281.76hm2,商业居住混合用地 90.36hm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 73.96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 7.01%,其中行政办公用地 0.84hm2,文化设施用地 13.61hm2,教育设施(中小学)用地 49.60hm2,体育用地 3.64
24、hm2,医疗卫生用地 6.27hm2。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主要布局在中轴线地区,用地面积 100.66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 9.54%,其中商业设施用地 80.63hm2,商务设施用地 19.27hm2,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0.76hm2。道路交通设施用地:面积 180.76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 17.13,其中城市道路用地 177.68hm2,交通场站用地 3.08hm2。公用设施用地:面积 2.60hm2(不包括儿童公园内地下泵站 2hm2) ,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 0.25%。绿地和广场用地:共 245.11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 23.23%。其中公园绿地221
25、.91hm2,防护绿地 6.30hm2,广场用地 16.90hm2。规划区用地规划情况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表 2-1 规划总用地汇总表序号 类别名称 面积(hm 2) 面积(亩) 比例 (%)1 规划总用地 1153.76 17306 100城市建设用地 1055.12 15827 91.452 H 非建设用地 98.64 1480 8.55水域 52.67 790 4.573 E 其中农林用地 45.97 690 3.98表 2-2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序号 用地代
26、码 用地性质 面积(hm 2) 面积(亩) 比 例 (%)居住用地 452.03 6780 42.84一类居住用地 79.91 1199 7.57二类居住用地 281.76 4226 26.701 R其中商住混合用地 90.36 1355 8.56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9公 共 管 理 与 公 共 服 务 用 地 73.96 1109 7.01行政办公用地 0.84 13 0.08文化设施用地 13.61 204 1.29教育设施用地 49.60 744 4.70体育用地 3.64 55 0.342 A 其中医疗卫生用地 6.27 94 0.59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27、100.66 1510 9.54商业设施用地 80.63 1209 7.64商务设施用地 19.27 289 1.833 B其中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0.76 11 0.07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180.76 2711 17.13城市道路用地 177.68 2665 16.844 S其中 交通场站用地 3.08 46 0.29公用设施用地 2.60 39 0.25供应设施用地 1.08 16 0.10环境设施用地 0.56 8 0.055 U其中安全设施用地 0.96 14 0.09绿地和广场用地 245.11 3677 23.23公园绿地 221.91 3329 21.03防护绿地 6.30
28、95 0.606 G其中广场用地 16.90 254 1.607 H 城市建设用地 1055.12 15827 100.02.5.3 综合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本着低碳、集约、高效为目标的“公交优先”的原则,采用内联外接、完善体系的策略,引进地铁、中运量公交、常规公交等公交体系和慢行交通体系。并针对对外交通、内部交通、公共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和交通设施 5 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规划措施。对外交通增加立交、快进快出。增加梅溪湖西延线与三环线立交,拉通松柏路、紫荆路、夏娟路等对外联系道路,形成多方向多出口快速疏散的对外交通体系,实现与长沙中心城区、周边城市组团的快速联系。内部交通四横四纵、网状道路。完
29、善四级道路体系,统一道路断面形式,形成四横四纵的主干道结构,分区方格网状、均衡分布的次干路系统和高密度、网络状的支路系统。公共交通三类公交、绿色出行。建设 2 条地铁线路、4 条中运量公交线路,形成“地铁+ 中运量公交 +常规公交 ”为主体的安全舒适、换乘方便的公交网络系统,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常规公交通行各级道路以 500m 的服务半径覆盖全区;轨道交通以 1000m 的服务半径覆盖 80%范围。慢行交通山水绿道、网状步道。沿山、沿水、沿绿、沿路建设绿道,串联网状的步行道路,形成慢行交通系统。交通设施增加设施、服务升级。建设 5 处公交站场、10 处社会公共停车场库、2 处加油站
30、等交通设施,实现服务升级。2.5.3.1 对外交通的衔接规划区内道路与三环线、红枫路、梅溪湖西延线、夏鹃路等重要的对外通道分别与周边其他功能区路网进行了对接,完善与现有高、快速路网的联系,形成高效快捷的交通网络,加强与长沙中心城区和各周边组团的联系。2.5.3.2 道路系统总体规划规划区道路交通采用内外分工,高效有序的路网体系,构建覆盖全区的方格路网体系。包括南北向的快速路三环线;“四横四纵” 的主干路格局:四横是指红枫路、雪松路、梧桐路、梅溪湖西延线;四纵是指夏鹃路、紫荆路、松柏路、赏月路 ; 规 划 均 衡 分 布 的次 干 路 系 统 和 支 路 系 统 。规 划 区 交 通 规 划 见
31、 图 , 道 路 网 密 度 统 计 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表 2-3 规划区道路网密度统计表项目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合计路网密度(km/km 2) 0.33 2.36 1.30 3.1 7.09规范标准(km/km 2) 0.4-0.5 0.8-1.2 1.2-1.4 3-4 5.4-7.1图 2-2 规划区道路交通规划图2.5.3.3 轨道交通根据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2012 年修订)轨道交通规划,两条东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1西向的轨道交通线(地铁 2 号线和 6 号线)
32、 、以及南北向的长常城际轨道线,穿过规划区,联系梅溪湖国际新城与长沙主城区。结合梅溪湖国际新城的用地布局和综合交通,本次规划调整地铁 2 号线(三环线以西)走向,串联核心区与长沙南站。调整 6 号线(麓谷汽车站以南段)线位,接入轴线地区,强化核心区与黄花机场的直达联系。规划区域轨道交通规划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a)地铁交通系统沿规划区城市中轴线,规划地铁 2 号线和 6 号线,共设置 5 个地铁站点,包括 2 个换乘站,其中 1 个为长常城际轨道线与地铁的综合换乘站。规划采取公共交通为主导的TOD 开发模式,结合地铁站点建设 TOD 城市综合
33、体,提高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效率。b)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区内规划设置“一纵一横一辅”的中运量公交系统,其中“一纵”为高新区坪塘的 4 号线, “一横”为梅溪湖-滨江新城的 1 号线, “一辅”为宁乡 6 号线。而规划区为的梅溪湖- 洋湖的 2 号线主要为通勤路线,连接其他片区。在规划区内,沿金菊路、雪松路、梧桐路、梅溪湖西延线及夏鹃路等设置站点。图 2-3 规划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图2.5.3.4 公交网络规划区将建立常规公交走廊,以促进功能区之间的联系,有效的承担各类型、不同距离出行的需求,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常规公交线路分为公交干线和公交支线。公交干线设置在主干道、对外道路上,满足长距
34、离、大运量的交通需求,连接主要的城市功能区和交通枢纽;公交支线设置在城市次干道上,串联功能区内部的各个社区,作为公交干线的补充。规划常规公交站点距为 500-800m。公交站点服务面积以 300m 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 50%;以 500m 半径计算,不小于 90%。2.5.4 绿地系统与生态保护规划2.5.4.1 绿地规划规划通过“显山、露水、透绿”的理念,构建“一轴、一带、三脉、两节点”的绿地系统结构。其中:一轴指长沙新城市中轴线,串联中轴多个开敞绿地空间,展现全新城市面貌;一带指:龙王港滨水景观带三脉:雷锋新河雷锋湖、城际线防护绿带、三规划区环线绿带三条绿色生态廊道;两节点:结
35、合科技艺术展示中心和儿童公园的特色景观资源,形成两个主要景观节点。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图 2-4 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图规划区规划绿地面积 245.11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 23.23,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 12.26m2,其中公园绿地 221.91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1.05m2,防护绿地为6.30hm2,广场用地面积为 16.90hm2。规划区绿地指标、防护绿地规划、规划区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等,分别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Error! Reference source
36、not found.、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表 2-4 规划绿地指标一览表名称 面积(hm 2) 占建设用地的比例 (%) 人均面积(m 2/人)绿地与广场用地 245.21 23.3 12.26公共绿地 221.01 21 11.05生产防护绿地 5.8 0.55 0.29 其中广场 18.4 1.75 0.92表 2-5 防护绿地及道路两侧绿带控制一览表名称 区位 控制宽度 备注安全防护绿地 三环线 52.5m 防护绿地卫生隔离防护绿地 垃圾中转站等市政设施周边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控制 市政设施等卫生防护绿地红枫路、梅溪湖西延线 两侧各控制
37、20m 道路红线宽度 40m夏鹃路,松柏路 两侧各控制 10m 道路红线宽度 40m梧桐路 荷花路到樱花路段南侧 10m,北侧 50m 道路红线宽度 36m樱花路 西侧 10m,东侧 20m 道路红线宽度 30m紫荆路 西侧 20m,东侧 10m 道路红线宽度 30m道路两侧绿带金菊路 两侧各控制 27m 道路红线宽度 30m表 2-6 规划区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表项目类别 绿地率(%)低层 48多层 40居住建筑高层 40多层 35一般办公建筑高层 35公寓式办公建筑、旅馆 多层 35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3高层 35多层 28商业建筑高层 30多层 35商住综合
38、楼高层 402.5.4.2 公园规划考虑规划范围内的不同功能区以及各自的主题,在保留规划区内部水系与区域绿道的同时,建设主题鲜明的八个公园创意公园、长沙儿童公园、雷锋新河公园、中轴线公园、滨河休闲公园、龙王港公园、龙王港湿地公园、三环线绿带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的优美环境。规划公园设置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及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图 2-5 公园设置规划图表 2-7 规划公园设置情况表序号 名称 面积(hm 2) 类别 所在位置 控制要求1 创意公园 8 综合公园 樱花路西侧集山、水
39、、林于一体,打造水侧山畔的有氧活力带,把休闲、惬意的生活态度、高品位的生活质量带给繁忙的都市人,为快速发展的城市空间预留一片生态休闲绿洲。2 长沙儿童公园 131 专类公园雪松路以南,梅溪湖西延线以北结合现有的雷锋湖,马头坝河,石坝河等自然水系,以儿童公园为主题,针对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活动要求、活动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项目设置。3 雷锋新河公园 19 综合公园 樱花路以东的 雷锋新河 以水为主题,整体以简洁活泼的现代风格为主。适当增加晨练、散步的场所,堤岸设计以自然岸线为主。4 中轴线公园 20 综合公园 中轴线地区结合中轴线广场和绿地设置户外活动项目,设有公共广场、
40、科技艺术展示中心等,为市民提供一个现代、活力、时尚的公共开放空间。5 滨河休闲公园 11 综合公园 木棉路西侧整体以绿化景观为主,结合水系和绿地设置户外活动项目,设有休闲步道、室外小型运动器械、疏林草运动区等,建成居民健身活动的场所。6 龙王港公园 35 综合公园 梧桐路以南的 龙王港结合龙王港设置滨河综合公园,以时尚创意文化为主题,展示高科技艺术,沿水系、绿地组织景观和文化小品,形成丰富景观序列。7 三环线绿带公园 15 综合公园 三环线防护绿 带 整体以绿化景观为主,结合绿地设置户外活动项目,设有休闲步道、室外小型运动器械等,建成居民健身活动的场所。8 龙王港湿地公园 12 湿地公园 三环
41、线以西 以湿地生态休闲为主题,通过人工湿地的建设,引入多样化的动植物群落。同时结合湿地展览进行科普教育。合计 251 2.5.4.3 生态保护规划a)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以建设生态型健康新城为总体目标,以保护环境、发展经济为重要环境保护构想,构建经济与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城,高度重视、严格保护规划区的生态环境,使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全面达到较高标准。以低碳生态理念统领功能利用、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生态建设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内容,整合利用低碳生态技术,建设空间宜人、生态安全、资源永续、经济活力的低碳城市示范区。1)空间复合宜人的活力区合理选择适合的业态,混合布局会展科技、商务办公、商业休闲、
42、生活居住等功能,形成业态丰富、功能混合、服务便利的活力区。在满足出行效率需求与品质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交通对城市活动与城市活力的引导作用,以交通功能的完善促进居住品质的提升,打造交通外畅内达的活力区。2)生态健康安全的涵养区保护场地自然生态基底,促进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通过打造雷锋湖-象鼻窝绿廊和西三环象鼻窝绿廊等生态廊道,儿童公园、龙王港湿地公园生态节点等高品质的绿色开敞空间,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营造特色鲜明,和谐共生,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景观形象,使梅溪湖国际新城成为长沙重要的生态涵养区。3)资源永续利用的示范区运用低碳节能手段降低城市能耗,采用节水技术和措施实现节约集约用水,实
43、现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将梅溪湖国际新城建设成为资源永续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区。4)绿色集约发展的实践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积极推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生态技术应用,塑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并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绿色集约发展的实践区。b)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原则1)混合布局引导功能复合利用混合布局各项城市功能,增加街区活力,减少各功能区间的出行距离、促进交通减量;合理布局社区商业服务设施,使各居住组团均能便利的享受到社区服务;通过功能复合利用,形成业态丰富、结构清晰、功能完善的城市社区。2)绿色交通引导低碳出行行为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引导低碳出行;构筑层次
44、清晰、功能明确、网络通达的慢行交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5通体系,通过丰富多样的交通稳静化设计,塑造高品质的慢行空间,提升慢行活力和使用频率;构建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多模式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公交体系,提升公共交通覆盖率、可达性与服务水平,落实公交优先;建立慢行、公交、小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便捷转换的立体换乘枢纽,提高效率,促进交通减量和节能减排。3)多元景观引导城市特色塑造充分利用湿地资源,沟通内外部水系,通过道路和景观廊道,将湿地景观引入规划范围内部;结合慢行系统,布局不同主题的城市广场,并将广场、绿化、建筑有机串联为一个整体;通过建筑景观、绿化景观、人文景观的相互融合
45、和渗透,塑造具有地域人文特色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区域。4)节能减排引导低碳生态建设优先考虑原生态保护,加强区内水系保护、现有植被和建筑材料再利用,降低建设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生态建设要求总量适宜、布局合理、低碳高效,通过保障合理的绿地总量、推广立体绿化、提高乔木覆盖率、改善绿化结构等手段,有效提升碳汇能力和生态效益;将绿地布局与区域生态格局构建、通风廊道建设、缓解热岛效应相结合,有效改善城市微气候。促进土地、水、能源等资源高效集约利用,鼓励新能源、清洁能源利用;全面推进雨水利用、再生水回用,优化供水结构;大力促进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构建废物资源利用体系;降低废弃物产生水平,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2.5
46、.5 水系与水环境保护规划2.5.5.1 水系规划a)水系功能定位和水质目标规 划 区 内 水 系 功 能 定 位 如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表 2-8 规划区内水系 功能定位雷锋湖: 规 划区内 的生态景 观湖体, 提升区域 环境和 生 态经济价 值。 通过 散排雨水的水系名称 水域功能 水质规划目标(GB3838-2002 )雷锋湖 景观游憩生态水域 近期类,远期类;龙王港 排水通道、景观游憩、生态水域 近期 V 类 , 远 期 类马头坝河 排水通道、景观游憩、生态水域 近期类,远期类;石坝河 排水通道、景观游憩、生态水域 近期类,远期类;雷
47、锋新河 排水通道、生态水域 近期类,远期类;渗滤和雨水净化湿地的建设强化雨洪利用功能,并利用其补换湖水处理净化后用于周边绿化和道路浇洒。石坝河、马头坝河、雷锋新河:逐步改造为生态水系,强化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水质净化能力。石坝河、马头坝河作为雷锋湖补换水水源。龙王港:生态水系和排水通道,通过在展览路位置设置阶梯式滚水坝提升水位,强化日游和景观功能。并在上游水质改善小雨季节作为梅溪湖补换水源。b)水系布局根据梅溪新城地形地势和水系现状进行水系平面布局,相应水系布置为:两湖、一库、四河和多溪涧。两湖:即规划新建的雷锋湖和雷锋南湖。在雷峰新河、龙王港河交汇处规划建设雷锋湖,面积为 409 亩;在 马
48、头 坝 河 和 石 坝 河 的 交 汇 处 规 划 建 设 雷 锋 南 湖 , 面 积 为 91 亩 。雷锋湖通过生态净化湿地与雷锋南湖连接形成 500 亩的连续水面。一库:即石塘水库。位于规划区南侧,流域汇水面积 2.09km2,总库容 136.54 万m3,有效库容 99.03 万 m3。通过排洪通道串联其下游的梅溪湖水景,作为梅溪湖的补水水源。四 河 : 即 龙 王 港 、 雷 锋 新 河 、 马 头 坝 河 和 石 坝 河 。龙王港:龙王港西三环上游段处于梅溪新城内,其西三环下游梅溪湖国际新城一期段已改道和整治。本次水系规划基本保留其现有弯曲路径和布局,配合控规,在星河路、皓月路、梅溪
49、湖西沿线三处与规划道路有冲突的位置进行微调。龙王港原有河道宽度在2030m 之间,规划对其整治突出其排洪和水环境的功能,采用自然柔性漫滩的形式,其断面根据景观要求体现多样性、变化性的特点,河道正常水面宽度在 5080m 之间。河面宽度 100160m 间变化。雷锋新河:为龙王港上游区域排水通道,由于沿河已建区域的飞速发展,而水系两侧截污工程相对滞后,水质不容乐观。因此,为避免雷锋新河在其水质污染时对雷锋湖造成影响,同时避免其相应气味影响周边土地价值和保障儿童公园的完整性,将其下游处进行改道东移,在雷高路和望湖路西北角、雷锋湖的东侧位置汇入龙王港。并逐步将其改造成生态水系,水面宽度在现有 16m 左右的范围提升至 4080m 之间,在水系两端有条件的区域营造宽水面湿地,进而提升龙王港的水体水质。马头坝河和石坝河:为上游山体和农田排水通道,由于流域范围未进行大尺度开发,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7其水质较好,考虑保留作为区域排水通道和雷锋湖补换水水源,由于区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