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皋市白蒲镇 阳光初中 宗敬梅,村 寨 踏 歌,赶圩归来啊哩哩,猜一猜,花包头,竹竿舞,火把节,赶圩归来啊哩哩,花包头,花包头是妇女的头部的修饰物。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妇女的花包头,像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样,至今,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 。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新的民族服饰。 花功夫缠花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被当地群众看作是自由、幸福的象征。,竹竿舞,竹竿舞又称竹杠舞,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 嘿! 呵嘿!
2、”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火把节,火把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当夜幕降临,人们手拿火把在山坡田野欢呼,祈求五谷丰登,生活幸福,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彻夜狂欢。,柯尔文手势,6,1,3,6,3 6 6,3 6 6,6 3 3 6 3 6 6,1 3 3,1 3 3,6 3 3 6 1 6 6,1=F 44,5 5 5 5,啊 哩 哩 啊 哩 哩 啦啦啦啦 啊哩哩,啦啦哩哩歌,观看视频,注意观察演员的表情,赶圩归来啊哩哩,圩:“ x”为彝、苗等少数民族的集市,这首歌表现了彝族村民赶集归来时欢乐、幸福的心情。,歌
3、曲12段:在衬词“啊哩哩”部分加入拍手歌曲34段:思考歌曲使用了哪些演唱形式?,两段,歌曲,伴奏,两段伴奏,2,3565 6 3565 6 1 3 3 1 3 33565 6 3565 6 6 3 3 6 35 6 61 3 3 1 3 3 6 3 3 6 1 6 6,2 6 5 6 54 2 22 2 3 6 1 2 2,啊 哩 哩 啊 哩 哩 赶 圩 归 来 啊 哩 哩,啊 哩 哩 啊 哩 哩 赶 圩 归来 啊 哩 哩,看我变!变!变!,啊 哩 哩 啊 哩 哩 啦 啦 啦 啦 啊 哩 哩,两段,歌曲,伴奏,两段伴奏,2,一段,民歌新唱,视频中有哪些与我们所唱的是相似的? 又有哪些新的创意?,两段,歌曲,伴奏,两段伴奏,啊西啊西,啊西啊西,啊西啊西,啊西啊西,2,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接触了祖国西南少数民族彝族的一些音乐作品,这相对于浩瀚的西南音乐文化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更深入地通过音乐去了解多彩的西南,感受那里特有的民族风情!,总结,谢谢! 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