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成教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44604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6.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成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成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成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成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成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循环系统常见诊疗技术及护理,广州医学院 周薇,学习内容,心脏起搏治疗 心脏电复律 心导管检查术 心导管射频消融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学习目标,掌握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的适应症 了解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术前后护理重点,心脏起搏治疗,心脏性猝死居所有原因首位 所有心源性死亡中60%是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直击猝死!,为了预防心脏性猝死,全球共有三百多万患者行心脏起搏治疗 每年约有三十多万患者新置入起搏器,人工心脏起搏,人工心脏起搏是应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剌激心肌,使心肌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心脏自身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起

2、搏器-人体组织系统,脉冲发生器:电源或电池 电极导线 阴极(负电极) 阳极(正电极) 人体组织,起搏器各组成部分与人体组织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脉冲发生器,装有电池,为给心脏发送电脉冲提供能源 装有控制起搏器工作的电路,起搏器的特征,大小:如男式手表重量:20-30克外壳:钛金属寿命:8-10年左右控制:程控仪遥控,起搏导线,翼状头激素电极导线,螺旋头电极导线,刺激心脏使它除极起搏感知心脏自身电活动 对增加的新陈代谢需求作出反应,提供频率适应性起搏提供由起搏器存储起来的心电诊断信息,绝大多数起搏器具有四个功能,起搏种类 按位置分单心腔起搏双心腔起搏三腔起搏器 按脉冲与自身心律关系分非同步起搏

3、同步起搏,起搏种类非同步起搏:固频起搏同步起搏:按需起搏具有感知功能仅在“需要”时起搏,起搏种类单腔起搏 :心房按需起搏器 AAI心室按需起搏器 VVI双腔起搏:(生理性起搏:心房、心室顺序起搏)双腔按需起搏器 DVI全自动型起搏器 DDD特殊功能起搏器 ICD,AAI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抑制 VVI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抑制 DDD房室顺序起搏、心房感知抑制与触发(对心室)、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抑制,常见起搏方式及含义,起搏方式选择和适应症,AAI 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正常 DDD 或 VDD 用于:窦房结正常,房室传导阻滞 DDDR用于:快慢综合征 VVI 用于:慢性房颤或无反应心房的房室

4、传导阻滞 ICD:预防心脏性猝死,起搏治疗的疾病,缓慢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 (晚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理想的起搏治疗目标,消除或减轻症状 恢复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减少病人死亡率,起搏方法临时起搏植入式起搏,临时心脏起搏体外携带式适用于急需起搏、心律失常有可能恢复;需“保护性”应用的病人。,植入式起搏器如何置入,局部麻醉 经静脉放置起搏导线和测试 制作囊袋、置入起搏器,手术过程只需1小时!,静脉通道,头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起搏导线插入路径,放置起搏导线,单腔起搏系统示意图,双腔ICD,心房和心室 心动过缓感知 心动过缓起搏,心室 抗心动过速起搏 同步电复律 电击

5、除颤,术前准备,心理准备: 向病人介绍手术过程,术后注意问题 皮肤准备: 胸部、双侧腹股沟、会阴部 术前用药: 晚上安定口服术前安定10MG肌注 抗菌素皮试 术前训练: 床上大小便,术后护理,卧床三天,防电极脱位 禁右侧卧位,术侧肢体禁大幅度运动 压迫止血,伤口沙袋压迫24小时 观察起搏器功能是否正常 预防伤口感染,抗菌素注射5-7天 术后7天伤口拆线,病人随访,第一次随访: 置入后2 周 至 3个月 以后每三月一次,随访内容,检查程控参数 查看ECG 评估自身节律 检查感知、夺获、输出安全范围 记录遥测结果,健康指导,早期避免术侧肢体过度活动 外出时随身携带起搏器信息卡 避免到强磁场和高电压

6、场所 教会病人摸脉搏 电池耗尽前及时更换电池 不适时随诊,心脏电复律,心脏电复律,指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使之转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电复律种类同步电复律转律非同步电复律除颤,电复律适应症: 心室颤动与扑动心房颤动和扑动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动过速电复律禁忌症: 病史长、心脏大、新鲜血栓房颤和房扑伴AVB病窦伴异位快速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伴低血钾,复律前准备 宣教 停用洋地黄 口服奎尼丁 术晨禁食、排空膀胱 建立静脉通道 仪器、抢救物品、药物准备,电复律方法病人卧床休息; 建立静脉通道; 备好心电图机,监护仪,检查R波同步触发功能;确认”同步”或”非

7、同步” 吸氧,安定静脉内注射; 电极准备:位置(心尖部、心底部) 功率选择: 严密观察放电后的心电图。,复律后护理卧床、清醒2小时后才能进食; 心电监护24小时:生命体征、神志、肢体活动、栓塞、皮肤灼伤; 口服奎尼丁、洋地黄等,心导管检查术,心导管检查术,心导管检查是由外周血管将心导管送入心脏各腔、瓣膜和血管,了解其构造与功能的检查。,心导管检查术的目的,明确病变的部位与性质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程度为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提供依据,心导管检查术包括,右心导管左心导管选择性右心造影选择性左心造影,适应症,一、先天性心脏病解剖和生理评价左向右分流评价手术后评价 二、主动脉弓、肺动静脉、冠脉病变评价 三、室

8、壁瘤大小、位置、手术指征 四、心内电生理、心肌活检 五、血流动力学检测,禁忌症,一、感染 二、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未控制 三、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 四、严重出血 五、外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六、严重肝、肾损害,术前准备,心理准备:向病人介绍手术过程,术后注意问题 检查前准备:实验室、胸片 皮肤准备:双侧腹股沟、会阴部 训练病人床上排尿 术前用药:安定术晚口服,术前10MG 肌注、抗菌素,手术过程,右心导管:穿刺静脉(股、贵要、锁骨 下静脉)右心相应部位测压、抽取血氧标本选择性造影左心导管:穿刺动脉(股、肱),术后护理,卧床24小时,术侧肢体制动 压迫止血,伤口沙袋压迫6-12小时 观察术侧肢体

9、皮温、颜色、足背动脉搏动 伤口出血情况 小孩全麻注意生命体征、去枕平卧 预防伤口感染,抗菌素注射,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金标准,病变部位性质范围 侧支循环状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PCI),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基本技術: 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經皮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PIS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适应症,心绞痛; 有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显著; 急性心肌梗死,方法:局麻后经皮穿

10、剌股动脉置入导管在X光透视下送到靶血管注入造影剂/溶栓剂/球囊扩张+支架,冠脉造影,冠脉内溶栓,PTCA,手术在导管室进行,局麻、穿剌血管、送入导管,* 导丝穿过狭窄部* 引导球囊跨过狭窄* 充盈球囊,挤碎斑块* 血管开通,挤压和封住撕裂的斑块修复动脉壁局灶性损伤形成永久性支撑架保持血管通畅,支架术原理 ,术前护理 术前各种化验和检查; 介绍手术过程; 术后肢体制动,训练排便; 避免受凉、发热、感染; 手术野皮肤准备; 术前饮食要求、手术当天禁早餐; 术前一晚,放松,保证良好睡眠。,术后护理 术后24小时内平卧,术侧肢体制动;内支架放置术卧床24-48小时 术后加压包扎6小时,沙袋压迫6-8小

11、时, 防止血肿和出血; 嘱病人多饮水,减少造影剂毒副反应; 观察术侧肢体情况:皮温、肿胀、疼痛、足背动脉 搏动等,防止血栓栓塞,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心律失常、ST、血压 咳嗽、气促、胸痛,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是目前心脏血管疾病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而有效的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1958 年首次提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概念 ,1962 年 报道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 ,1967年首先用于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并获得成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 是经皮穿刺股动脉,通过股动脉途径将有球囊的导管逆行插至胸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另一端与体外的控制氦气或二氧化碳气体出入同时带有

12、心电图监测的仪器相连,用心电图或主动脉压力触发气囊充气与放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临床应用: 一、急性心肌梗死(AMI) 合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心律失常 二、心脏外科,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方法:通过股动脉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12cm的降主动脉处放置一个体积约40ml的长球囊。主动脉关闭后,球囊被触发膨胀,导致主动脉舒张压增高,使心输出量和舒张期冠脉的灌注增加。 在收缩期前球囊被抽瘪,使左室的后负荷降低,心脏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心导管射频消融术,心导管射频消融,心导管射频消融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一种高频电磁波)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局部心肌细胞

13、以融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而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可以达到根治的方法。,心导管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术是迄今发展最迅速,广为医患双方接受的新技术。目前射频消融术已从原来的二维定位技术发展到今天的三维定位技术,就如卫星定位系统一样,能够更准确找到心律失常的根源,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减少病人接受X线的量。 心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其并发症发生率在1左右。,适应症,预激综合症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频发的室性早搏 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房颤等。,心导管射频消融如何进行,首先经过穿刺锁骨下静脉和右股静脉导入心导管电极行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和所需消融的病灶所在的部位。然后选用大头消融导管到达病灶部位,发放射频电流消融60-120秒,经证实消融成功即结束手术。,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穿刺侧大腿制动, 复查心电图, 服用阿斯匹林0.1,1次/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临床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