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讨,一、现 状,据新华社最近报道:“目前35的青少年具有心理异常表现。” 初中占15高中占2020.5的人有明显的心理问题,生理上迅速产生的剧变,心理上相对缓慢的发展,矛盾,“心理断乳期”,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适应环境,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言:,健康与不健康是相对的,在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不是无失败、无痛苦、无冲突。面对失败、痛苦、冲突,能做出有效的自我调整,积极应对,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就是健康。,二、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学习心理问题厌学学习
2、(考试)焦虑 异性交往问题(重点:早恋) 逆反心理 网络成瘾 强迫症,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心理因素,好奇 盲从 攀比 逆反 报复 利己,成绩优秀 (普通初中),摸底考试后大失 所望(重点高中),痛苦后振作,仍屡屡受挫,自卑怀疑、沉沦,睡懒觉、破坏 公物、顶撞老师,主动休学,1、学习心理问题( A、厌学),案例1:我讨厌这个所谓的重点中学,原因分析,1、当事人有很强的自尊心,一心想获得好成绩。 2、期望高,心理压力大 两个落差:初中与高中、理想与现实 3、严重的家庭问题 4、人格发展不完善是厌学诱因 自暴自弃、易走极端、常推卸责任,咨询措施,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和名次,找准位置 调整心态、适当降低目标
3、 为快乐而学习 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B、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学生感到来自现实的或预想的学习情境对自己自尊心构成威胁而产生某种担忧的心理反应倾向。,考试焦虑,中学阶段你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 78 “害怕考试”症状:考试前后或考试中,经常出现情绪高度紧张、全身恐慌、胸闷、头昏,无法抑制自己焦虑的情绪,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原来复习过的知识考试时回忆不起来,生病。,如何调节和控制学习焦虑,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曲线) 保持适度的学习焦虑,必须学会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 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 不要把失败看得太重; 不要瞧不起自己; 不要疏远他人,苛求他人; 不要过度疲劳。,放松方法:,播放旋律舒缓、轻
4、松的音乐,做动作: 1、身体直立,双腿分开,双手下垂,均匀深呼吸。 2、双膝微屈,上身自然有弯曲,身体下直至双手触地。深呼吸,从想象中努力将烦躁情绪排出体外。 3、身体自然下垂,并左右摇动,尽量放松情绪。 4、上身缓慢抬起,同时默数1-10,使身体恢复直立。想象中从脊柱的底部开始,每次活动一个脊柱,同时吸一口气,力图使体内充满新鲜空气,以增进活动,消除紧张和疲劳。,案例2:难以释怀的北大情结,唐X,女,初三学生。偏科,数学成绩直线下降,压力大,压抑和不服气交织 作业:先平静下来,再仔细思考成绩下降的原因 智力不低、遗传基因好、学习努力 诊断:学习时间和策略需改进 成绩有提高,但不稳定,非理性思
5、维,我的理想不是考北大,而是一点要上北大绝对化要求 每次考试功课至少都要考到90分以上,总成绩必须名列全班前三名绝对化要求我真是一个没用的人,连数学都学不好,还谈将来上什么北大呀?恐怕这辈子都没什么希望了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的自我认识,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指诱发性事件;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案例3:频频上洗手间的男孩,Y,男,初二学生。性格孤僻,独来独往,不
6、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也不善于与人交往, 在同龄人中没有知心朋友,对学习、生活、娱乐活动失去兴趣,对前途失去希望,内心郁闷、孤独、沮丧。常伴有情绪不安,出汗,心悸,尿频,尿急等现象;上课时都要请假上厕所,下课铃一响,就冲向厕所,原因分析,1、家庭环境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很少同他交流对考试分数看得很重,期望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2、学校成绩差而产生自卑心理发育较早,脸上长了青春痘,羞于见人,咨询措施,坚持心理咨询:系统脱敏法、行为治疗法 运用激励手段,鼓励其在班集体活动中发言 帮助建立友谊 引导学好功课 家校密切配合,2、异性交往问题,与异性交往好吗?怎样与异性交往? 是友情还是爱情异性交往中友情与
7、爱情的界限。 早恋有害吗?,A、与异性交往的好处,有利于心理平衡 有利于人格和谐发展 可以避免和异性交往的恐怖 有利于在活动中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异性交往需遵循的原则:,不必过分拘谨 不应过分随便 不宜过分冷淡 不可过分卖弄,交往的程度,B、友谊与爱情,奉献:能为心爱者无私地贡献自己的一切。责任:能为相爱的关系严格恪守一切承諾。尊重:不以自己的需要勉強对方去改变,在分歧面前求同存异。理解: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善于沟通,善于发展爱的情感。,爱情要素 弗洛姆(美国),C、早恋的类型,单恋型 好奇型 被诱惑型 仰慕型 模仿型,(1)单恋型,王X,女,初三学生。15岁生日时,文艺委员还唱了一首她最
8、爱听的歌来助兴。王X听着文艺委员动听的歌声,联想到平时对她的热情和主动帮助,突然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特殊感受。此后,她一看到文艺委员便不知所措,并认为文艺委员也处处久留心自己。王X在咨询电话中说:“我能感受到他常常注视着我,比如上体育课我跑步时,下课我与别人讲话时等,他都在看着我。他既然对我好,为什么不向我表白呢?他是不是不好意思开口呢?”,(2)好奇型,赵x,男,初三学生。前段时间,自己觉得与同班的一女生相爱了。他们常常形影不离,一起上学、放学,好象有说不完的话,一到星期天,他们就千方百计从家里跑出来,逛公园、看电影、滑旱冰等等。不管干什么,只要两人在一起都觉得特别开心。但不知为什么,过段时间
9、后,两人在一 起似乎没什么话可说了,一块玩也没什么兴致了。赵X问:“我和她是不是真有爱情呢?”,(3)被诱惑型,王X,初三女生,语、数、理化成绩均好,但外语较差。妈妈便托人请了外语系毕业的高材生家教。 开始排斥,但几次后她对外语有了兴趣。老师讲得清楚、有趣,她学得认真起劲,外语水平提高很快。他们经常相互夸奖,次数也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不久,这位家庭教师告诉王X他非常喜欢她,将来一定要娶她。王X又惊、又怕、又喜。她想:虽然自己不成熟,但他已经成熟了,于是便学着成年人的样子做了他的恋人,不料王被父母发现怀孕了。她悔恨交加,追悔莫及!,(4)仰慕型,陈X,男,高二学生。其班主任是一位精明能干的青
10、年女教师,她不仅课讲得好,还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同学们都很喜欢和敬佩她,但陈X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凡是她讲的课,陈X总是拼命预习,踊跃发言,只为听到她的表扬。她在作文上的批语,陈x总是反复翻看,直到倒背如流。他常常模仿她的字体,常常独自回忆她的音容笑貌。还寻找一切机会问她问题。在陈x眼里,她是世上最完美的女性。陈x也为此陷入苦恼之中,老师比自己大十几岁,这种感情一旦被别人发现,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呢?,(5)模仿型,杜X,男,初二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成绩中等。在班上,杜X属于不起眼的学生。前几天,班主任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他与一位同班的女生在冷饮店一边吃冷饮,一边有说有笑,在以后的几天里,
11、班主任又看到了两次类似的情形。当班主任侧面问及此事时,杜X说:“我看到周围有些同学成双成对,下课后便到冷饮店边吃边聊天,心里很羡慕,所以就约了她一起出去。”,1、从目的来看 2、从交往的基础来看 3、从性质来看 4、从结果来看,中学生恋爱与社会上的恋爱一样吗?,早恋的好处,早恋的坏处,应对策略,宜“疏”不宜“堵” 把握好一定的时机 不要人为地夸大这种爱 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多参加集体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迁移情感的注意力 用坚强的意志克制自己情感的流露,3、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有个别人就是“不受教”、
12、“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形成原因,(1)主观方面,青少年发展的特点所致好奇心对立情绪心理上的需要(2)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也往往导致逆反心理。,辅导要点,首先要顺应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逐步改变教育方法。 其次,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利,与孩子谈话应平等商讨。 第三,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采取热情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尊重理解的氛围。,案例4:我不想当第一名,小松,男,14岁,初二学生 平行班第一名后 上课不听讲、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作业非常不认真,还经常和班主任顶嘴,LOREM IPSUM
13、DOLOR,原因(认知偏差): 父母太爱慕虚荣,把自己当成炫耀的工具 只想做平凡的人,不想自己太优秀咨询措施: 与其思想进行辩驳,消除非理性的认识,案例5:浑身长满刺的男孩,张某,成绩中下,智力较好,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好表现自己。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就会激动的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有一次在家,因外婆说他拿了她的一百元钱而埋怨他,与外婆吵了起来,还骂了外婆,事后母亲知道了又狠狠地批评了他,结果他因此而几天不理母亲,并且在家不好
14、好做功课。,原因分析,一是家庭原因,怕别人瞧不起他,而经常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刺来保护自己。而母亲也经常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沟通较少,遇事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二是小学时得了不少奖,以此很自傲,很自以为是,而且没能正确的对待这些荣誉,助长了骄傲气焰。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咨询措施,1让家长在家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尊重信任他 2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自尊心,以柔克刚。3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教师善于
15、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4指导张某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4、网络成瘾,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头疼:来自教育实践领域的问题,青少年普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问题1 损害身体健康 问题2 阻碍学业完成 问题3 妨碍社会性发展 解决网络问题的难点,青少年普遍过度使用网络,张炳富、涂敏霞(2005)广州青少年网络生活调查报告 时间:2005年5月 地点:广州五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
16、二的学生812名 结果: 平均每天上网时间:5小时以上的 10.1% 最长一次上网时间:9小时以上的 36.3% 一周有上网行为的天数:5天以上的 19.4% 上网原因 非学习原因 55.7%(估计实际数字更高)聊天 27.2%,玩游戏 14.6% 下载歌曲影片 13.9%,网吧里恶劣的环境,损害身体健康,2002年3月,有两年上网历史的曹某,在回头应答父亲呼唤时突然昏倒,被诊断为“第三至第五颈椎小关节错位”,经抢救才转危为安。 2002年,南昌市一17岁高三学生长时间玩网络游戏猝死。 2004年,湖南一14岁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导致幻觉,从4楼跌落。 医生提示:长时间上网容易 罹患颈椎病、干眼
17、症、 腕管挤压综合症、接受过量 辐射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 低血糖、脱水、电解质紊乱,阻碍学业完成,高科技作弊:“作文克星”,语言表达能力衰退 因为上网逃课、逃学、不完成作业。 过度上网,导致精力不济,上课走神。 2001年,华东理工大学退学试读和留级的 237名学生中,约有80%是因为无节制地 上网而荒废学业的,妨碍社会性发展,社交障碍 在网络世界里是社交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社交退缩。 亲子冲突2002年,成都一初三学生因网瘾发作,其母上前阻拦,这名学生竟用刀刺杀母亲,夺门而出直奔网吧。2004年,武汉一母亲对上网多日不归的女儿说:“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们去跳长江吧。”女儿回应:“要跳你
18、自己跳,你的死活与我无关。”,网络成瘾的类型,网络 性成瘾(cyber-sexual addiction)沉溺于成人话题聊天室和网络色情文学 网络 关系成瘾(cyber-relational addiction)沉溺于网上聊天 网络 强迫行为(net compulsions)难以抵制在线赌博、网上购物 信息收集成瘾(information overload)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搜集信息 游戏成瘾(game addiction)强迫性地沉溺于电脑游戏,网络成瘾的判断,上网时全神贯注,下网后念念不忘网事。 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无法控制地使用网络。 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回烦躁不安。 一上网
19、就能消除种种不愉快,精神亢奋。 为了上网而荒废了学业(事业)。 因上网而失去了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等。 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 对亲友掩盖上网行为 下网后有孤寂失落感。在一年中,如果上述情况出现了4种以上,则可判断为网络成瘾。,解决网络成瘾问题的两大难点,成瘾原因不明多因一果 防治方法不明确社会系统工程【我的认识】网络成瘾的防治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用医学中临床研究的套路,通过积累案例分享经验来获得防治网络成瘾的方法和途径。,如何处理网络成瘾,策略:教与治 案例 不收费的心理咨询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获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 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尤其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同伴关系。
20、 衡量手头的资源,用足手头的资源。 不要以消除症状为终极目的,要考察症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要以一种新的、健康的平衡代替旧的,不健康的平衡。,改变网络成瘾的方法,培养新的兴趣:寻求健康的乐趣,解除对网络的依赖操作难度 资源指数 宣读戒瘾宣言:唤回曾经的理性,寻求社会监督操作难度 资源指数 心理剧:让孩子扮演父母,体会父母艰辛操作难度 资源指数 改换环境:强制脱离旧环境,培养新的生活方式操作难度 资源指数 赋予责任:制造虚拟“灾难”,调动责任意识操作难度 资源指数 ,强制脱离旧的环境,培养新的生活方式,案例6:沉迷于视频聊天的女孩,小玲,女, 18周岁,高二学生。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为人单纯,智
21、力正常。人长的白白净净的,个子比较娇小。在班里成绩一般,高一刚入学的时候稍微好一些,而后来略有退步。在校常规方面表现良好,也是听从老师的管理的,就是经常离家出走而去上网,但最终一般都是自己跑回家。 父母两个人都是做小本生意的,整天非常忙碌,文化程度不高。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很专制、粗暴,所以和父母的关系很紧张,经常很少说话的。 沉迷上网视频聊天,喜欢听音乐。,心理社会因素分析,父母忙于做生意,与父母沟通少 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学业成绩下降 逆反心理 性格内向,人际关系不是很融洽,表现出的主要问题,1、经常离家出走,六次离家出走的记录 2、迷恋网络,特别是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迷恋上网络聊天和视频,
22、经常到上网通宵 3、与父母的关系很紧张,曾经因为父母将家里的网络停了而拿起菜刀与父母对干,与父母的沟通非常少,经常被父母辱骂和殴打。,咨询过程及分析,主要运用尊重、理解和同理心等心理咨询技巧,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运用心理测量等手段,确定问题所在,帮助小玲和她父母解决双方的问题,让小玲拥有一个比较轻松的家庭氛围。 诊断为网络成瘾,并了解到上网主要是为了逃避现实寻求发泄。 运用认知疗法改变她对父母的错误认知 到家里与父母沟通,希望他们能改变教育方式 角色互换扮演,5、强迫症,指当事人主观体验到源于自我的某些观念和意向的出现是不必要的,或其重复出现是不恰当,,但又难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努
23、力加以抵制,从而引起强烈的紧张不安和严重的内心冲突伴随的某些重复动作和行为。,强迫症的表现,强迫观念:强迫疑虑,强迫对立观念和穷思竭虑 强迫情绪:出现某些难以控制的不必要的担心,如担心丧失自制会做出违法,不道德行为或精神失常等 强迫意向:感到内心有某种强烈的内在驱使力或立即行动的冲动感,但从不表现为行为,却使患者深感紧张,担心和痛苦。如过马路时,想到冲向正在驶过的汽车等等 强迫行为:患者屈从或对抗强迫观念而表现出来的重复进行的动作或仪式行为。如反复洗手、强迫检查、强迫性的仪式动作、计数,案例6:走出血色恐怖的花季少女,王某,女,初二学生。性格内向孤僻、自责自卑,经常胡思乱想,有很深的罪恶感 骑自行车时认为奶奶会被车撞死 与同学谈话时认为自己的圆珠笔芯会把同学的眼睛戳瞎 常担心家中电器会起火 常反复洗手 原因 父母分居,感情一直不好 6岁时曾亲眼目睹一个小男孩在水中溺死的惨状 学习成绩一般,理科听不懂 认为自己长相一般,有青春痘,咨询步骤,建立信任 倾听、探讨原因 父母少争吵、多关爱 转移注意力 多诉说常绘画、宣泄情绪 减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