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胆源性胰腺炎病人护理,外科一病区5月份危重病例讨论,查房目的:,1、掌握胆源性胰腺炎病因、护理 要点 2、了解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及 治疗 3、熟练运用护理程序护理病人 4、掌握房颤心电图特点及护理 5、掌握老年病人卧床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6、找出护理工作不足之处,提高护理水平 7、全面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保障护理安全,病例介绍:,18床 廖xx,男 94岁,主因上腹 痛3天于2011-5-13 15:00平车入院,入院时神清,精神萎靡,思睡,测T36.4 P84次/分 R21次/分 BP121/72毫米汞柱。腹痛腹胀明显,恶心呕吐数次,血淀粉酶 400u/L尿淀粉酶1200u/L CT:
2、急性胰腺炎、低位胆道梗阻、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 诊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快速房颤。,病例介绍:,处理:一级护理,禁食水,胃肠减压,尿管保留,吸氧,多参数监护,生长抑素持续泵入,记出入量,2小时测血糖一次,抗炎补液营养支持处理,后期给予2/日雾化吸入, 2/日双下肢气压治疗,维生素B1、B12 1/日肌肉注射。,病例介绍:,5-14 3:00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微绀,血氧80%,P96次/分 BP110/75毫米汞柱,遵医嘱给予面罩吸氧,速尿针入壶后尿量450毫升,症状减轻。BNP 909(0-100) 5-14至5-15 胸闷、心慌不适,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室率130-140
3、次/分 。给予高糖20西地兰0.2缓慢静推后症状缓解。 5-14 X线示:心衰合并肺感染 5-17 BNP 1996.7 5-20 BNP 505.9 5-20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频发多源性房早形成紊乱性房速。,病例介绍:,患者目前状况: 腹痛明显缓解,进食清淡流食,仍卧床休息,双手仍稍肿胀。 血淀粉酶:44 正常(30-110) 尿淀粉酶:178 正常(0-1000) CT:胆总管结石消失,护理存在问题:,1、专科及非专科知识欠缺 2、病例质控不到位,临时医嘱签字不及时 3、健康教育不到位:禁食水目的、生长抑素作用副作用、引流管注意事项、卧床并发症预防措施、吸氧告知 4、禁食水留置胃肠减
4、压,口腔护理不到位 5、专科护理记录使用不好,体温高无记录。 6、小组护士16知道掌握不好 7、带入液体外渗处理不及时,重视不够,全面评估病人、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1、针对所缺乏知识进行集体培训,有笔记 2、加强病例质控,落实工作重点,下一班检查上一班工作。 3、提高各班健康宣教水平,下一班评价上一班纳入岗位职责考核。 4、禁食水带胃管病人如不能自理,必须2/日口腔护理并备好漱口用具。 5、每日抽查小组护士病人16知道,纳入考核 6、运用护理程序护理病人,只要是病人的问题都要给予解决。,专科知识肝胆胰腺解剖,胰腺解剖,胰腺为人体第二大腺体,属腹膜后器官,质地柔软,长约
5、1720cm,宽约35cm,厚约1.5-2.5cm;重约75117g。横卧于第12腰椎前方分头、颈、体、尾四部分,胰头部右侧被十二指肠包绕尾部与脾门相邻,胰腺前上方被胃窦、体部及胃结肠韧带覆盖,其下方为横结肠及其系膜。胰腺的主要生理机能,为代谢作用和消化作用,是具有内、外分泌的腺体。,胰腺的分泌,胰腺是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腺体,是人体内参与同化作用的主要器官之一。胰腺的外分泌:胰腺的外分泌物称胰液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消化液,正常人每日胰液量约7501500ml,它是种无色、无臭、低稠度的碱性液体,PH约为7.48.4。它由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产生。导管细胞主要分泌水和电解质,而腺泡细胞主要分
6、泌胰消化酶。消化酶主要有糖水解酶类,如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等;蛋白水解酶,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力蛋白酶,竣基肽酶等;脂肪水解酶类如胰脂肪酶、胰磷脂酶、胆固醇酯酶等;另外还有核酸水解酶等。这些消化酶的分泌受到体液和神经的双重调节。,胰腺的内分泌:胰腺的内分泌来源于胰岛,胰岛内含有多种细胞,其中以B细胞最多,占50以上,分泌胰岛素;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占20左右;D细胞可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G细胞分泌胃泌素,胰岛和腺泡细胞之间还存在胰多肽细胞。此外胰岛内还有少数具有分泌5-羟色胺、生长抑素和脑啡肽等功能的细胞,一旦胰岛内某种细胞发生异常,即可出现相应的内分泌失调。,胰腺内部解剖,胰腺
7、分泌的胰液通过胰腺导管输入十二指肠。胰腺导管分主胰管和副胰管,主胰管直径为0.20.3cm,从胰尾起始,贯穿整个胰腺至胰头右侧 ,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左后壁处的十二指肠乳头,约70%的胰管在肠壁入口处与胆总管末端汇合成胆道口壶腹,构成胆汁和胰液的“共同通道”。胆道口壶腹如有梗阻,胆汁可逆流入胰管内,引起急性胰腺炎。相反地,胰液也可向上而流入胆总管和胆囊,发生胆总管炎和胆囊炎。付胰管通过胰头部,在胆道口壶腹上方进入十二指肠。,胰腺炎病因:,1、胆道疾病 2、过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3、十二指肠反流 4、创伤 5、其他:腮腺炎、肝炎累及胰腺,药物因素、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胰腺炎临床表现:,1、腹痛为
8、主要症状,常于饱餐后和饮酒后呈持续性刀割样 2、腹胀、恶心、呕吐 3、其他:合并胆道感染时伴寒战高热,部分病人以突然休克 为主要表现,血尿淀粉酶正常值,血淀粉酶:30-110u/L 发病3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5天后逐渐降至正常。 尿淀粉酶:0-1000 u/L发病24小时开始上升,48小时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 注意:淀粉酶升高的幅度和病变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胰腺炎非手术治疗,1、禁食水与胃肠减压:减少胰液、胰酶分泌,使胰腺得到休息,还可减轻腹胀、恶心、呕吐。 2、补液防休克 3、营养支持:当血淀粉酶正常,症状、体征消失后可恢复饮食 4、镇痛和解痉:勿用吗啡 (可引起奥狄氏括约
9、肌痉挛) 5、抑制胰液分泌(奥曲肽、生长抑素) 6、抗生素,胰腺炎病人护理,1、疼痛护理:禁食水、胃肠减压,以减少胰液分泌,减轻对胰腺及周围组织的刺激。遵医嘱使用抗胰酶药、解痉、止痛药。协助病人变换体位,使之膝盖弯曲、靠近胸部以缓解疼痛;按摩背部增加舒适感。,胰腺炎病人护理,2、补液护理: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皮肤粘膜温度和色泽;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和水、电解质失衡情况;必要时记录每小时尿量。早期建立2条静脉通路,补充水、电解质,并及时补充胶体液。根据脱水程度、年龄和心功能状况调节输液速度。注意防止休克发生。,胰腺炎病人护理,3、维持营养素供给: 禁食水期间根据医嘱营养支持。开始进食
10、时进少量米汤、藕粉,再逐渐增加营养,但应限制高脂肪膳食。,胰腺炎病人护理,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多器官功能障碍 常见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衰。密切观察病情,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2)感染 加强观察和基础护理,监测病人体温和血白细胞计数,协助并鼓励病人定时翻身、深呼吸、有效咳嗽及排痰,加强口腔护理及尿道口护理。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胰腺炎病人护理,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出血 重症胰腺炎可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观察排泄物、呕吐物及胃管引流液色泽。 5、心理护理胰腺炎病情进展迅速,病程长,容易反复,病人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护士应提供舒适环境,关心、帮
11、助病人,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战胜疾病信心。,生长抑素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在连续给药过程中,应连续不间断地滴入,换药间断不能超过1min。2.如间断的时间长,需重新给予250g的冲击量,在继续以每小时给药250g的滴入量,有可能时,通过输液泵给予本品,以确保顺利而稳定的输入。本品可抑制胰岛素和高血糖素的分泌,可能出现短暂的低血糖,对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者,每隔34h监测1次血糖。 慎用:(1)对奥曲肽(生长抑素八肽)过敏的患者;(2)糖尿病患者。4.本药应单独给药,避免与其他药物配伍。,低血糖反应表现,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
12、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非专科知识房颤,房颤心电图体征: P波消失,出现形态、振幅、间期完全不一样的心房颤动波(f波); RR间期绝对不等;频率350600次/分。,房颤的危险:,房颤发生在心力衰竭的病人身上,病人可出现心悸、胸闷、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可伴有恐惧感。持续的房颤可引起部分脏器的栓塞,这是由于房颤所致心房内血栓形成,栓子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脑、脾、肾、肢体等所致。据统计,
13、无心脏瓣膜病房颤发生时,发生中风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约57倍;当有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时,脑栓塞发生率更高。房颤发生时,心脏听诊第一心音程度变化不等,心律极不规律,当心室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心衰表现及护理,临床表现:胸闷、心悸、憋喘、端坐呼吸、需高枕卧位、咳嗽、吐白色泡沫痰或白色黏稠痰、痰中带血丝、上腹部饱胀不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少尿、水肿、发热、头痛、头晕、烦躁、失语、胸痛、消瘦等。,心衰护理,1、减轻心脏负荷:心力衰竭较重时,应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液体点滴速度不宜过快,1520滴/min,每天输液总量不宜超过10001500ml 。 2、饮食指导 :应清淡、低热量、不产气、营
14、养价值高、易消化的半流饮食,少量多餐。 3、控制感染 :老年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多为感染诱发加重 。 4、病情观察:咳嗽是心力衰竭早期症状之一,常出现于心力衰竭其他征象之前。 5、体位护理:由于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患者常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同时也可使膈肌下降,肺活量增加,从而改善呼吸困难。注意防压疮。,卧床常见并发症,1褥疮 老年人皮下组织及血管数量减少,组织再生能力差,卧床太久,局部组织因受压不畅,很容产生感染坏死,溃烂。简单的方法就是定时翻身,局部加棉垫或气垫,减少局部压迫,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2便秘 长期卧床的病人,排便不习惯,因为食物发酵产气,及呻吟
15、吞入的气体,使肠道膨胀,腹胀也比较常见, 只有保持乐观情堵,适当 给予消食如山楂陈皮、蜂 蜜等,亦可进行腹部按摩 或热敷,可缓解腹胀和便秘等。,卧床常见并发症,3尿结石 长期卧床易导致盐类晶体沉积,钙盐久滞于肾及尿道易形成结石。可以嘱病人多饮水,有利于微小结石排出。适量活动,有利尿排出,不易形成结石。控制感染,防止尿呈碱性。少吃含草酸多的食物如波菜,毛豆等,少吃动物内脏,甲壳动物,咖啡,浓茶等。、 4高血钙,骨质增生,骨质疏松 长期卧床可加速骨钙吸收,一方面加速骨质疏松,另一方面,血钙水平上升,引起高钙血症,心律失常,腹痛,形成钙在关节滑中的沉淀,导致关节疼痛。加强肢体活动,增强肌肉及骨骼的锻
16、炼。,卧床常见并发症,5泌尿系感染 长期卧床,由于精神因素和老年人膀胱气化不利,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常出现尿潴留,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要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排尿,必要时药物排尿,可行腹部按摩或插导尿管。 6肺炎、肺栓塞 老年人呼吸功能减退,肺活量减少,加上长期卧床,痰液积聚,咳出困难,易引起坠入性肺炎。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或主动按胸,轻叩背部,鼓励咳嗽排痰。肺栓塞多与下肢动脉血栓有关。多做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口服药物治疗。,卧床常见并发症,7心血管疾病 长期卧床,血流缓慢,心脏缺血,缺氧加重,引起心脏传导和自律性改变,易引起心脏病发作。要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四肢,控制体重
17、。 8口腔疾病 对于卧床的重病人,通过漱口、擦洗牙齿,做好口腔护理可以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预防口腔的溃疡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还可以防止口臭、口垢,有利于促进食欲; 同时通过对口腔进行护理, 可以观察口腔的变化, 及时发现有无溃疡、 口臭或者感染等。,高龄病人护理风险,1.1 一般风险 随着年龄增加,自身机能减退,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下降,结构与组织逐步退行性变。导致老年患者意识模糊,失去定向力,判断力差、记忆力减退及应变能力降低等,增加了老年人在安全方面的危险性,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常见的安全问题有:跌倒、烫伤、呛咳、坠床、交叉感染等。 1.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老年人睡眠多
18、有鼾声,有鼾声时会伴有20秒或更长时间的“无呼吸期”。如果睡眠时夜间无呼吸次数在30次以上,则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见于肥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和冠心病患者。这些老人如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诱发猝死。,高龄病人护理风险,1.3 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夜间患者入睡,交感神经兴奋性受到抑制,迷走神经活动占优势,大脑皮层对心脏的调节功能相对下降,心率和血流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供血减少2,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冠状动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而致心肌坏死3,另外,夜间睡眠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了心脏的前负荷,从而增加了心脏负担,促使心力衰竭发生4,夜间心率和血流的减慢,也极易促使患者夜间发生脑梗死。 1.4 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肝重量减少,有功能肝细胞数减少,肝血流量减少,肝合成蛋白质能力及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活性均降低,影响经肝代谢的药物灭活或活化,药物易在体内蓄积而产生毒副作用,特别是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易发生中毒。,防坠床、跌倒“四必须”,必须入院宣教纳入重点宣教内容 必须建立防坠床、跌倒评估记录单 必须班班评估患者、家属是否做到 必须使用防坠床、跌倒警示标识牌,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