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振动,掌握振动对机体的影响以及振动危害的预防措施。 熟悉振动接触的常见行业;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了解手臂振动病的发病机制。,2,四、振 动,定义:振动(vibration)系指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或中心位置)作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生产或工作设备产生的振动称生产性振动。,3,4,(一)振动卫生学评价的物理参量,1. 基本参量频率、振幅、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振动强度)取值: 峰值(peak value)、峰峰值(peak-to-peak value)、平均值(average valu
2、e)和有效值 关系式:,5,(一)振动卫生学评价的物理参量,2.卫生学评价的物理参量 (1)振动频谱 振动频谱是将复杂振动的各频带测得的振动强度(如,加速度有效值)数值按频率大小排列的图形。 常用频带:1/1倍频带(简称倍频带)、1/3倍频带两种; 频率范围:6.31 250Hz(倍频带),81 000Hz(1/3倍频带)。,6,(一)振动卫生学评价的物理参量,7,振动频谱,(一)振动卫生学评价的物理参量,2.卫生学评价参量 (2)共振频率 物体均有固有频率(natural frequency),再加上一个振动(称为策动)时,如果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基本一致时,物体的振幅达到最大,该现
3、象称为共振,该物体的固有频率又可称为共振频率(resonant frequency)。,8,(一)振动卫生学评价的物理参量,2.卫生学评价参量 (2)共振频率,9,(一)振动卫生学评价的物理参量,2.卫生学评价参量 (3) 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 ah w(4) 即在固定日接振时间为4小时的原则下,以1/3倍频带分频法将振动频谱中各频带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乘以相应的振动频率计权系数。,10,(一)振动卫生学评价的物理参量,2.卫生学评价参量 (3) 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ahw(4)式中,ahw:手传振动频率计权加速度(m/s2);n:频带数;Ki:第i频带的计权系数;ahi:第i频
4、带的加速度有效值(m/s2)。,11,(一)振动卫生学评价的物理参量,2.卫生学评价参量 (3) 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ahw(4) 每日接振不足或超过4小时,按公式换算为ahw(4):式中,T:日接振时间(小时) ahw(T):日接振T小时的手传振动频率计权加速度(m/s2),12,(一)振动卫生学评价的物理参量,2.卫生学评价参量 (3)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ahw(4),13,(二)手传振动(手臂振动)主要接触机会,14,风铲,15,凿岩机,捣固机,16,铆钉,电钻,电锯,电刨,17,砂 轮 机,抛 光 机,2全身振动 工作地点或座椅振动,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
5、或躯干传导至全身。,18,(二)振动分类及主要接触机会,19,20,振动筛操作,采矿船操作,21,同时接触全身振动和手传振动,(三)振动对机体的影响,1. 全身振动 低频率、大振幅全身振动(乘车、船、飞机等)反复过度刺激前庭器官所引起的一系列急性反应症状运动病(motion sickness),亦称晕动病。临床表现:眩晕、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视物模糊,频繁呕吐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休克。,22,(三)振动对机体的影响,1. 全身振动 内脏位移,机械性损伤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胃肠分泌功能减弱,食欲减退,胃下垂 腰背痛、椎间盘突出(工龄较长的各类司机)、脊柱骨关节病变 内分泌系
6、统调节功能紊乱,月经周期紊乱,流产率增高,23,(三)振动对机体的影响,2. 手传振动 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 皮肤温度降低,皮温恢复时间延长,发作性手指变白。 振幅大,冲击力强的振动手、腕、肘、肩关节局限性骨质增生,骨关节病,骨刺形成,囊样变和无菌性骨坏死;手部肌肉萎缩、掌挛缩病等。,24,(四)手臂振动病,定义: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也可累及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 典型表现:振动性白指(VWF),25,(四)手臂振动病-振动性白指,26,(四)易患手臂振动病的工种,27,砂轮磨光工,油
7、锯工,铆工,捣固工,风钻工,(四)手臂振动病,1.发病机制 ,28,手部接 触振动,局部组织 压力,内皮细胞受损,收缩因子释放,局部血管收缩,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阻塞,内皮细胞产生的松弛因子释放,血管舒张反应性 ,抗血小板凝聚功能,局部血管阻塞 ,诱发白指,(四)手臂振动病,1.发病机制 ,29,振动,刺激躯体感觉-交感神经反射,手指血管运动神经元兴奋性,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损伤了血管平滑肌中肾上腺素能受体,导致血管舒张功能,(四)手臂振动病,1.发病机制 ,30,动静脉吻合中-肾上腺素能血管舒张机制受损,血管对寒冷的扩张反应,血清中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内皮素明显,寒冷刺激,
8、手指血管平滑肌收缩,局部血管痉挛,组织缺血、缺氧,振动,(四)手臂振动病,2.临床表现 早期多为手部症状和类神经症状:手麻、手痛、手胀、手僵等较为普遍;头痛、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检查:皮温降低,振动觉、痛觉阈值升高,前臂感觉和运动神传导速度减慢和远端潜伏时延长;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源性损害。,31,(四)手臂振动病,2.临床表现 典型:振动性白指(VWF),又称职业性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 一过性特点:在受冷后,患指出现麻、胀、痛,并由灰白变苍白,由远端向近端发展,界限分明,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再逐渐由苍白变潮红,恢复至常色。 白指
9、诱发试验,冷水诱发试验。,32,(四)手臂振动病,33,正常人指端动脉,雷诺病指端动脉,白指恢复过程,(四)手臂振动病,34,振动性白指,手指末端特发性坏疽,(四)手臂振动病,3. 诊断 (1) 诊断原则 长期手传振动的职业史; 手臂振动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末梢循环和手臂周围神经功能检查; 作业环境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 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类似疾病。,35,(四)手臂振动病,3. 诊断 (2)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GBZ 72002): 观察对象 轻度手臂振动病 中度手臂振动病 重度手臂振动病,36,(四)手臂振动病,4. 处理原则 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的药物;活血化淤、舒筋活络类中药治疗。
10、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 必要时外科治疗。 轻度手臂振动病调离接触手传振动的作业,适当治疗,安排其他工作。 中度和重度手臂振动病必须调离振动作业,积极治疗。,37,(五)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频率 2.接触振动的强度和时间 3.环境气温、气湿 4.作业方式和个体因素,38,(五)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39,(六)振动危害的预防措施,1.控制振动源 2.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 5m/s2 3.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 4.加强健康监护和日常卫生保健,40,(六)振动危害的预防措施,41,案 例 分 析,42,工人在进行凿岩作业,7655型凿岩机,患者,男,3
11、3岁,某矿场凿岩工兼放炮工,工龄5年,使用工具为7655型凿岩机,日接振、接噪1.5-2h,4h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ahw(4)为20m/s2,8h等效连续A声级(Leq8h)为96dB。无吸烟及嗜酒史,既往健康。症状及体征:主诉手麻、手胀、手多汗、指尖发白及耳鸣、听力下降,此外,还有腰痛、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查体:双手皮肤略粗糙,痛、温、触觉轻度减退。X线摄片检查:腰椎正侧位片示L1-L4椎体前缘唇突样骨质增生。冷水复温试验检查诱发出双手指末节白指及指温30min未复温,肌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纯音测听检查显示听力损伤双耳平均听阈38-40dB(A),耳科常规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无异常。血尿常规、血
12、沉、血糖、肝功、肾功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异常。 请根据上述临床资料进行诊断,并判断患病程度。,五、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44,射频辐射,(一)非电离辐射 1. 射频辐射,(1)主要接触机会,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金属熔炼、热轧工艺、钢管焊接等) 高频介质加热(塑料热合、木材加热等) 微波能的应用 (通信、微波炉等),45,(一)非电离辐射,46,高频焊接钢管,表面淬火及原理,高频金属熔炼,47,高频木材加热,塑料热合设备,通信基站(微波),家用微波炉,(2)对机体的危害,神经内分泌系统类神经症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心血管系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主 晶状体微波可加速晶状体老化,致其混浊 其他
13、 血象变化 免疫系统双相反应,48,(一)非电离辐射,(3)射频辐射防护,高频电磁场的防护 场源屏蔽 距离防护 合理布局 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 微波辐射防护 屏蔽辐射源 加大辐射源与作业点的距离 合理的个人防护 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49,(一)非电离辐射,2. 红外辐射接触机会,50,太阳强光辐射,氧炔焊,熔融态金属,烘烤加热,2. 红外辐射,51,(1)红外辐射对机体的危害 主要是红外线的致热作用造成皮肤和眼睛的损伤。1)皮肤(色素沉着、灼伤)2)眼睛(慢性伤害、白内障)(3)红外辐射的防护,(一)非电离辐射,3. 紫外辐射,(1)接触机会 电焊、气焊、电炉炼钢(温度1200)、紫外线照射
14、等工作场合均可接触紫外线。 (2)紫外辐射对机体的危害1)皮肤2)眼睛:“电光性眼炎”(electro-ophthalmitis)、雪盲症。 (3)紫外辐射的防护措施以屏蔽和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为原则。,52,(一)非电离辐射,放射卫生防护,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是我国现行的放射防护标准 放射防护的要点: (1)执行防护三原则,即任何照射必须具有正当理由;防护应当实现最优化;应当遵守个人剂量限值的规定。 (2)外照射防护,必须具备有效的屏蔽设施,与辐射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及合理的工作时间。 (3)内照射防护,主要采取防止放射性核素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
15、人体的一系列相应措施,同时应十分重视防止核素向空气、水体和土壤逸散。,53,(二)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能引起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如: X 射线 射线 射线 射线 中子 质子,54,1. 接触机会,射线发生器的生产和使用 核工业系统 放射性核素的生产、加工和使用 伴生或共生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矿物开采,55,(二)电离辐射,医用X光机,56,工业X光探伤机,(二)电离辐射,核反应堆,57,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二)电离辐射,2. 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电离辐射以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体。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受辐射因子和机体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6、58,(二)电离辐射,(1)电离辐射因素1)辐射的物理特性 2)剂量与剂量率 3)照射部位 4)照射面积 (2)机体因素,59,(二)电离辐射,3. 电离辐射对机体危害与临床表现,(1)电离辐射损伤效应 随机性效应 放射损伤的发生概率与辐射剂量大小有关,损伤程度与剂量无关,且损伤效应无剂量阈值,如遗传效应、致癌效应等 确定性效应 辐射剂量超过一定阈值时损伤效应发生的概率急剧增高,损伤程度随剂量加大而加重,如急性放射病等,60,(二)电离辐射,(2)电离辐射对机体影响 全身性放射性疾病 如: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 局部放射性疾病 如:急、慢性放射性皮炎 远期损伤 如:放射线所致的白血病、甲状腺癌
17、 (3)放射损伤机制,61,(二)电离辐射,4放射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短时间内一次或多次大剂量照射,吸收剂量达到1Gy,病程时相性明显,分初期、假愈期、极期和恢复期,按临床特点分: 骨髓型(110Gy),骨髓造血系统损伤为主 胃肠型(1050Gy),频繁呕吐、腹泻、水样便或血样便等 脑型(50Gy),精神萎靡意识障碍、共济失调、抽搐、躁动等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较长时间(数周到数月)受连续或间断较大剂量外照射,累积剂量大于1Gy,以造血功能障碍为基本病变。,62,(二)电离辐射,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当量限值(0.05Sv)的外照射 主要表现为类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
18、紊乱、血液造血系统改变、消化功能障碍、生育功能受损等 内照射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internal radiation sickness)是指大量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作为放射源对机体照射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放射性复合伤,63,5. 电离辐射远后效应(肿瘤、白内障等),(二)电离辐射,6. 电离辐射防护,防护目标 防治肯定效应,降低随机效应发生率 防护原则 任何照射必须有正当的理由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配置 遵守个人剂量当量限值的规定,64,(二)电离辐射,职业性肿瘤,掌握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 熟悉 我国职业病名单中的8种职业肿瘤。 了解 常见职业性肿瘤的接触机会。,66,职业性肿瘤:在工作环
19、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伏期而患的某种特定肿瘤,称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tumor)或职业癌(occupational cancer)。,67,职业肿瘤概念,职业致癌因素(occupational carcinogen)指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称职业性致癌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化学因素最多见。,68,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苯所致白血病 氯甲醚所致肺癌 砷致肺癌、皮肤癌 氯乙烯致肝血管肉瘤 焦炉逸散物致肺癌 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69,我国职业病名单中职业肿瘤名单,(三)常见的职业性肿瘤,1. 职业性呼吸道肿瘤 目前已知呼吸
20、道致癌物有:砷、石棉、煤焦油类物质、氯甲醚类、铬、镍、芥子气、异丙油、放射性物质等。 吸烟被证明是肺癌发生的最危险因素,吸烟对职业性呼吸道肿瘤的发生有明显影响或相乘作用。 调查发现,吸烟者肺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为11,接触石棉的工人为5,同时接触石棉吸烟者为50以上。,70,人群调查证明,接触无机砷化合物可引起肺癌。同时,砷化物暴露,包括饮高砷水还可致皮肤癌。 含砷有色金属冶炼,特别是铜冶炼工人因接触氧化砷,肺癌发病率比常人显著增高。湖南省开采和冶炼砷的某雄黄矿,肺癌发病率高达234.210万,比该省省会居民高出25.1倍,比所在县居民高101.8倍。,71,砷及其化合物,(2)石棉石棉可致
21、肺癌及胸、腹膜间皮瘤。1934年首次报道,1955年被确认;大量的调查证明肺癌是威胁石棉工人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占石棉工人总死亡的20。从接触石棉至发病的潜伏期约为20年,并呈明显的接触水平反应关系。其致癌作用强弱与石棉种类及纤维形态有关。,72,(3)铬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已证明,铬,特别是六价铬可致呼吸道肿瘤。从事铬酸盐生产的工人的肺癌发病率比一般人高,其肺癌死亡约占全部死亡的2045(一般人群仅为12);铬酸盐生产工人发生肺癌死亡的危险度比一般人高出330倍。铬铁合金生产也见类似情况。,73,(4)氯甲醚类工业上应用双氯甲醚和氯甲甲醚生产离子交换树脂。二者对于呼吸道黏膜均有强烈刺激作用,可
22、致肺癌。上海调查表明,氯甲醚类作业工人的肺癌发病率为889.6810万,肺癌死亡率为533.8110万,显著高于非接触人群且呈剂量反应关系。所引起的肺癌多为燕麦细胞(未分化小细胞)型肺癌,恶性程度高。,74,(5)其他 接触放射性物质、芥子气、异丙油、镍精炼(羰基镍)、多环芳烃等均可使呼吸道肿瘤增多。,75,2. 职业性皮肤癌职业性皮肤癌是最早发现的职业肿瘤,约占人类皮肤癌的10。职业性皮肤癌经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和接触局部。能引起皮肤癌的主要物质:煤焦油、沥青、蒽、木馏油、页岩油、杂酚油、石蜡、氯丁二烯、砷化物等,煤焦油类物质所致接触工人的皮肤癌最多见,其中致癌力最强的成分是苯并a芘。,76,皮
23、 肤 癌,77,接触无机砷化物可诱发皮肤癌,早期见四肢及面部皮肤出现过度角化、色素沉着、溃疡形成等。这些变化可能属于癌前病变,可发展成扁平细胞角化癌或腺癌。,78,长期接触X射线,又无适当防护的人员患皮肤癌增多,潜伏期为417年,多见于手指。 早期见皮肤呈局灶性增厚,有较深的皱纹与擦损、局部萎缩、皮肤色素加深或减退、毛细血管扩张、指甲变脆、甲面成沟并凹陷,有时可出现溃疡,称为X线皮炎。在皮炎的基础上,有时可出现癌变。,79,主要的致膀胱癌物质为芳香胺类。高危职业: (1)生产萘胺、联苯胺和4-氨基联苯的化工行业; (2)以萘胺、联苯胺为原料的染料、橡胶添加剂、颜料等制造业;(3)使用芳香胺衍生
24、物作为添加剂的电缆、电线行业等。 吸烟对芳香胺致膀胱癌有协同作用。,80,3. 职业性膀胱癌,81,4. 其他职业肿瘤 接触氯乙烯可引起肝血管肉瘤 清釜工多发, 潜伏期1035年不等。 接触高浓度苯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 性贫血,最后出现白血病。 多数出现在接触苯后数年至20年,短者仅46个月,长者可达40年。 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常见,也可引起较罕见的红白血病。,82,(四)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对致癌剂的限制与使用定出规程 加强宣传教育讲究个人卫生 逐渐建立致癌危险性预测制度,83,发现病因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积累资料,提供线索,获得证据。 对化
25、学物质加强登记管理制度,建立筛检化学物致癌性的体系,在化学物进入生产流通领域前预测其安全性。,84,控制病因,对已明确的致癌因子应尽可能予以消除、取代。 改革工艺流程,提高机械化、密闭化、管道化程度,杜绝跑、冒、滴、漏,防止污染环境。 加强个人防护,减少接触。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提升传统产业,限制使用或淘汰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落后技术、工艺和材料。 建立致癌物的管理登记制度,新化学物质应作致癌性筛选,发现致癌性强者,应停止生产和使用。 新作业者进入企业前就应大力倡导戒烟。,85,2. 建立健全健康监护制度,86,健康监护是通过作业环境评价和医学监护(健康检查)、分析和评价有害因素对
26、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掌握作业者的健康状况和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患的发生和发展,属于二级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获得理想防治效果的前提。 职业性健康监护结合生产环境监测和流行病学分析,有利于研究职业危害在人群众发生、发展的规律,了解接触效应(反应)关系,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3. 加强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普及职业卫生知识,以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增强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努力减少接触各种致癌因素,处理致癌物时,应严防污染企业外环境; 工作服应集中清洗、去除污染,禁止穿带回家; 许多致癌物与吸烟有协同作用,应在接触人群中广泛开展戒烟的宣传;,87,加强劳动保护, 提高作业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合理的膳食,多吃低脂肪、高蛋白、新鲜蔬菜的食物,避免吃烟熏或霉烂的食物。选择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如蛋黄、肝、牛奶、红萝卜、葡萄等,同时多食香菇等菌菇食品,提高人体的抗癌能力和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消除和减少致癌作用。 保持心境开朗,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88,思考题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是什么?,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