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系统检查技术,一、普通X线检查 胸部透视 胸部摄影(后前位、侧位) 特殊检查(体层摄影、高千伏摄影) 造影检查(支气管造影、血管造影) 二、数字X线成像(CR、DR、DSA)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CT检查: 普通扫描(平扫) 增强扫描 高分辨CT扫描 螺旋CT 四、MRI(磁共振)检查 五、USG检查,体层摄影,CR 体层摄影,高千伏摄影,摄影电压120kV以上 X线波长短,组织透过强,影像对比度低,支气管造影咽喉喷雾麻醉 经鼻孔插入导管 隆突上方麻醉支气管 40
2、%碘化油注入 透视下体位导入 拔管后体位引流,(肺窗),(纵隔窗),3D-DCEMRA胸腹部动态增强血管造影,什么是PET,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中文全称是“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CT,即PET与CT的同机融合。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医学影像技术,也是最重要的分子成像设备。,PET/CT中心,2012年7月我院又引进世界首台多晶体PET/CT系统第二台PET/CT,Discovery ST 一体化全数字化,Discovery- Elite 高分辨率多功能型,2004年我院在国内较早 引进一体化PET/CT系统,第一台PET/CT,CT,?,PE
3、T-CT 图像显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X线平片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不足15%,进展期肺癌有10%-15%的误诊率。 目前CT已成为肺癌等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 PET/CT是目前诊断肺癌和术前分期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方法,第十一节 肺肿瘤 (lung tumor),一、肺癌 ( lung carcinoma),发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一,21世纪肺癌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关系已被公认,在中国大约8590的肺癌患者都有吸烟史。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市场,中国 1600 亿支/年 (占30总销售量) 日本 300 美国 500 欧洲 600,我国肺癌的现状,今日吸烟要为
4、今后健康付出代价!,城市中男性,女性吸烟者肺癌死亡危险度约为非吸烟者的三倍,2030年左右将有1000万人/年死于吸烟.70%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每年吸烟致死75万人现在年轻吸烟者进入中, 老年时, 吸烟死亡人数将达300万/年.,肺癌大体类型(发生部位): 中央型(central):发生在肺段或肺段以上支气管,生长方式有管内型、管壁型和管外型,病理主要为鳞癌、小细胞癌等 周围型(peripheral):发生在段以下支气管的肺癌,病理主要为腺癌 弥漫型(pervasive):在肺内弥漫性分布,一般为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常用的组织学分类,1)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rci
5、noma):恶性度高,2)非小细胞癌,鳞癌80%为男性,生长慢,中央型 腺癌女性多见,外围型,早转移 细支气管肺泡癌为腺癌的一个亚型 复合癌同一肿瘤内有两种类型的癌细胞,以腺鳞癌多见 大细胞未分化癌较少见,有早期转移倾向,外围型,(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临床表现:咯血、刺激性咳嗽和胸痛。间断性痰中带有少量血丝,是本病重要临床表现,也可认为早期肺癌的唯一表现。,a、阻塞性症状发热、咳嗽 b、侵蚀性症状疼痛、积液 c、压迫性症状上腔静脉压迫、神经压迫(喉返N)、Pancoast瘤(肺上沟癌)侵犯臂丛N d、内分泌改变Cushing syndrome,甲旁亢,
6、杵状指,中央型肺癌X线表现(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 a、直接征象肺门肿块阻塞性肺过度充气 早期征象难发现b、间接征象 阻塞性肺炎反复发作,吸收缓慢阻塞性肺不张右上肺癌合并右上肺 不张,可出现反“S”下缘不具特征性,需借助于体层与CT明确狭窄性质与范围 C、转移征象: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胸膜转移、肋骨、胸锥破坏、心包转移、远处脏器转移等。,体层摄影或支气管造影,腔内结节,不规则狭窄(环形),鼠尾状狭窄(锥形),平直中断,杯口状中断,CT,瘤体征象:支气管腔内结节或管外肿块、支气管壁增厚、狭窄、截断等 阻塞性改变: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肺气肿 转移表现(纵隔、胸膜、骨性结构、肺内转移) 增强CT:
7、鉴别诊断或血管的侵犯,MRI,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及腔内结节 T1WI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 可显示肿块对支气管、血管的侵袭及淋巴结肿大等 易于确定肺癌的分期及侵犯范围,右上肺中心型癌并上中叶不张(反“S”下缘),支气管肺癌管外生长,肺癌管内型生长 致阻塞性肺不张,中心型肺癌,肺癌管内型生长致阻塞性肺炎,中心型肺癌,管壁型肺癌,周围型肺癌,X线 a、形态与密度癌肿3cm者,分叶状,一般密度均匀,也可形成空洞,多为厚壁空洞,内壁不整 b、边缘与邻近结构:毛刺、分叶或光滑;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 c、侵袭与转移:肺尖癌易侵犯邻近结构,1-3胸椎及肋骨破坏,转移,左下肺外围型肺癌:肿块位于心影
8、重叠处,CT:实性结节 肿瘤密度 磨玻璃结节实性混合结节空泡征、细支气管征,空洞和钙化:增强CT:强化(1580HU) 边缘:毛刺,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 转移:淋巴、血行、直接侵犯,肺上尖癌 (PancoastL瘤),45岁厨师,一年前开始肩膀痛、上肢痛、无力,肺癌(肺内肿块),弥漫型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 X线: 两肺多发弥漫病变及肺段、肺叶实变 两肺多发弥漫病变为结节或斑片影,结节呈粟粒大小至1cm不等,其密度相似,以两肺中下部居多,容易误诊为小叶性肺炎或慢性支气管炎,CT:1)肺叶,肺段实变,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含气支气管不规则狭窄,扭曲及僵硬感,细小分支消失。2)病变内可见大小不
9、一的气体密度腔隙。3)增强CT上见肺段、肺叶实变影中血管强化现象,称血管造影征。,细支气管肺泡癌,呼吸系统,肺癌转移途径a、淋巴转移 b、血行转移 c、直接浸润 d、支气管播散,右上肺中心型肺癌并右侧胸膜、左下肺转移,右pancoast瘤,右侧13肋骨破坏,右肺癌并右肱骨中段转移,肺癌胸膜转移,64岁男性。因胸痛摄片,肺癌的CT和MRI检查,CT T1 WI CE-T1 WI,肺癌胸壁浸润,肺肿瘤CT表现,中心型肺癌:图A、B肺门肿块,管腔狭窄,管壁增厚( ),并与主动脉相连,纵隔内淋巴结肿大( ) 。图C支气管内肿块阻塞并左下肺不张,A,B,C,A,C,B,A,C,B,T1 WI CE-T1 WI T2 WI,肺门肿块和肺不张,肺癌胸壁浸润,T1 WI T2 WI,课后作业,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X线、CT表现 阅读有关参考书,加深理解课堂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