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在语言表达中如何选择和锤炼词语和句子。理解选词和炼句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正确使用。2梳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格) 。3学习语言的各种“色彩意义” 。正确运用语言的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4从汉语现象透视背后汉民族文化的含义,从汉民族文化的角度体会汉语的特点。【重点难点】1学习在语言表达中如何选择和锤炼词语和句子。理解选词和炼句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正确使用。2对一些常见的修辞格作更细致的描述,以及辨别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3了解汉语和汉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从汉语现象透视
2、背后汉民族文化的含义。【学法指导】第一节,阅读“课堂活动”提供的文段,与同学交流阅读后的体会,分析文段的写作风格和选词造句的精妙。第二节,阅读“课堂活动”中的广告词,逐条辨认这些广告语都用了什么修辞格,想想自己作出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并说明使用了修辞格后,都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第三节,按照“课堂活动”的指示对 12 个例句独立进行分析,找出例句中的色彩词,并按“客观色彩、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象征义、引申义”等 5 个方面为例句分类。第四节,诵读“课堂活动”部分中提供的文段,找出描写性的语句。根据课文指导,摘录这些描写性语句中和“吃”有关的文字,讨论并说说它们各自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学习过程】第
3、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探究思考】1如何进行选词?请举例说明。来源:gkstk2如何进行炼句?【基础达标】1写作中的遣词造句,首先是 和 词语。选词要做到 和 。2准确就是 ,选择最能表达你要说的意思的那个词;生动就是 ,要善于使用 的词语,形象地表情达意。3锤炼句子的基本要求就是_和_。前者说的是要用最经济的句子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思想,力求 ;后者说的是前后句子在 和 上要恰当地衔接,做到行云流水。4选词炼句并没有绝对的技巧,一方面要在平时阅读别人的文章时 , ,另一方面自己动手写文章的时候,也要不断思考, 。5语言表达只要能够 、 ,即使只是片言只语,能传情达意便无须多言。【拓展提升
4、】1试比较分析下面几组句子,说明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A他知道非让他去不可。B他知道让他去。A我赞成你的意见。B我不反对你的意见。来源:gkstkA她不是不会唱,只是怕羞,不愿唱。B她会唱,只是怕羞,不愿唱。2照应给出的诗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诗歌语意完整。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你走了, ,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整个的你!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骤雨宋 华 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
5、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第三、四句中“卷” “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学习反思】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参考答案】【探究思考】1注意区别词的不同含义。要特别注意同义词在程度、范围、感情色彩、语法特点上的细微差别。如“救济”和“接济”都可以带宾语,但“救济”的宾语常指称群体,而“接济”的宾语常指称个人。选择准确贴切的词。尽可能选择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及思想感情的词语,必须找到唯一的、最贴切的词,把它用到最恰当的位置。如“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 ”“颤抖”是一种主观感受,与作者
6、“担心灯会灭”的心情相吻合。选择生动形象的词语。形象性的具体词语往往比抽象概念更能感染人,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 ,一“弄”一“破” ,令人叫绝,前者使春天的生机扑面而来,后者使“花”顿时跃然纸上,摇曳多姿。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力避窠臼,寻找到新颖别致的词语就更好了。如“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 ,一“胖”字,将胖绅士的钻、挤丑态形象而幽默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捧腹。2炼句要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很多文章因为某些句子的锤炼特别成功而获得很好的表达效果。简洁精炼的句子一直备受推崇。炼句讲究以少胜多,言简而意丰。如淮安韩侯祠内有副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
7、人。 ”区区十字,就浓缩了这位楚汉名将的悲剧人生。注意句子的连贯。要表达一个意思,往往需要若干句子的组合,好的组合应自然流畅,如风行水上。 红楼梦第 29回写道:“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叹,却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情发一心”照应的就是“临风洒泪”与“对月长叹”了。巧妙选择句式。对各类句式,如肯定句和否定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常句和变句等都要熟练掌握。这样,才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句式表达不同的语义,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基础达标】1选择 锤炼 准确 生动 2用词要精当 不要堆砌陈词滥调 新颖别致3简洁 连贯 言简意赅 内容 形式4多多揣摩 细细体会
8、反复推敲5抓住要害 切中事理【拓展提升】1中 A 句“非让他去不可”是双重否定,比 B 句“让他去”语气要强烈、坚定。中 A 句“赞成”是肯定的说法,B 句“不反对”是否定的说法,后者语意轻弱,语气缓和。中 A 句“不是不会唱”是双重否定,但比 B 句“会唱”语气显得委婉。2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 笑容融化在夕阳里3 “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探究思考】1借喻与借代的区别有哪些?请举例说明。2比喻与象征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基础达标】1狭义的修辞就是指修辞格,也就是使用语句的一些特定格式。修辞格大致
9、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偏重于 变化和特色的,另一类是偏重于 变化和特色的。2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包括比喻、 、 、 、 等。3比喻的基本类型有 、 、 三种,用 “像”作喻词的是 ,用“是”作喻词的是 ,这两种比喻由 、喻体和 三个部分构成。4借代就是用一个事物给另一个事物“ ” 。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 , 。5排比是把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其语句之间的关系, 、同气相求,通过排比,使得文气贯通、一泻千里。【拓展提升】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
10、;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青春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2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写落叶飘零的情景时写道:“一片片的落叶,轻轻悠悠地飘向原野、大道,也飘在人们身上。 ”请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将这句话修改得形象些,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3仿照下面语段的划线句子,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与示例相同。人的思维情感与看似没有生命的山水有时是相连的,尼亚加拉瀑布,我对你作种种猜测:是不是像高山断崖间悬空的匹练,飞流直下三千尺,让人怀疑来自九天?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一个句子。要求话题合理,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如果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它就像小溪
11、的流水,只能带走凋零的青春花瓣,而不能浮起成就的远洋货轮。5用比喻的手法写上一段话,使其与引文在内容上融为一体。 (不超于 40 字)古人云:“开卷有益。 ” 【学习反思】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参考答案】【探究思考】1提示: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的不同点是: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
12、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 、 “延安”就是借代, “干戈”代抗日战争, “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 , “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2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
13、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来源:gkstkgkstk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基础达标】1语句意义 语句形式2借代 比拟 夸张 双关3明喻 暗喻 借喻 明喻 暗喻 本体 喻词4做代表 简洁形象 生动风趣5意义相关
14、同声相应【拓展提升】1宽容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宽容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宽容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2一片片落叶,像蝴蝶拍打着金灿灿的翅膀,轻轻地飞向原野,飞向大道,飞落在人们身上。3是不是像静谧幽深的山林里垂落的珠帘,大珠小珠落玉盘,让人疑惑发自冰泉?是不是像悠然飘忽变换的月里嫦娥的披肩,落霞与孤鹜齐飞,让人恍如来自仙境?4 (1)如果不给激情以理性的约束,它就像脱缰的骏马,终将坠入生命的悬崖,而不是奔向人生的通途。(2)如果不给行动以理想的指引,它就如失去方向的船只,容易偏离人生的航道,而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5 (1)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只有多读书,才能吸收营
15、养,长成参天大树。(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读书。就无法在时代的大潮中充当弄潮儿。第三节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探究思考】1怎样合理地调配词语的形象色彩?2毛主席写的政论文别了,司徒雷登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着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总之是没有人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请你从语体色彩的角度分析一下这段话的修辞效果。【基础达标】1语言的色彩意义主要是指语言的 、 、 等。2语体色彩是指词由于经常用于特定场合或特定文体中而形成的某种语言表现风格。分为 和两种基本类
16、型。词的感情色彩最常见的有两类,即 和 。3从词语色彩的角度看, “顽强、怂恿”应从 的角度区分;“脑袋、头颅,商量、磋商”应从 的角度区分;“布谷鸟、葱绿、鼎立”应从 的角度区分。【拓展提升】1色彩能够引起人们情感的反应。请你参照下面的例子,选择一种色彩,写出你能联想到的代表不同情感的四个词语。例:红赤诚、勇敢、焦躁、危险仿写: 2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一个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 ”小孩子又问:“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
17、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 ”【学习反思】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参考答案】【探究思考】1要使得词语的形象色彩搭配得当,首先要做到用词准确,使词的形象色彩跟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相适合,比如一般“笑”的形象性描述是“哈哈大笑” “嘿嘿冷笑” “呵呵傻笑” “吃吃忍不住地笑”等。其次,词的形象色彩也要和词的感情色彩相协调,因为有些词的形象色彩本身也表现出特定的感情色彩。比如“追悼会上,人们个个精神抖擞,那些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这个句子里的“精神抖擞” “炯炯有神” “晶莹”的形象色彩同“追悼”的感情就不协调了。2一般而言,具有
18、某种语体色彩的词语要用于相应的语体里,以求得风格上的协调一致。但有时为了收到更好的修辞效果,也会在一种语体里掺入另一种语体色彩的词语。上面文段中的词语就是如此,书面语和口头语整合在一起,趣味横生,也使得居心叵测的司徒雷登的嘴脸跃然纸上。【基础达标】1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 形象色彩2口语色彩 书面语色彩 褒义色彩 贬义色彩3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 形象色彩【拓展提升】1橙嫉妒、嫌忌、疑惑、信任;黄爽朗、轻快、跃进、华贵;绿和平、公平、新鲜、希望;蓝沉着、冷静、神秘、阴郁;紫高贵、神圣、优雅、温厚。2 (示例)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是一小瓣一小瓣慢慢品味的。 (或:你手里的东西,不能独自占
19、有,而要懂得与人分享。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探究思考】来源:gkstk.Com1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或称人伦本位)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请找出体现这一价值观的熟语或诗词。2请从“一”到“十” ,以及“18、36、72、81、108”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数字为例,归纳一下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心理,赋予了这些数字词语什么特殊的意义。来源:gkstk【基础达标】1汉语中对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称谓,如:2 至 3 岁称 ,女孩 13 岁称 ,男子 20岁称 ,30 岁称 ,40 岁称 ,50 岁称 ,60 岁称 ,70 岁称 等。2礼貌的称谓:尊称对方的父亲为 ;尊称对方的母亲为 ;尊
20、称对方的儿子为 ;尊称对方的女儿为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为 ;对人谦称自己的母亲为 。3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指的是 、 、 、 五种物质。4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 、 、 。5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故事人物依次是同 、 、 。【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化可以分为三十层次:表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是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的形态,通常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领域,因此也包括了生产力形式;中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主要是以物质为媒介表现精神的形态,包括艺术、科学、宗教、制度、礼仪、风俗等等;深层文化又
21、可以称之为哲学文化,是渗透在前两层文化中的观念、意识和哲学。人类自劳动有了剩余,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和阶层,生产有了分工,因而需要有文化并且可以有相对的精细和粗糙之分,于是在文化的中层和表层遂有了雅、俗之别。表、中两层文化覆盖着、并体现在一个民族全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涉及人较少的文化称之为雅文化;反之,为俗文化。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社会上层(执政者和知识阶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格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即所谓上行则下
22、效;同时,俗文化又以其质朴清新吸引社会上层,俗文化的有些部分迅渐被雅化。文化的根本性功能足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世与未来的关系。俗文化往往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但却走“自在”的。雅文化是人为的,相对于俗的约定俗成,可以说是俗的“自觉” 。社会组织形式脱离了部落、部族阶段有了国家以后,执政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完整和稳定,往往把有些俗文化加以整理、提炼,形成雅文化。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就是最明显的事例。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社会中,礼是为维护农业社会等级制度、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形成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在礼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思想现念也因其具有神
23、圣的意义而随之向四方扩散。礼既然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巨变的、体现和贯穿在礼中的观念意识,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礼属于中层文化,而且是体现深层文化最为充分、直接的部分。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雅与俗、礼与俗之间的互动互制走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1下列对“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雅文化和俗文化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B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来自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互动互制。C从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可见,有些俗文化通常经过整理、提炼进而形成雅文化。D社会上层向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社会底层仰慕仿效雅文化,致使一部分
24、雅文化逐渐变成俗文化。2对画线句子中“自觉”和“自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自在”是说俗文化是自然生成、自然存在的,它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没有关系。B雅文化是俗的“自觉” ,表明它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对有些俗文化加以提炼而成的。C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它能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但不带有教化目的,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无指导性。D雅文化因为它是一种“自觉”的结果,所以它属于精神文化不再包括物质形态和风俗。3下列对“(礼)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大的改变的观念意识。B礼最充分、最直接地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
25、观念、意识和哲学。C礼是上层社会为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强制执行的一种行为标准。D礼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它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向四方扩散。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雅文化和俗文化通过接触、互补、交融,能促使各个文化沿着自己的道路向前发展,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整体进步。B当社会上层不再了解、欣赏、关心俗文化,社会底层也不再了解、欣赏、模仿雅文化时,表明社会阶层已经对立。C外民族的文化如果长时间地占领和影响某个民族,它们也会按照文化的规律,由表及里,抵制、抵消该民族文化深层的影响。D随着社会的发展,雅文化不断地影响俗文化,俗文化逐渐被雅化,最终会消除雅俗之
26、别,形成雅俗共赏的统一文化。【学习反思】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参考答案】【探究思考】1 (1)倡导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移,泰山移等。(2)倡导亲情和友情的密切关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士为知己者死。(3)倡导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以“九”为例。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是因为“九”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 “九”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的文字,
27、继而演化出“神”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分九层,极言其高,天子祭天一年九次等。【基础达标】1孩提 豆蔻年华 弱冠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知天命之年 花甲或耳顺之年 古稀之年2令尊 令堂 令郎 令媛 家父 家母3金 木 水 火 土4儒教 佛教 道教5盘石 女娲 精卫【拓展提升】1D(文雅文化可以影响俗文化,但不会变成俗文化)2B(A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不能说与人们的生活无关。C俗文化也属于文化,它的根本功能就是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名种关系,包括对人们的思想影响。D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有雅俗之别)3C(此项解释的是“礼”的形成,而不是解说“礼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的原因。另外, “强制执行”不当)4D(俗文化是大众文化,大众存在,俗文化就不会消逝。见第二段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