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19962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1)、需求论证产业背景数控技术是一种集机、电、液、光、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它是制造业实现现代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日本、美国、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采用数控技术所获取经济效益大致为:操作人员减少 50,成本降低 60,机床利用率达60-80 ,机床台数减少 50,生产面积减少 40。世界制造业由于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普通机械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的数控设备所替代。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发达国家中,数控机床已经普遍大量使用,而我国数控技术的应用

2、及推广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目前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仅为 1.9,而日本高达 30,美国超过了 40,国家规划在 2015 年前,使数控化率达 10以上。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 70%。数控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需要 5-6 万台数控机床。这样算来,我国数年内将增加 40-50 万台数控机床,相应需要 60-80 万数控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我国目前不仅仅是数控化比率低,就是现有的数控机床(大部分是进口设备)由于缺乏专门人才而未被充分利用。 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带来深刻的变化,也给传统的机械、机电专业的人才带来新的机遇

3、和挑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加强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大批跨国企业抢先登陆,高起点的建厂,我国企业广泛应用现代数控技术参与国际竞争。目前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空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而数控专业的技术人才又比较短缺,所以急需培养大批现代数控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在发达国家中,数控机床已经大量普遍使用。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数控机床普及率还不到2,目前我国现有的有限数量的数控机床(大部分为进口产品)也未能充分利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数控人才的匾乏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数控技术是最典型的、应用最广泛的

4、机电光一体化综合技术,我国迫切需要大量的从研究开发到使用维修的各个层次的技术人才。据调查,我国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特33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数控技术人才更是供不应求。滑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省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集聚区内聚集了光伏高科园、机械加工园、纺织机械加工区、轻工机械加工区、电子制造加工园等园区,为了提高产品制造能力和竞争力,购进了大量的数控机床设备,需要大量数控机床操作人才、数控机床编程人才和数控机床维修维护专业人才。这为我校重点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我校的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有在沿海地区大型企业工作过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数控

5、技术人员 10 人,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实训机械加工中心、CAD/CAM 实训室等。能够培养出当地乃至全国制造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专业人才现状a 数控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的企业和地区:一是集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目前经济效益较好的军工企业和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军工制造业是我国数控技术的主要应用对象。二是集中在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数控人才更是供不应求。b 数控人才主要来源:现在处于生产一线的各种数控人才主要有二个来源:一是大学、高职和中职的机电一体化或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的毕业生,他们都很年

6、轻,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计算机应用、机械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容易接受新工作岗位的挑战。他们最大的缺陷就是学校难以提供的工艺经验,同时,由于学校教育的专业课程分工过窄,仍然难以满足某些企业对加工和维修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另一个来源就是从企业现有员工中挑选人员参加不同层次的数控技术中、短期培训,以适应企业对数控人才的急需。这些人员一般具有企业所需的工艺背景、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大部分是传统的机类或电类专业的各级毕业生,知识面较窄,特别是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数控系统不太了解。专业人才层次需求对于数控人才,有以下三个需求层次,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各不同:a 蓝领层:数

7、控操作技工:精通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工艺知识,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和手工编程,了解自动编程和数控机床的简单维护维修。适合中职学校组织培养。此类人员市场需求量大,适合作为车间的数控机床操作技工。b 灰领层数控编程员: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数控机床的操作,掌握复杂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三维 CADCAM 软件,如 UG、 ProE 等;熟练掌握数控手工和自动编程技术;适合高职、本科学校组织培养。适合作为工厂设计处和工艺处的数控编程员。此类人员需求量大,尤其在模具行业非常受欢迎,待遇也较高。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掌握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和机电联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熟悉各种数控系

8、统的特点、软硬件结构、PLC 和参数设置。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修。适合作为工厂设备处工程技术人员。此类人员需求量相对少一些,但培养此类人员非常不易,知识结构要求很广,适应与数控相关的工作能力强,需要大量实际经验的积累,目前非常缺乏,其待遇也较高。c 金领层数控通才: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技工、数控编程员和数控维护、维修人员所需掌握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抢手人才

9、,其待遇很高。适合本科、高职学校组织培养。但必须在提供特殊的实训措施和名师指导等手段,促其成才。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机床厂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机械行业大量采购数控设备,在有些地区有数控知识的高级技工年薪高达 30 万元。由此可见,数控专业人才缺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加快数控技术人员的培养步伐,培养符合现代化制造要求的各层次的数控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专业定位 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定位是:培养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主要数控系统的特点

10、、具有一定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具备普通机床操作、数控机床的操作、手工编程、自动编程、CAD 绘图能力的中等技术人才。同时鼓励一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高职或本科院校深造,成为更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教学模式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应当是既与传统的机械加工专业有所相同,又与其有所区别的新型教学模式。除完成专业制图、专业数学、机制工艺、金属工艺学等课程的学习之外,还要求学生完成大量的钳工、车工、铣工等机械加工实习。因此,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知识体系与传统机械加工专业相同之处是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在专业课中增加数控加工工艺学、数控机床、数控编程与操作、CAD、 UG(或其它 CAM)等相关课程;在进行数控编程

11、与操作课程的理论和技能训练教学过程中应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行辅助教学。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课时比是 1:1 。技能操作训练分成三大模块:普通机床操作模块、数控机床操作模块及综合实训模块。三模块的训练时间之比为 3:2 :1。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上对应用较多的 FANUC 数控系统、SIEMENS 数控系统、华中数控系统、广州数控系统等进行模拟加工,而后再按要求在 CNC 机床上验证程序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熟悉数控加工机床的加工技巧与加工中问题的处理及加工方法等,以求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现有基础a 专业建设现状我校本专业创办于 2004 年,目前在校生 600 余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12、,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是我校重点专业。本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步形成了校企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本专业积极探索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致力于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为专业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校内实训实习场所建筑总面积 2200 多平方米,由钳工实训室、普通车床实训室、数控仿真实训室、数控车床实训室、电气控制实训室、CAD 机械制图实训室、PLC 实训室、电子电工实训室、特种加工(线切割、电火花)实训室等。现有专任教师共 10 名,来自企

13、业和行业的兼职教师 6 名,“双师”素质教师 4 名,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b 实训基地及实习基地 我校具有 1600 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和 70 亩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健全。与凤凰光伏科技公司、香港德信电子有限公司、四通模具有限公司、大农机械厂、旺起起重机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36作关系。c 教材 本专业使用的教材有机械制图机械基础车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基础普通机床实训金属切削工艺AUTOCAD数控仿真传感器技术数控加工工艺电器控制与 PLC 原理及应用 数控加工与编程铣工工艺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实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工程材料液压与气压传动等。d“双证

14、率”与就业率 自 2004 年以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 2500 多名毕业生,直接在当地就业的有 1000 多名。近年来, 我校坚持狠抓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所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技能操作娴熟, 毕业生 “双证率” 达 98%以上,学生的平均就业率达 96%以上,就业稳定率达 99%以上。e 社会评价 我校作为“科教兴校”的典型,以其“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在河南省享有较高声誉。据不完全统计,2005 年以来,我校共外派专家教师 120 余人次为当地和沿海地区企业服务,举办各种培训班200 多期,培训各级技术人员 180 多万人次等。存在问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15、,校企合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企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不能完全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力度不够;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的教材还需进一步加强建设。教学团队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进一步培养;部分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数量尚有不足,仍需要进一步的聘请。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更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建设。实训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还没有真正发挥,其运行管理尚未实现与企业生产场景真正接轨:目前数控实训中心绝大部分设备还是用于教学,只有少数设备承接少量产品加工

16、,其服务功能还有较大拓展空间。(2) 建设目标总体目标围绕河南省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完成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打造一支教学理念先进、实践技能强、“双师型”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成具有真实工作场景,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构建具有鲜明技工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具有职业真实情境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模式。使本专业成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具体目标a 建立“理实一体+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

17、模式,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形成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相融合的教学运行机制。b 与企业紧密合作,在深入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坚持素质培养,构筑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始终的教学体系。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标准的制定,开发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 2 门及教材。建立与“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校企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c 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建设既满足理论教学,又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所,扩建数控机床实习教学场所,增加学生实习次数。引进企业的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效果。d 加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及内

18、涵建设,在已有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增 3 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考核,确保学生 100顶岗实习一年以上;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管的运行机制,创新校企一体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实习实训管理水平,确保实践教学质量。e 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形式,建立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把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100%。f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技能突出、专兼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团队。经过两年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 3 名,骨干教师 6 名,“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 100%,使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规模相适应。制定兼职教师聘用、考核、评价等管理

19、制度。g 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科学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师生考核评价制度。预期效益 a 人才培养质量高通过重点建设,本专业办学实力将进一步增强,成为河南省机械加工技术应用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持续不断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毕业生数控车床中级工取证率达到 100%,就业率达到 100%。b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特色通过实践、探索,形成“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内涵建设,确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课程教学标准得到完善。c 一体化教学场所建设效果明显紧

20、紧围绕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以校企合作为载体的校内实训室建设更加完备。学生实训、实习开出率达到 100;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同时容纳 3000 名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同时也可以成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提高的培训场所。同时,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行中,校企共同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和相应管理制度,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d 师资队伍能力更强经过 2 年的建设,本专业将培养专业带头人 3 名、骨干教师 6 名、“双师型”教师 10 名,“双师型”教师达到 100%,新增 8 名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具备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e 课程建设取得系列化成果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

21、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制定完善的课程教学标准。f 社会服务能力增强与企业共建培训中心, 为企业、社会开展技术培训、鉴定及技术服务(咨询),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3)建设思路指导思想 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理实一体+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优质核心课程,改进教学模式和组织模式,建立一批一体化实习场所(基地),打造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本思路a

22、成立数控技术专业项目建设工作组,深入企业调研,针对数控中、高级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确定岗位素质、核心能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b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分析数控中级、高级工职业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结合行业标准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编写一体化教材。c 根据课程性质,采用模块、项目导向、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专业教学软件、实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d 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改革学生评价模式,建立企业评学制度,构建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

23、学生评价机制,通过企业评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e 制定教师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健全教师顶岗挂职并下企业锻炼制度和兼职教师聘任、培训、考核办法及管理运行制度,形成校企互动的“双师”结构团队建设机制。f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共建实训基地,完善校内实训、顶岗实习运行管理制度。(4)建设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a 建立 “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校内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采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校外针对三年级的毕业生采用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第三年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顶岗实习。在校内,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一体化师资队伍

24、共建一体化校内教学场所,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体系,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制定以过程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方式。在校外,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计划,共同管理学生,共同考核学生。具体见图: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b 构建 “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开展企业调研,分析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对照国家职业中级工标准的要求,然后分析工作任务,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要求,提炼出本专业基础能力与核心能力,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其开发流程依次是“人才需求调研”、“目标岗位确定”、“岗位工作分析”、“所需能力分析”

25、、“学习领域分析”、“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计划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制定流程如下图所示:c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理实一体化”课堂,充分运用专业教学软件、实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动脑动手,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知识和人才需求调研目标岗位确定岗位工作分析所需能力分析学习领域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把关 教学计划制定技能同步养成。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教学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同时,找准数控中级工的工作过程和核心技能,加强学生的顶岗实习,将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形成校企共同完成教学

26、任务局面,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d 完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本专业将改变以往以成绩作为唯一评价依据的不足,实现以贡献和能力为主要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改革教学评价方法与手段,与企业合作逐步建立适应“理实一体+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企业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学校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三个方面,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态度(学习态度)、教学内容、组织管理、教学效果四个部分。根据教学组织侧重点不同,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阶段教学组织主要由学校为主,教学质量评价也以学校评价为主;企业顶岗实习阶段,教学组织由学校和

27、企业共同完成,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评定。企业参与的教学评价,按企业生产标准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学生的成绩评定以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实训实习产品制作情况、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职业素质表现情况为主要考核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才评价主要根据实践操作结果来评价学生掌握技能的水平。可采用项目评价、学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在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前提下,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成绩、实验实训、技能竞赛、考试等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要突出阶段评价和过程评价。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以特

28、别鼓励,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求,整体规划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双师”师资培养为重点,着力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明确要求、拓宽渠道、提高质量和整体水平。本专业每年招生 200 余人,根据数控技术应用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学校现有专业教师的基础上,建设期内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 3 名,选拔培养骨干教师 6 名,选拔培养“双师型”教师 8 名,聘请和培养兼职教师 10 名。a 专业带头人培养培养目标:选拔 3 名思想进步,年富力强,具积极进取精神,熟悉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课程内容及改革方向,具备双师素

29、质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通过重点培养,使其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准确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增强专业建设能力和创新意识;积累实践经验;引领专业发展方向;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指导骨干教师教研和技术服务的能力;扩大其在本专业领域的知名度等。选拔标准:1.热爱职业教育,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2.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对本专业具有系统而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应属本专业建设的领先地位;熟悉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胜任专业建设。3.具有丰富的校企合作成功经验,有 6 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4.熟悉课程建

30、设、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较深的研究;具有开展专业建设、开发新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5.业务能力较强,曾主持过专业建设、教材编写或在 CN 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 4 篇以上。6.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以上职称、达到双师素质要求。7.有较强的创新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能真正起到带头、促进作用。培养措施: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主要通过使其参加国家示范校建设过程来培养,具体措施是:让其主持专业规划建设、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标准建设;主持核心专业技能课程建设和校本教材编写;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开展校企合作项目、项目课题研究;负责培养青年教师,为企业提供服

31、务。同时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还要通过到职教发达地区进行培训,学习职业教育先进模式、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高校学习进修开展职教理论学习交流;到机械加工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与培训,学习新技术,学习企业管理,增加现场实践经验;职业技能比赛、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途径。b 骨干教师培养培养目标:培养骨干教师 6 名,使其成为专业带头人的得力助手,并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改革、社会培训、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选拔标准:1.热爱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2.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对本专业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理

32、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应属本专业建设的领先地位;熟悉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胜任专业建设。3.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且在企业锻炼不低于 3 个月,能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4.熟悉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研究;具有开展专业建设、开发新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5.业务能力较强,曾参与过专业建设、教材编写或在 CN 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 2 篇以上。6.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达到双师素质要求,年龄均在 45 岁以下。7.有较强的创新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能真正起到带头、促进作用。培养措施:参与示范

33、校建设中的专业规划、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校本教材编写;组织骨干教师到国内名校进修,参加国内同行学术交流或参加师资培训基地的进修;到企业顶岗锻炼 3 个月;参与专业教学建设及研究工作,每位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 2 名以上;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校内生产实训等。c“双师” 素质教师培养培养目标:计划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8 名,制定青年教师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书及实施方案。通过对培养对象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企业实践锻炼等途径,建成以“双师型”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能够承担理论与实训课程教学任务,满足专业教学需求,两年内力争新培养 8 名 “双师”素质教

34、师,专业教师中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 90。培养措施:组织参加示范校实训基地建设、校本教材编写;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项目实训或参与实训项目开发和实训指导书整理工作;安排 8 名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提高其实践能力;参加技师、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参加以老带新在岗培训,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指导下提高教学能力;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岗位练兵月等活动。d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设目标以校外合作基地为平台,以校企之间良好合作关系为依托,增聘10 名兼职教师,建立以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体的 18 人左右的动态兼职教师师资库,使兼职教师稳定在 10 人左右。使所聘教师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指导

35、实训、指导顶岗实习、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建设、师资培训等工作。建设途径:(1)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通过合作企业定期发布兼职教师需求信息,聘用合作企业优秀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使兼职教师的兼职行为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来源,建立 20 人规模的兼职教师库。(2 )提高兼职教师的职教能力。把兼职教师的培养纳入学校教师培养规划,定期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包含职业教育核心理念及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并颁发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强化校外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3 )加大兼职教师在专

36、业课程及校内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参与度,并根据他们的特长和所具备的专业前沿技术,鼓励兼职教师积极参与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参与教学改革及专业课程、参与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参与实训项目开发、实训教材建设及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工作,使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逐年增加。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与中央资金投入预算表表资金投入(万元)项目 培养措施 负责人 2013年 2014 年 小计参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建设参与课程体系建设主持校本教材编写1.专业带头人培养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段平平 7 7 14高校进修学习到职教发达地区培训学习到企业挂职锻炼职业技能比赛参与专业规划设计和建设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建设参加校

37、本教材编写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国内师资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企业顶岗锻炼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2.骨干教师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崔国攀 8 8 16参加示范校实训基地建设参加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编写企业顶岗实践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考证技能大赛、岗位练兵月活动参加师资技能培训3.“双师型”教师培养参与实训项目开发吴晓飞韩高峰(企业)6 6 12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4.兼职教师聘任 参与实践课教学、指导实训王浩王康(企业)5 5 10教育教学方法培训提高兼职教师职教能力专兼教师结对辅导相互学习指导示范校各项目建设合 计 26 26 5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a 校企合作建设利用本专业资

38、源优势,发挥专业教师特长,与企业合作成立数控技术人才培训中心。专业教师、技术人员定期进工厂或开设培训班,为企业、社会提供技术培训、咨询、项目研发等服务,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校企合作机制运行示意图如下:b 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学校与广东船井电机厂、美的空调公司等大型企业合作,由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的岗位要求,双方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需要开设课程,开设“船井电机”、 “美的空调”订单班。成立订单培养管理委员会,制定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和相关的管理制度,共同组织实施,实现学生培养与岗位就业无缝对接。订单培养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专业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担任,主要职责为:确定数

39、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教学进程和毕业标准,指导教学过程校企合作委员会项 目 建 设工 作 组联络组实训组技术组负责校企双方的联络沟通协调及顶岗实习相关事项。负责本专业的教学与实训规划、运行、管理等,努力发挥践学一体的教学、实训及技术指导等职能。参与技术传授、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辅导等。的实施,评价教学质量,反馈学生的就业信息等。日常教学由委员会进行决策,重大事项,如增加教学投入、开展对外服务及发展方向由委员会共同研究决定。c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在两年的建设期内,中央资金 18 万用于购置新增校外顶岗实习基地配套设施,围绕“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不断

40、完善与企业的合作方式,规范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全过程的管理模式,校企共同成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管理常设机构,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实施方案,制定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学生信息追踪调查、企业岗位需求调查等制度,建立校企专人负责日常实训的管理工作的机制,促使企业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实训教学,并监督实施效果。d 建立一体化教学场所扩建数控车床教学实训场所 1 个(500 ),新建加工中心教学2m实训场所 1 个(500 ),利用中央资金 10 万购置配套设施,教学2m场所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和学生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建设,具备教学、实训,教师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社会职业培训等多种功能,并形成与之配套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

41、(5)建设进度和责任人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执行时间为 2013 年 4 月至2014 年 4 月,2014 年 4 月至 2015 年 4 月完成:初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启动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建设工作;2013年 4 月至 2015 年 4 月完成: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完成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建设和任务;具体工作进度见下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进度表建设内容 2014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5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建设内容 2014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5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

42、体系改革式与1建立“理实一体+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模式预期目标: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理实一体+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获双证率达 97%,一次就业率达98%,用人单位满意率97%。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验收要点:1企业调研材料;2人才需求调研报告;3岗位能力分析报告;4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教学运行制度。 。责任人:张勇预期目标:对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总结,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与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获双证率达 98%,一次就业率达 99%,用人单位满意率 98%。验收要点: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总结材料;2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论证材料;3修订

43、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与人才培养方案;4师生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与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材料,实施效果对比材料。责任人:张勇建设内容 2014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5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预期目标: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制定数控编程与实训 、 数控机床操作2 门适合岗位需求的优质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形成核心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要求。验收要点:1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2制定核心专业技能课程的开发编写制度及编写论证;3. 制定核心专业技能课程标准;4. 制定数控编程与实训与数控机床操作2 门优质课程建设总体规

44、划。责任人:张国倩预期目标:完成职业能力课程及公共课程教学要求,完成 2 门适合岗位需求的优质课程建设总体规划。验收要点:1完善后的课程体系及核心专业技能课程标准;2. 2制定核心专业技能课程的开发编写制度及编写论证;3. 完成数控编程与实训与数控机床操作2 门优质课程建设总体规划;4AUTOCAD 职业能力课程及公共课程教学要求改革方案责任人:张国倩建设内容 2014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5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预期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形成本专业2 门核心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案。验收要点:

45、1核心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建设会议记录、图片、视频等;2.数控编程与实训与数控机床操作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施方案;3 数控编程与实训与数控机床操作教学改革实施材料及总结。责任人:王宏预期目标:巩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成果,完善本专业 2 门核心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案。验收要点:1核心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建设会议记录、图片、视频等;2. 完善后的数控编程与实训与数控机床操作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施方案;3. 完善后的数控编程与实训与数控机床操作教学改革实施材料及总结。责任人:王宏建设内容 2014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5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4完善教

46、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制度、教师互评制度、教研室评教制度,形成学生、教研室、学校综合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与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督导实施办法。验收要点:1学生评教实施办法、教师互评实施办法、教研室评教实施办法及管理资料;2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过程材料。责任人:郭襄存预期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相关合作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队伍及实施办法,形成行业、企业、其他社会力量都参与的教学管理机制。验收要点:1相关合作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队伍及实施办法;2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过程材料责任人:郭襄存建设内容 2014 年 4 月(预期目标、

47、验收要点) 2015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师师资队伍建设1培养专业带头人3 名预期目标:培养 2 名专业带头人,能引领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使专业建设达到良好的效果。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聘用和培养计划;2专业带头人主持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与改革项目的实施;3专业带头人参加培训和企业锻炼的年度证明材料;4主持完成 1 门一体化课程建设。责任人:段平平预期目标:继续培养并再培养专业带头1 人,主持并推动本专业的各项建设工作。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主持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专业带头人参加培训和企业锻炼的年度证明材料;3主持完成 1 门一体化课程建设。责任人:段平平建设内容 2

48、014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5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培养骨干教师6 名预期目标:培养 3 名骨干教师,着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践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验收要点:1骨干教师聘用和培养计划;2骨干教师参加师资培训的证书及总结;3骨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鉴定或总结;4. 骨干教师到企业、同企业专家的访谈记录、照片等资料;5骨干教师参与 1 门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材料。责任人:崔国攀预期目标:继续培养 3 名骨干教师,着力培养他们教学能力,使他们在教学能力方面有很大提高。验收要点:1骨干教师培养的证明材料;2骨干教师参加师资培训的证书及总结;3骨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鉴定

49、或总结;4. 骨干教师到企业、同企业专家的访谈记录、照片等资料;5骨干教师参与 1 门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材料。责任人:崔国攀建设内容 2014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5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3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8 名预期目标:培养 4 名教师,使其初步成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丰富实践经验,提高理论教学能力。验收要点:1 “双师 ”素质教师培养计划;2到企业顶岗锻炼鉴定及与同企业专家的访谈记录、照片等资料;3参与一体化课程建设或特色教材建设。责任人:吴晓飞预期目标:继续培养 4 名“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能力。验收要点:1参与并完成 1 门一体化课程的开发;2每个“双师”素质教师主持一个以上实训项目的开发;3到企业锻炼的鉴定及与同企业专家的访谈责任人:吴晓飞建设内容 2014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5 年 4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4增聘兼职教师10 名预期目标:增聘 5 名兼职教师,其中行业专家 1 人,完善兼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