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主体性和主导性.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14321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主体性和主导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主体性和主导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主体性和主导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主体性和主导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主体性和主导性高二体育组 徐文江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然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学的实施者而言,很难把握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分寸。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的体育教师对新课标有偏激的理解,他们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想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从而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放羊”的教学。这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对于我们的学生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本人认为,中学阶段的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心理上仍然处于不稳定的发展时期,

2、其自我的控制能力和自我的分析能力还相对不够成熟。同时由于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很强,但承受压力的能力又相对较弱,因而中学时代的学生还不具备自我制定锻炼计划和完成实施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帮助其完成、实施和监督,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练习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集体讨论等形式纠正错误,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一方面通过教师设计的一种情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我的不足,激发其改正不足的内在需求。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体会、讨论等掌握知识,使得学生真正的成为主体,具备发言权。另一方面,教师不再运用命令的口气,而是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讨论来得出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因此,

3、本人认为所谓的学生主体性就是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自我认识、体会、理解等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教师主导性是指教师从过去的领导者、管理者的角色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化,通过引导、观察、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技能教学和情趣培养高二体育组 徐文江新课标要求注重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长期的观察,中学时期的男生比较喜欢篮球和足球,而女生则热忠于健美操、形体等较为时尚的运动,同是我们也发现部分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对运动的兴趣不大,其实对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外在的、即影视文化和各种刊物

4、、现场比赛对部分的运动起宣传和普及作用,同时较为便利的场馆设施也为这些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是内在的,即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了解和自我掌握技能的能力。对于外因而言,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对于内因而言,更多的是需要我们中学体育教师的关注。但是在新课标实施以后,我们很多的体育教师片面的理解了其精神,淡化了技术教学,课堂上只需要学生动起来,而不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到底学到了什么。这就我们很多的学生为什么只喜欢一项运动而对其余的运动不感兴趣的原因。因为学生课堂上根本就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他们对运动项目的不了解在主观上就局限了学生的兴趣培养。而对于象“技术教学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兴趣培养”这样

5、一种观点其实是对于新课标的误解。其实技术教学和情趣培养是并不矛盾的,相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技术是进行各项活动的基础,如果没有技术,我们的活动就变得原始而不具观赏性,同时学生也无法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和运动带来的成功体验。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活动、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更广泛的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同时学生对运动产生兴趣以后就会要求提高和完善自我,进而自觉的探询新的技术。因此在新课标下,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学生的运动兴趣而忽视了技术的教学。现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终身爱好,他们需要不断的了解和学习新的项目和技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给自己更大的选择余地,也为终身体育的形成提供

6、必要的基础。我们可以快乐的学习高二体育组 徐文江体育教学的前身是军事化的体操教学,课堂要求严格、有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到现如今,我们在体育课上不单要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体会快乐。因为我们的体育已经不是单纯的发展身体素质,而是要求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可想而知,常规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内容的需要了,因此我们实行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所谓的快乐体育是让学生在运动中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体会运动的快乐和合作的乐趣。就以篮球教学为例:在进行一项技术教学时,我们以往是教师先讲解后示范,然后让学生练习,教师在一旁指

7、导,学生再练习教师再集合讲解示范,学生再练。这整个过程枯燥无趣,学生学习积极性没有很好的激发,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好。而现在我们所实行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在玩中乐,在乐中学。即: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同学生一起参加游戏(游戏是为课堂的中心内容服务的,同时也是逐步的活动身体,教师参加是体现师生的平等)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体会运动的乐趣)-集合,教师请学生演示在刚才比赛中出现的一个技术动作,学生演示教师提出问题(主要是激发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进行练习,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同组相互讨论(培养学生思考与合作)- 集合,教师再请学生来演示如何解决刚才的问题,每组选两名同

8、学进行演示,其余学生同老师一起观看分析,然后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参考(让学生体验成功)-学生再通过比赛来体验动作技术,改进和完善自我。这整堂课中学生始终是课的中心,教师只是一位引导者,课堂的气氛也显得轻松自然,学生在一种自我的思考、体会、观察、再思考、在体会中轻松的达到了课堂的预期效果。相对前面的教法,学生能更多的参与运动,体会运动的快乐,同时一样可以学到所要的知识。学校体育对实施终生体育的作用高二体育组 徐文江体育应该伴随人的一生。如果我们把人生中的身体锻炼活动分成若干个环节的话,那么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整体中刚好处在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

9、用。同时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施以正确的、科学的体育锻炼教学方法,就能促进他们的身体朝正确的、良好的方向发展,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其次,在学校期间又是人的一生接受系统的身体锻炼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此外,学校体育还为培养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提高实践环境,并让他们认识到学校体育不是人的体育实践与身体教育过程的终结,而只是人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阶段,是终身体育的一环。使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层次上得到提高,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而传统的体育教学以学校为基础,以操场为中心,这样的体育在传授知识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方面却有一定的不足。在学生个性形成和人格培养放面,家庭和社会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实行每周五日学习制度以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时间增加了,实质上增加了其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因此现在的学校体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这个较小的环境中,而是应该不断的扩大其辐射面积,将家庭和社会都很好的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完善的实施体系,真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打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