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与效益.docx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240805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与效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与效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与效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与效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与效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 国 经 济 增 长 的 速 度 、 结 构 与 效 益Speed, Structure & Efficienc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内容摘要: 中 国 经 济 具 有 投 资 驱 动 和 资 本 深 化 的 内 生 性 增 长 特 征 , 其 容 纳 滞 后 效 应 的 潜在国民收入能够较为准确度量实际 经 济周期和解释 实 际经济波动 。 由 于经济增长速 度 部 门分布的离散性是与总体经济增长速 度 正向相关的 , 中 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伴随着各 经 济部门的非平衡增长 。 中国能源使用效率持续改善 , 然 而服务业与非服务业的生产过程 在 能源使用密

2、集方面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经济增长、结构、能源效率一、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二元结构条件下,中国经济体系存在近似无穷的剩余劳动力供应。如图 1 所示,劳动供给 曲线 LS 以 L = Lmax 为 渐 近 线 , 在 L*水 平 以 下 有 近 似 无 穷 的 供 给 弹 性 , 而 工 资 率 在 L*水平以下处于由社会和历史因素决定的生存工资水平 w 。对于科布 -道格拉斯型总量生产函数 Y = F(K, L)= AK L1- , 其 劳动边际产品 MPL = dY/dL = (1-) A(K/L) 。 依 据劳动需求均衡条件 MPL =w , 就 业 水 平 为 L*, 从 而 相

3、对 过 剩 劳 动 力 为 (L*-L*)。 因 此 , 均 衡 资 本 -劳 动 比 率 (K/L)* 为 工 资参数 w 与技术参数 A 的时间函数,(K/L) * = ( w /(A(1-) 1/ 。WWLD LSw0 L* L* Lmax L图 1 劳 动 供 给 、 劳 动 需 求 与 劳 动 就 业中国总量生产函数 Y = AK L1- = AK( ( w ,A)-1 。为描述生存工资与技术的历2时 变 化 , 定 义 时 间 函 数 (t) = A( ( w ,A) -1, 从 而 Y = (t)K, 资 本 边 际 产 品 MPK = (t)。总量生产函数 Y = K 蕴 涵

4、在 短 期 内 固 定 而 在 长 期 内 随 时 间 变 化 的 边 际 资 本 产 品 , 资 本 收益因而在短期内是非递减的。 中 国经济具有类似 AK 型经济增长模型性质, 不仅资本积累对于 中 国经济增长过程是充分的,而且非递减的资本积累收益保证中国经济增长过程的内生性质。由于初始资本存量数据缺乏,中国总量生产函数一般形式是无法估计的。中国总量生产函 数 Y = K 的时间微分方程 dY/dt = (dK/dt) + (d/ dt)K, 从 而 dY/dt = (dK/dt) + (d /dt)(Y/ ), 即 Y = K + (/)Y。在 = / 系数约束条件下,能够无需 初 始

5、资 本 存 量 数 据 , 间 接 估 计 中 国 总 量 生 产 函 数 Y = K 的差分隐函数形式 Yt = Yt-1 + Kt-1。使用 LS 方法在 1981-2006 年间估计方程 Yt = Y t-1 + K t-1,取得中国总量生产 函数 Y = K 的 差 分 隐 函 数 形 式 , 其 计 量 结 果 如 表 1 所 示 ; 其 中 , 实 际 GDP 指数与资本形成总 额是以 2006 年 价 格 核 算 的 , 均 未 经 周 期 平 滑 处 理 , 其 周 期 波 动 因 素 由 附 加 的 自 回 归 过 程 体 现 。 定 义时间变量 T,1981 年 T = 1

6、,2006 年 T = 26。表 1 中国总量生产函数估计 Yt = C1Yt-1 + EXP(C1T)K t-1 + C2 + AR(1)= C3 系数 估 计 值 标 准 差 t-检 验 值 P |t|C1 -0.037005 0.002365 -15.64679 0.0000C2 -1177.586 287.1631 -4.100758 0.0004C3 0.657323 0.160510 4.095223 0.0004R2 = 0.937007 adj R2 = 0.931530 SE = 318.4800 DW = 1.374352依 据 中 国 总 量 生 产 函 数 Yt = C

7、1 Yt-1 + EXP(C1T) Kt-1 + C2, 时 间 函 数 (t) = EXP(C1T) = EXP(-0.037005T), 从 而资本 -产量比率 K/Y = 1/( t) = EXP(-C1T), 其在 1981-2006 年间按年平均速度 3.7005%指数增长。由资本积累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过程表现出持续的资 本深化特征。二、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1 制 造 期 投 资 模 型3与资本生产率的制造期资 本 ( vintage capital) 模型相对应 , 建立投资生产率的制造期 投 资( vintage investment)模型。放弃有关技术进步嵌入资本存量的制造期资本

8、模型经典假设,而 假设投资在多时期形成资本存量,并且资本具有生命周期,其生产率在存续期间自然增长。t 时期投资 It 按分布概率 w(i)在 ( t+i) 时 期生产资本存量 Kt+i, 资 本生命周期为 k, 从 而 ki=1 w(i) = 1, logKt = ki=1w(i)logIt-i。 基 于 AK 型中国总量生产函数 Yt = Kt 与投资-储 蓄 函 数 It = sYt, 对 K、 Y 与 I 规 模 变 量 进 行 自 然 增 长 率 的 正 规 化 处 理 , 存 在 logYt = ki=1w(i)(logYt-i + ilog(1+), 从而 Yt = ki=1Yt-

9、i(1+) iw(i)。 在制造期投资模型的分析框架下 , 潜在国民收入的增长过程容纳滞后效 应 ( hysteresis) , 具有可变(不同于)的年度增长速度和固定时滞阶数。各制造期投资对于既定时刻资本形成的生 产率依密度函数 w(i)是有差异的, 经 过自然增长率 修正后对于既定时刻国民收入形成的生产 率 却是无差异的。选择半周期长度的时滞阶数 k = 5, 分 别 在 分布概率 w(i)为 线 性 权 数 系 列 与 余 弦 权 数 系 列 的 代表性情形下,使用 OLS 方法在 1978-2006 年间依次拟合幂乘积形式的中国实际 GDP 指数自回归 方程 Yt = ( 5i=1 Y

10、t-i)1/5(1+) 3 与 对 数 线 性 形 式 的 中 国 实 际 GDP 指 数 自 回 归 方 程 logYt = 5i=1 w(i)logYt-i + log(1+ ) 5i=1iw(i)。 其 中 , 线 性 权 数 系 列 w(i) = 1/k = 1/5; 余弦权数系列 w(i) = cos(i1)( /2k) = cos(i1)(/10),在 ki=1 w(i) = 1 正 规化约束条件下其实际赋值如图 2 所示。0.30.20.10.273457 0.2600740.2212320.1607340.0845030.01 2 3 4 5i图 2 余 弦 权 数 : w(i

11、) = cos(i1)(/10)Yt = 5i=1(Yt-i)1/5(1 + 0.095895)3(40.54286)R2 = 0.996476,SE = 20.73975,DW = 0.376479。4LogYt = 5i=1w(i)logYt-i + (1 + 0.099421) 5i=1iw(i)(26.67886)R2 = 0.995977,SE = 0.041890,DW = 0.560367。2 国 民 收 入 缺 口与 菲 利 浦 斯 曲 线在线性权数情形下静态预测中国实际 GDP 指数,在余弦权数情形下静态预测与动态预测中国 实际 GDP 指数,建立 1983-2006 年间中

12、国潜在国民收入时间序列,进而计算中国 国民收入相对缺 口 。 1983-2006 年间中国国民收入相对缺口的时间途径如图 3 所示。9.04.50.0-4.5-9.0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线 性 权 数 /静 态 预 测 余 弦 权 数 /静 态 预 测 余 弦 权 数 /动 态 预 测图 3 中国国民收入相对缺口的时间途径在中国经济加速增长的历史背景下,由于线性权数系列历时平均分配而余弦权数系列向近时 期倾斜 , 余 弦权数情形比线性权数情形指示较 为 严重的经济收 缩 过程与较为缓 和 的经济扩

13、张过程 。 同时,由于动态预测方法在实际国民收入 1982 年以前历史数据的支持下滚动模拟实际国民收入1983-2006 年间历史数据,倾向于保持经济增长的历史惯性,动态预测方法比静态预测方法指示 较为滞后的经济周期相位与较为缓和的经济萧条程度。中国国民收入自回归方程的幂乘积形式和对数线性形式,其 OLS 方法拟合残差代表实际国民 收入的经济波动成分,无法依据常规的拟合效果和显著性基准,评价并且选择潜在国民收入增长 过程。为此,在经典菲利浦斯曲线 = (yy*) + L 的 基 础 上 , 放 弃 潜 在 国 民 收 入 自 然 增 长 的 经 典 假 设 而 容 纳 其 滞 后 效 应 ,

14、附 加 y* = Ly而在 1984-2006 估 计 修 正 形 式 的 中 国 菲 利5浦 斯 曲 线 = (yy*) + L , 观 察 中 国 菲 利 浦 斯 曲 线 的 修 正 形 式 相 对 于 其 经 典 形 式 的 可 能进步 ,如表 2 所 示 。 除 余弦权数的动态预测情形外 , 容纳滞后效应 的 潜在国民收入能够改 善 中国 菲利浦斯曲线的总体拟合程度,并且在加剧通货膨胀自回归过程跨时波动的同时,减弱通货膨胀 对国民收入缺口即期反应的敏感性。表 2 中国菲利浦斯曲线估计logP t = C1 + C2logPt-1 + C3logPt-2 + C4 log(Yt/Y*t)

15、 + MA(2) = C5y* = Ly类别 y* = const.线性权数/静态预测 余弦权数/静态预测 余弦权数/动态预测C1 0.145685 0.224046 0.202027 0.264154(2.565120) (4.471886) (4.216622) (4.255682)C2 0.426357 0.584128 0.639814 0.412482(3.512857) (6.052765) (6.822612) (3.372834)C3 -0.039889 -0.620081 -0.672492 -0.453429(-4.062537) (-6.850799) (-7.62178

16、4) (-3.958508)C4 1.177605 0.816652 0.830682 1.206017(4.093684) (4.653028) (4.497807) (4.154909)-0.952985 -0.920963 -0.903343 -0.958001C5(-29.08225) (-23.60328) (-17.21302) (-31.43248)R2 0.832185 0.863771 0.860665 0.830726adj R2 0.794893 0.833498 0.829702 0.793109SE 0.022391 0.020174 0.020402 0.02248

17、8DW 1.906100 2.370973 2.333612 1.942421三、经济增长速度的结构行为1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部 门 分 布 模 型假设 国民收入 Y 按速度 g 经历时间T 从 Y0 增长至 Y1, 而 i 部门国民收入 Yi 相应按速度 gi 从 Yi0 增长至 Yi1, Y1 = EXP(gT)Y 0,Y i1 = EXP(giT)Y i0。对于既定的国民收入水平初始6Y0 与目标水平 Y1,增长速度 g 与 增 长 时 间 T 构成双曲线函数关系 g T = log(Y1/Y0)。 假设国民收入部门结构由同时期国民收 入水平决定。 对 应于初始国民收入水平 Y0,

18、 初始国民收入部门结构 S0 = si0, 从 而 i 初始部门国民收入 Yi0 = si0 Y0; 对 应于目标国民收入水平 Y1, 目标国民收入部门结构 S1 = si1, 从而 i 部门目标国民收入 Yi1 = si1 Y1。 因 此 , si1 = Yi1/Y1 =EXP(gig)T)(Y i0/Y0) = EXP(gig)T)s i0,从而 gig = log(si1/si0)/T。对于 i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增 长 弹 性 ei = gi/g, ei = 1 + log(si1/si0)/(g T), 从 而 ei = 1 + log(si1/si0)/log(Y1/Y0)。

19、 各 部 门 弹 性 系 数 ei 由 初 始 国 民 收 入 水 平 Y0 与 目 标 国 民 收 入 水 平 Y1 决定,而不单独依存其间增长速度 g 或 者 增 长 时 间 T。设立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部门离散系数 ,以度量各部门增长速度 gi 对总体增长速度 g 的 离 散 程 度 , = ( isi0 (gig)2)1/2,从而 = ( isi0 log2(si1/si0)1/2/T。由于分子 项 isi0 log2(si1/si0)仅 决 定 于 国 民 收 入 水 平 初 始 水 平 Y0 与目标水平 Y1,d/d(T) 0, 从而 d /dg 0,即预测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部门离散

20、程度与总体增长速度是正相关的。2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部 门 离 散 系 数 的 协 整 分 析 与 相 关 分 析按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 地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其他部门共 9 部门,分解并且计算 1978-2006 年间中国实际 GDP 增长速度的 部 门 离 散 系 数 , 其 时 间 途 径 如 图 4 所示,1978-2006 年间中国实际 GDP 增长速度的部门离散系数 是与总体 实际 GDP 增长速度相亲和 的 , 并 且与 2000 年以来 总体经济波动的缓和化趋势相一致, 其 部门离散系数波动性历时下降。16.0 8.0

21、12.0 6.08.0 4.04.0 2.00.0 0.01978 1981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2002 2005GDP增 长 速 度 部 门 离 散 系 数图 4 中 国 经济增 长 速度及 其 部门离散 系 数 的 时间 途 径7表 3 对 1978-2006 年间中国实际 GDP 增长速度与其部门离散系数的 协整检验, 证 明二者在 5% 统 计 显 著 水 平 上 存 在 一 次 正 向 协 整 关 系 , 其 包 含 确 定 性 线 性 趋 势 的 正 规 化 一 阶 协 整 方 程 为 - 1.361598 g + 0.017547 T +

22、 10.21942。表 3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协整检验零假设:协整方程次数 特 征 值 似 然 比 率 临 界 值 : 5%无最多 10.4387640.34124326.8653911.2698225.3212.25如表 4 所 示 , 1978-2006 年间中国 GDP 增长速度 与其部门离散系数是 正向相关的, 然而从 2000 年起二者负向相关。使用 H-P 滤波离析中国实际 GDP 增 长 速 度 及 其 部 门 离 散 系 数 的 历 史 趋 势 , 进 而 对 中 国 实际 GDP 增 长 速 度 的 周 期 波 动 成 分 (gg_HP)及 其 部 门 离 散 系 数 周 期

23、波 动 成 分 ( - _HP) 进 行 交 叉 相 关 分 析 。 1978-2006 年间中国 GDP 增 长 速 度 与 其 部 门 离 散 系 数 的 周 期 波 动 成 分 正向相关, 但相关性并不显著。 以 1992 年为界区分中国经济体系的计划机制主 导时期与市场机 制 主导时期,中国 GDP 增长速度与其部门离散系数的周期波动成分在 1978-1991 年间仅微弱正向相 关,而在 1992-2006 年间高度正向相关。表 4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其部门离散系数相关性: ( x, y)y gx 时期 i = -1 i = 0 i = 11978-2006 0.2810 0.5174

24、 -0.01491978-1999 0.2864 0.5482 -0.01012000-2006 -0.4687 -0.4621 -0.4496y gg_HP(i)x 时期 i = -1 i = 0 i = 11978-2006 0.2407 0.5342 -0.04721978-1991 0.2143 0.4803 -0.2316 - _HP1992-2006 0.3956 0.8082 0.635658四、能源消费需求与能源使用效率1 能 源 消 费 需 求 函 数科布-道格拉斯型中国总量生产函数 Y = F(K,L,E) = K L (AE)1- - , 同 时 使 用 资 本 K、劳动

25、 L 与能源 E 三种投入因素,并且采取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而以参数 A 度量能源使用效率。 资本边际产品 MPK = dY/dK = (Y/K) ,劳动边际产品 MPL = dY/dL = (Y/L),能源边际 产品 MPE = dY/dE = (1-)(Y/E) 。对于中国经济体系,假设: (1 )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其经济影响仍然 是小国经济,利 率因而被国际资本市场外生决定在 R 水 平 ; ( 2) 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其经济结构仍然是二元经济 , 工资 率 因 而 被 社 会 和 历 史 因 素 外 生 决 定 在 w 水 平 。 依 据 资 本 需 求 均 衡 条 件 MPK = (Y

26、/K) =R , K = ( Y)/ R ; 依 据 劳 动 需 求 均 衡 条 件 MPL = w , L = (Y/L) = (Y)/ w 。分别以(Y)/ R 与(Y)/ w 代换变量 K 与 L,中国总量生产函数因而在 Y = K L (AE)1- 的基础 上 具 体 化 为 Y = ( Y)/ R ) (Y)/ w ) (EM)1- , 从 而 Y1- =(/ R ) (/ w ) (EM)1- , 由 此 取 得 中 国 能 源 消 费 需 求 函 数 的 结 构 方 程 E =(Y/A)( R / ) ( w /) )1/(1-) 。为容纳产业结构演化对能源消费需求的动态影响,扩

27、展中国经济体系为由服务部门与非服务 部门组成的两部门经济 , 并 且假设服务部门与非服务部门的生 产 过程在资本 -劳动相对密度以 及 能 源使用效率方面无差异,然而二者在能源使用密集方面可能是有差异的。引入能源使用密度控制 参数 k, 0 k 1/(+ ) , 以 下 标 “I”与 “S”分别标志非服务部门与服务部门的规模 变 量 , 存在 Y = YI + YS,E = EI + ES。中国非服务部门生产函数 YI = KI LI (AEI)1- ,中国 服务部门生产函数 YS = KSk LSk (AES)1-k-k ,从而中国非服务部门能源消费需求函数 EI =(YI/A)( R /

28、) ( w /) )1/(1-) 。基于能源价格 p, 非服务部门能源需求均衡条件 MPEI = (1- ) (YI/EI) = p, 服 务部门能 源 需 求 均 衡 条 件 MPES = (1-k -k )(YS/ES) = p。因此, (1-k-k)(Y S/MS) = (1- - )(Y I/MI ), 从 而 MS = MI(YS/YI)(1-k-k)/(1-)。定义国民收入的服务部门产值比重 s, s = YS/Y。 中 国 ( 总 体 ) 能 源 消 费 需 求 E = EI + ES =9(1 + (s/(1-s)(1-k-k)/(1-)( R / ) ( w / ) )1/(

29、1- - ) (1-s)(Y/A),即 E = (Y/A)(1 - s(k-1)(+)/(1-)( R / ) ( w /) )1/(1-) 。2 能 源 消 费 需 求 与 国 民 收 入 生 产 的 结 构 性 质使用 OLS 方 法 在 1984-2006 年 间 估 计 中 国 ( 总 体 ) 能 源 消 费 需 求 函 数 Log(Et/Yt) = C1 + C1T + log(1 - C3s t-1) + C4log(1 + Rt-1) + C5log(Wt/Pt), 其 计 量 结 果 如 表 5 所 示 。 其 中 , 服 务 业 国 民 收 入 比 重 系 数 s 以 其 时

30、 间 差 分 形 式 s 出 现 , 以 强 化 中 国 经 济 服 务 化 过 程 中 产 业结构的统计变异性。表 5 中国能源消费需求函数估计Log(Et/Yt) = C1 + C1T + log(1 - C3s t-1) + C4log(1 + Rt-1) + C5log(Wt/Pt)系数 估 计 值 标 准 差 t-检 验 值 P |t|C1 4.797926 0.632977 7.579942 0.0000C2 -0.098483 0.021480 -4.584948 0.0002C3 0.023823 0.013696 1.739424 0.0990C4 2.329151 1.20

31、4831 1.933175 0.0691C5 0.729841 0.304534 2.396581 0.0276R2 = 0.963157 adj R2 = 0.954970 SE = 0.067308 DW = 0.714298依据中国能源消费需求函数 Log(Et/Yt) = C1 + C1T + log(1 - C3 st) + C4log(1 + Rt)+ C5log(Wt/Pt), Et/Yt = e4.797926 - 0.098483T(1 - 0.098483 st)(1 + Rt)2.329151 (Wt/Pt)0.729841。除常规的替代性投入要素价格效应 dE/d R

32、0 与 dE/d w 0 外,中国能源消费需求的定性微积分包括经济规模效应 dE/dY 0、使用效率效应 dE/dA 0 与产业结构效应 dE/ds 0。 与 理 论 模 型 E = (Y/A)(1 - s(k-1)(+)/(1-) )( R /) ( w /) )1/(1- ) 对照, 中 国能源消费需求函数结构方程的可计算形 式揭 示中国能源消费需求以及国民收入生产的 经验性质: (1 ) A /A = - C1 = 0.098483, 中 国能源使 用 效率因而 在 1984-2006 年间 按年平均速度 9.8483%指数增长 ; ( 2) /(1- ) = C4 = 2.329151

33、, /(1-) = C5 = 0.729841,从而: = 3.191313,符合中国经济资本要素短缺而劳动要10素过剩 从 而资 本 贡献 超 过 劳动 贡 献的 发 展 中国 家 特征 ; ( 3)( k-1)(+ ) /(1- ) = C3 = 0.023823, 由 (+ ) /(1- ) = 3.058992 可知 k - 1 = 0.007788, 中 国非服务业部门的生 产 过程因而较服务业的生产过程并非明显能源密集。11数据资料附表依 据 中 国 统 计 年 鉴 基 础 数 据 , 附 表 A1、 A3 与 A4 核算中国 GDP 平减指数、居民储蓄存款 年平均利率以及 GDP

34、 增长速度部门离散系数,附表 A2 计量中国潜在国民收入与国民收入缺口。附 表 A1 中国国民收入、通货膨胀与资本形成GDP 总额 资 本 形 成 总 额年度当年价格亿元 1978 = 1002006 年价格亿元GDP 平减指数1978 = 100当年价格亿元2006 年价格亿元1978 3645.2 100.0 3645.20 100.0 1377.9 1377.901979 4062.6 107.6 3922.24 103.6 1478.9 1427.801980 4545.6 116.0 4228.43 107.5 1599.7 1488.081981 4891.6 122.1 4450

35、.79 109.9 1630.2 1483.291982 5323.4 133.1 4851.76 109.7 1784.2 1626.121983 5962.7 147.6 5380.32 110.8 2039.0 1839.851984 7208.1 170.0 6196.84 116.3 2515.1 2162.241985 9016.0 192.9 7031.59 128.2 3457.5 2696.511986 10275.2 210.0 7654.92 134.2 3941.9 2936.681987 12058.6 234.3 8540.70 141.2 4462.0 3160.

36、291988 15042.8 260.7 9503.04 158.3 5700.2 3601.011989 16992.3 271.3 9889.43 171.8 6332.7 3685.601990 18667.8 281.7 10268.53 181.8 6747.0 3711.301991 21781.5 307.6 11212.64 194.3 7868.0 4050.271992 26923.5 351.4 12809.23 210.2 10086.3 4798.701993 35333.9 400.4 14595.38 242.1 15717.7 6492.511994 48197

37、.9 452.8 16505.47 292.0 20341.1 6965.851995 60793.7 502.3 18309.84 332.0 25470.1 7671.081996 71176.6 552.6 20143.38 353.3 28784.9 8146.291997 78973.0 603.9 22013.36 358.8 29968.0 8353.441998 84402.3 651.2 23737.54 355.6 31314.2 8806.891999 89677.1 700.9 25549.21 351.0 32951.5 9387.962000 99214.6 759

38、.9 27699.87 358.2 34842.8 9727.812001 109655.2 823.0 30000.00 365.5 39769.4 10880.302002 120332.7 897.8 32726.61 367.7 45565.0 12392.212003 135822.8 987.8 36007.29 377.2 55963.0 14836.062004 159878.3 1087.4 39637.90 403.3 69168.4 17148.612005 183867.9 1200.8 43771.56 420.1 80646.3 19198.642006 21087

39、1.0 1334.0 48626.97 433.7 94103.2 21700.2512附 表 A2 中国潜在国民收入与国民收入缺口潜 在 GDP( 2006 年价格,亿元) 国 民 收 入 缺 口 ( %)年度线性权数静态预测余弦权数静态预测余弦权数动态预测线性权数静态预测余弦权数静态预测余弦权数动态预测1983 23966.31 23910.60 23910.60 -2.6477 -2.4209 -2.42091984 25907.08 25910.37 26084.59 3.7269 3.7137 3.02101985 28388.72 28612.59 28562.13 7.4107

40、6.5703 6.75861986 31428.28 32015.61 31375.29 5.6233 3.6856 5.80171987 35028.48 35783.42 34550.03 5.7333 3.5027 7.19761988 39222.94 40001.73 38018.30 5.0659 3.0204 8.39501989 43949.21 44595.75 41763.17 -2.4202 -3.8349 2.68741990 48256.00 48660.10 45909.62 -7.7223 -8.4887 -3.00621991 52052.57 52138.76

41、 50480.50 -6.5875 -6.7419 -3.67841992 56181.80 55867.10 55504.55 -1.1294 -0.5725 0.07701993 60925.84 60703.76 61021.13 3.8852 4.2652 3.72301994 66385.33 67033.87 67084.86 7.8190 6.7759 6.69471995 73546.74 75154.60 73755.33 7.9595 5.6498 7.65421996 82565.52 84572.83 81089.05 5.7970 3.2859 7.72331997

42、92828.99 94644.98 89150.94 2.8354 0.8622 7.07801998 103446.61 104897.18 98013.96 -0.4917 -1.8678 5.02371999 114014.56 114993.02 107758.49 -2.8245 -3.6514 2.81722000 124425.75 125003.54 118472.07 -3.4600 -3.9062 1.39152001 135166.45 135448.00 130250.66 -3.7519 -3.9520 -0.11942002 146374.93 146542.35

43、143200.19 -3.0442 -3.1549 -0.89472003 158456.34 158844.07 157437.20 -1.4582 -1.6987 -0.82032004 172226.73 173040.33 173089.71 -0.1956 -0.6648 -0.69322005 188038.68 189338.49 190298.39 0.9449 0.2519 -0.25372006 206058.27 207993.10 209217.94 2.3356 1.3837 0.790113附 表 A3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国民收入构成( a) 部 门 增 长 速 度

44、 ( %)年度 g1 g2 g3 g4 g5 g6 g7 g8 g9实 际 GDP g1978 4.1 4.1 16.4 -0.6 8.9 23.1 18.1 9.8 5.7 11.71979 6.1 6.1 8.7 2.0 8.3 8.7 11.1 -2.8 4.1 7.61980 -1.5 -1.5 12.7 26.7 4.3 -1.9 3.9 6.6 7.9 7.81981 7.0 7.0 1.7 3.2 1.9 29.5 17.5 4.3 -3.5 5.21982 11.5 11.5 5.8 3.4 11.4 -0.7 31.6 44.6 9.1 9.11983 8.3 8.3 9.7

45、 17.1 9.5 21.2 19.4 27.0 5.2 10.91984 12.9 12.9 14.9 10.9 14.9 24.7 8.1 31.1 27.7 15.21985 1.8 1.8 18.2 22.2 13.8 33.5 6.3 16.9 25.0 13.51986 3.3 3.3 9.6 15.9 13.9 9.4 15.6 31.6 25.9 8.81987 4.7 4.7 13.2 17.9 9.6 14.7 9.7 23.3 29.3 11.61988 2.5 2.5 15.3 8.0 12.5 11.8 25.1 19.5 12.7 11.31989 3.1 3.1

46、5.1 -8.4 4.2 -10.7 9.9 25.9 15.9 4.11990 7.3 7.3 3.4 1.2 8.3 -5.3 3.5 1.9 6.2 3.81991 2.4 2.4 14.4 9.6 10.6 5.2 8.2 2.3 12.0 9.21992 4.7 4.7 21.2 21.0 10.1 10.5 27.0 8.0 34.7 14.21993 4.7 4.7 20.1 18.0 12.5 8.6 8.2 10.9 10.8 14.01994 4.0 4.0 18.9 13.7 8.5 8.2 27.1 9.4 12.0 13.11995 5.0 5.0 14.0 12.4

47、 11.0 8.2 10.2 8.5 12.4 10.91996 5.1 5.1 12.5 8.5 11.0 7.6 6.8 7.5 4.0 10.01997 3.5 3.5 11.3 2.6 9.2 8.8 10.9 8.5 4.1 9.31998 3.5 3.5 8.9 9.0 10.6 6.5 11.1 4.9 7.7 7.81999 2.8 2.8 8.5 4.3 12.2 8.7 7.7 4.8 5.9 7.62000 2.4 2.4 9.8 5.7 8.6 9.4 9.3 6.5 7.1 8.42001 2.8 2.8 8.7 6.8 8.8 9.1 7.6 6.4 11.0 8.

48、32002 2.9 2.9 10.0 8.8 7.1 8.8 12.1 6.9 9.9 9.12003 2.5 2.5 12.8 12.1 6.1 9.9 12.4 7.0 9.8 10.02004 6.3 6.3 11.5 8.1 14.5 6.6 12.3 3.7 5.9 10.12005 5.2 5.2 11.6 12.6 11.3 7.8 12.3 14.1 8.7 10.42006 5.0 5.0 12.9 13.7 8.3 10.9 13.6 18.5 9.1 11.1( b) 国 民 收 入 部 门 构 成 ( %)年度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离散系数 1978 28.2 44.1 3.8 4.99 6.65 1.22 1.87 2.19 7.01 3.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