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8届高考物理模拟测试卷七.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07383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届高考物理模拟测试卷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8届高考物理模拟测试卷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8届高考物理模拟测试卷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8届高考物理模拟测试卷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8届高考物理模拟测试卷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8 届高考物理模拟测试卷七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个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1在同一高度处,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水平抛出和自由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运动过程中A 动能变化相同,动量变化不相同B 动能变化不相同,动量变化相同C 动能变化和动量变化都相同D 动能变化和动量变化都不相同22003 年 10 月 15 日至 16 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整个过程中,神

2、州五号载人飞船经历了竖直向上发射升空阶段、进入椭圆轨道绕地球飞行阶段、在圆轨道绕地球飞行阶段和返回地球的向下减速阶段。在以上四个阶段中,航天员所经历的运动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超重、完全失重、完全失重、超重B 超重、完全失重、完全失重、失重C 失重、完全失重、完全失重、超重D 失重、完全失重、完全失重、失重3为了解决日益紧迫的能源问题,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建造太阳能电站。用铺满太阳能硅电池的太阳能收集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用微波转换器把电能转换为微波,并通过天线将微波向地面上的固定接收站发送,地面接收站再把微波转换成交流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空电站的位置选在地球同步轨

3、道上,主要是为了离开大气层以便更好地接收太阳能B 太空电站位置选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主要是为了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以便向地面接收站发送微波C 微波的波长比可见光波长短,容易发生衍射,可以使传送能量不受阴雨天的影响D 微波的频率和市用交流电的频率差不多,可以使地面接收站设备比较简单4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内壁光滑半径为 r 的圆形细弯管,如图所示。管内有一质量为 m,直径很小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做圆周运动,小球在最高点时,恰与管壁无相互作用力,则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A B C Dgr 3gr 5gr 7gr5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它在 t=0 时的波动图像如图甲所示,下面r分析正确的是A

4、如果这列波是沿+x 方向传播的,则乙图是甲图中质点 a 的振动图像B 如果这列波是沿+x 方向传播的,则乙图是甲图中质点 b 的振动图像C 如果这列波是沿-x 方向传播的,则乙图是甲图中质点 c 的振动图像D 如果这列波是沿-x 方向传播的,则乙图是甲图中质点 d 的振动图像6一导热性能良好开口向下的气缸,气缸固定不动,缸内活塞可无摩擦地自由滑动且不漏气,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下挂一个小沙桶,桶中装满沙子时,活塞恰好静止,如图所示。现在沙桶的底部钻一个小孔,使沙子缓慢流出,当外部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时,在沙子流出的过程中有以下说法缸内气体的压强增大缸内气体向外界放热缸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缸内

5、气体的分子势能增大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7真空中 A、 B 两个点电荷,分别带有+2Q 和 Q 的电量,直线 MN 是 AB 连线的中垂线,如图所示。C 、 D 在直线 MN上且 D 为 MN 与 AB 的交点,则关于 C、 D 两点的场强EC、 ED 和电势 C、 D 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E CE D C DBE CE D C DCE CE D C DDE CE D C D8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生成一个氘核,若它们的质量分别是 m1、m 2、m 3,则 A由于反应前后质量数不变,所以 m1+m2=m3B由于反应时释放了能量,所以 m1+m2m 3C由于反应

6、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从而吸收能量,所以 m1+m2m 3D反应时产生频率为 的光子(式中 c 是光速、h 是普朗克恒量)123()ch9、一群处于 n = 3 激发态的氢原子发生跃迁,发出的一束光以入射角甲yx0 bacdyt0乙 A B+2Q QCDMN 照射到一平行玻璃砖 A 上,经玻璃砖又照到一块金属板 B 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光经玻璃砖 A 后会分成相互平行的三束光线B从 n = 3 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经玻璃砖 A 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距离最大C经玻璃砖 A 后有些光子的能量将减小,有些光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可能产生全反射D若从 n = 3 能级跃迁到 n =

7、 2 能级放出的光子刚好能使金属板 B 发生光电效应,则从 n = 2 能级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板 B 发生光电效应10如图所示,质量为 10kg 的物体 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 5N 时,物体 A 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 1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后,则(g=10m/s 2) A物体 A 相对小车仍然静止 B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C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物体 A 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第卷(非选择题,共 70 分)注意事项:1第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 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 规定外)。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二、实验题:(本题共 2

8、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6 分) 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 s-t 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 AC 段和 DE 段的运动分别为(A)AC 段是匀加速运动;DE 段是匀速运动。(B)AC 段是加速运动; DE 段是匀加速运动。(C)AC 段是加速运动; DE 段是匀速运动。(D)AC 段是匀加速运动;DE 段是匀加速运动。(2)在与 AB、AC、AD 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 点瞬时速度的是_AB_段中的平均速度。12(共 12 分)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1)一微安表量程为 200 A,内阻约 500 ,现用半偏法

9、测其内阻,电路如图所示,下列几组仪器中,可以使用的一组是( )A 电源电动势 E=1.5 V,滑动变阻器 R:0 1 k,变阻箱 R :0 999.9 B电源电动势 E=1.5 V,滑动变阻器 R:0 10 k,变阻箱 R :0 999.9 C电源电动势 E=3 V,滑动变阻器 R:0 20 k,变阻箱 R :0 999.9 D电源电动势 E=3 V,滑动变阻器 R:0 40 k,变阻箱 R : 0 999.9 (2)用右图所示的电路去测定电流表的内阻 rg,正确连接实物后,实测步骤如下:Fs/m E D C B A t/s A 合上开关 S1,调整 R 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B

10、断开 S1,记下 R 的值;C 合上开关 S2,调整 R 和 R 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正好是满刻度的一半;D 按电路图连好电路且 S1 和 S2 处于断开状态,将 R 阻值调至最大。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 ,应改为 。改正后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为 (只填字母)。只有满足 时可认为 rg= R ,因为并入 R 后电路的总电流会变 ,故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稍 (填“大”或“小”)。(3)现在把改装的电压表(虚线框内所示)跟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实验电路图如下左图,按此电路图将所给实物连成测量电路。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

11、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南戴河旅游区,有一项滑沙游戏,滑沙场是在水平沙滩上筑起了一个大沙坡,如图所示。游戏开始,滑沙者在坡顶处坐在一个平板滑沙车上,然后由工作人员推动一下,使滑沙者乘坐平板车沿坡滑下。设斜坡高度为 56 m,倾角为 53 ,滑沙车与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滑沙者起动时初速度很小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其中sin53 =0.8,cos53 =0.6。求:滑沙者在滑沙过程中的运动时间。h=56m5314如图,电动机通过其转动轴上的绝缘细绳牵引着一个正方形导体线框。线框的边长为L,质量为 m,总电阻为 R。具

12、有上边界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线框被拉出磁场的过程中恰好以速度 v 做匀速直线运动,电流表的示数为 I,电压表的示数为 U。在整个线框被匀速拉出磁场的过程中,求: 绳的拉力的大小; 电动机电枢线圈中产生的热量。AV15五块完全相同的长木板依次紧挨着放在水平地面上,每块木板的长度为 0.5m,质量为 0.6 kg。在第一块长木板的最左端放置一质量为 0.98 kg 的小物块。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一颗质量为 0.02 kg 的子弹以的 150 m/s 水平速度击中小物块并立

13、即与小物块一起在长木板表面滑行,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1)分析小物块滑至哪块长木板时,长木板才开始在地面上滑动。(2)求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相对出发点滑行的最大距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 分)1C 2A 3B 4C 5B 6B 7D 8.BD 9.ABD 10.AC二实验题(18 分)11(1)C (3 分)(2)AB(3 分)12(1)D (2)C 保持 R 不阻值不变,调节 R 阻值 DACB R R 大 小本题共 12 分,其中(1)小题 2 分;(2)小题前三空各 1 分,后三空各 1 分,(3)小题实物连接 4 分。三计算题(52 分)13滑沙者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

14、,受到重力 mg、斜面对支持力 N 和摩擦力 f,其中f=N=mgcos53设其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a1,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53mgcos53 =ma1-s= a1t12-12v= a1t1-其中斜坡长度 s= h/sin53t1 为滑沙者在斜坡上的滑行时间,v 为其滑至坡底时的速度大小,由式可解得v0a1=5.6m/s2N t1=5s v=28m/s在水平沙滩上,滑沙者滑行的加速度为 a2,由牛顿第二定律mg=ma2-设滑沙者在水平沙滩上又滑行了时间 t2,由速度公式0=va 2 t2-由式得 t2=7s所以滑沙者总共滑行的时间 t= t1 +t2=12s-本题共 16 分,其中式

15、4 分,式各 2 分,式 4 分(结果错误扣 1 分)。其他方法正确也给分。14线框被匀速拉出磁场的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mg、安培力 F 及竖直向上的绳的拉力 FT,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分别为 E、I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FT=mg+F-其中 F=BI L-I =E/R- E=BLv-由式可解得FT=mg+ -B2L2vR设线框被匀速拉出磁场所用时间为 t,由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UIt=FTvt+Q-其中 Q 为电机线圈内阻产生的热量t=L/v-解得 Q=(UImgv ) -B2L2v2R Lv本题共 16 分,式各 2 分。其他方法正确也给分。15(1)设子弹、小物块、长木板

16、的质量分别为 m0、M 、m ,子弹的初速度为 v0,子弹击中小物块后二者的共同速度为 v1,由动量守恒定律m0 v0=(M+ m0) v1-子弹击中小物块后物块的质量为 M ,且 M = M+ m0设当物块滑至第 n 块木板时,木板才开始运动1M g 2M +(6n)mg -其中 1、 2 分别表示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由式解得 n4.3即物块滑上第五块木板时,木板才开始在地面上滑动(2)设物块刚滑上第五块木板时的速度为 v2,每块木板的长度为 L,由动能定理 1 M g4L= M v22 M v12-12 12由式解得 v 2=1m/s-物块在第五块木板表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7、,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经历时间 t,物块与木板能获得相同的速度 v3,由动量定理 1 M gt=M v3M v3- 1 M g 2(M +m)t=m v 3-由式解得 v3= m/s-14在此过程中,物块发生的位移为 s1,由动能定理 1 M g s1= M v32 M v22-12 12解得 s1= m0.5m1564即物块与木板获得 m/s 的共同速度,之后整体向前匀减速运动 s2 后静止14由动能定理 2 ( M +m)g s 2= (M +m)v32 -12解得 s2= m132所以物块总共发生的位移 s=4L+ s1+ s2 -解得 s2.27m -本题共 20 分,其中各 3 分,各 2 分,各 1 分。其他方法正确也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