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性噪声及其健康监护,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涂程,主要内容,生产性噪声及其控制方法噪声基本概念工作场所噪声监测和评价控制噪声的工程措施控制噪声危害的个体防护措施 噪声作业者的健康监护噪声对健康的危害重点:耳生理及听力损伤噪声作业者健康监护噪声聋的诊断,一、噪声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声音的定义声音的本质是波动。受作用的空气发生振动,当振动频率在2020000Hz时,作用于人的耳鼓膜而产生的感觉称为声音。,基本概念声音的物理特性,频率声源在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记作f,单位为Hz 波长沿声波传播方向,振动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离,或在波形上相位相同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称为波长,用表示,单位为m。 声速
2、一秒时间内声波传播的距离叫声波速度,简称声速,记作c,单位为m/s。 频率、波长和声速三者的关系:,基本概念声音的物理特性,声强(I)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s2。 声压(p)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声波是空气分子有指向、有节律的运动。声压单位为Pa。,常用LI表示,定义为:式中:LI声强级,dB;I声强,W/m2;I0基准声强,在空气中取10-12W/m2。,声强级,基本概念,声压级,常用Lp表示,定义为:式中:Lp声压级,dB;p声压,Pa;p0基准声压。 在空气中规定p0为2105Pa,该值是正常青年人耳朵刚能听到的1000Hz纯音
3、的声压值。,基本概念,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分贝符号为“dB”,它是无量纲的,是噪声测量中很重要的参量。上式中A0是基准量(或参考量),A1是被量度量。被量度量和基准量之比取对数,该对数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亦即用对数标度时,所得到的是比值,它代表被量度量比基准量高出多少“级”。 声压不能直接相加,基本概念,A计权网络是效仿倍频程等响曲线中的40方曲线而设计的,它较好地模仿了人耳对低频段(500Hz以下)不敏感,而对于10005000Hz声敏感的特点。用A计权测量的声级来代表噪声大小叫做A声级,与主观反映接近,在噪声测量中广泛应用
4、为评价噪声的标准。但相同的A声级其频谱特性可能有很大差异。 B计权网络是效仿70方等响曲线,对低频有衰减。 C计权网络是效仿100方等响曲线,在整个可听频率范围近于平直,它让所用频率声音近于一样程度的通过基本不衰减,因此C计权网络表示总声压级。经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分别为A声级(LA)、B声级(LB)和C声级(LC),标为dB(A)、dB(B)、dB(C)。 利用A、B、C三档声级读数可初步了解噪声频谱特性,由图中各种计权网络的衰减曲线可以看出:当LALBLC时,表明噪声的高频成份较突出;当LALBLC时,表明噪声的中频成份较多;当L LALBLC时,表明噪声是低频特性。,A计权声级是模拟人
5、耳对55dB以下低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B计权声级是模拟5585dB的中等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C计权声级是模拟高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D计权声级是对噪声参量的模拟,专用于飞机噪声的测量。,基本概念计权声级,图1 A、B、C、D计权特性曲线,噪声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叫噪声。 损伤听力、干扰人们的睡眠和工作,诱发疾病,干扰语言交流,强噪声还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损环建筑结构 生产性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称为生产性噪声,区别于环境噪声、生活噪声,基本概念,1.机械性噪声-织布机,球磨机,冲压机等,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檫、转动产生的噪声 2.流体动力性噪声-空压机、汽笛等由于气体压力突然变化
6、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电动机,变压器,由于电机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声音 4. 冲击噪声:炮兵、锻锤声,基本概念生产性噪声分类,噪声,连续性间断性:脉冲性(持续1s, 声压级变化40dB,对人体的危害较大),稳态: (波动3dB)非稳态,低频:800Hz,基本概念生产性噪声分类,一个用噪声能量按时间平均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影响的问题,即等效连续声级,符号“Leq”或“LAeq,T”。,式中:LpA某时刻t的瞬时A声级,dB;T 规定的测量时间,s。,基本概念等效连续声级,生产性噪声主要接触机会噪声源 A级(dB) 频谱特性 针织机、挤塑机 80 高频、宽带机床 、制砖机 85
7、高频、宽带梳棉、并条机、 90 中高频、宽带空压机、轧钢机 细纱机、轮转印刷机 95 高频、宽带织毛机、鼓风机 100 高频有梭织布机、破碎机 105 高频电锯、喷纱机 110 高频振动筛、振捣台 115 高频、宽带球磨机、加压制砖机 120 高频风铲、铆钉机、 130 高频锅炉排气放空,二、工作场所噪声监测和评价,检测依据: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评价依据: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噪声测量仪器,声级计,又叫噪声计,是一种按照一定的频率计权和时间计权测量声音的声压级和声级的仪器,是声学测量中最常用的基本仪器,是一种
8、主观性的电子仪器。,图2 声级计工作方框图,声级计按精度分为1级和2级,AWA5633D型声级计,AW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AWA6270噪声频谱分析仪,AWA6218C噪声统计分析仪,图3 各种声级计实物照片,噪声测量仪器,声级计:2型,具有A计权,“S(慢)”档 固定工作岗位 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具有A计权、C计权,“S(慢)”档 和“Peak(峰值)”档 流动工作岗位,优先选个体噪声剂量计 测量前应对测量仪器校正声校准器 脉冲噪声“Peak(峰值)”档,现场调查,噪声平面分布 噪声按工艺流程分布 噪声性质判断 噪声接触岗位分析,测量布点,同一声区、同一时间段,A声级差
9、别应0.5m,现场测量,声区内测量(3点平均、2点平均) 流动岗位,分区测量等效声级 脉冲噪声峰值、次数,等效声级计算,两个要点:1 声音叠加是对能量进行叠加2 分贝是相对量声音计算是对数计算,实例电镀(自动),工艺介绍: 挂件吹毛刺(压缩空气)电镀(自动运行、人员巡视)吹干(压缩空气)取件 平面示意图:,系列电镀槽,电镀巡视走廊,工人操作区域,抽风机,现场调查结果,等效声级计算,另一种现场测量与计算,评价,表9 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评价,表10 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评价自我体会,分清工作(检测)地点和岗位(工种) 分清检测值 和计算值工时调查对.进行了检测,结合工时调查,计算
10、.岗位的 建议有针对性,体现职业卫生优势 工程防护设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健康监护,三、控制噪声的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吸声设计 隔声措施 消声措施,吸声设计,吸声原理,吸声设计,吸声设计适用于原有吸声较少、混响声较强的各类车间厂房的降噪处理。降低以直达声为主的噪声,不宜采用吸声处理为主要手段。 吸声降噪效果并不随吸声处理面积成正比增加;进行吸声设计,必须合理地确定吸声处理面积。 进行吸声设计,必须满足防火、防潮、防腐、防尘等工艺与安全卫生 还应兼顾通风、采光、照明及装修要求,注意埋件设置,做到施工方便,坚固。吸声处理的声级降噪量,可按下表预估。,吸声设计程序和方法,确定吸声处理前室内的噪声级
11、和各倍频带的声压级; 确定降噪地点的允许噪声级和各倍频带的允许声压级,计算所需吸声降噪量; 计算吸声处理后应有的室内平均吸声 系数; 确定吸声材料(或结构)的类型、数量与安装方式。,室内相对声压级查算曲线,隔声技术,用构件将噪声源与接收者分开,阻断空气声传播的措施称做隔声透声系数,它表示构件透过声音能力的大小,等于透射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无量纲。一般隔声构件的透声系数多在10-110-5之间。1 Ii pi 传声损失,常记为 TL 10lg 10lg=20lg (dB) It pt 单层密实均匀构件的隔声量可用经验公式计算TL=18lgm+12lgf25 双层结构的隔音量:TL=16lg(m
12、1+m2)+16lgf30TL,几种隔声构建,隔声间: 隔声门,隔声窗,隔声罩,隔声障 隔声罩的设计,消声设计,消声设计适用于降低空气动力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内燃机以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 消声器的消声量,应根据消声要求确定 设计消声器,必须考虑消声器的空气动力性能,计算相应的压力损失,把消声器的压力损失控制在机组正常运行许可的范围内 设计消声器,应估算气流通过消声器产生的气流再生噪声,气流再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得超过该环境允许的噪声级 消声器和管道中气流速度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消声器的设计,应保证其坚固耐用,并应使其体积大小与空气动力机械设备相适应
13、。对有特殊使用要求的空气动力设备(或系统),消声器还应满足相应的防潮、防火、耐高温、耐油污、防腐蚀等要求,消声器的种类: 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为穿孔板消声器、扩散消声器。,四、控制噪声危害的个体防护措施,当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配戴个人听力保护器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 听力保护器按结构不同,可分为耳塞、耳罩、防噪声帽等三种产品。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业企业听力保护规范为噪声作业人员选购并提供三种以上听力防护用品,购置的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具备相应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 产品质量应符合GB5893.1 1986护耳器耳塞的规定;声衰减量
14、应达到GB5893.3护耳器主观测量方法的规定。,控制噪声危害的个体防护措施,听力保护的器具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置放于耳道内的耳塞,用于阻止声能进入;另一类是置于外耳外的耳罩,限制声能通过外耳进入耳鼓及中耳和内耳。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保护器具均不能阻止相当一部分的声能通过头部传导到听觉器官。,耳罩 耳塞,1.可重复使用 2.体积大,不易遗失 3.保养清洁容易、不易发生感染 4.耳疾患者可适用 5.易于检查工人佩戴情况,1.便宜,可随时替换 2.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 3.不影响头部活动 4.可搭配其他防护用品使用 5.适合高温、高湿、灰尘多的环境使用,耳塞佩戴方法,因外耳道向前下方弯,要帶好耳
15、塞需将耳道拉直,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其方法如下:,A.若为可压缩型,将耳塞柔捏成细长条状;若为不可压缩型,则跳过此步骤。 B.另一手绕过头部,将耳朵向外向后。 C. 将耳塞插入耳道,由外往內压数秒。,五、噪声的健康危害,噪声的健康危害,非特异性影响 (1)神衰症候群 (2)心血管系统 (3)消化系统 (4)内分泌系统 (5)其他: 1)心理影响 2)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特异性影响 (1) 听觉适应(auditory adaptation) (2)听觉疲劳(auditory fatigue) “暂时性的听阈位移”(TTS) ( 3)永久性听阈位移 :(PTS) 听力损失(hearing loss
16、) 噪声聋(noiseinduced deafness),噪声的健康危害,生理性听力下降 病理性听力下降(可恢复) (不能完全或完全不能恢复)听觉适应 听觉疲劳 听力损失 噪声聋功能性改变 器质性改变,听阈上升10-15dB 耳鸣.听力下降 脱离岗位后数分钟内恢复,听力明显下降.听阈上升15-30dB 脱离岗位后数小时至几时小时可恢复,高频听力下降.在4000Hz出现“V”型凹陷,耳蜗病理性损伤加重,语言频段同时受损(5002000Hz),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力损伤 永久性听阈位移,听觉生理从耳廓、外耳道、中耳、内耳到听中枢的听觉传导通路上,每个部分都有着特殊的生理意义。,气导(air c
17、onduction ,AC) 骨导(bone conduction ,BC),耳聋分类,根据耳聋发生部位与性质分为:器质性聋与功能性聋 器质性聋分为:传导性聋中枢性聋感音神经性聋 神经性聋感音性聋混合性聋 功能性聋又称精神性聋或癔病性聋,传导性聋 气导听阈提高骨导正常或接近正常 气骨间距10dB 气导听阈提高以低频为主,气骨导差以低频区明显,感音神经性聋 气骨导一致性下降,混合性聋,噪声聋,临床表现特点 早期:高频听力,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处出现“V”形下陷,低频似正常。主观上无耳聋的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仍能进行。 晚期:高频听力明显,同时语言频段的听力,患者表现出生活谈话困难,表
18、现出耳聋噪声聋。以高频下降为主、双耳对称、渐进性改变的感音性听力损失。,噪声性聋听力曲线,急性听力损伤(又称爆震性耳聋):指受一次强噪声刺激所造成的听力损失。多因爆破,火器发射或压力容器爆炸等其他突发的巨响引起,其产生的噪声峰值强度常达140dB,同时伴有冲击波。也有接触一次较短时间(数小时)较强稳态或非稳态噪声而引起的耳聋,但较少见,这类人员多属噪声易感者。,急性听力损伤的听力学特征:由于强噪声刺激和强烈的冲击波作用,不仅内耳发生损伤,中耳亦受到严重损伤,出现鼓室及内耳出血,鼓膜破裂。患者受震后,在发生耳聋的同时,常伴有剧烈的耳鸣、耳痛、甚至眩晕。急性声损伤双耳往往不对称,朝向声源的一侧较重
19、,有时仅伤及单耳。,六、噪声作业者健康监护 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关于噪声作业的界定 (总则)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和发病的特点及剂量效应关系,应确定暴露人群或个体需要接受健康监护的最低暴露水平,其主要根据是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个体累计暴露的时间。,噪声作业人员健康监护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1) 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HL)(2) 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3) 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4) II期和III期
20、高血压(5) 器质性心脏病,检查内容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1)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有无外耳道流脓、耳痛、耳鸣、耳聋等;有无影响听力的外伤史、爆震史、药物史、感染史、中毒史、家族耳聋遗传史(2) 体格检查a. 内科常规检查 注意甲状腺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和有无交谈障碍b. 耳科检查 外耳和鼓膜的检查,双侧耳廓有无畸形,外耳道有无畸形、狭窄、闭锁、阻塞,鼓膜有无穿孔、肥厚、钙化,内陷、粘连、溢液等(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 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b. 选检项目 声导抗、耳声发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1) 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参见GBZ 492007)(
21、2) 职业禁忌证:噪声易感者(噪声环境下工作一年,双耳3000Hz、4000Hz、6000Hz中任意频率听力损失65dBHL),检查内容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1) 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有无外耳道流液,耳痛,耳鸣,耳聋,眩晕等耳部自觉症状和噪声接触史,有无个体防护措施及使用情况等(2) 体格检查 同上岗前(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 必检项目 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b. 选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声导抗(鼓室导抗图,500Hz、1000Hz同侧和对侧镫骨肌反射阈)、耳声发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或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健康检查周期 一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 :职业性噪声聋 检查内容 :同在岗
22、期间,纯音电测听,GB/T16403-1996声学测听方法纯音气导与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 避免暂时性听阈位移脱离噪声接触 避免伪聋:两次测定的差异、频率顺序 环境本底 电测听室,七、噪声聋的诊断 GBZ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GBZ 49-2007),前 言 本标准的第5.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Z49-2002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 GBZ49- 2002 同时废止。 GBZ49-2007标准于2007年11月30日起实施。,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本标准与GBZ49-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根据职业病目录,将原诊断标准名称修订为
23、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中强调了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的剂量效应关系。 对观察对象的界定进行了修订,并取消了观察对象分级。 对噪声聋的分级进行修订,只分轻度、中度、重度职业性噪声聋三级。 本标准的附录是资料性附录。,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职业性噪声聋是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长期接触职业性噪声所致劳动者听力下降的诊断及处理。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因压力容器、化学反应釜等爆炸导致的爆震聋的诊断及处理。,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 7341 听力计 GB 4854 校准纯音听
24、力计用的标准零级 GB 7583 声学 纯音气导听阈测定听力保护用 GB/T 16403 声学 测听方法 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 GB 7582 声学 耳科正常人的气导听阈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T 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3 诊断原则根据确切的职业噪声接触史,有或无自觉的听力损失或耳鸣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结合历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排除其它原因所致听觉损害,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4 诊断与诊断分级4. 1 确切的噪声作业史,指在超过GBZ2所规定
25、的工作场所噪声声级卫生限值的噪声作业人员。4. 2 连续噪声作业工龄不低于3年。4. 3 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呈高频下降型,多次纯音测听结果各频率听阈值偏差10 dB(HL)。,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4. 4 观察对象 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HL) 。 4. 5 诊断分级 以较好耳语频(500Hz、1000Hz、2000Hz)平均听阈作为分级标准。 4. 5. 1 轻度聋 26dB40dB(HL) 4. 5. 2 中度聋 41dB55dB(HL) 4. 5. 3 重度聋 56dB(HL),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5 处理原则5. 1 观
26、察对象不需要调离噪声工作场所,但同时患有耳鸣者例外。5. 2 轻度、中度及重度聋患者均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5. 3 语频平均听力损失56dB(HL)者应配戴助听器。5. 4 对噪声敏感者(即上岗前体检听力正常,在噪声环境下作业1年,高频段3000、4000、6000任一频率,任一耳听阈达到65dB(HL)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6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参见附录A: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资料性附录)。,附录A,A1 确切的噪声作业史:指工作场所的作业人员8小时等效接触噪声限值85dB (A);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时间,按每增加3 dB接触时间减半的原则,
27、确定噪声接触量值。,附录A,A2 职业性噪声聋的听力评定以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为依据,纯音听阈重复性测试结果各频率阈值偏差10dB,听力损失应符合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特点。,附录A,A3 鉴于职业性听力损失有暂时性阈移,故应将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1248h后作为测定听力的筛选时间。若筛选测听结果已达观察对象或噪声聋水平,应进行复查,复查时间定为脱离噪声环境后一周。,附录A,A4 纯音听力检查时若受检者在听力计最大声输出值仍无反应,以最大声输出值计算。A5 纯音听力检查结果应按GB 7582进行年龄性别修正。,附录A,A6 当一侧耳为混合聋,若骨导听阈符合职业性噪声聋的特点,可按该耳骨导听阈进行诊断评定。
28、若骨导听阈提高可能与传导性聋有关,应以对侧耳的纯音听阈进行诊断评定。 A7 若双耳为混合性聋,骨导听阈符合职业性噪声聋的特点,可按骨导听阈进行诊断评定。,附录A,A8 按骨导听阈进行诊断评定时,其骨导纯音听力检查结果也应按GB 7582进行年龄性别修正。A9 分别计算左右耳语频平均听阈后,以较好耳平均听阈进行噪声聋诊断分级。,附录A,A10 语言频率听力损失大于等于高频听力损失,不应诊断职业性噪声聋。A11 纯音听力测试听力曲线为水平样或近似直线时,应怀疑其听力结果的真实性。,附录A,A12 语言频率听力损失超过中度以上,应进行客观测听检查,排除伪聋和夸大性听力损失。A13 诊断时应排除的其他
29、致聋原因主要包括:伪聋,夸大性听力损失,药物中毒性聋(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外伤性聋,传染中毒性聋(流脑、腮腺炎、麻疹等),家族性聋,美尼尔氏病,突发性聋以及各种中耳疾患等。,附录A,A14 诊断步骤:A141 耳科常规检查。A142 在做出诊断评定前,至少要进行2次以上的纯音听力检查,两次检查间隔时间至少3天,而且各频率听阈偏差10dB;诊断评定分级时应以听阈最小值进行计算。A143 对纯音听力检查结果根据GB 7582进行年龄修正。,附录A,A144 怀疑中耳疾患时可进行声导抗检查。A145 对纯音听力测试不配合的患者,或对纯音听力检查结果的真实性有怀疑时,应进行客观听力检查,如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试、40赫兹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声阻抗声反射阈测试、耳声发射测试等检查,以排除伪聋和夸大性听力损失的可能A146 若主客观听力检查明显不符,或多次纯音听力检查多个频率听阈波动10dB,应不予诊断。,附录A,A.14.7 平均听阈的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修约至整数):双耳高频平均听阈:dB(HL)=,附录A,单耳语频平均听阈:dB(HL)=,谢谢!,87033537 13880007542 qq:4088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