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学习一同步练习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束缚(f f) 秕谷(b p)衣襟(jn jn) 颈项(jng jng)单薄(bo b) 正月(zhng zhng)供应(gng gng) 提供(gng gng)畜养(ch x)二、我可以这样记生字。1、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_( ) _( ) _( )少 唐 交_( ) _( ) _( )_( ) _( ) _( )勾 胃 扁_( ) _( ) _( )2、按要求写出本单元的字。上下结构的字:( ) ( ) ( ) 左右结构的字:( ) ( ) ( ) 半包围结构的字:( ) ( ) ( ) 独体字:( )3、查字典。用部首查字法
2、查“闰”字,应先查部首( ) ,再查( )画,可以组词( ) ;用音序查字法查“惹”字,应先查音序( ) ,再查音节( ) ,可以组词( ) 。4、从句子中圈出错别字,再改正。(1)在炎热的夏季,孩子们最爱吃糖伴西红柿了。 ( )(2)迅期快到了,长江流域的军民都做好了各种准备。 ( )(3)老师朗读课文时,声音仰扬顿挫,好听极了。 ( )(4)警察接到举报后,迅速出击,岛毁了一个制假造假的窝点。 ( )三、在学习本单元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许多写作的方法,比如:A、场面描写;B、心理描写;C、动作描写;D、对话描写。读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描写方法填空。1、小小子儿往往是趴在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
3、下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小妞儿们有的弯腰捡着,有的往篮里塞着。 ( )2、 “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 )3、那一窝无家可归的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 )4、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而起,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 “通”的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 ( )5、请你运用其中的一种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断。 (字数不限)四、走进课文深处。1、 槐乡的孩子中的槐乡八月里,写天气热,是为了烘托孩子们( )的精神。2、 “我望着手中的毽子,它在瑟瑟地颤抖着。 ”这句
4、话运用了( ) 。 (修辞方法)3、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 ( ) ,和闰土的( )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五、课外阅读灯 。灯奶奶说,灯和幸福在一起,灯是历史的见证,灯河里漂着两代人的童年。过去的灯,悲哀、暗淡,今日的灯,明亮、璀璨!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在灯下度过,愿闪闪的灯光下,永远辉映春一般的笑颜。奶奶说,她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在明亮的电灯下看书,在明亮的电灯下用餐。奶奶爱讲童年的故事,吸引了一双双天真的眼;奶奶爱在灯下嬉戏。和孙孙们一齐回到了童年。明闪闪的灯光,是一首神奇的歌,唱着奶奶的新生活,映着两重天。她有一个苦涩的童年,童年在油灯下
5、度过,纺车牵走了美的梦幻一两豆油,一块瓦片,一根棉花蕊,染亮了萤火一点。在那山村昏暗的茅棚里,熬红了双眼。1、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 ( )( )2、 “映着两重天”中的“两重天”具体指的是什么?请选择( )A、白天和夜晚B、新社会和旧社会C、 “奶奶苦涩的童年”和“幸福的晚年”D、天有上下两层3、作者为什么以“灯”做题目?说说你的想法。_4、 “愿闪闪的灯光下,永远辉映春一般的笑颜。 ” 你是怎么理解这一句话的?_六、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光,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深远。还记得第一次哭鼻子吗?记得你的儿时伙伴吗?记得小时候的梦想吗?在你的记忆里,哪件事最有趣?写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友情提示:1、细节描写要生动、具体,突出“趣” 。2、无论是对话描写,还是神态描写、动作描写,都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3、不小于 400 字。参考答案二、4、 (1)伴(拌) (2)迅(汛) (3)仰(抑) (4)岛(捣)三、1、C 2、D 3、B 4、A四、1、吃苦耐劳、自立自强 2、一语双关 3、见识太少、知识贫乏;见多识广、知识丰富五、1、昏暗明亮 苦难幸福 (暗淡璀璨) 2、B、C 3、参考:灯的变化反映了生活的变化、时代的变化4、参考:希望每个人的生活都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