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大森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的 12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联系上下文,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过程与方法: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对比颐和园一文的写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教学难点: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朗读理解法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2、导入新课。二、欣赏大森林的美景。(出示课件中的“课文初读” ,让学生边听边欣赏画面。 )三、朗读课文。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指名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随时纠正错误。四、学习生字生词。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自己解决不了的询问同桌或查工具书。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学完后同桌交流识字方法。3.检查学习效果。 (出示生字课件)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浏览课文,思考: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把东北大森林比作什么?问题引导:1.这句话在哪一段?(齐读第一段)2.你从这段中读出了作者对大森林什么样的感情?3.你从哪几个词看出来?(相机点拨“沉浸”
3、 、 “奇妙”的意思。)六、总结。东北大森林是奇妙的海洋,它奇妙在哪里呢?为什么会让人沉浸其中?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第二课时一、 (出示课件)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作者把东北大森林比作奇妙的海洋。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品读四季的东北大森林各是一个怎样奇妙的海洋。我们先去看看冬季的东北大森林。 (切换到冬季的画面。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欣赏画面。2.全班交流:冬天的大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3.提出要求:这段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默读交流)4.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飞舞”的妙处和比喻句的作
4、用。5.课件出示:冬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补充句子)6、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冬天的大森林的奇妙。三、学生自主学习,品读其它三段。1.导语:冬天的大森林是如此奇妙,你还喜欢其它三个季节中哪个季节的大森林呢?带着你的喜欢,去读一读你喜欢的季节吧。 (生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要求学生默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1)这个季节的大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这段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全班交流阅读感受,师相机点拨“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4.课件出示:春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夏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秋天的大森林是的
5、海洋。(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补充以上三个句子。 )四、再次整体感知。刚才我们随着作者走过大森林奇妙的四季,让我们再欣赏一下这美丽的大森林吧。 (播放课件)五、总结。从东北的大森林回来,你觉得大森林美吗?但它只是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冰山一角。我们祖国还有更多美丽的地方需要大家用科学知识去发现、去探索。六、布置作业。1.试着背诵课文。2.观察春天的田野。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二、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次整体感知课文。1.上节课我们去东北大森林看了看,你觉得东北大森林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浏览课文,思考:本文是什么结构?3.问题: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东北大森林的?三、写作指导。1.回顾颐和园的
6、写作顺序。 (出示课件)2.本文的写作顺序和颐和园一样吗?如果这篇课文和颐和园的写作顺序一样会怎么样?(学生讨论交流)3.学生发言,师总结点拨:写景的文章采用什么写作顺序是由景物本身决定的。4.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在这段中,作者都是从哪些角度观察景物的?5.学生发言,师总结点拨:观察景物要多角度观察。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四、说一说,写一写。1.春天到了,田野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田野里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的所看、所听、所闻、所想,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吧。让他听听你观察得细致不细致,想象丰富不丰富。2.把你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吧。3.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作品?(生朗读习作)五、总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收获大不大?你收获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发言)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小。徐霞客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长见识,还得多读书,多出去走走。愿大家都能成为有学问的人。板书设计:17、东北大森林冬天树上白雪熊-松鼠春天到处开花-蜜蜂黑熊- 小鹿-蚂蚁夏天浓雾弥漫小鸟秋天松柏-山果- 松鼠全国最大最齐全的教学课件资源网: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