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学业分层测评8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82666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学业分层测评8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学业分层测评8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学业分层测评8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学业分层测评8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学业分层测评8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业分层测评( 八)基础巩固层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命曰琵琶行 命:取名B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字C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暂时D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解析】 C 项,暂:忽然,一下子。【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导学号:21680065】A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B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C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D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解析】 A 项,颜色:古义是容颜;今义是色彩。 B 项,老大:古义是年龄大;今义是排行第一的人。C 项,衣裳:古义“衣”指上衣, “裳”指下衣;今义是指衣服的总称。

2、D 项,良久:古今都是很久的意思。【答案】 D3从下面选出一个从侧面描写弹奏琵琶精彩的句子是( )【导学号:21680066】A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D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解析】 B 项,这句话的意思是“东面和西面的画舫和游船都静悄悄的,只看见江中心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 。这句话通过侧面的烘托,让读者感受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答案】 B4 “左迁” “出官” “迁谪”等词涉及古代官职的变化,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1680067】A这三个词语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B “左迁 ”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3、与之相反的是“右迁” “拜” “除”等。C “出官 ”是外出做官,不涉及官职升降。D “迁谪”是贬官的意思。 “迁”是指官职的变化, “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解析】 “出官”指被贬官。【答案】 C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是夕始觉有迁谪意B江州司马青衫湿C使快弹数曲D妆成每被秋娘妒【解析】 C 项为省略句, “使”后省略宾语“之” ;其他三句均为被动句。【答案】 C6完成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琵琶行(并序)一诗中的环境描写耐人寻味,开头“_”用月光烘托了当时的惨淡气氛;听琵琶女演奏完毕又以“_”表现了听者陶醉其间如梦初醒的意态。(2) 诗人对琵琶女的演

4、奏,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形容。用“_,_。_,_”来形容旋律舒缓流畅,忽强忽弱;用“_,_”来形容旋律由流畅婉转逐渐转为低沉凝涩;用“_,_”来形容曲调的高亢雄壮。 (3)_,此时无声胜有声。 (4)同是天涯沦落人,_!(5)其间旦暮闻何物? _。【答案】(1) 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2)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3)别有幽愁暗恨生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杜鹃啼血猿哀鸣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78 题。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5、。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7诗中塑造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解析】 由“颜如雪” “娉婷十七八”可知主人公年轻美丽,由“发调堪愁绝” “泣” “咽”等可知其孤独凄婉。【答案】 本诗描写了一位年轻美丽、孤独凄婉的歌女形象,寄托着诗人无限的同情。8试比较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异同。【导学号:21680068】_【解析】 首先要把握两首诗的思想内容,比较可知, 琵琶行(并序)不但写了琵琶女的身世,也有自身不幸的深切感怀,

6、意义更为深广。【答案】 相同点:都写了歌女的悲惨命运,也都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同情。不同点:本诗只是较客观地叙述描绘,没有交代歌女的身世。 琵琶行(并序)不仅写了琵琶女的身世,也有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深切感受,反映的社会现实更为深广。(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910 题。题元十八 溪居白居易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 ,秋芳初结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注】 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踯躅:杜鹃花的别称。9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全诗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_【解析】 诗歌的前两联描写的是初秋(

7、夏秋之交)的景象,写到了溪水、岚气、树林、水槛、杜鹃花、白芙蓉等,表达了诗人对溪居环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答案】 描绘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景象: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槛,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表现了作者对溪居优美宜人景色的喜爱和主客欢融无间的情意(或“对主人殷勤招待的感激之情”)。10请结合全诗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一句。【导学号:21680069】_【解析】 从诗句本身入手,尤其是“落”字,仿佛五老峰掉进了杯子里,作者想象异常奇特,表现了主人超俗的生活境界。【答案】 此句写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可以远眺山川景物,远处的五老峰影却能倒映在杯子中

8、,溪居的明净便自不待言了。其中“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影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奇特,表现了溪居主人的超凡脱俗。(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112 题。听蜀僧濬弹琴李 白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 ,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 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霜钟:山海经 中山经 载,丰山有九钟,霜降则鸣。1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导学号:21680070】_【解析】 根据题目便可知本诗的写作内容。 “一挥手”正面写蜀僧弹琴的动作。 “万壑松”则是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音乐那种震撼人心的效

9、果。 “一挥手”的洒脱与“万壑松”的气势对比,写出了蜀僧高超的琴艺。【答案】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1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_【解析】 作者陶醉在蜀僧的琴声中,不知不觉碧山已笼罩在一片暮色之中,这两句由景物描写暗示出时间的推移,从侧面写出了琴声的魅力。本诗中对演奏者的动作描写,以及对演奏效果的描写,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第二段相近。【答案】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314 题。阮郎归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

10、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 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 迟。【注】 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13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词的上半阕选取的意象有“春风吹雨” “落花” “小池寒渌” “落日” ,这些是古典诗词中典型的愁苦类意象。结合下阕作者的情感,以及小注中对“讳愁”的注解,景物描写对全词感情抒发的作用不难得出。答题步骤:首先答出感情基调,然后结合词句具体分析。【答案】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

11、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14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题目定位于下阕词的最后两句。结合全词的情感,抓住“翻身整顿” “沉吟”等动作细节表现的词中人物的情绪。答题步骤:首先点明“纷乱愁绪” ,然后点明具体动作表现并作简要阐述。【答案】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语言运用层15扩展下面的语句,不少于 100 字。(要用上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诗人的名字)

12、【导学号:21680071】翻开古诗文,你可以一一品味历史文人们深刻的思想感情。_【解析】 此题要求比较明确:要有那三位诗人和他们的思想感情。同时还有暗含的要求:所选人物必须是历史文人。【答案】 (示例) 读杜甫、白居易,你读懂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游,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李白的傲骨使你钦佩,苏东坡的豪放让你叹服,文天祥的忠心令你扼腕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共同承担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16下面是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 20 个字。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 3000 篇诗作

13、,还提出了一整套的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_,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 。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_,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 。_【解析】 根据上下文来看处应该表述的内容是“言”和“声” ;处填写的文字应是“( 情感) 而是缘起于” 。【答案】 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 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17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辛弃疾说,生活是“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_,_;_,_。【解析】 本题仿写的话题是“生活” ,内容是对“生活”的不同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应该想到该诗人的名言名句,然后根据例句答题。【答案】 白居易说,生活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无奈 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