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业分层测评(三) 季氏将伐颛臾基 础 巩 固 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力就列 列:排列B且尔言过矣 过:错,犯错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讨厌D相夫子 相:辅佐【解析】 A 项,列:位,职务。【答案】 A2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08902051】例句:则修文德以来之A既来之,则安之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吾从而师之【解析】 A 项与例句都是使动用法。B 项,名词作动词;C 项,名词作状语;D 项,意动用法。【答案】 A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龟玉毁
2、于椟中C何以伐为 D而君幸于赵王【解析】 C 项,宾语前置句,A、B、D 三项皆为状语后置句。【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不患贫而患不安C不能者止 D是社稷之臣也【解析】 D 项,古今意义相同,都是“国家”的意思。A 项,有事:古义是“用兵” ;今义是“有事情” 。B 项,不安:古义是“社会不安定” ;今义是“不安定;不安宁。客套话,表示歉意和感激” 。C 项,不能:古义是“没有能力” ;今义是“办不到” 。【答案】 D5下列对第 1 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08902052】A冉有之所以不直接说季氏将伐颛臾而拐弯抹角,是想
3、试探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态度。B对于季氏将伐颛臾,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义正词严地斥责征伐颛臾。C根据文章内容,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说这句话的应该是季路。D孔子用“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在邦域之中” “是社稷之臣”表明自己反战的理由。【解析】 C 项,根据“求!无乃尔是过与?”可以判断“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说这句话的应该是冉有。【答案】 C阅 读 提 升 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导学号:08902053】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
4、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颜回入见。孔子曰:“回, 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
5、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 ”“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 ”“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 ”“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 ”“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 ”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6、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有删节)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B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C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D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解析】 “土壤”作“得据”的宾语,故排除 B;“百里之君”只是一个名词,不必停顿,故排除 C;“王”的宾语是“天下”故排除 D。【答案】 A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
7、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B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中的“弦歌”指依琴瑟而咏歌。如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C “吾为尔宰”中的“宰”即是主管、总管。殷商始置,原掌管家务与奴隶,后为侍从君王左右之臣。D “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解析】 B 项,文中的“弦歌”指传习诗书礼乐。【答案】 B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 )A陈、蔡大夫认为,孔子用于楚,则他们的地位也会受到威胁,所以他们“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B颜回认为孔子的学说不被天下接受,正是体现了孔子君子的本色。C楚王想重用孔子,楚令尹子西没有正面阻止,反而称赞孔子师徒的贤德,巧妙地阻止了孔子到楚国做官。D楚狂接舆认为“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 ,表明他不赞同孔子学说,认为孔子学说只能使天下混乱。【解析】 D 项, “认为孔子学说只能使天下混乱”没有依据。【答案】 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译文: (2)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译文: 【答案】 (1)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修明
9、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2)孔子走下车,打算与他说话。(狂人接舆)快步离去,(孔子)没能与他说话。【参考译文】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那么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 ”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
10、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子贡名端木赐,字子贡)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 ”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 诗经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 。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
11、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修明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楚昭王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楚国令尹子西说:“大王出使诸侯的使者有像子贡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 ”(令尹子西)说:“大王的宰辅国相有像颜回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 ”(令尹子西)说:“大王的将帅有像子路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 ”(令尹子西)说:“大王的各部长官有像宰予这样的吗?”(昭
12、王)说:“没有。 ”(令尹子西)说:“况且楚国的祖先在周受封时,名号为子男,封地方圆五十里。如今孔丘总是讲述三皇五帝的法度,彰明周公、召公的事业,大王倘若任用他,那楚国还怎么能世世代代拥有堂堂正正方圆几千里之地呢?周文王在丰京,周武王在镐京,从只有百里之地的君主最终统一天下。如今孔丘得以占据封地,有贤能的子弟作为辅佐,这不是楚国的福气啊。 ”楚昭王于是作罢。 当年秋季,楚昭王在城父去世。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旁边,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何道德这样衰落!以往的事已无法挽回,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啊!完了完了,当今从政的权贵们危险了!”孔子走下车,打算与他说话。(狂人接舆)快步离去,(孔子)
13、没能与他说话。语 言 运 用 层 10下面这段话在用词、语序等方面都存在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导学号:08902054】 论 语 是 儒 家 的 经 典 著 作 , 它 含 意 深 刻 , 语 言 精 练 ,经 过 两 千 多 年 的 流 传 , 已 深 入 人 心 , 其 中 的 一 些 话 已演 练 成 了 成 语 , 广 大 群 众 在 口 头 或 书 面 语 言 中 广 泛 使 用 , 至 今 仍 具 有 较 强 的 生 命 力 。【答案】 中的“含意深刻”与“语言精练”互换。中的“演练”改为“演变” 。中在“广大群众”之前加“被” 。11下面是关于理想的一个框架图,请你把它写成一段
14、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0 个字。 【导学号:08902055】【答案】 我们树立理想的前提是要保证它科学合理,并且要具体可实施。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踏实,坚韧不拔,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态。12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来表现孔子“生命”的特点。 【导学号:08902056】细读孔子的一生,他没有作过一首诗,但是他的整个生命呈现为本质的“诗”性_,_,_,_,_,_。【解析】 做此题,第一,要看清题干的要求,要围绕“生命”特点来写;第二,要注意例句的句式,句间关系是转折;第三,例句给我们提供一个意象“诗” ,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发散联想。【答案】 (示例)细读孔子的一生 他没有写出一篇正式的哲学论文 但是他的整个生命呈现为本质的“思”的状态 细读孔子的一生 他没有波澜壮阔的生命经历 但是他的整个生命达到了史诗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