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走向海洋文明是中国崛起的必经之路王义桅摘要:中国成为世界领导型国家,面临的是文明转轨:从传统内陆文明走向海洋 文明,从地区性国家转变为全球性国家。当中华文明走向海洋,才能塑造包容自 己历史、包容西方的全新文明。这种全新文明甚至是为世界探索的超越西方的发 展模式、文明形态。发掘传统中华文明的普世性,回归人类真正的普世价值,消 除普世价值与多样性世界对立的根源,成为中国崛起的时代使命。 近年来,中国外交的麻烦,表面上源于美国强势重返亚洲、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 不适应,实质上源于对中国崛起道统性的质疑。因为,中国人自己并没有很好思 考 中 国 为 什 么 要 崛 起 的 根 本 问 题 。 中国为什
2、么要崛起? 或者说,中国凭什么崛起?这是一个往往被人忽视而十分关键的问题。 当 笔 者 问 “中 国 与 世 界 ”课 上 的 大 学 生 时 , 得 到 四 种 回 答 回 答 一 : 因 为 中 国 要 复 兴 以 达 到 历 史 上 的 辉 煌 。 比 如 , 中 国 在 1820 年时 GDP 占 据世界近 40%,如今才占 10%不到。 我 反 问 如 果 中 国 达 到 历 史 上 的 顶 峰 , 比 如 说 中 国 GDP 占据世界 40%, 中 国 再 继续 崛起的合法性何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以什么为衡量指标呢, 是汉唐盛 世吗?是 否意味着恢复朝贡体系?周边国家答应吗?况
3、且, 中国国际影响力能达 到历史顶峰吗? 如果所有国家都要达到自己历史的顶峰, 朝鲜半岛还要恢复高句 丽时代,岂不乱套?学生无语。 回 答 二 : 因 为 中 国 要 赶 英 超 美 。 中 国 的 GDP 已超过英国,但还只是美国的一半。 中国要成为世界的老大。凭什么让美国做老大呀? 我反问 如果不远的将来中国的 GDP 超过美国之后呢, 中国还要不要发展?中 国的人均 GDP 能达到美国的水平吗?即便达到, 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如环境、 住房、 医疗能达到美国的水准吗?毕竟, 地球无法承担又一个美国啊! 再说, 中国传统 2文化是农耕、内陆型的,能取代美国霸权吗?学生无语。 3回 答 三 :
4、因 为 中 国 的 人 均 GDP 只排在世界的 90 位左右,才世界平均值的一半。 因此,发展是中国的人权。 我反问 如果中国的人均 GDP 达到世界均值呢, 中国还要不要发展?要继续发 展 的 目 标 何 在 呢 ? 学 生 无 语 。 回答四:因为中国要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西方主导的世 界是不公正、不可持续的。 我反问中国要和平发展,难道俄罗斯、印度不是和平发展?欧盟还被公认为 和平发展的典范呢。中国要建和谐世界,难道伊朗不要建和谐世界?中国究竟发 展到什么程度才能实现世界和谐呢?学生无语。 看来,我们还真的好好思考一下伴随中国崛起带来的一个根本问题中国崛起 的 道
5、统 性 何 在 ? 道统者,认同、正统、弘道之谓也。如何对待自身历史,如何对待现实霸权,如 何面向未来世界,是中国崛起的三大考验。换言之,如何反省中华原生文明从而 实现中华文明复兴与创新型崛起并举,如何应因美国权力霸权与欧洲文化霸权从 而开创新型中美权力关系及中欧文明关系,如何应对世界未来挑战从而开创人类 文明新范式,直接考验中国崛起的合理性、合法性、合目的性。这,就是所谓中 国崛起的道统性。中国崛起的道统性面临三重挑战 从历史长时段考察,中国崛起的道统性面临“三五”挑战: 一 、 5000 年来未有之情势。 中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大国, 历史上却从未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国家 中 国历史上 G
6、DP 占据世界的四成,与今天占一成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这是中国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全球化世界, 而非独立的天下体系天下体系也只是东亚 国际体系 。 换言之, 中国从未领导世界。 这意味着传统中华文化不能自动转化为现代话语权。更具体的,农耕文明不适应如今海上贸易与相互依存时代。1. 农 耕 文 明 的 生 产 方 式 , 自 给 自 足 的 小 农 经 济 , 不 适 应 当 今 以 内 需 、 外 贸 、 投 资 三 位 一 体 式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需 要 。 内 敛 式 外 交 哲 学 产 生 于 资 源 稀 缺 时 代 , 不 适应以内需为导向的未来经济发展模式需要。42. 农耕文明
7、的交换方式或生活方式, 重防御轻进攻。 无论是老子的 “无为而治” , 或孔子的 “恢复周礼” , 或孙子的 “兵法天下 ”, 或墨子的 “兼爱非 攻” 等诸 子百家思想,都不能解答中国面临的全球化困境。3. 农 耕 文 明 的 思 维 方 式 , 如 提 倡 “天 人 合 一 ”理 念 , 这 与 当 今 以 理 性 和 私 域 为 基础的民族国家体系不相容;应对当今以气候变化为重要关切的世界挑战, 也非回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二 、 500 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现代知识体系是价值附加 (value-added) 的西方话语体系。 中国要提升话语权, 是与 500 年来的现代知识体系接轨
8、和解构的问题。 通过接轨赢得的话语权是有限 的。 那么解构呢?的确, 五百年来西方知识体系难以为继, 世界多样性已然事实, 从西方的普世理论转为世界理论的普世性,尚有可能。问题是,宏大理论难再, 只求文化特色理论而已。 换言之, 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大发展机遇, 然而终究难 以企及西方在世界所取得的垄断地位。 三 、 50 年来未有之困境。 50 年前的中苏论战是文斗,之前的朝鲜战争是武斗。两者使中国分别与两个超 级大国划清界限, 赢得了新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这表明, 以前的话语权是靠打出 来 的 , 可 谓 枪 ( 笔 ) 杆 子 里 出 话 语 权 。 现 在 , 中 国 强 调 的 是 “
9、不 争 论 ”, “摸 着 石 头过河”, 话语权自然少了。 改革开放基本上还是按照以西方游戏规则为主导 的全球化逻辑展开的,故长期以来会产生一种路径依赖。世界进入新战国时代, 礼崩乐坏, 中国无力独自打造新的国际话语权, 也无法简单从西方那里争取话语 权 。 中国崛起的道统在于内外兼修 上述挑战表明,中国现为世界工厂,要成为世界实验室,必须提供全球思维的公 共产品。为此,中国外交新思维,应兼收并蓄东西方文明、历史与现代模式,与 国际社会共同探索引领世界未来发展需要的外交哲学理念和制度安排。这种外交 哲学理念,应“ 源于自己而属于世界 ”;制度安排应超越民族特色,寻求世界最大 公约数。中国成为
10、世界领导型国家,面临的是文明转轨:从传统内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 从地区性国家转变为全球性国家。 当中华文明走向海洋, 才能塑造包容自己历史、 包容西方的全新文明。这种全新文明甚至是为世界探索的超越西方的发展模式、 文明形态。梁启超在 中国史叙论 一文中提出中国的三重身份: 中国的中国、 亚洲的中国、 世 界 的 中 国 。 以 此 对 应 , 今 日 之 中 国 , 身 份 有 三 : 一 是 “传 统 中 国 ( Traditional China) ”, 即 传 统 农 耕 文 化 、 内 陆 文 明 孕 育 的 “文 化 共 同 体 ”。 二 是 “现 代 中 国( Modern Chi
11、na)”,即近代以来随着“ 天下”观破灭后被迫融入西方国际体系而5塑造的现代 “民族国家” 身份 。 由于国家尚未统一, 民族融合与核心价值观建构挑 战 尚 在 , “现 代 中 国 ”身 份 仍 在 建 构 中 。 三 是 “全 球 中 国 ( Global China) ”。 它 是 指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那些利益和观念国际化、 全球化的部分, 即坚持传统文 化, 又包容价值普世性, 而处于形成之初级阶段的全新国家身份。 如今, 五亿网 民越来越多地拥有“全球公民”身份,而非“中国人”之单一属性。传统中国身份, 经历 “夷夏之辩” 而形成。 现 代中国, 经历 “中西之 辩” 而塑造。
12、全 球 中 国 , 因 为 “走 向 海 洋 ”而 胎 动 。走向海洋的中华文明, 不得不再次面向西方。 不过这次是民族自觉行为、 自主选 择。它要解决的是鸦片战争以来近两百年的问题,面对的是“千年未有之变局”是 注 定 要 复 兴 东 汉 末 年 吸 收 同 化 佛 教 的 壮 举 。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被迫融入世界, 第二个阶段是主动向世界开放, 第三个阶段是中国和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 段。 前两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 现正进人最关键的第三阶段重构西方, 重构 中国认同。剑桥大学学者斯蒂芬 哈尔珀称, “正如全球化让世界变小 。 中国让西方其价
13、值观、原 则和标 准 变小” 。 其实, 中西方 并非零和 博弈关 系 零和博弈既 不 符 合 时 代 潮 流 也 不 可 持 续 。这样, 发掘传统中华文明的普世性, 回归人类真正的普世价值, 消除普世价值与 多样性世界对立的根源,成为中国崛起的时代使命。过去,我 们强调 “马克 思主义放 之四海 而皆准 ”,坚持 社会主 义的普 世价值观 。 到苏 联解 体,强 调走 “中国特色 的社会 主义道 路 ”,以 区别于 苏联模 式和苏联命 运 。现在 又在走 “包容 性发展道 路 ”, 既强调 兼收并蓄 ,又着 眼于核 心价值观的 建构,成 功关键 在于“ 改变自己 ,影响 世界” 。中国应
14、对人类 做出较 大贡献,首 推丰富了人类普世价值体系,折射出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局限性(西方性) 。普世价值并非意识形态,也并非西方专利,或西方用来“和平演变”中国的法宝。 视 普 世 价 值 为 洪 水 猛 兽 , 一 味 排 斥 , 恰 恰 是 虚 弱 的 表 现 。 其 实 , 普 世 价 值 也 存 在 “中 学 为 体 , 西 学 为 用 ”的 逻 辑 。 中 国 的 制 度 和 价 值 观 越 来 越 从 独 特 性 走 向 普 世 性。 金融危机后, 中 国提出的国际经济秩序观, 便具有一定的普世性。 气候变化问题便彰显中国节能减排, 量入为出的生活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普世 性
15、。 中国正在不断吸收全世界的优秀价值观, 同时把自己传统的价值放进去, 从 而形成日益被世界认同的价值观。 例如, 中国 人的节约观念已经影响到今天的美 国人,美国的储蓄率从 2007 年占 GDP 的 1%已 经 提 高 到 2010 年的 8%。传统价值观,日益呈现出普世性。中国模式正在丰富普世价值内涵。普世价值, 是中国崛起的道统性绕不开的根本问题。 美国取代英国 (欧洲) , 成为世界霸权, 继承的是西方文明的道统, 并通过人类现代文明创新予以发扬光大。 近代大国崛 起要么是 西方内 部的权 势转移, 要么是 以西化 为要旨的 赶超( 俄日) ,只有中国6崛起超越了历史模式。 中国崛起
16、为世界领导型国家, 是通过中美共治 (G 2) 、 实 现东西方权势转移, 还是开创文明演绎的新路径?这是未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关 键问题。中国崛起的道统还在于兼收并蓄 中国崛起的最大身份优势, 就是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这就超越了美国、 欧盟 作为人造国家、 组织的政治认同。 因此, 以所谓的民主、 人权等西方概念来诠释 中国治理的合法性, 以所谓的国际关系理论解释中国和平崛起战略, 必然是牛头 不 对 马 嘴 的 。 作 为 文 明 型 国 家 , 时 间 上 追 求 道 统 “定 于 一 ”, 空 间 上 推 崇 “四 海 一 家”,这就不能用西方式时空逻辑分析其全球化世界的崛起态势,必
17、须回到文明 的 自 身 维 度 文 明 的 生 命 力 。从文明的生命力观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对内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 是 中华民族的富强之路, 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之路; 对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 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 这是因为, 中国崛起是一种全球化现象, 并非一个 国家的崛起,依次要解决好以下三个维度问题:其一是文明的时间维度。 传统中国, 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 中国的 崛起, 是迄今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延绵不断的古老文明的伟大复兴。 然而, 这种复 兴, 不只是恢复汉唐盛世, 而是在全球化世界实现的文明复兴, 依次要解决内陆 文明走向海洋、 传统文化走向现代
18、的时代课题。 中国崛起, 纠结于台湾问题、 南 海 问 题 等 , 本 质 上 是 “中 国 的 中 国 ”、 “亚 洲 的 中 国 ”二 元 身 份 的 纠 葛 。 只 有 恢 复 中 国在亚洲的文明道统地位, 台海关系、 中日关系、 中国与周边关系, 就将自然理 顺。其二是文明的空间维度。 现代中国, 是一个五 百年来被迫融入西方体系的民族嬗 变。 中国是文明古国少有未被西方完全殖民、 且改革开放不以西化为旨趣的国家。 现代中国身份建构, 不仅要处理传统文明如何实现现代化, 而且肩负实现东西方 文明大包容的伟大使命, 其直接的挑战就是合理、 合法、 合目的继承西方领导世 界的道统, 避免落
19、入西方式大国崛起的权势转移陷阱、 东西方文明的冲突。 中华 文明能否超越西方文明为全球治理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器物、 制度与精神支撑, 是 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考验。其三是文明的自身维度,全球中国,是一个超越复兴与崛起,超越时间与空间, 着眼 于文明的生命力即自身演绎的全新身份。 在古今中国、 东西方中国之外, 实 现南北中国的人类使命, 合目的开创新型人类文明范式、 继承性创建人类普世价 值体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全新考验。坚信应该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的中国, 当以文明自觉探寻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 普世性, 以文明自信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中国崛起的道统, 不仅在于复兴传统中 华 文明, 同时在于开创
20、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从而合理继承现代文明, 而且在于实 现中欧文明 G2、 从 而 合 法 继 承 西 方 文 明 , 更 在 于 合 目 的 开 创 新 型 人 类 文 明 范 式 提供基础,实现 “传统中国” 、 “现代中国” 、 “全球中国”身份的三位一体。7因此,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不仅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而且折 射了全球化时代探索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普遍性, 是全球治理的希望, 是对人 类制度创新、 发展模式探索的重大贡献。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鸿篇巨制 历 史研究中写道 , “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 守的、 稳定的传统文化熔于一炉
21、。 如果这种有意识、 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 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 ”中国崛起的道统性寄希望于“三位一体”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我周边外交麻 烦,中美冲撞,莫不源于此。 为 应 对 上 述 “三 五 ”困 境 , 中 国 应 实 施 三 “大 ”: 大复兴: 为应对五千年之困境, 中国应实现文艺大复兴, 即恢复先秦时期诸 子百家时代的多元思想文化,还原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一家之言的自然状态, 同时挖掘传统中华文化之现代普世性内涵。 在此基础上, 实时将内陆文明升级为 海 洋 文 明 , 超 越 文 明 形 成 的 地 域 限
22、制 , 培 养 “全 球 中 国 ”新 身 份 。 大和解: 为应对五百年之困境, 中国应与西方实现大和解, 实现普世价值的 双赢 西方价值中有普世性, 中国价值中也普世性, 世界各种文化价值普世性 总和才接近于真正的普世价值。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新的普世价值观, 是实现 中西大和解的媒介。 大包容: 为应对五十年之困境, 中国应走包容性崛起之路, 最大限度包容对 手、包容他者、包容时代。其关键是,着力阐释好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普世性, 走 出 传 统 现 代 、 中 国 化 西 方 化 、 国 内 国 际 的 二 元 悖 论 。 ( 作 者 为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同 济 大 学 特 聘 教 授 、 中 欧 学 术 连 线 主 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