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灯下漫笔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两课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网上收集苏轼资料,阅读苏轼的诗文。(2)初读课文,正音、识字、了解课文大意。二、教学课题二、教学课题赤壁赋之文美体现于景美、情美、理美。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从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因此确立本课的目标为:1、培养学生阅读浅议文言文的能力。2、诵读,理清思路、把握内容。3、深入理解文中情美、理美,学习苏轼的乐观豁达,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三、教材分析赤壁赋
2、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三单元。全文山中明月水上清风写起,其景状如仙境,又有客由水月兴起思古之忧伤和人生短暂的感慨,最后作者巧妙地以水月作比,从变和不变的角度辩证地分析了宇宙和人生。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议论,从没离开水与月,是整篇文章如诗如画,又散发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是说理部分,折射出黄州的苏轼,经过了人生坎坷磨难的历练后,豁达、超然、从容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赤壁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人生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容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本课的重点难点为文言知识的积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统一的特点;分析文章蕴含的哲
3、理。教学难点: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2(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力求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2)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3)理解文中所含的人生态度和这里意义。2、教学难点:(1)体会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通过质疑、交流的手段达到积累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介绍作者及文章张相关背景。2、诵
4、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月亮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寄托着许多文人的情思。面对月亮,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发出这样的人生慨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深刻的人生哲理,也能感受到苏轼的乐观豁达。然而他的才华却成为小人们陷害他的把柄,这使得苏轼宦海沉浮,几经磨难。黄州是他人生的低谷,这位乐观的文人是如何从低谷中走出的呢?苏轼在黄州的月色下又有什么样的思考呢?学生活动: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片段http:/ (二)诵读、疏通文意、整理文言知识31、学生听课文朗读 百度音乐盒赤壁赋学生诵读 注
5、意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2、学生根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根据情况提示重要知识,3、教师展示赤壁赋文言知识点,http:/ 乐由何来?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段:悲情 苏子 缘何而然?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段:悲情 客 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段:以水月做比 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段:乐 为何如此?忘情尘世的洒脱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品味文章中含义丰富的语句,对文中的情和理进行再鉴赏。教学过程1、提问背诵2、
6、通过上一节的分析,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教师板书: 游 景乐 (以景动人)“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问 理 喜 (以理警人)3、鉴赏:(1)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 柔和之美 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 苍凉之意 凭吊古人(虚)4哲理中的“水月” 人生须臾 体悟人生(虚)(2)探讨山水给苏轼的影响苏轼的生命中是离不开山水的。山水是超然的,苏轼置身于山水中,苏轼也是超然的。虽说此时寄情山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小人的陷害、坎坷的仕途使苏轼跌跌撞撞,但他此时毕竟还是选择了山水,并且在山水中汲取了新的生命力量,他用这力量重新创造了生命的价值,提升了
7、生命的高度。此时的苏轼才转变为我们印象中的苏轼。也可以说山水诗苏轼的生命,山水不再是自然的山水,而是苏轼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诗人在贬谪中的顿悟 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苏轼的独特 山水:http:/ c5da713e.html(3)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本文的旨趣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怀?主 达观 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 悲观 人生短暂,生命渺小“主” “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苏轼水逝去而常流, 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为什么采用
8、这种形式?文体常识 赋 http:/ “抑客伸主” 。形式上: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4)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六、教学反思赤壁赋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是一篇集景、情、理完美结合的美文典范。不可多得。其中写景、抒情、明理的优美句子比比皆是。学习时,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切合大纲能够阅读浅议文言文的要求还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做好“鉴赏”二字的功夫,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5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吉林省 学校:通化市靖宇中学 姓名:高家莹 职称:中教二级 通讯地址:通化市靖宇中学(134000)曾参与“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 ,其间多篇论文获奖。参与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优秀实验教师,多篇论文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