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德鲁斯战略思想及其扩展第 23 卷第 6 期2O02 年 11 月科研管理ScienceResearchMmgemer 吐V01.23.No.6Nov.2002文章编号:10002995(20o2)o6 0060001安德鲁斯战略思想及其扩展项保华,罗青军(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摘要:安德鲁斯提出的战略分析框架包括了环境与企业实力两个维度 .此后的战略研究以此战略框架为基点,围绕环境维度,企业实力维度深入开展起来.环境维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态复杂条件下战略的变化;实力维度则深入探讨了其构成要素如企业资源基础观等;在环境与实力间则是如何匹配的问题.关键词:战略:环境;公司实
2、力;匹配中图分类号:Y270.7 文献标识码:A战略理论研究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现代战略理论的研究则被认为始于1971 年.以 An.drews 的经典着作 公司战略概念 的出版为标志 (Collis,Montgomery,1995).三十年来,战略研究呈百花齐放的状况,相当多的战略观点沿着环境与公司实力两维对 Andrews 战略思想进行了深化与细化,可以将 Andrews 思想比作一粒种子,其它观点正是其结出的果实.1Andrews 战略思想简述在 Andrews 框架之前 ,对战略作结构化分析的研究者不乏其人.如六十年代美国学者 Ansoff 在研究多元经营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
3、战略四要素说“;Chandler 在其所着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指出了企业经营战略要适应环境变化,组织结构必须随战略变化而变化.但是还没有研究者对企业战略要素进行比较全面的细分.这一工作主要是由 Andrews 完成的.Andrews 在发表于 1971 年的经典着作公司战略概念中首次提出一个战略分析的框架.他把战略定义为公司可以做的(Mightdo)与公司能做的(Cando)之间的匹配(Match). 所谓“可以做“ 即环境提供的机会与威胁;“能做“ 即为公司自身的强项与弱项,这就是着名的 SWOT 分析,它由环境与公司两维构成.SWOT 分析方法提供了结构化的分析思路,明确指出应从环境与公司实
4、力两方面寻找战略过程的线索.但这个框架比较粗糙,它没有给出如何系统,具体地从这两方面去进行分析.此后战略管理学家对这一缺点进行了弥补,他们对环境机会与威胁,公司强项与弱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许多观点.2 后继研究在环境维度上的扩展自 Andrews 战略框架提出之后,战略研究沿环境与公司实力两个维度蓬勃开展起来.笔者认为,在环境维度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收稿日期:2O020320.作者简介:项保华(1957 一),浙江仙居人,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企业战略,组织变革及管理技能开发等.罗青军(1973 一), 四川万县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注
5、册会计师及注册资产评估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科研管理 2002 经2.1 对环境因素本身的结构化分析对环境因素的结构化分析方面,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行业结构学派的理论.行业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的 Porter 教授.他深受以 Mason 和 Bain 为代表的产业组织学派的影响,将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中,提出了产业结构分析的五种力量模型.他认为行业的竞争状态和盈利能力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其中每种竞争力又受到诸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在行业竞争作用力及深层次原因确定以后,企业分析自身在行业中的强项与弱项,据以作战略决策;在产业结构分析框架下,Port
6、er 进行了战略集团(strategyGroup)的划分及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对企业竞争力分析的结构化模型价值链方法.一个较完整的战略分析框架就形成了:首先运用五种力量模型对产业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产业;然后结合企业的强项及弱项分析 ,选择一个战略集团作为企业的定位;最后进行企业价值链创造.Porter 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对中观环境的分析上,还涉及微观层面的(企业)分析,对一般环境涉及较少.Hitt,Ireland,Hoskisson(1987)增加了一般环境分析,即 PEST 模型.在他们看来,一般环境是公司运作的最基本的环境因素,包括了政治(Politica1), 经济(Economica1)
7、,社会(socia1)及技术(Technica1)多方面,企业的战略研究应该从对一般环境的分析人手.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近十年变化巨大:Betds,Hitt(1995)动态环境的特点作了初步总结,他们认为环境呈现技术变化及扩散加速,信息密集,知识密集及边际递增产业浮现四大特点,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增加而可预测性降低,产业界限变得模糊,因而企业必须以新的管理思维模式,新的灵活组织机制来应付挑战.这方面的研究亦呈深入之势.在mdrews 明确提出战略制定的环境这一重要因素之后 ,经过多位战略学家的发展,对战略环境的分析从一般环境到产业环境都具备了,或者说环境因素的主要方面都已经涉及
8、,而且逐渐运用动态的观点来分析问题.2.2 对具体环境因素的分析Porter(1985)及 Hitt(1987)等提出了环境因素的主要方面,他们同时指出了研究所涉及的具体环境因素.近年来有关这些具体因素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如自然环境规制,专有技术,公司与顾客间关系,纵向协作对公司战略影响的研究.Henriques,Sadorsky(1996)检验了环境规制是决定涉及环境问题的管理行动的主要因素的假说,他们发现顾客压力,股东压力,及社区压力等对公司的环境发展计划发挥重要作用,但政府的环境规制则是最主要的压力来源;Rugman,Kirton,Soloway(1997)区分了五种层次的环境规制; 在
9、战略管理领域中,Porter(1990)认为适当设计的环境政策可以导致公司水平上的先行者优势,及早采用严格的环境标准可以使创新分流,降低成本或提高质量,从而引致公司净利;Rugman,Verbeke(1998) 提出了基于资源的公司层次的竞争力和环境规制之间相互作用的观点,他们运用公司特殊优势(A)及国别特殊优势(CFA)分析了在规范的国际商业环境中跨国公司的绿色能力,运用 FSA/CFA 框架发展了关于环境规制,竞争力及公司战略的假说.在产业环境中,有关战略联盟及战略网络的研究较多.在研究企业行为及绩效为什么不同时,许多研究者倾向于把企业视作自主单位(AutonomouSentities)根
10、据外部产业资源或内部资源及能力而努力获取竞争优势.实际上,企业总是处于与其它组织成员构成的社会,技术及交换关系之中(Gulati,1998).它们表现为战略联盟,合资企业,长期客户关系及其它类似的关系.Gulafi(1998)总结出企业战略网络的五个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结构,产业定位,不可模仿的资源及能力 ,定约及协作成本,动态网络约束及利益.在 ac(1998)看来,这一分类是他们对该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不仅如此,他们还运用社会网络观点对上述五个领域进行了初步分析.Gulati(1998)运用社会网络观点对战略联盟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分析框架,他还具体地研究了联盟企业的学习动力,企业单独利益与共
11、同利益对联盟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影响.在关系网络对初创期第 6 期项保华罗青军:安德鲁斯战略思想及其扩展及早期增长期企业影响的研究中,Hite,Hesterly(2001)认为,企业从初创期到早期增长期,其网络关系将从基于企业家个人的网络向基于成本收益比较的网络转化,网络结构,网络成员资格及关系形态也会发生相应变化.Shaffer,I-Imma(2000)研究了网络中企业与政府间(Businessgovemtnt)的关系问题,指出了企业内部在这方面可能存在的三种冲突形式,发展了一个企业与政府间关系管理的模型.2.3 公司战略与环境互动的研究传统战略研究往往是从环境开始的,这与环境相对稳定有关.
12、但因技术的飞速发展,战略环境本身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传统分析方法已经被视为“给飞逝的慧星拍照“,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战略研究逐渐转向于企业能动地对环境施加影响方面.Levy(1994)较早地将混沌理论运用于战略研究.他认为产业影响企业行为,企业行为的反作用也可能改变产业结构及竞争态势;产业是一个混沌系统 ,不可能对其进行长期预测,因此柔性及适应性就成为企业生存的两大关键.同时,混沌系统也有一定的秩序,对它进行短期预测是可能的,为应付复杂性,发展导向及决策规则就很重要了.Brandenhurger,Nalebu1995)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企业如何能动地作用于环境的问题.他们认为,企业环境因素主要
13、包括顾客,供给者,替代品及互补品所代表的力量,它们之间的博弈可以用 PARTS(Player,Addedvalue,Rules,tics,Sc0pe)来表述,适当改变其中一项或多项力量可以使环境变得有利.这种思路无疑可以推广到对环境其它因素的分析上.Courtney.Kirkland,Viguerie(1997)区分了战略环境不确定性的四种类型 ,并提出了三种主要的战略选择.其中一种就是塑造未来战略(Shapethefutu).Luehrman(1998) 针对环境的不确定,提出了战略作为选择权组合的观点,它使战略性投资决策更具合理性.正是由于环境的多变,近年来战略更注重于对于顾客的价值创造问
14、题(Chart,Mauborgne,1999,2ooo).他们提出了战略重心应该从“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好 “转移到“使本企业对顾客提供的价值具有独特性而与竞争对手无关“,这与笔者早先提出的 “真正的竞争优势是没有竞争的优势“ 观点是一致的.价值创新观点认为,企业可以能动地塑造产业环境而不只是适应它.以上我们大致总结了后继战略研究在环境维度上的深化与细化.笔者认为这主要表现在如上所述的三个方面.由于新的竞争景框的出现,这三方面的研究发展很快.3 后继研究在企业维度上的扩展Andrews(1971)战略分析框架中 ,企业强项及弱项是主要维度之一 .在六十年代他曾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
15、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及渴望,社会责任.它们分别对应企业战略的环境约束及内部约束.对于内部约束,在他“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res-舢袱 s),形成独特的能力(capacities),以获取竞争优势“的陈述中表明了资源,能力两大方面.此后从企业内部角度进行的战略研究正主要是从这两方面展开的.3.1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Coreo0l 印岫傥 view)Prahalad,mml(199o)的经典文章引起了核心能力理论热潮.在这篇文章里,他们提出了核心能力之树的概念.树根由核心能力构成,在核心能力基础上形成核心产品,由核心产品延伸出终端产品.他们总结出两种公司概念:基于战略业务单元(SB
16、u)及基于核心能力(CoreCpetence)的公司,从五个方面对这两种概念进行了区分.此论文引起了对核心能力的广泛讨论.Javidan(1998)提出了核心能力规划八步法 ;Chiesaetal(1999)提出了一个实用的核心技术能力规划框架,并以 PHII.WS 的多媒体业务为例进行了说明.这一框架包括四步: 图示技术能力,首先图示未来产品及其隐含的技术并评估这些技术能力对产品的重要度;评估技术能力的相关性,评估每项技术能力对未来产品的相对贡献,然后评价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评估技术能力成功可能性,通过技术风险与商业科研管理 2OO2 矩风险的评价,确定产品与技术能力成功的可能性;选择核心技术
17、能力 ,联合评估所有技术能力的相关性,识别出最佳绩效能力矩阵,选择核心技术能力组合.从国内研究状况看,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受到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有的学者提出了以核心能力为主导逻辑的战略管理,并提出了以核心能力为主导逻辑的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基于知识联盟的企业核心能力培养,形成有效的学习机制的运行模式;企业核心能力具有周期性,研究了企业核心能力跃迁过程.除了理论研究,许多学者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对具体企业进行了实际的分析.3.2 战略资源理论(RBV)Penrose 在其 1959 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企业的资源基础观,Wemeffelt(1984) 对此进行了发展;此后 Collis,Mont
18、gomery(1995)进一步深化了战略资源理论.这种企业资源基础观认为作为企业有价值的资源存在多种形式,企业的仪式,程序及文化等组织能力都是企业战略资源的一部分.他们认为,战略资源的价值由稀缺,可获取及必需三种基本力量来决定,并且具有五个特征: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持久性,可获取性及竞争优越性.战略资源论的启示在于,为创造竞争优势,经理们应致力于营建满足上述五条件的独特资源,这些资源通常是无形的,常表现为企业文化,技术及转换能力等,同时市场力量的作用是强大的,这要求经理们要同时从企业内部,外部来进行考查,要持续地投资,提升及恰当运用战略资源.对企业资源,能力的研究往往交织在一起,并且对它们的研
19、究也逐渐深入与细化.例如,对企业高管人员的研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等莫不如此.4 战略的匹配观Andrews(1971)提出了企业战略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与威胁同公司的强项及弱项应匹配(Match)的观点.匹配概念被广泛接受与运用.Drucker 提出了企业环境 ,使命与实力三者之间的匹配是战略的首要问题.而在Porter(1996)看来,企业战略可分为三步:定位(Position),权衡(Tradeoff)及匹配(Fit).定位基于对一般环境及产业环境的分析,实质是企业与环境匹配的概念;权衡,基于环境及战略目标而对企业资源 ,能力进行的取舍;但Porter 的匹配 (Fit)与 Andrews
20、 的匹配(Match) 有些许差异 .Porter 的匹配更多地强调不同行为之间的组合方式,Andrews 的匹配(Match)强调了环境与公司实力之间的配合.Porter 的匹配(Fit)是对 Andrews 的匹配(Matci:.观念的有益补充.在 Porter(1996)的战略字典里,企业内部的匹配被视作导致经营效率(OperationalEfficiency)的一个因素,而经营效率是不被他视作战略的.因此,在他看来,日本企业是有经营效率的,但没有战略.有的战略管理学家对此则不以为然(Mintzberg,Lampel,1999).由于环境的持续变化,战略面临动态适应及发展,匹配亦是动态过
21、程.Markides(1999)提出了动态战略的观点,该观点以.一WhatHow 为框架,把战略作为“在现有产业发现独特战略位置一在目前战略位置上成为优胜者一寻找的战略位置(或进人不同产业)一同时管理新旧战略位置一从旧位置转移到新位置上一在现有产业位置上成为优胜者“的无限循环,其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匹配被不断打破而又不断重建的过程.在新的竞争景框下,环境呈现快速变化,不可预测性,原因与结果更具非线性特征(Bettis,Hitt,1995).企业资源与能力同环境的匹配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郭斌研究了企业核心能力跃迁过程;Mintzberg,Lampel(1999)运用了战略进化(S
22、uategicEvolution),战略学习(StratecLearning)的概念.除了学习,Bettis 及 Hitt(1995)还使用遗忘(U1jearning),即对过去成功经验的忘却.对上述观点可以作如下总结:首先,匹配是必不可少的 ,它包括企业资源与能力同外部环境的匹配,企业内部各因素各流程之间的匹配;其次,环境是在不断地变迁的 ,匹配也呈动态发展之势;动态发展的来源或根据却在于组织的学习与遗忘能力.第 6 期项保华罗青军:安德鲁斯战略思想及其扩展5 总结?5-本文以 3mdre,s 提出的战略框架为基点 ,围绕框架的环境维度,企业实力维度两条线索,结合近期相关的战略文献,在环境,实力及匹配三方面对有关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总结.我们发现正是在这个框架之下,战略理论的研究呈现了深化与细化的特点.对环境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对环境因素本身的结构化分析 ;对某一个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