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化学入门指导.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334819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入门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入门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入门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入门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入门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化学入门指导一、化学是什么?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应用的科学。它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地球、月球和其他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

2、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合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依照所研究的分子类别和研究手段、目的、任务的不同,派生出不同层次的许多分支。在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化学传统地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分支。20 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都获得了新的手段,导致这门学科从 30 年代以来飞跃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现在把化学内容一般分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七大分支

3、共 80 项。根据当今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它与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医学、地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情况,化学又可作如下分类: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有机化学: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流体界面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高分子化学:天然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高聚物应用、高分

4、子物力。核化学:放射性元素化学、放射分析化学、辐射化学、同位素化学、核化学。生物化学:一般生物化学、酶类、微生物化学、植物化学、免疫化学、发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学等。其它与化学有关的边缘学科还有:地球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环境化学、宇宙化学、星际化学等。 二、高中化学学什么?高中化学知识按教材的体系讲,首先是通过序言部分,让学生认识化学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深厚兴趣;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是对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承接,并对后面解决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及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问题作铺垫;之后第三章“物质的量”所学的是化学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国际物

5、理量,它将对化学学习过程中定量认识化学反应关系以及进行化学计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介绍原子结构及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这是整个化学的总谱,学好这一章对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都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至于第二、四、六、七章及高二教材第一章、第四章都是围绕“元素周期律”这一化学基本理论来认识各主族元素及其物质的。高二教材第二、三章是讲“化学平衡理论、电离理论”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可以更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及反应产率的因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定量分析的意识。高二教材第五、六、七章讲有机化学基础,使学生初步认识

6、有机物的基本知识。高三化学选修教材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和提升。高中阶段化学的内容,如果说以上是按经度来梳理的话,那么按知识纬度梳理,通常把它分为六大部分。即: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而这六大部分的要素在具体学习时往往交融在一起的,例如:高一教材第一章应划分到化学基本理论这一部分,但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基本概念(如: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等);在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时必然涉及单质及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目前只涉及极少的有机化合物,如:醋酸、蔗糖、酒精等最常见的例证。我们知道醋酸属于弱

7、电解质,蔗糖、酒精属于非电解质。 从六大部分相互交融但有侧重的划分而言,我们在具体学习时可以把它们看成学习内容时的六大研讨参数。即每学到一章新内容,我们可以自觉地认识到本章侧重的是什么?其它五种参数是如何交织融汇在一起的?譬如,我们即将学习的第二章碱金属,应该划分到“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这一参数中去,我们将怎么研究碱金属呢?我们会展示一种物质(金属钠),让大家首先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硬度;再将一小块钠放入烧杯里的水中,用玻璃片盖住烧杯(但不能密封了!)再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浮,熔化,游动,嘶嘶响,变红”。然后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在常温下,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气体,并放

8、出热量;钠的熔点低于水的沸点,密度比水还小;反应方程式为:2Na+2H 2O=2NaOH+H2,离子方程式为:2Na+2H 2O=2Na+2OH +H2;氧化剂为H2O,还原剂为 Na,转移电子总数为 2e 。从以上学习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涉及了化学实验,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热化学的基本理论;同时还涉及置换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基本概念,以及得失电子总数的计算。显然,有五大学习参数都交织在一起了。三、 高、初中化学知识有怎样的衔接?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

9、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同素异形体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

10、空白点。2.高年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氧化一一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 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年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四、高中化学的特点是什么?1、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石 在初中我们做过一些实验,如向澄清的石灰水中不断通入 CO2 气体;向稀盐酸里加

11、入碳酸钙固体颗粒。到高中来以后,我们也要做离子反应中的相关实验;如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是我们即将在第二章学习中必须演示的实验。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得出一个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学生实验还要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我们通过规范正确的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一种判断是否正确,实验是唯一可靠的依据,例如:通过演示导电性实验,分析之后我们得出结论:HCl、NaOH 、NaCl 为强电解质,CH 3COOH、NH 3H2O 为弱电解质;电解质溶液导电依靠水溶液中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等等。可见,化学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基石,必须十分重视化学实验,

12、珍惜到实验室操作实验的机会。 2、化学中很少有绝对规律 (1)化学规律很少能够绝对化,在初中我们学过这样一个规律:“强酸不能制弱酸”,但这个规律在高中有不符合的实验:H 2S+CuSO4=CuS+H 2SO4。 (2)化学规律要注意它成立的前提条件。在离子反应一节里,五种电解质的导电性实验中 CH3COOH 溶液、氨水的导电性相对弱一些,由此若得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差”的结论,那就错了。该实验的前提是各电解质溶液的起始分子浓度相同,温度相同。又例如:氯化铵易溶于水,但在煤油(或 CCl4)中不溶解而沉淀。(3)要注意化学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浓 H2SO4 具有强

13、氧化性,但它不能氧化SO2;Fe3+ 也是常见的强氧化剂之一,Fe 2+是常见的强还原剂之一,但两者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受另一规律的制约:“同一反应中同种元素的相同价态之间不能反应。” (4)要注意规律的正、反两面的互补性。例如: Fe2+、I 、S 2 的还原性强,反过来它们的氧化性弱,而且 I 、S 2 处于最低价态却没有氧化性;氢的金属活泼性强于铜,反过来 H+的氧化性就弱于 Cu2+等,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能找到许多这样正、反两面具有互补性的例子。 3、化学的基本理论交错贯穿在化学的全过程,第一册第一章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离子反应理论、热化学理论是此后我们学习元素的单质及化

14、合物的基础分析工具,以后还要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结构、平衡理论等都会成为我们分析化学问题,掌握化学规律的基础性工具。所以,对化学基本理论一定要透彻理解,熟练运用。何谓工具?筷子是吃饭的工具,神七是飞天的工具,武器是打仗的工具! 4、认真体会化学的基本思想 从前面的阐述我们应该体会到化学有其独到的内涵与思想。 (1)化学的规律必须尊重化学实验与事实。 Fe2+、Cu 2+、Fe 3+在水溶液中分别呈浅绿色、蓝色、黄色。这就是事实,谁都不能更改它!CaCO 3 与稀盐酸反应有 CO2 气体放出,CaCO 3与 NaOH 不反应,这也是事实,我们不能否认它。所以,学习化学必须尊重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15、这些最基本的事实,你才能够较好的去掌握它们之间变化的内在规律。对物质的分析与思考必须建立在从事实到事实的链接,决不能空想或歪想,否则就会出现编造物质的性质或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现象。 (2)化学之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思想。例如:我们说化学规律是有前提的,换句话说,化学中没有绝对的规律,只有相对规律。化学中有普遍规律,也有特殊规律。若我们用这种辩证的思考去接受化学的事实,就会觉得化学很有趣味!而不会像某些同学说的“一会这么说,一会那么说,化学就是瞎说!” (3)结构决定性质是贯穿化学始终的一个根本规律。一种物质的“色、味、态、硬度、密度”,能够发生什么样的反应都可以回到物质的结构上去找到根本原因。 由

16、此看来,体味化学之根本应从物质的结构,化学的实验这些基本的事实中用辩证的思想去寻求感悟!五、学习化学有哪些基本方法?任何科目的学习只有四个字“记忆、理解”!有人把化学称之为“理科中的文科”,从学习的阶段来看,高一、高二上新课、打基础是一个阶段;高三复习是另一个阶段。今天我们只谈高一、高二阶段的记忆与理解问题。 1、打基础阶段要记忆什么? (1)记忆“知识源头” ,如代表物,典型实验。以此为依据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才可以形成正确的结论。这种“知识源”就是物质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一种活“标本”,我们能从中提取各种各样的信息。 (2)记忆知识的主线索。例如: Na 在化学反应中完全失去电子,

17、形成+1 价的 Na+离子,这是实验事实。那么,它为什么形成+1 价的阳离子呢?由于 Na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只有 1 个电子。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的原子还有哪些呢?H、Li、K、Rb 、Cs。 再换一种知识源:Ca、Cl 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Be、Mg 、Ca、Sr、Ba;F、Cl 、Br、I。 显然,通过对三个“知识源”:Na、Ca 、Cl 的结构研究,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结构有相似性性质必然有相似性;结构有差异性,性质也随之有差异性。通过分析、类比、推理,我们就很轻松地把握了同一“主线索”的多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在化学的学习中我们随时可以用这种局部线索去思考、勾勒各类结构、性质、

18、规律。 (3)记知识的“制高面 ” 打个比方:“知识源”就像桥墩的根基,“主线索”就像桥墩,“制高面”就像桥面。刚才,所述就已经涉及到了这种“制高面”:元素周期表,溶解性表,化学反应的网络关系,基本理论的思考模型,主要的化学思维方式等。 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去构建自己学习化学的认识系统,化学就会显得丰富而精彩,就不再是“多、杂、散、乱”的感觉了! (4)记忆是有规律的 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识记,保持,再认知和巩固。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人的记忆能力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贮存 1015 比特(byte)的信息,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 10%,还有更

19、多的记忆空间有待发挥。 (1)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1850 1909)实验: 及时复习的知识贮存 甲组:100% 一天后: 98%一周后:83% 不复习的知识贮存 乙组 100%一天后: 50%一周后:33% 所以,及时复习,滚动式复习记忆,事半功倍。 (2)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得也越慢。 (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化艾宾浩斯曲线 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 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到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一个

20、人的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具体而言,进入高中后你每天必须用不低于 1 小时的时间温习当天,前三天,一周内所学习的知识。遇到各学科的问题,做错过的习题,滚动式温习,理解,体会,才可能形成记忆的良性循环,切不可贪多求快! 2.打基础阶段如何去理解? 理解的关键是不断尝试“自主学习”的乐趣。 (1 ) “不自主”学习是一种通病,主要原因不在学生本身,而在外部环境。在现有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下,学校、社会、家长短视行为十分严重,“一切向分看!”这就必然导致急功近利、拨苗助长。“灌输式”教学的盛行,学生的自然发展状态遭受严重破

21、环和扭曲。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并且尝试着逐渐改变这种不良习惯。否则将遗害久远!近期楚天都市报有一则令人震憾的报道:1996 年湖北省阳新县状元王远,当年考分 641 分,差 2 分没有录取清华大学,最终被中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由于他对学校不满意,对专业无兴趣,自己退学在家,现因生活所压,在阳新县城街头用文件袋拾垃圾谋生。这只是近期报道的一个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可见,在扭曲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我们不及时得到调整,最终会由于“兴趣”枯竭半途而废。 (2 )尝试自主,快乐学习。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去感悟自主的压力与乐趣,在外界的帮助、引导、配合下形成独立生活

22、、自主学习的健康心态。你可以这样尝试做:自己先预习某学科的某一章内容之后,做课后练习;带着发现的问题,再回头来看课本,查阅教辅,尽最大的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再对应学习某种较合适的教辅:读一读,想一想,抄一抄,练一练,问一问(“五个一”);若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用一个固定的笔记本记录下来,随后通过讨论解决。在这种追逐学问,游戏学问的经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你一定会体会到无穷的快乐! (3 )把自主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自主学习的基本过程是:阅读、思考、查询、集疑、听课、解题、温习。把这种循环往复式的自主学习程序变成自己一种自觉的内在习惯,就是一种良好的开端。这种外在形式稳定而内容在向前不断延

23、伸的学习程序正像不停旋转的车轮推动汽车不断向前奔跑一样!你每天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握好学习的方向并不停地运用好这种惯性。这样,你的学习效率就不断地提高,学习效果就好起来了,从此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4 )构建自己的认知系统。从学会行走,到能够奔跑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大家都是依靠自己通过多次摔跌之后才会走路的,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样。不同的是,现在我们得学会思考,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仅靠老师“填鸭式”地灌输,“开会式”地听老师讲课,只能使自己的思维之树越来越枯萎凋零,正像不坚持锻炼的人肌肉会萎缩一样。再说,人的一辈子需要“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可能一辈子依赖老师,真正有建树的人都是在学校就

24、完成了适合自身的一套思考体系和思维方式,他们才真正属于把书“读活了”的典范! 他们的密诀在哪里?就在于构建了一套完美的认知系统。从学习而言,同学样应建立自己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立交桥式”认知系统和思维方式。而这一过程的完成,就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六、学好化学应做怎样的设计与规划?1、明确学习目的。我们到高中来的目的就是要考上理想的大学,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规范学习态度。大家到高中来是接受艰苦磨炼的,不是来享清福的!走进一中的大门本身意味着你应该做好吃得苦中苦的思想准备。以前有人总结出了这样一句戏言:“走进重点高中的学生相当于判了三年有期徒刑,走进重点高中的老师相当于判了

25、无期徒刑!”尽管是一句戏言,但直白地道出了高中生活应以苦为乐,甘心吃苦的一种人生状态,只能师生一起努力,才能创造出莘莘学子绚丽的人生! 3、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上世纪来,人们不断地讨论高考中的“高分低能”现象,在实际中也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随着高考制度和高考命题机制的不断改革、创新、完善,这种现象越来越少见。目前的情形应该是这样的:“高能力不一定高分数,但高分数需要高能力”,因为现在的高考命题更趋于科学化、能力化。要达到“高能高分”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并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取得了融会贯通的良好学习效果。 4、把握学习技巧 (1)控制学习总量。高中一、二年级始终坚持“一书一辅一本”。(“三个一

26、”) (2)把握记忆与理解的循环过程,动起来(动眼、动手、动脑);记起来(预习、复习、温习、自习);悟起来(寻疑、集疑、释疑)。实验前面所述的“五个一”。 (3)体会化学中的辩证思想。化学不是数学、物理;也不是语文、英语。化学就是化学!化学有其自身的表现方式与思想体系。在思考时像数、理一样,建立思考模型;在记忆时,像语文、英语一样用技巧记住“知识源”。 (4)坚持设计与规划的基本策略与方向 总量控制的“三个一” 实现学习过程的“五个一” 体会“理科中的文科”;,运用好艾宾浩斯规律,每天用 10-15 分钟记忆、理解化学中的知识源、主线索、知识制高层面。 我们应该坚信: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和学习策略,化学应该是九个学科中最有趣,最易掌握的学科! 最后一句话:天才 99%出自于勤奋,1%出自于灵感。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