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生教字 武生院关于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各系(院、部、中心):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学时分配等内容。它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为了将转型发展进一步落实到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上来,学校决定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编写范围我校各年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的所有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单独设立的实验课等。二、编写原则1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必须保
2、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把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同时更要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岗位群的需求。2要完整体现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重点明确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素质及其实现路径。3要充分体现教师的教改意识。要充分体现视频+讨论、生生互学等教学方式,在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上为学生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5要认真贯彻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接轨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要注重优秀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用。优先选用与我校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国家优秀教材、规划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有效的文献资料;
3、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的需要。三、相关要求1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将其作为教师转型发展的一项主要举措纳入年终考核体系。2. 各教学单位要合理安排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研究确定每门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小组,原则上每门课程要组织 23 人的大纲编写小组,在充分讨论、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完成大纲的编写、审定工作。教务处2014 年 7 月 7 日附件:教学大纲格式及要求示例(试行)分析化学(黑体三号居中)课程名称:(宋体五号加粗) 分析化学(宋体五号) 课程编码: 054001学 时: 48 学 分: 3适用专业: 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执 笔
4、人: * 审 定 人: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黑体五号)(正文全部为宋体五号)1. 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性质,即是“通识教育课(必修) 、专业基础课(必修) 、专业主干课(必修) 、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的哪一种;需指明该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需指明该课程在学生岗位群职业标准中的地位;2. 该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作用(结合岗位群的需求)二、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一致,与企业需求一致,与学生实际水平一致。1.知识目标一般知识点及其实现方式(如课堂自学、课外自学、视频自学等) ;核心知识点及其实现方式(讲授、讨论等多种方式) ;2.能力目标通用能力(供参考):交流和
5、沟通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公开演讲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合作和团队工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实现方式:教师讲解、学生练习、讨论、翻转课堂等;核心能力(供参考):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实现方式:案例及其分析等;3.素质目标通用素质(供参考):遵守课堂纪律、考试纪律,诚信,学会尊重等;实现方式:严格考勤,加大过程考核力度(或比重)等;核心素质(供参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等;实现方式:教-学-做相结合等;三、主要的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课堂,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参考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课堂教授法、分组讨论
6、法、直观演示法、讲练结合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参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及翻转课堂等;教师需选择适合自己课程的教学方法,陈述其理论依据和主要的应用方法。四、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备注一 绪论 2二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2三 定性分析 4四 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 10五 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 4六 酸碱滴定法 10七 络合滴定法 8八 氧化还原滴定法 8九 沉淀滴定法 2十 重量分析法 0 自学五、主要教学内容第 2 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2 学时)1.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3. 知识与能力:教学内容 企业标准知识 能力第 1 节 分析试样的采取(1 学时)
7、1. 采取试样的一般原则2. 固体试样采取3. 液体试样的采取和保存4. 气体试样的采取5. 生物试样的采取与制备1.掌握采样的一般原则2.根据不同试样类型准确采样的能力第 2 节 分析试样的预处理(1 学时)1. 无机试样的分解2. 有机试样的分解3. 生物试样的预处理4. 利用微波法预处理试样1.针对不同的式样合理选取预处理方法的能力2.分析试样的预处理能力备注:核心知识点,核心能力(下同)4.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实现方式及过程考核方式第三章 定性分析 (2 学时)1.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3. 知识与能力:教学内容 企业标准知识 能力备注:核心知识点,核心能力(下同)4.核心知识和
8、核心能力的实现方式及过程考核方式六、考核办法及成绩评定学生的成绩评定构成应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尤其要避免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现象。对学生的知识考核可以通过平时测验或者期末测验进行,最多不超过总成绩的 70%,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要以过程考核为主,不少于总成绩的 30%。教师必须确定学生的核心能力、核心素质指标和考核方式,做好考核过程的台帐记录。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 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教材)2.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 华东理工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编分析化学(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