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渭南市 2013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能力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用 2B 铅笔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用 0.5mm 黑色墨水签字笔完成在答题纸上。3答第一部分前,将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按要求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40 分)本部分共 35 分,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 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由此可见,史者应该( )A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B客观记载历史事实C
2、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公正评价历史事物25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写道:“由邦国制度发展面来的帝国制度,曾使我们民族龙腾虎跃,在世界上独步一时;面城邦制度留下的政治遗产,则在千年之后大放光辉,并成为当今世界不同可阻挡之制度。 ”文中所言“帝国制度” “城邦制度”的主要特点分别是 ( )A君主专制 法制至上 B中央集权 代议民主C宗法血缘 直接民主 D中央集权 人民主权26对 “情”和“趣”的提倡成为明代后期诗文理论突出的现象之一。汤曼祖说 “世民为情,情生诗歌”;袁宏道说“世人难得者唯趣”,“入理愈深,然去趣愈远矣”,因此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与日益僵化的程朱理学的
3、对抗 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的扩大再现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思想活跃局面 西方人文主义兴起并传入中国A B C D27 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护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 )A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B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C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
4、和制度上的西方化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28梁启超说:“以社会主义运动之立场而论,欲此主义之传播与实现,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主体。劳动阶级不存在之国家,欲社会主义之实现,有道无由。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籍”“资本主义必非社会终极目的的明矣,不过借以为过渡。”这表明他 ( )A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B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C还没有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弊端D认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29著名学者傅斯年在 1920 年曾指出:“从(1919 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
5、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B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30 1972 年中美关系解冻原因论析一文在论述“尽早结束同中国僵持 20 年之久的敌对状态,已经成为美国政府的一个刻不容缓的外交课题”时,下列言论可以作弄为依据的是( )“中国的潜力极大,任何敏感的外交政策都不能加以忽视或拒绝考虑。 ”“一个比较稳定的国际体系必须反映出中国巨大的实力和潜力。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 7 亿多人民
6、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考虑到将来,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时,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A B C D31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当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法国进行了政治革命的时候,德国进行的是、也只能是思想革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马、恩的判断体现了对德国革命的失望心情B不同类型的革命是由不同的民族性格决定的C三种类型的革命极大地塑造了近代西方文明D革命由经济、政治再到思想领域,符合唯物史观32有学者提出经济危机的“短周期”“长浪潮”的理论,如下表所示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长浪潮”,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发
7、展基本百年一个周期B战争是世界经济涨落的主要动因C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危机周期延长D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33美国学者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全球 2000 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 19181919 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3A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B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C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34 2012 年 1 月 5 日,
8、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美国新军事战略,高调宣称“战略东移”,霸权形象展现无余。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从古代的罗马帝国,到 19 世纪的英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凭借军事力量,辅以行政手段和不平等贸易,直接劫掠其他国家和民族。当代美国与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不同主要本现在( )A依靠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取最大的利益B凭借庞大的出口贸易获得最大利益C凭借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力量获得最大利益D依靠掌控国际货币、金融、贸易体系获得最大利益35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出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在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街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
9、那个点。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并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 ( )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B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C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D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160 分)本部分包括必考题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1 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必考题(共 135 分)40 ( 25 分)不同的史书呈现不同的世界,也体现了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4 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期丁关于历史的 终极是“上帝之国” 在人间实现的思想,支配着中古时代的
10、西欧史学。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以欧洲为主体,外于此者,按基督教教理,除了圣地巴勒斯坦,都是应受天谴的异教土壤,理应排斥在洒受神忍的 这个世界之外。材料二 司马迁的史记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被笼统地称为“天下”,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扩及公元前 2 世纪中国人所知道的世界,历代史家大都继承了司马迁的传统,在撰写本国史的同 时, 虽然薄于 “蛮夷”,但 毕竟包括了同时代已知的世界。以上材料摘编自齐 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上卷材料三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 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 语。 钩
11、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 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注:通 “谈 ”)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 书何以作?曰: 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材料四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叶是一个由西方享有政治、 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接着发生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结束了这种霸权我们渐渐不情愿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以西方为导向的历史 观已不合时宜,且具有误导性。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
12、管伴有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但世界却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五 中国自 1840 年开始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 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 现代化)的陷阱。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史书在认知世界方面存在的局限。(2 分)(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对世界的认知视野上有何重大变化?结合中外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其变化原因。(5 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西方史学家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7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4 分)(5)结
13、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中 “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现代化)的陷阱 ”的含义。(3 分)面对这种形势,我国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应对?(4 分)41 ( 12 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 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 货币兴;国家亡, 货币亡” 。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 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黄金、白 银、英 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 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 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
14、人 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摘自宋泓均 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如果中国经济不出现致命的差错,人民 币在未来世界 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格局中必将成为主导货币之一。未来世界金融市 场的格局不出意外应该 是多货币主导的格局,在 这个格局中人民币与美元预计会成为两大货币,欧元、日元、印度卢比等由于不同原因,恐怕难以与人民币与美元相匹敌。即使断金融秩序 创造出断的基准 “世界货币”,人民币与美元也必将成为两大核心货币,但近期内民 币应该继续执 行资本
15、项目封闭下的不可自由况换政策,且不应参与贸易保 护主义下的贬值竞争。5张宁人民币未来的世界货币?评析材料中关于世界货币主导格局变化的观点。 (12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历史部分:请在 45、46 、47 三道题中任选一道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前请写清所选题号。45 ( 15 分)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书 同文” 原本是孔子提出的文化理想。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引述孔子的 话说:“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秦始皇帝初兼
16、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当时主要是小篆和隶书。大约郑重的场合用小篆,一般的情况用隶书。不过,所谓“书同文 ”,因秦王朝 统治之短暂,并没有真正完成。 “书同文”的事业在汉初继续进行,实际上到汉武帝时代才可以 说逐步走向定型了。 经过 了这一转折,汉代的文字和先秦的文字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以致 汉时的学者已经难以通 晓先秦的文字。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据材料概括“书同文” 的历史进程。 (6 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书同文”。 (9 分)46 ( 15 分)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胡适指出:民十三以后,他
17、(孙中山)改造的国民党成为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 这四五年来,又渐渐失去做社会重心的 资格了我们如果平心估量 这二十多年的盘账单, 终不能不承认我们在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傅斯年指出:“国民党今日之站得住者,不是他自身充分的有站得住的力量,乃是其他结合没有站得住的力量。 ”“今日之大难题,即在国民党自身弄得没有办法,而中国并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取而代之。 ”蒋廷黻指出:“所谓中央政府的缺点, 许多是因为他是中央,全国注目所在,一有错处,容易发现实在中央政府大概 说来要比地方政府高明。 ”以上材料均选自 1932 年创刊的独立评论(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
18、及“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的理由。 (6 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评述上述历史人物的态度。 (9 分) 47 ( 15 分)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他认为要把中华民族从危亡中拯救出来,就必需承认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 临着一个三千来未有大变 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 强抗衡,就 “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他呈给光绪的盛世危言的自序写道:“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
19、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 年第 1 期材料二 郑官应指出,那些西洋人恃以雄峙海外的科学技术是“积数百年研究之功始得,一旦贯通其学,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非偶然矣”。由此而提出组织力量译述西学,设学堂培养人才的建议。其次,他把西学分为天学、地学、人学三部分。所谓“人学” ,既包括语言、文字,也包括一切政教、刑法、食货 、制造、商贾、工技诸艺。由此得出的逻辑的结论 ,就是学 习西学不仅是学习“长技”,而且要学 习西方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郑 官应说“ 欲强国先富国,欲富国先富民,而富民之道则不外以实业为总枢,欧美各国 历史昭昭可考。 ”即要抵御外国的侵略就必 须民富,而民富又必须国强来保 护;要民富、国 强则必须改革政治,削减君 权,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他 认为专制政体对外已 丧失御侮的力量, 对内也不具有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能力。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 年第 1 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官应对中国时局以及对西学的认识。 (8 分)(2 )郑官应的思想在当时很有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7 分)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