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纪金榜 2013 届高三考前百天新课标历史试题精选预测卷(解析版):必修三专题训练 1一、选择题1邓小平到南方地区视察,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 。内容主要是( )A阐述“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与实施策略 B回答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C提出著名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断 D赞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大成就2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因为( ) 。A法家思想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B儒家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3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孙文的“三把利剑” (见右图)。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儿完了
2、。关于清末这“三把利剑”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三把利剑”指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B.“三把利剑”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C.“三把利剑”虽然不针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但能够彻底解决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土地问题D.“三把利剑”推动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4 (2011 年海南高考 10 题)17 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 “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 。这一现象说明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
3、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5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凡高的作品色彩强烈,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他被称为是“扑向太阳的画家” 。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A 战争与和平 B 老人与海C 向日葵 D 清明上河图6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 B. “心外无物” C.“理” D. “格物致知”7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A 论法的精神 B 人权宣言C
4、 权利法案 D 独立宣言8 ( 2011 年 10 月望江县月考 15 题)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 “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 ”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B. 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C. 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 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9 (2011 年 4 月江苏百校样本分析 7 题)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 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明
5、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A B C D 10 (2011 年 4 月北京西城区一模 19 题)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 。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11 (2012 年 1 月漯河市期末 22 题) 美国宪政历程指出:“美国法制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
6、、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 ”这一思想源于A 西塞罗的自然法精神 B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C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D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12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因此,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叶,欧洲文坛出现A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 C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解冻文学13 (2011 年 12 月长春市调研 14 题)古 代 希 腊 哲 学 家 苏 格 拉 底 说 : “如 果 做 鞋 或 评 判 鞋 的 好 坏要 请 教 具 有 专 门 知 识
7、 的 鞋 匠 , 为 什 么 治 理 国 家 和 评 判 政 治 的 好 坏 却 不 去 请 教 具 有 专 门 政 治知 识 的 人 , 而 去 请 教 只 具 有 制 鞋 、 做 马 具 等 手 艺 的 人 , 甚 至 并 无 任 何 专 门 知 识 可 言 的 人 呢 ?”这 表 明 苏 格 拉 底A反对直接的民主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C反对问政于民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14 (2012 年 3 月广州一模)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 ,不如一经。 ”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15 (20
8、12 年 1 月泰安市期末 21 题)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二、非选择题16 (2010 年 11 月揭阳梅州高三联考) (26 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以来,尤其是 19 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材料二 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请回答:(1)1720 世纪初,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哪四项对人类社
9、会影响最为深刻的成就?(4 分)上述自然科学理论研究成果最多出现于哪一个国家?(1 分)试从该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其原因。 (9 分)(2)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 4 个,4 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什么?(2 分)(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二次工业革命和二战后科技革命分别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 (6 分)17 (2012 年 1 月池州市一模 36 题) (32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
10、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 年 6 月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 年 12 月材料三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问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
11、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 年 1 月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 年 3 月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胡锦涛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 (4 分)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
12、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6 分)(3)为了实现材料三所述的“民族革命” ,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4 分)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冈有哪些?(4 分)(4)从孙中山的上述讲话中,你能感受到他的哪些革命精神?(3 分)(5)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最忠实的继承者” 。 (9 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解析:“南方谈话”是在当时部分人对改革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心存疑虑背景下发表的,统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认识。2D 解析:董仲舒改造儒家主张。其目的
13、是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符合汉武帝的政治需要。此后历代封建统治者为巩固其君主专制制度,都在这个基础上强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C 解析:根据图片所提供信息可知“三把利剑”指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土地纲领,因而辛亥革命得不到农民支持。4D 解析:注意关键词“普遍接受” “常识” 等关键词,可以判定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故选 D。从关键句“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 ,可见不仅是从“实用角度” ,排除 A。科学素养作用还很小不能等同于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排除 B。C 错误明显,排除。5C 解析:梵高是画家,而战争与和平和老人与海分别是俄
14、国列夫托尔斯泰和美国海明威的小说,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张择端的作品。而向日葵让人联想起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景色。6A 解析: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都是儒学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7A 解析:注意题干中“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这句话,法国人孟德斯鸠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完整的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为后来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该题选 A。8B 9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梁启超的文章发表于 1902年(20C 初) ,维新思想的形成和戊戌变法的开展都在 19 世纪,故排除,答案选 B。10D 解析: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对科学发展
15、的作用,A 、B、C 项提及的科学家都生活在启蒙运动之前,只有爱因斯坦生活在启蒙运动之后,故选 D。11D 12C 解析:解冻文学是在 20 世纪出现的,古典主义文学出现在是 17 世纪西欧。浪漫主义文学出现在 19 世纪上半叶,现实主义文学出现在 19 世纪中叶。13A 解析:考查学生提取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正确认识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题干中涉及的是它的局限,过度的直接的民主有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14B 15A 二、非选择题16(1)成就:经典力学体系;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生物进化论 ;相对论或量子论。(4 分)国家:英国。原因: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议会改革使其社会长期稳定。经
16、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思想文化:英国新教地位的确立启蒙运动的影响。(10 分)(2)成果:电灯、电活或电报、汽车等。(凡是采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成果且现在仍使用的都正确。4 分)变化: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2 分)(3)影响:蒸汽机的使用促进煤炭大量使用,木材使用呈下降趋势;内燃机的创制使用推动石油(煤炭等) 的使用;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促进核能的使用,以煤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使用下降。(6 分)17(1)目的:促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 )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8 分)(2)原因:革命派向反革
17、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 缺乏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联合并与帝国主义勾结 ;革命党人当时没有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而拱手将政权交给袁世凯。(6 分)(3)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客观原因: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8 分)(4)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百折不挠的崇高的革命精神。(言之成理,均可得分。)(3 分)(5)建立新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建立政治协商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和民族平等;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崛起。(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