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一年级《碱金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320238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年级《碱金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一年级《碱金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一年级《碱金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碱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来解释它们的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二)能力目标1、充分利用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学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物理与化学性质递变规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量变到质变” 、 “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重点: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跟其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讲解、实验相结合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展示一瓶金属钠,设问:金属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展示一瓶金属钾,设问:金属钾保存在什么

2、物质中?为什么?引入这说明钾和钠以及锂、铷、铯元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它们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等方面来进行探讨。由于钫是放射性元素,暂不讨论。板书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板书一、物理性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P36 表 21,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并加以总结。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导电、导热、有展性。2、递变性(从锂到铯):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锂能否放在煤油中?) 熔点、沸点逐渐降低提问 推测钫的密度和熔点沸点比铯高还是底? 板书二、原子结构请学生看 P36 表 2-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由学生小结。板书1、相同点:最外电子层

3、上都只有 1 个电子。2点燃点燃2、递变规律:从锂到铯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讲述:碱金属元素有原子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而结构决定性质,因此我们推测它们在性质上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元素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结构决定,请同学们根据原子结构的相似点和递变性推出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学生小结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因此,可以推测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都与钠相似,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以及水等起反应。但由于从锂到铯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所以它们在化学性质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也存在递变规律。板书三、碱金属的化学性质讲述同学们的推测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

4、和事实进行论证。板书 1碱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学生实验用镊子取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煤油后,放在石棉网上稍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提问观察到哪些现象?比较与钠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差异?(钾熔化成小球,剧烈燃烧,钾比钠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提问从上述现象比较钠与钾失电子能力强弱和金属性。(钾比钠更易失去电子,金属性更强。)板书 4Li + O 2 2Li2O2Na + O2 Na2O2 讲述钾燃烧后生成的是比过氧化钾更复杂的氧化物,由于大纲和教材不要求,我们就不讨论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学习。下面我们观察钾与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板书2碱金属与水的反应演示实验教材实验 2-10。讨论(1)在上述实验中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2)钾、钠分别与水反应,何者更剧烈?(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小结:2R + 2H2O = 2ROH + H2(1) 锂到钾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的碱的碱性越来越强。(2)锂到钾金属性逐渐增强。3叙述从上面的实验及大量事实证明,同学们前面根据原子结构所作的推论是合理的,也是正确的,今后我们在学习中要学会这种方法。由于碱金属的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因此,它们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碱金属的单质都由人工制得。实验室保存碱金属时,都要密封保存,如把 K、Na 保存在煤油中。作业:P40:三、四、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