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文化精神” ,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使一种文化的灵魂或精髓。中国文化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的内容,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发展来看,它应该既包括中国古代文化,也包括中国近代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化,特别是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结合所产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不致使简单的把这些方面融会在一起,而是一种整合,是有机的统一。只有动态地,现实的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才能够真正摸准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脉搏。笔者认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应该是这样几个大方面组成的有机系统,即实事求是,一切从世界出发的科学精神;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大胆
2、实践,勇于创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仁义为重,诚信为本,贵和尚中,讲究礼仪的伦理精神;忧国忧民,淡泊名利,大局为重,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中国文化史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反映中国文化灵魂或精髓的基本精神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从整体来看,中国文化精神基本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中国古代文化,中国近代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结合而形成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纵向看,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从古代到近现代,以致不断丰富,发展中。中国文化精神在全球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
3、潮中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它在发展中既要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合理因素,又要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汲取营养,不断地丰富自身。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中国文化精神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它的最高境界。中国文化精神的回赠和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统一的。时代精神。文化整合是在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同特质的文化相遇,相处时的那种相互交流,吸取,融合而逐步趋于整体化的过程。与之相对立的是文化分化。中国文化精神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既有整合也有分化,但整合是根本的发展趋向。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发展,承继和光大,它自身的包容性和创造性是很重要的原因。同时,中国文化又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它是中华
4、民族的灵魂,形象,本质特质。中华文化是世界史上连续性文化的典范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距今七千至三四千年间,人类走出了蒙昧的时代和长达万年的野蛮时代,开始迈进了人类文化的门槛。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坚韧的意志,卓越的智慧和才能,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瑰丽色彩,极富魅力的精神文明,成为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文化既是一种人类现象,也是一种民族现象。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具有连续性,充满了活力,这是其他诸文化无法比拟的。当人类跨入文明的时代,古巴比伦,古埃及,故印度,古希腊,古波斯,阿拉伯,印第安各民族都创造过灿烂的古文化
5、,在此后的数千年间,有的早已灭绝,有的为其他文化所代替,有的受到破坏或毁灭,有的因种种原因出现大断层而失去光泽,只有中国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没有空白点,历经风雨沧桑,在近代几乎遭受过所有列强的欺凌和宰割,屡次免领挑战,但是从来没有被任何一个侵略者所吞并而消失,表现出巨大的再生能力。一个民族的文化史是个民族,各区域性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各区域文化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相互激荡的过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然以我为主的文化。、 、 、在人和自然问题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别在于:中国文化追求和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自然”即“天” ,既所谓的“天人合一” ,强调
6、“天”和人的统一,反对把人和“天”割裂,对立起来。人通过自身努力,与宇宙本体相契合,人与自然协调一致,视人生与天地为一体,把天地人伦化,感情化,人生与天地浑然一体,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共同化育种,自然生生不息,人生得以升华,人在这种生命运动过程中获得享受。而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历来强调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肯定天地之间,人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它和重视自然的希腊文化不同,也有别于超自然的印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重视人的情感,表现人的本性,弘扬人的思想,维护人的尊严,强调“人为万物之灵
7、” , “人与天地参”将人与天地等两齐观,人文精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高度重视伦理道德是中国文化的另一个精神。一个民族的历史,精神和观念都是以该民族的经济生产方式以及其社会结构为基础的。自殷商一直到明清,中国的生产方式以宗法农业为主,社会是氏族父系家长制演变而的宗法社会。维系这一社会长期存在的便是伦理道德规范。儒家思想一切从道德出发,处处体现出一种精神道德,并以此为其学说核心,“仁学”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内在精髓。中国文化高度重视伦理规范和道德教化,具有超越宗教情感和功能,从而形成以“求善”为目的的“伦理型”文化,和西方“求真”为目的的“科学型”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 、中
8、国文化重和谐与统一,富有中庸和谐,西方文化中分别和对抗。儒家的伦理思想把中庸和谐当作最高的道德标准,道家把道,人生和美直接联系在一起,也是为了和谐。中国文化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不同派别之间的思想文化互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容,佛道相通,儒佛道三教合一,以致对外来宗教的容忍和吸收,都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中庸之道“施之于政治,是裁抑豪强,均平田产,权利,从而扩大农业宗法社会的基础,施之于文化,则是在多种文化相汇时从中求同,万流共包,施之于风俗,便是不偏颇,不忽悠,内外兼顾,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则是执两用中,温良谦和的君子风。”中国文化善于兼容并包,以中求同,天人合一,
9、人文精神,伦理传统,中庸谐和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文化精神的整合,创新中国文化精神具有多元性,复杂性,是人生智慧,政治传统,艺术境界三者的统一,是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江泽民指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最突出的就是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古代法律的特征有二,其一是家族主义,其二是阶级。阶级性是所有法律所共有的特性,而家族主义则是中国法律所特有的属性。家族主义既是一项社会制度,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同宗,共谱,融融如春的血缘温情。家族社会的出发点是血缘关系,同一个祖先,同一支族谱。家族社会总是将血缘亲情入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立宗
10、祠,修族谱,设义田等,无不体现出强烈的血缘精神。如清代文人龚景瀚曾作义田歌-为秦蓉庄先生作中“三代以降废宗法,收族无人思不恰;各子其子亲其亲,百富未闻周一乏。 ”皇帝也曾谆谆教导“尔兵民独不思子姓之众,皆出祖宗一人之身,奈何以一人之身份为子姓,遂相视为途人而不顾哉!”血缘亲情,家族伦理便成为一种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极其重要的道德概念和价值观念。中国伦理观念的中心是父子关系,血缘关系,而西方伦理观念则更重视夫妻关系,配偶关系。如鲧禹父子相传前仆后继治理洪水,与“杜卡里翁方舟”和“诺亚方舟”神话终的主人杜卡里翁夫妻,诺亚夫妻不相同。血缘观念和家族社会可谓互为因果,由于有了家族社会(上古为氏族公社) ,
11、血缘观念才得以重视和加强,反过来,它又极大地影响着后世中国特有的家族社会的建立。血缘观念是中伴随着家族社会,并成为一中特有的文化现象。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儒家纲常伦理学,就是这种血缘背景的产物,它的真正核心亦即血缘。儒家的伦理范围全都来自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常” ,其中君臣是父子的扩大,移孝作忠,朋友是兄弟的变种,称兄道弟即是朋友。因此,再往核心压缩,五常则只有父子,夫妻,兄弟“三常”了,这是最基本的,也就是血缘关系。“圣人之德本于人伦,尧舜之道不外孝悌”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雍正“亲睦之俗成于一乡一邑,雍和稚气达于薄还内外,诸福咸臻,太平有象,胥在是矣!”从孔子倡导的“
12、父子相隐”到汉律的“亲亲得相首匿”的立法发展到唐以后法律的“同居相隐”,相隐范围扩大到“同财共居”之人。血缘关系的纽带通过法律的强制力紧密地维系着家族社会的秩序。 “任人唯亲” “裙带关系”认干亲,结义亲,等边此起彼伏,连地方官员都被称呼为“父母官” 。尊尊,亲亲,娓娓动听的礼法说教周公制礼标志着中国家族文化的奠定,周礼直接渊源于原始的血缘氏族社会,同时又有力的维护者奴隶的宗法血缘制度。中国家族文化的核心“礼”到孔子那个时代,作为政治制度,亦即当时的宗法制度,礼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并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然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礼”却从未消失,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族社会“礼”
13、的形式多种多样,家礼,家法,家规,家诫,家约等。纷繁复杂,却总贯彻着“尊尊” “亲亲”的基本精神。尊尊敬祖的祖孙之礼,承顺恭孝的亲子之礼,长幼有序的兄弟之礼,授受不亲的闺媛之礼,柔顺屈从的夫妻之礼,唯命是从的婆媳之礼,尊卑分明的主仆之礼。一部家族社会生活史,就是一部娓娓述说封建礼教的说教史。 宋史,陈兢传只有在家族生活中敬长亲爱,人们才能够培养仁爱的美德,推而广之,施仁于天下老弱孤独,呈敬于海内达官显贵。崇祖,法古,泱泱无边的传统魔力祖先崇拜是早期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形式。古老的祖先崇拜观念仍然是维系家族的有效凝聚力,尤其是一个家族在经过若干代的发展后。祭祖无疑是家族为推行崇祖活动的最重
14、要的活动。子孙“面对”祖宗,反省自身的所作所为,进一步在意念中体会祖宗的嘱托和期望,以不断修正自己的现世行为ie,在自己的躯体上再现祖宗之光。清明扫墓。祖宗有意无意产生的言行规矩,也成为后辈家族共同的行为准则,不可随意更改。迷信“正统”等信条便出现,如西汉时期曹参“一尊肖何约束”的故事。 “言必称三代”中国人立论的习惯。即使那些改革志士,也不得不在“复兴三代之制” “承袭道统”的旗号下,去革除当代弊端。从韩愈到宋明理学家,无不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及孔丘孟轲的道统自居。文学上推崇“文统”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成为墨客骚人的宗旨和归宿, 至于艺术流派和手工业行帮更讲究“家法” , “师法 ”,把“无一字无出处” , “无一笔无来路”视作艺术和技能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