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美丽的泡菜教案篇一:中班综合活动漂亮的蔬菜彩虹中班综合活动: 漂亮的蔬菜彩虹 活动设计:经过我的观察发现多数小孩子不喜欢吃蔬菜,由于营养不均衡出现了不少小胖墩,还有的孩子有便秘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针对这些现实问题,结合新纲要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精神。我设计了中班综合活动:漂亮的蔬菜彩虹 ,目的在于引起幼儿对蔬菜的注意和兴趣,从而产生喜爱蔬菜和喜欢吃蔬菜的情感和意识。一.说教材1.教材来源:此次活动来自生活。在生活之中,蔬菜很常见,我们取材也非常的方便。蔬菜的品种非常的多,营养价值也非常的丰富,吃法繁多,可以清炒、可以煮汤、可以凉拌、还可以腌着吃,总之,我们的生活
2、里离不开蔬菜。然而,幼儿虽然知道很多的蔬菜,但对蔬菜的种类、用途、营养价值等还不是相当的了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不爱吃青菜的现象也是很严重的,加深幼儿对蔬菜的认识,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引导幼儿多吃蔬菜是很有必要的。就如纲要中所说的, “既符合幼儿园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赶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因此,此次的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服务幼儿的生活。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一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最终的结果,对活动和老师的教学起着引导的作用。以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1、感知蔬菜不同颜色并尝
3、试不同颜色的搭配。2、掌握蔬菜由条切成丁的技能。3、在活动过程当中,体验自己动手劳作的乐趣,产生对蔬菜的喜爱之情。根据我制定的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感知蔬菜的不同颜色,知道颜色的搭配(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进行排列)并产生对蔬菜的喜爱之情。活动的难点是:掌握蔬菜由条切成丁的技能,并根据蔬菜颜色的不同,把蔬菜分层装进玻璃罐中,提高动手能力。为了让活动有一定的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让教育溶入生活当中,我们作了如下的活动准备:1、空间准备:6 张桌子(两两拼起来,共三组)2、物质准备:一份已做好的 “蔬菜彩虹 ”;黄瓜、白萝卜、胡萝卜、包菜、红辣椒、青辣椒等蔬菜切成条;小盘子、塑料刀、一次性桌布
4、、花椒、八角、高粱酒、白醋、盐巴、糖等分成三桌摆放;3、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二.说教法:本次的活动,老师提供的主题,一定要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还要挖掘此次活动的活动价值,所以我们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方法有:1. 操作法:所谓操作法就是幼儿动手操作,幼儿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进行自主的探索发现,可以得到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本次活动当中,我安排了幼儿的两次操作。第一次是引起幼儿兴趣后的操作,主要是让幼儿探索蔬菜彩虹的色彩,知道颜色有层次的搭配。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中获取感知。为后面的操作做好铺垫。第二次的操作活动是让幼儿自己亲手制
5、作“蔬菜彩虹” ,有层次的把切好的蔬菜装进玻璃瓶里作成泡菜是我们最终的目的。2.演示法:本次活动的演示法是老师说明怎样把已经切成条的蔬菜切成丁,并且演示如何把已切好的蔬菜根据颜色有层次的装进瓶子当中,在瓶子当中除了装进蔬菜还要怎样把各种配料给装进去,让幼儿对“蔬菜彩虹”的具体制作过程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直接的演示让幼儿得到浓厚的兴趣,使其对制作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的透彻。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话活动等把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劳作多样性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三、说学法: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 ,不仅提高
6、和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孩子的情感。本次活动我们采取的学法有:1. 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当中目标名明确的指出:(幼儿) “能用多种的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因此,在活动当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此次的活动产生了兴趣。2. 尝试法:在第二次的操作活动当中,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着用老师准备的材料根据老师的演示,制作“蔬菜彩虹” 。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通过自主操作、观察同伴或是同伴协作尝试着自己制作。当然,孩子不一定一次就能够做得非常的好,他们通过不断的尝试,会想尽办法把自己的蔬菜彩虹做得最好看、最
7、美味!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之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四、说教学过程:此次活动的流程为:激发兴趣自由探索 自由劳作品尝交流活动延伸(一)激发兴趣 (品尝美味的蔬菜彩虹)活动的一开始,老师就拿出事先做好的“蔬菜彩虹” ,请幼儿品尝,让他们猜猜看老师是拿什么蔬菜做的?引发幼儿观察“蔬菜彩虹”的兴趣。(二)自由探索(观察蔬菜彩虹)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在第二个环节我就安排幼儿自由的观察。我们为每组的幼儿准备了用大玻璃瓶装好的蔬菜彩虹,供幼儿观察。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是引导者,在轻松的活动氛围当中,幼儿摸摸、看看、说说各自看到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得到的知识经验
8、是零散的,为了能够加工整理,再幼儿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整理幼儿获取的知识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预设幼儿将得到以下的知识经验:在玻璃瓶当中的是各种各样的蔬菜,切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老师根据蔬菜的不同颜色的把他们分层的放在玻璃瓶当中,看上去就像七彩的彩虹很漂亮!里面还放了酒和醋、还有一些黑黑的东西(一些八角、花椒等) 。(三)自主操作(制作蔬菜彩虹)具体说,我们的这次活动主要是劳作活动。幼儿在通过大家的自由探索和老师示范当中,已经产生了对活动的好奇和兴趣,于是我们就乘热打铁,安排幼儿自由操作,制作“蔬菜彩虹” 。因此我们要求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来尝试制
9、作。在这个环节,我们主要的要求是要孩子把切成丁的蔬菜,根据蔬菜颜色分层次的放进玻璃瓶子当中。因此,只要是幼儿看见自己制作的“蔬菜彩虹”和老师做的一样漂亮,他们就能够很高兴,就有了成功的体验。(四)品尝交流刚刚制作好的“ 蔬菜彩虹”是不能马上食用的,所以我们在上课的前两天预先制作好一些好吃的“蔬菜彩虹” ,让做好了“蔬菜彩虹”的孩子们品尝!这样不仅增添了孩子的喜悦之情,更是增添了孩子对自己制作的期待之情。他们将会带着“我的蔬菜彩虹也能向老师做的一样好吃吗”的疑问,继续保持着对其的兴趣。(五)活动延伸活动结束,我们并不能告一个段落。接下来还有孩子对自己制作成果的期待,他们希望自己的“蔬菜彩虹”能够
10、很美味,能够让大家都喜欢。接着,我们可以让孩子把自己制作的蔬菜彩虹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也可以带回家里,请爸爸妈妈品尝,到时候,孩子不仅仅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得到家长对他们的赞许。这样会使孩子们对蔬菜产生喜爱之情,也会变得喜欢吃蔬菜。篇二:制作泡菜教学设计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教学设计海口市第一中学 程海鹏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课程标准中,对该节内容描述为“运用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该条内容标准属于独立操作水平,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泡菜的制作,并尝试对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本课题的开展,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我们所吃的泡菜是怎么制作的,泡菜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是怎么产
11、生的,如何去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据此,将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乳酸菌的代谢特征和泡菜制作的原理、方法,尝试制作泡菜;(2 ).了解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及测定其含量的原理,尝试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不断发现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学生物、用生物的热情,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关爱生命的情怀。并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理念。二、重难点制作泡菜并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是本节的重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是本节的难点。在进行本课
12、题的教学时,要以实验为依托,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泡菜制作的方法、步骤以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三、教学设计思路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的泡菜食品,引入主题制作泡菜并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注重身体健康。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自己喜欢的泡菜,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顺利进入本课题的研究。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先给学生展示泡菜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让学生依据实验流程设计制作泡菜的实验步骤,并学会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方法。1.泡菜制作流程图四、知识巩固学生立即(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帆文摘:中班美丽的泡菜教案)用 58 分钟再次
13、阅读并记忆重要环节的知识内容,然后完成以下习题并讲解以此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1, 某学生把甘蓝切丝后制作泡菜,为了探究甘蓝在不同的温度下经过 3 天发酵后所生成的乳酸量,在第 4 天检测的实验结果如表:(1)分析资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在泡菜制作时,乳酸含量大致在 0.8左右时风味最好,此时维生素 C 的保存率也较高,结合以上材料,你在制作泡菜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案, (1)从表中数据分析可得知,甘蓝在 31时所生成的乳酸含量最多,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温度所生成的乳酸量都比较少一些。 (2)注意把温度控制在 16左右为宜2、下图为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4、(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2)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 ;试说明盐在泡菜制作中的作用:。(3)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的加入。(4)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5)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 (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答案:(1)亚硝酸盐的含量低(2 )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盐有灭菌、渗出蔬菜中过多的水以及调味的作用 (3)调味料篇三:泡菜制作 1 课时教案-生物高二选修一专题一课题 3 人教版专题 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
15、 1.3 制作泡菜并检验亚硝酸盐含量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发酵的原理1.2 过程与方法 乳酸菌发酵与细胞呼吸的联系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劳动人民在时间中利用微生物进行泡菜制作的技能2 教学重点/难点 /易考点2.1 教学重点制作泡菜2.2 课题难点泡菜制作流程中防止杂菌污染3.专家建议:本课题学习的内容和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果泡菜的制作流程,并且通过和同学的合作完成相关的实验设计。有关实验原理的教学可以联系必修中微生物的相关内容,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对于实验流程的设计则可以通过讨论完成。4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
16、学5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6 教学过程6.1 引入新课泡菜不但味美,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食欲。泡菜是怎样制作的?泡菜中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什么危害?怎样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课题背景: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为泡酸菜类的一种。泡菜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利于贮存。在我国四川、东北、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西等地民间均有自制泡菜的习惯。目前较受欢迎的是川味和韩味泡菜,在许多风味餐馆里,都有其踪影,它鲜嫩清脆,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与吸收。如果自己在家也做一些这样的泡菜,做为每天饭前小菜,或以它配菜,烹成各种菜肴,不失为一件美事。但是泡菜含亚硝酸盐具制癌作用危
17、害身体健康,所以不宜多吃。6.2 进行新课阅读“乳酸菌发酵 ”,完成基础知识学习1基础知识1 1 乳酸菌1.1.1 种类: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于制作酸奶。1.1.2 形态:球型或杆型;1.1.3 细胞结构:原核细胞;你认为有哪些结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1.1.4.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肠道1.1.5 代谢类型及产物(发酵原理):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 乳酸菌 ,其代谢类型是 异养厌氧 型。在 无氧 条件下,降糖分解为。反应式为:思考探究:含有抗生素的牛奶能不能发酵成酸奶?为什么?答: 不能。因为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
18、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典例精析:例 1以下不属于发酵的是 ( )A、利用需氧型青霉菌生产青霉素 B、缺氧时人的组织细胞产生乳酸C、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获得酒精 D、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理解发酵的概念,发酵是指在生产实际中,人们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这里有 3 个要点,一是用于生产,二是培养微生物,三是生产代谢产物。根据概念可知,生产代谢产物青霉素有一个培养青霉菌的过程;生产酒精有一个培养酵母菌的过程;制作泡菜实质是培养乳酸菌,使其利用菜中的营养物质生产代谢产物乳酸的过程。因此,A、C、D 都符合发酵的概念。而 B 项中虽有代谢产物
19、乳酸,但不是微生物所为,也不存在培养微生物的过程,更不是用于生产,因此不属于发酵。答案:B1.2 亚硝酸盐:联系生活:你知道亚硝酸盐吗?知道它的危害吗?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 )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 0.30.5g 时,会引起中毒,达 3g 时会引起死亡。阅读课本回答;1.2.1. 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剂。1.2.2. 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酱腌菜中不超过,婴儿奶粉中不超过。1.2.3.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排出体外,但在 和 下形成致癌物质 亚硝胺 。思考探究:日常生活中不宜食用放置时间过长和变质蔬菜的原因是什么?亚硝酸盐含量较高。2实验设计21
20、实验流程:填写流程图。思考: 在哪些操作过程中会感染乳酸菌?原料加工和装瓶。22 泡菜的制作2.2.1 材料:(1 ) 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洋白菜、黄瓜、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蔬菜以质地鲜嫩,肉厚,无虫咬、无烂痕、无斑点者为佳(2 ) 添加的调味品,如花椒、八角等。花椒、八角等香辛料可增香、除异去腥(3 ) 白酒、食糖和盐。食盐用品质良好,含苦味物质极少者为佳2.2.2.设备及用品:泡菜坛、菜刀、菜板。泡菜坛泡菜坛本身质地好坏对泡菜与泡菜盐水有直接影响,应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号的泡菜坛。也可使用玻璃制作的泡菜坛。泡菜坛检验优劣方法: 观型体 :泡菜坛以火候老、
21、釉质好、无裂纹、无砂眼、形体美观的为佳。 看内壁 :将坛压在水内,看内壁,以无砂眼、无裂纹、无渗水现象的为佳。 视吸水:坛沿掺入清水一半,用废纸一卷,点燃后放坛内,盖上坛盖,能把沿内水吸干(从坛沿吸入坛盖内壁)的泡菜坛质量较好,反之则差。 听声音:用手击坛,听其声,钢音的质量则好,空响、砂响、音破的质次。2.2. 3.制作过程 . :(1 )原料处理:将鲜菜修整、洗涤、阳光下晾晒,到菜表皮萎焉时收下,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2)盐水配制:按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 4 1 的比例配制盐水。选择含矿质较多的井水或泉水配制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3 )装坛: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将经过处理的
22、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4 )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所需的无氧环境。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2.3. 腌制条件:思考探究:腌制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 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 10 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2.4. 泡菜发酵的阶段: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累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
23、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发酵前期: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生较多的乳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嫌气状态。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还有其他,如乙醇、CO2 等称异型乳酸发酵。此时泡菜液的含酸量约为 0.3%0.4% ,是泡菜初熟阶段,其菜质咸而不酸、有生味。发酵中期: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 下降,嫌气状态的形成,乳酸杆菌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发酵,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乳酸积累 pH 达 3.53.8.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活动受到抑制
24、。这一期为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且清香品质最好。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称为同型乳酸发酵。发酵后期:在此期间继续进行的是同型乳酸发酵,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 1.0%以上。当乳酸积累达 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不协调。典例精析:例 2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 )A马上密闭,保持 3040B 一直通风,不封闭,保持3040 C先通风后密闭,保持 3040 D马上密闭,保持 60以上解析 泡菜坛密闭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在3040 ,乳酸菌繁殖较快。 答
25、案:A。结果分析:从乳酸的含量、泡菜的风味品质来看,在初期发酵的末期和中期发酵阶段,泡菜的乳酸含量为 0.4%0.8%,风味品质最好,因此,常以这个阶段作为泡菜的成熟期。腌制 1 周左右即可开坛食用。也可随时加入新鲜蔬菜,不断取用。思考探究:1、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结果?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空气中 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环境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
26、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典例精析:实例 3.某学生把甘蓝切丝后制作泡菜,为了探究甘蓝在不同的温度下经过 3 天发酵后所生成的乳酸量,在第 4 天检测的实验结果如表:(1)分析资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从表中数据分析可得知,甘蓝在 31时所生成的乳酸含量最多,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温度所生成的乳酸量都比较少一些。(2)在泡菜制作时,乳酸含量大致在 0.8左右时风味最好,此时维生素 C 的保存率也较高,结合以上材料,你在制作泡菜时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把温度控制在 16左右为宜典例精析:实例 4.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A、 B、 C、 D、答案:B 6.3 课堂总结、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