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 类 号:论文编号:S9322005030076密级:贵州大学2008 届 硕 士 研 究 生 学 位 论 文光倒刺鲃的生物学特性及种质资源评价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遗传资源研究导 师: 代 应 贵 教授研 究 生: 罗凯军中国贵州贵阳2008 年 11 月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献给永远关爱我的父母亲罗凯军II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致 谢非常感谢贵州大学能给我这次继续学习的机会,在此向贵州大学表示衷心的祝福。本课题从选题、设计、论文的撰写都是在代应贵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渊博的知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忘我的工作
2、精神,活泼的科研思维,光明磊落的待人方式都令我受益终生。在此谨向导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许厚强教授与杨兴研究员对本论文提出的修改意见!感谢贵州大学研究生院、动科院的领导们、水产养殖专业的所有老师以及教学科研科的所有老师三年来对我的帮助与指导!感谢贵州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杨兴对本论文提出的修改意见!感谢同学廖锐、彭珊、何勇、谢应材、滕尚辉、冯文豪、何俊、付学智、杜智勇、张富林、陈言峰、王兴群、庄利伟、隋世燕、吴云、郭宏宇、刘兵、孔德顺等同学陪我度过三年的学习时间;感谢师弟(妹)邹习俊、韩雪、韩虎峰及师姐王晓辉等人的帮助。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家人、爱人和朋友给予了我无限关心帮助,使我
3、可以顺利且愉快的完成了学业,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罗凯军2008-11 于贵大III.5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目 录图 1表 2英文缩略词表 3摘 要 4ABSTRACT. 51 文献综述 71.1 鱼类生物学特征及研究概况71.1.1 形态学研究.71.1.2 年龄与生长.81.1.3 繁殖生物学.101.1.4 食性. 111.2 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研究概况121.2.1 我国淡水鱼类资源概况. 131.2.2 国内外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 131.2.3 保护鱼类种质资源的措施. 151.2.4 鱼类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方法 . 161.3 倒刺鲃属鱼类研究现状171
4、.4 光倒刺鲃研究现状17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82 材料与方法 202.1 形态特征202.1.1 研究材料.202.1.2 研究方法.202.2 年龄与生长212.2.1 研究材料.212.2.2 研究方法.212.3 繁殖习性222.3.1 研究材料.222.3.2 研究方法.222.4 食性. 232.4.1 研究材料.232.4.2 研究方法.242.5 种质资源评价. 243 结果 253.1 形态征特253.1.1 光倒刺鲃的形态特征及比例性状 . 253.1.2 光倒刺不同部分度量值关系的数学模型 . 26IV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1.3 不同年
5、龄光倒刺鲃个体比例性状的比较 . 283.1.4 光倒刺鲃框架图及框架测量指标与体长的比例 . 293.2 年龄与生长303.2.1 年龄.303.2.2 生长.343.3 繁殖习性403.3.1 副性征.403.3.2 产卵场和产卵季节. 403.3.3 性成熟年龄.403.3.4 繁殖力.413.3.5 卵径和产卵类型 413.4 食性. 423.4.1 光倒刺鲃食性和食物种类. 423.4.2 光倒刺鲃食谱的季节性变化. 433.4.3 不同年龄光倒刺鲃个体食物种类组成的变化 . 453.5 种质资源评价463.5.1 光倒刺鲃的种质资源特点. 463.5.2 清水江与都柳江的光倒刺鲃资
6、源状况 . 464 讨论 474.1 光倒刺鲃的体形特征474.2 年龄与生长484.2.1 幼轮与副轮.484.2.2 年龄鉴定的准确性. 484.2.3 光倒刺鲃年轮形成的时期. 494.2.4 光倒刺鲃的生长特点. 494.3 繁殖. 504.3.1 光倒刺鲃性成熟年龄. 504.3.2 光倒刺鲃的个体繁殖力. 504.3.3 不同地区光倒刺鲃的繁殖季节的差异 . 504.4 食性 514.4.1 不同年龄的光倒刺鲃食物组成差异 . 514.4.2 不同月份的食物组成差异. 524.5 种质资源524.5.1 关于光倒刺鲃的开发利用价值 . 524.5.2 光倒刺鲃的首捕年龄. 524.
7、5.3 影响光倒刺鲃资源的因素及保护措施 . 535 结论 55参考文献 56原 创 性 声 明 60V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图图 1 光倒刺鲃传统测量法示意图21图 2 光倒刺鲃框架坐标22图 3 光倒刺鲃头长与体长关系27图 4 光倒刺鲃体高与体长的关系28图 5 光倒刺鲃头高与体长的关系28图 6 光倒刺鲃头长与头高的关系29图 7 光倒刺鲃体长频率分布34图 8 光倒刺鲃体重频率分布34图 9 体长与鳞径的关系35图 10 光倒刺鲃体长与体重的关系36图 11 光倒刺鲃体长生长曲线37图 12 光倒刺鲃体重生长曲线38图 13 光倒刺鲃体长生长速度曲线 38图 14
8、光倒刺鲃体重生长速度曲线 39图 15 光倒刺鲃体长生长加速度曲线 40图 16 光倒刺鲃体重生长加速度曲线 40图 17 光倒刺鲃卵径分布431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表表 1 光倒刺鲃比例性状26表 2 光倒刺鲃各年龄组比例性状之间的差异30表 3 光倒刺鲃的框架图中测量指标与体长的比例30表 4 鳞片、主鳃盖骨、匙骨、脊椎骨鉴定的光倒刺鲃渔获物年龄组成32表 5 光倒刺鲃鳞片、主鳃盖骨、匙骨和脊椎骨年龄鉴定的吻合率33表 6 光倒刺鲃渔获物的年龄组成及体长和体重33表 7 光倒刺鲃各月鳞片新轮的出现率35表 8 光倒刺鲃各年龄组的退算体长36表 9 各月份收集到的实验鱼的
9、性腺发育程度41表 10 性成熟光倒刺鲃标本性腺在各期的数量与年龄、体长、体重范围42表 11 光倒刺鲃的卵径42表 12 光倒刺鲃各月份的空肠率 43表 13 光倒刺鲃的食物组成及出现频率 44表 14 光倒刺鲃各月份的食物组成及出现频率 45表 15 各月肠管充塞度46表 16 各年龄段光倒刺鲃食物种类及出现频率462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英文缩略词表缩写TLLHLBHWRFFWTi英文全名total-lengthbody-lengthhead-lengthbody-heightbody-weightscale-radiusfecundityrelative fecund
10、ityinflection point3中文全名全长体长头长体高体重鳞径繁殖力相对繁殖力拐点年龄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光倒刺鲃的生物学特性及种质资源评估摘 要光倒刺鲃是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的一种野生经济鱼类。本文采用 331 例光倒刺鲃浸泡标本,应用常规生物学方法,对光倒刺的形态特征、年龄、生长特点、繁殖习性和食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种质资源进行了评价。形态学研究表明,光倒刺鲃体呈纺锤形,头长与体长、体高与体长、头高与体长、头长与头高之间均为线性相关,其相关方程分别为:y=-32.59+4.75x,y=-4.59+3.72x,y=-39.13+6.59x,y=5
11、.32+0.64x。光倒刺鲃鳞片的年轮主要出现于侧区和前区,年轮特征明显,主要为碎裂型和疏密切割型,年轮主要形成时间是 6 月和 8 月。光倒刺鲃样本由 5 个年龄组组成,12 龄个体共计约占 85%,种群结构明显低龄化。光倒刺鲃鳞径与体长的关系式为:L=24.32+22.41R(r=0.9623,n=130);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3105L2.9742(r=0.9721,n=130);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为:Lt=946.25(1-e-0.0952(t+0.449),Wt=21298.94(1-e-0.0952(t+0.449) )2.9742;拐点年龄为 11 龄
12、。光倒刺鲃雄鱼性成熟年龄为 2+龄,雌鱼性成熟年龄为 3+龄。繁殖期在 68月,为分批产卵类型。绝对繁殖力为 1430031000(粒),平均为 22000(粒)左右。个体相对繁殖力(F W)为 19.3221(粒/g),平均为 20.63(粒/g )。光倒刺鲃是杂食性鱼类,食物组成丰富,包括藻类、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及幼体、软体动物(贝、螺丝)、虾、蟹、小型鱼类、有机碎屑。光倒刺鲃是一种生长速度较快、广食性、相对繁殖力较高的大中型淡水经济鱼类,具有良好的水产种质资源潜力。关键词:光倒刺鲃 形态特征 年龄 生长 繁殖 食性 资源评估4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
13、生学位论文Biological habits and e valuation of genetic resource ofSpinibarbus hollandiAbstractSpinibarbus hollandi is a wild fish species, with high economic value, whichbelongs to Barbinae, Cyprinidae, and Cypriniformes. In this study, 331 specimen ofSpinibarbus hollandi, which were collected from 2003
14、to 2008, were used to studyingits morphyology, age, growth habit, reproductive habit, feeding habit and other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inibarbushollandi, the genetic resource of the species was also evaluated in this paper.The following regressio
15、n equations which have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headlength and body length, body height and body length, head height and body length,head length and head height were respectively obtained: y=-32.59+4.75x;y=-4.59+3.72x; y=-39.13+6.59x; y=5.32+0.64x.Annuli were formed by sparse-dense or fragmented ci
16、rculi on the scales andmainly appear in the side area and the front area of the scales of Spinibarbus hollandi.The time when annuli appeared on the scale was mainly in June or August. The catchein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five age groups (age 1 to age 5) and individuals of age 1 or 2groups were domin
17、ant (occupying more than 90%of total captu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length and scale radius: L=24.32+22.41R,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weight and body-length:W=310-5L2.9742, and theequations of Von Bertalanffy growth of the species: Lt=946.25(1-e-0.0952(t+0.449),Wt=21298.94(1-e-0.0952(t+0
18、.449)2.9742.The maturity age of male individuals of spinibarbus hollandi is about3-year-old and that of female ones is about 4-year-old. The reproduction time isduring June and August. The absolute fecundity of spinibarbus hollandi varies from14300 to 31000, with the average of 22000. The relative f
19、ecundity based onbody-weight varies from 19.32 to 21, with the average of 21.63. Spinibarbus hollandiis omnivore.Spinibarbus hollandi feeds on many species of plant and animal. Spinibarbus5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hollandi is one of economic freshwater fishes which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big-sized b
20、ody, faster growth, higher individual fecundity and euryphage.Key words: Spinibarbus hollandi,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ge, growthhabit,feeding habit,reproductive habit, genetic resource6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 文献综述1.1 鱼类生物学特征及研究概况鱼类的生物学特征是鱼类分类学的重要依据。它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子相互作用的影响,遗传是决定生物学性状的前提,而环境则是生物学性状发育
21、不可或缺的条件。每种鱼都有固有的生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是生物的最直观的种质表现之一。生物学特征是鱼类研究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19501966年间,鱼类生物学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研究,海水鱼类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鳕、太平洋鲱、红鳍笛鲷、金枪鱼等近20种;淡水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银鱼、江鳕、乌鳢、黄鳝等30种;还有鲥鱼、鲚、松江鲈鱼、以及国外引进种虹鳟、罗非鱼等,基本上弄清了这些鱼类的生物学特性;特别对青、草、鲢、鳙鱼的繁殖生态以及对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鳕、太平洋鲱的索饵、越冬、繁殖习性及洄游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易伯鲁,1
22、982)。而在19671976年期间,国家进入了解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鱼类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几乎停止。文化大革命后至今,我国鱼类生物学研究工作发展速度较快,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表现为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对象迅速扩大,海水鱼类主要有鳓、鲻、梭鱼、海马、石斑鱼、蓝圆鲹、鲷、蓝点马鲛、黑鲪、舵鲣、绿鳍马面鲀等近40种;淡水鱼类有胭脂鱼、细鳞斜颌鲴、鲮、圆吻鲴、卷口鱼、似刺鳊鮈、高原裸鲤、胡子鲶等近30种;还有溯河产卵的鲟、大麻哈鱼和香鱼等(殷名称,1995)。1.1.1 形态学研究鱼类是生活于水中的脊椎动物,由于水这一自然环境对鱼类世世代代的影响,使其外部器官产生了适应。认识与研究鱼类时,一般将鱼的外形分
23、为几个部分研究,通常可将鱼体区划为头部、躯干部与尾部。这不仅是符合认识规律的,同时也可通过外形各部位的测量和比较,以鉴定种类,区别种群等。鱼类的形态多种多样,生活在不同水域中的鱼类其体形就有不同的适应性,冯昭信(2000)认为鱼类体形可分成 4 类:纺锤形,其身体呈流线形,能减少游动时的阻力,游动速度快,如鲨鱼、马鲛鱼、鲤鱼、青鱼等;侧扁形,其身体左7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右扁平,游泳能力差,有的只能随水飘流,如鲳鱼、鳊鱼(武昌鱼)等;平扁形,身体上下扁平,适应于底栖生活,如牙鲆、舌鳎鱼等;棍棒形,躯体沿长轴延长成棍棒状,适应于洞穴生活,游泳能力差,如黄鳝、鳗鱼等。鱼类的头部
24、是外部器官最集中的部位,当鱼类劈水前进时,头部总是最先接触到新的环境,各器官对新环境做出迅速反应,另外,头部各器官离中枢神经最近,传导信号路途最短,因此,头部器官集中,也是鱼对生活环境的适应。一般鱼的头部与体形保持一致,这可以有效减少行进中水流的对它的阻力。头部的主要器官有口、须、眼、鳃孔等。口是鱼类的捕食器官,也是呼吸时的入水通道。鱼类口的形状与位置同鱼类的食性有关,硬骨鱼口的位置可分为口上位、口前位、口下位三种。须是鱼类的感觉器官,其形状、位置、长短和数量可作为鱼类特征之一。例如鲃亚科有须鱼类中,可根据须的数量分为二须鲃属与四须鲃属(朱元鼎,1984)。鱼类的眼与其体形、生活方式有关,一般
25、位于头的两侧。鱼类形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比例性状、可数性状。比例性状的测定一般采用殷名称(1995)提供的方法,包括有全长、体长、肠长、体高、体宽、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尾柄长、尾柄高、口裂宽等指标。也可以采用框架测量法(李思发,1991)进行测量。可数性状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等的鳍条数、鳃耙数、侧线鳞数、下咽齿数、脊椎骨数等指标。1.1.2 年龄与生长年龄与生长是鱼类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年龄鉴定被认为是研究鱼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基础,也是分析和评价鱼类种群数量变动趋势的基本依据之一。生长是鱼类生物学最直接的研究目的之一,这也是许多种属的鱼是否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评价条件之一。
26、俄罗斯鱼类学家E K苏沃洛夫是鱼类年龄与生长的研究先驱,1909年他在渔捞养殖学会上作了关于测定鱼类年龄的一般方法以及波罗的海鲽鱼(BalticSea Platessa )年龄组合成分的报告(刘健康等译,1956)。目前,研究鱼类年龄与生长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直接观察法,渔获物体长分析法和鱼类钙化组织分析法(Devries and Frie,1996)。后两种方法是间接观测的结果,其通过体长分布和钙化组织上的年轮特征分析得出鱼类的年龄与生长特性。8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1.2.1 直接观察法只要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鱼类养殖或天然水体中通过人工标志放流与回收的情况下,通过观
27、察和测量,直接掌握鱼类的年龄及其生长特性,都属于直接观察法。此类方法的可靠性高,但是由于花费高昂,试验周期较长,因此应用较少,通常作为辅助手段验证其他间接方法的准确性(陈新军,2004)。1.1.2.2 渔获物体长分析法在渔获物体长分析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长度频率法和长度换算法。长度频率法又叫Petersen法;长度换算法又叫 Morozov法(陈新军, 2004)。这两种方法都是依据渔获物体长分布分离来确定年龄和分析生长特性。渔获物体长分析方法只适用于分析以下两种种群:年龄组成较为简单且生长较快的种群和生长较慢且处于稚幼阶段的种群。而不适用于生长缓慢的高龄鱼和繁殖时间长、世代内生长率变化大的鱼
28、类。由于长度频率分析方法具有快捷而且成本相对低廉的优点,所以应用广泛。一些生活环境无明显季节变化以及无法通过钙化组织读取年龄的热带鱼类的研究(Beamish et a1,1987 ),并由此开发出一系列应用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Hasselblad,1966; Pauly et a1,1981;Hoenig et al 1987;Macdonald,1987)。1.1.2.3 钙化组织分析法目前,钙化组织分析法是研究鱼类年龄与生长最常用的方法,即是用鳞片、骨骼、耳石等硬化或钙化组织,通过分辨这些组织上记录下来的反映生长快慢,并随季节性变化的年轮来鉴定年龄和分析生长特性的方法(Casselman
29、,1987)。其优点是不仅可以获得年龄,而且还可以获得鱼类从出生到捕获时所有年代和季节的生长特性,但是此方法不适用于那些生活于无明显季节变化的环境中,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的鱼类。研究表明,鱼类的鳞片鉴定年龄是有效的,并且通过鳞片上所记录的年轮可以很好地分析鱼类的生长特性(陈万青等,1986;Carlander,1987;Prashant KDEEPAK,2008)。鳞片具有易摘取、处理简单和不伤害鱼体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沈丹丹等(2008)、熊飞等(2006)、Turner(1982)等用鳍棘对鱼类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理想的结论,特别是使用脱钙切片技术处9贵州大学 2008
30、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理后,棘切片具有易测量、易于判断年轮形成与否的优点。李秀启等(2006)、郭焱等(2005)、Clay et al (1981)、Vasudevappa et a1(1988)用脊椎骨研究了鱼类的年龄与生长,同样得到了理想的结果。研究表明,不同鱼类的年龄鉴定材料是不同的,沈建忠等(2001)认为,鳞片只适用于生长较快的低龄鱼的年龄鉴定,它通常低估高龄和生长缓慢个体的年龄,其准确度和精确度要比耳石、鳍条、鳃盖骨、脊椎骨和匙骨差。Erikson(1983)研究表明,用鳞片和鳍条鉴定生长较快的低龄大眼梭鲈(Stizostedion vitreum)年龄,其结果与耳石相近,而鉴定生
31、长缓慢的高龄鱼,耳石比鳞片和鳍条更容易,更准确。1.1.2.4 年龄与生长定量描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的定量描述是自二十世纪初以来一直广泛研究的课题。许多学者从生理学和统计学角度提出了不同形式的生长方程。一些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比较详尽的归纳(Carlander,1987 ;费鸿年和张诗全, 1990)。其中Verhulst模型、Von Bertalanffy模型和Compertz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鱼类的生长。鱼类灰色生长模型是近年才提出的,根据鱼类生长的灰色性与灰色系统相符的特点,应用灰色动态模型建立鱼类的生长方程,在拟合鲢鳙生长的过程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严朝晖和史为良,1995)。另外,由
32、于常规的体长和体重生长曲线只能反应出鱼类生长过程的总和,因此许多学者采用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研究鱼类各龄的变化情况(孙帼英等,1994;李加儿等,1996;胡秋元等,2000)。这些方法对鱼类生长的一般规律进行了量化,能够直接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1.1.3 繁殖生物学1.1.3.1 繁殖期鱼类繁殖的季节和持续的时间,是鱼类种群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繁殖策略,保证仔鱼在饵料大小和丰度适当的时候孵出,使所产的后代存活数量趋于最大(Wootton,1990)。鱼类的繁殖期有性腺发育的内源性周期和与其同步的环境信号两者形成的机制决定。温度和昼夜长短可能是关键的环境信号(Lam,198
33、3)。野外种群繁殖期可通过实地考察,或解剖观察性腺发育状态,或通过性腺的组织学研究,或根据成熟系数周年变化来确定。10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1.3.2 产卵类型研究表明,鱼类的产卵类型可分为3种类型:一次性产卵类型、分批产卵类型及连续产卵类型(王剑伟,1992)。鱼类的产卵类型可以采用实验观察法、性腺组织学观察法、卵径频率分布法和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等方法进行确定(吴佩秋,1981;孙帼英,1985)。通常是应用多种方法综合解释鱼类的产卵类型。不同方法其适用性有所差异,实验观察法得出的结论直接、准确,但对于非养殖鱼类的可实施性低,限制了应用范围;性腺组织学观察法虽然繁琐,但
34、准确性较高,常被广泛使用。卵径频率分布法和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是间接的方法,结论具有推测性,常用于佐证。精卵细胞的发育主要通过组织切片技术来确定(何德奎等,2001;Malhotra,1970)。1.1.3.3 卵径和繁殖力鱼类的卵径与其繁殖方式和卵的性质有关,通常产于敞水区的浮性卵较小,产于底层的沉性卵较大;有保护的卵较大,而不受保护的卵较小。通常采用随机取样法测量卵径。繁殖力通常采用重量取样法,只有怀卵量少、卵粒大的鱼类,才采用全部计数法(马陶武等,2000;倪海儿,2000)。1.1.4 食性摄食是包括鱼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的基本生命特征之一。鱼类的食性研究分为定性和定量描述。1.1.4.1
35、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一般是通过解剖一定数量的消化道,鉴别其中所有的动、植物种类,并列出食谱。食谱中应列出全部食物种类,包括偶见种类。具体操作方法通常是刮取充塞度3级以上的消化道内含物,用10%福尔马林溶液处理保存。对能直接鉴别的饵料当场鉴别记录,不能直接鉴别的,带回实验室在解剖镜和显微镜下鉴别。饵钓、定置刺网等作业时间长的被动性渔具所获样本一般不可采用。为了鉴定食物种类的准确性,利用浮游生物网和采泥器采集环境饵料生物进行对照鉴别(姜志强等,1995;李绪兴1997;库么梅,1999;周剑等,2007)。1.1.4.2 定量研究11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定量描述的方法主要有出现频率
36、法、计数法、体积法和重量法。每种方法均有其局限性,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是完全令人满意的。出现频率法估计每一种食物种类在非空消化道中的出现频率,这种方法最简单,应用也最广泛,但只提供了鱼类消化道中某种食物类别和出现频率的信息,没有提供它们的数量和体积,因此,出现率并不能真正反映每一种食物在鱼类营养上所起的作用,以及鱼类对该种食物的喜好性。计数法统计每一种食物在被解剖消化道中出现的个数占全部食物种类总个数的百分比,此方法存在着与出现频率法相似的缺点,缺乏食物种类的大小和营养价值的信息。体积法和重量法可以确定某种食物是否是鱼类的主要食物。体积法是先在量筒中放入一定容量的水,然后逐一将食物组成中各种
37、饵料生物放入量筒,记载水面升高的刻度,求得各种饵料生物的体积和所占全部饵料生物总体积的百分比。重量法是逐一称重各种饵料生物,最后求得每一种饵料生物占全部饵料生物的重量百分比。鱼食性鱼类的饵料生物个体较大,较适宜采用这两种方法(曾柄光等,1965)。肠管充塞度和充塞指数是衡量鱼类摄食强度的最简单、最常用的两个指标。肠管充塞度参照,划分为05级。充塞指数是消化道内食物重和鱼体重的比值。通过全天定时、全年定期采样观察,统计充塞度和充塞指数,可以了解鱼类摄食强度的日节律、季节节律和间歇性变化(李思发等,1980)。1.2 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研究概况水生生物种质资源是水产增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发达国
38、家都十分重视水生种质资源的研究。我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的研究,先后在长江水系进行了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天然生态库、人工生态库(含冷冻库)建设,同时进行了不同流域淡水鱼类的保种,淡水鱼类种质鉴定技术、标准参数及种质标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多年来,我国水产品市场面临着鱼类养殖种类单一、品种退化严重的现象,因此人们一直盼望从现有野生鱼类中驯化和选育优良的养殖品种。优良养殖品种的选育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消费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培育新的优良品种提供种源。而要从现有野生鱼类中驯化和选育优良的养殖品种,首先必须开展对野生鱼类生物学的研究和种质资源的评估。国内外一贯注重对野生
39、鱼类生物学、种质资源及渔业利用的研究。随着人们对野生鱼类生物学知识的丰富,以及评定野生鱼类种质资源的技术的多样化,12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其渔业利用的前景也愈加广阔。1.2.1 我国淡水鱼类资源概况我国陆地面积辽阔,境内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复杂,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内陆各类水域面积,包括湖泊、池塘、水库和江河等,共有1747 万公顷,是世界上内陆水域面积最广的国家之一(张健红等,2002)。另外,可以进行养鱼的水稻田 276 多万公顷。这些为丰富多样的淡水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我国是淡水鱼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有 709 种和 58 个亚种不入海的
40、纯淡水鱼,64 种洄游性淡水鱼。其中鲤科鱼类最多,约占 1/2;鲇和鳅科次之,约占 1/4;其他科的种类占 1/4(李思忠,1981)。它们半数以上是我国特有种,多数具有经济价值,有的还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众多的经济鱼类中,主要的有 60 多种,如中华鲟、白鲟、裸腹鲟、鲤、胭脂鱼、鲫、青、草、鲢、鳙、团头鲂、鲮鱼、翘嘴红鲌、蒙古红鲌、圆口鲖、青海湖裸鲤、黄鳝、鲥鱼、鲈鱼、鲚鱼、大马哈鱼等(殷名称,1993)。它们大多不仅成熟期短(多在24 年成熟)、产卵多,而且生长快、产量高。其中的中华鲟、白鲟和胭脂鱼还是我国的珍稀鱼类。中华鲟为我国所独有,它是一种大型鱼类,在其主要产区四川有“千斤腊子(
41、中华鲟)万斤象(白鲟)” 的渔谚,其肉与卵均为席上佳肴,尤以鱼卵制成的鱼子酱最为珍品;此外,在研究鱼类演化方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主要经济鱼类适应性强,分布广,如鲤、鲫、鲢、鳙、草鱼、黄鳝等,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利用价值较高。1.2.2 国内外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我国是较早开展研究种质资源的国家并且具有悠久的鱼类养殖历史。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系统地开展了青、草、鲢、鳙鱼类的生物学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种质标准,使青、草、鲢、鳙鱼类从自然繁殖走向人工繁殖、从野生变成家养,从而形成了产业。1972年我国将鱼类种质资源与育种工作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的轨道,加快了种质资源研究的进程。自80
42、年代以来开始重视水产种质资源的研究。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一些专家尝试在计算机上对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信息进行保存,初步建成了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数据库(林康生等,1993)。如段辛斌、陈大庆(1999)对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信息系统进行了研制。13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六五”期间进行了长江、珠江、黑龙江草、鲢、鳙鱼原种收集与鉴别研究,并从形态学、生化遗传学、生长繁殖性能、群体结构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弄清了长江、珠江、黑龙江三种鱼的生长性能及遗传差异。我国在“七五”期间主要进行了淡水鱼类种质鉴定技术研究,而“八五” 期间进行了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库的研究,并对鲢、鳙、草鱼
43、、青鱼、团头鲂、兴国红鲤、德国锦鲤、方正银鲫、尼罗非鲫和奥利亚罗非鲫等10种鱼的形态特征、生长性能、繁殖性能、生化遗传、核型、DNA含量及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这10种鱼的框架结构,提出了生产上“ 四大家鱼 ”亲鱼使用最佳年龄,并制定了这 10种鱼的种质标准(余来宁,1991;李思发,1997)。“九五” 期间进行了水产养殖对象种质保存技术研究。19861990年,我国在湖北省淤泥湖建立了团头鲂种质资源库,该湖原产团头鲂(李思发,1991)。1991年以来,我国在湖北省监利县老江河河道建立了“四大家鱼 ”天然生态库,由于该河道早已同长江隔绝,过去用作湖泊养鱼,现在通过投放长江天然苗种
44、,养成后备亲鱼或亲鱼供应各地繁育场,并可储备一定数量原种鱼以备不测之需。由于该库只能起肥育阶段养护作用,国家又安排在石首市天鹅洲故道进行“四大家鱼” 天然生态库的研究。赵金良等( 1996)对长江中下游鲢、鳙、青鱼、草鱼种群分化的同工酶进行研究分析,初步认为长江中下游鲢、鳙、青鱼、草鱼各属一个没有显著分化的种群长江种群,表明在长江中下游选择一处优良保护场所就有可能达到就地保护长江“四大家鱼” 遗传资源的目的。吴仲庆认为种质资源的保护涉及种群大小的保护、种群遗传结构的保护、种群纯洁性的保护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四方面内容。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开发利用、原良种
45、生产管理完备体系,保存了我国主要养殖品种,为我国养殖生产提供了大量原良种,对促进我国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外,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种质资源的研究。近年来,更为重视种质资源基因的保护研究,先后发展了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对种群进行遗传鉴别的技术、超低温保存精子技术。种质资源经济性状基因定位及预测技术也有了良好的开端。如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内政部鱼类与野生动物局、加拿大海洋渔业局等近10个单位联合对太平洋鲑不同地理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10余年研究,收集资料十分丰富。这些遗传结构及遗传标记资料已用于种质变化的监测和对不同群体的开发或保护工作。国际水生资源管理中心在罗非鱼的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做了大量
46、工14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作,选育出了生长快的罗非鱼品系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另外,对于洄游性鱼类的过鱼设施,鱼类天然产卵场保护技术较为完善。前苏联成功地保护了占世界90%以上的鲟科鱼类种质资源,挽救了名贵的小白鲑。目前其禁渔令已由于资源的恢复而取消。菲律宾、英国、匈牙利、捷克等国收集了各种养殖品种,并建立了罗非鱼、鲤等的种质库,为开展遗传育种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条件(陈军,2003)。挪威对不同品系的大马哈鱼已保存了二十多年。加拿大、美国等的科学家利用液氮冷冻技术,成功地保存了鱼、虾、贝的精子。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挪威等国家,科学家们从群体、个体、细胞到分子水平,从自
47、然界到实验室对水产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库等进行了广泛研究。1.2.3 保护鱼类种质资源的措施1.2.3.1 就地保护在种群发生或栖息的地方,在天然的或人造的生态系统中,对遗传资源进行保护,这是在群体水平上的遗传保护,这是一种动态型的保护。在生物的天然资源尚未遭到严重破坏,即其种群大小还能够维持其在自然界繁衍的情况下,以及在栖息环境尚未严重破坏到种群难以生存的情况下,就地保护是保护种质资源的最佳方法(李思发,1991)。1.2.3.2 易地保护易地保护是在种群原栖息地以外的人工环境下,对一定数量的个体或生殖细胞进行保存。这类人工环境有池塘、水泥池、液氮罐等。这是在个体水平或细胞水平上的遗传保护
48、,是一种静态型的保护。池塘与水泥池活鱼基因库。在我国已建设的这类基因库有:长江水产研究所的10种养殖鱼类的池塘基因库;江西省兴国县兴国红鲤的池塘基因库;江西省婺源县荷包红鲤的池塘基因库;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方正银鲫池塘基因库(李思发,1991)。水族箱。在池塘、水族箱这类人工小水体里保存鱼类若干世代而不改变其遗传特性是很困难的事,要特别注意繁育群体的有效大小。冷冻基因库。即在低温或超低温中,一般在-196的液氮中保存精子或卵子或胚胎的基因库。在这一温度下,细胞活性可在遗传上保持稳定。我国在长江水产研究所已建成了贮存有8种淡水鱼类精液的冷冻基因库(曾一本,1999)。15贵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