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两大食品企业海外战略选择及其启示——以伊利与光明的比较为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315917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两大食品企业海外战略选择及其启示——以伊利与光明的比较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两大食品企业海外战略选择及其启示——以伊利与光明的比较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两大食品企业海外战略选择及其启示——以伊利与光明的比较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两大食品企业海外战略选择及其启示——以伊利与光明的比较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两大食品企业海外战略选择及其启示——以伊利与光明的比较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中国两大食品企业海外战略选择及其启示以伊利与光明的比较为例王 涵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近几年,我国许多知名食品企业通过国内并购整合,寻求规模扩张效应明显,例如,三元并购太子奶、三全食品收购龙凤食品和蒙牛收购雅士利等。同时,伴随国际化发展需求,我国食品企业的跨国并购与战略合作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如蒙牛参与竞购法国优诺、光明食品的多次海外并购、天津立达集团预备收购凯恩斯的食品企业并涉足房地产业、新希望牵手新西兰Synlait 乳业以及伊利与意大利最大乳企斯嘉达公司的战略合作等。食品企业横向并购与纵向产业链整合的不断上升表明,我国在实施国内整合扩张的同时,也在极力谋求海外战略布局。一、中国两大食品企业的

2、发展概况伴随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发展需求,同为乳业巨头兼财富中国 500 强排行榜入榜企业的伊利集团与光明乳业,均以不同方式或手段积极进行国内整合扩张和寻求海外布局,以促进各自持续稳健发展的实现。(一)伊利集团内蒙古伊利集团是我国乳制品行业中最具规模和产品线最健全的企业,是我国首家乳制品行业 A 股上市公司。伴随乳品企业的并购重组循环,伊利在产业发展中为扩展奶源基地和完善产能布局,积极通过并购实现市场扩张和产业整合以达到高速增长,但在并购中亦强调对市场需求与自身发展的结合,重点关注企业模式差异化、收购风险时机等,将并购作为一种但非唯一的企业发展战略方式。在战略布局上,伊利坚持“纵贯南北、辐射东西”

3、的格局,在拥有黄金奶源的基础上,对国内和国际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以夯实自身奶源供应。为此,一方面,伊利通过在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全国范围建立生产基地以及自建或合作拥有优良牧场,并以国内并购进一步寻求优质奶源,如 2005 年收购内蒙古牛妈妈乳业公司 30%股权、与长富乳业全面合作协议的达成、2013 年斥资约 3.1 亿元人民币入股辉山的强强联合等一系列战略活动,为伊利对国内奶源的掌控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伊利亦在逐渐推进海外布局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如对新西兰大洋洲乳业100%股权的购买、与美国 DFA 公司和与意大利斯嘉达公司战略合作的正式达成等。伊利的海外布局实现了在奶源、生产与技术等多方面

4、的合作,成为我国首个在大洋洲、美洲和欧洲同时布局并实施全球织战略的乳企。在伊利集团发展状况上,近 5 年期间的经营业绩显示,在经历了 2008 年的亏损之后于 2009 年扭亏为盈。在 2009-2013 年期间,其营业收入呈现逐步增长趋势,营业利润与净利润在总体增长过程中略有波动,如 2010 年与 2012 年的营业利润分别与上年比较略有下降,且 2012 年净利润也略低于上年水平。在总体业绩状况上,其营业收入增长率在连续 3 年增长幅度上升之后,于2011 年开始迅速回落,2012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为 13.78%,与 5 年前的增长幅度几乎持平。其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 2009 年的

5、20.78%下降至 2010 年的 20.28%之后,于 2011 年快速增长至 35.33%,但之后却又逐步回落至 2013 年的 23.15%,近 5 年内增长幅度波动较大。而在主营业务收入的来源分布上,伊利股份的主营业务分为华北、华南和其他地方,在这三个区域的业务收入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尽管在这三个区域中其他地方收入合计占比最大,但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在总体收入中占比亦较重,且华北地区收入的增长幅度最大,华南地区收入增长幅度次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伊利股份市场扩张与整合的战略布局导向。(二)光明集团光明食品集团以食品产业链作为核心产业,旗下拥有光明乳业、海博股份、金枫酒业和上海梅林四家上

6、市公司和其他多家子公司。其中,光明乳业是由光明食品集团控股的产权多元化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乳制品的生产、开发与销售及畜牧业等业务。面对当前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作为食品业“航母” 的光明食品集团经历了较大规模的“瘦身”,顺应上海国资委的要求,光明食品集团于 2009-2010 期间采取不同方式或手段对其旗下子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重组,以压缩管理层级和集中行业分布,促进内部有机增长。截止 2010 年底,经过压缩后的光明食品集团子公司约 500 多家,所涉行业数约 33 个。然而,在“退出计划”执行的同时,光明食品集团海外并购与全球性扩张步伐却在逐步加速。在 2010-2012 年间,光明食品集团共

7、经历或正在经历的海外并购约有 9 起,其中包括对澳大利亚糖企 CSR、新西兰Synlait 牛奶、英国 UB 公司、美国维生素连锁零售店 GNC、法国Yoplait 酸奶、澳大利亚 Manassen 食品、英国 anassen 食品 75%的股权。2012 年 5 月,光明食品成功收购英国 anassen 食品和英国早餐麦片品牌制造商 Weetabix 食品公司的 4 起收购为休闲食品并购,对新西兰 Synlait 牛奶、法国 Yoplait 酸奶及以色列 Tunva 公司的 3 起并购为乳企并购,1 起为糖业并购,1 起为酒业并购,可见光明食品对乳制品和休闲食品都较为重视。四是伊利集团与光明

8、食品在海外发展中所选取的目标企业的行业地位有所差异,且针对不同目标企业所采取的海外战略亦有所差异。伊利集团的三次海外布局中所涉及的两家乳企处于行业中绝对领先地位,对在当地和行业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 DFA 公司和斯嘉达公司均以战略合作方式完成,而另一家在行业中非绝对领先地位的企业则以全资收购形式完成。而光明所完成的 8 起海外发展项目中分别有 4 起成功和 4 起失败的并购,其中所涉及的目标企业大部分处于行业中绝对领先地位,例如并购对象 UB 公司为英国最大饼干生产商、法国 Yoplait 酸奶为全球第二大酸奶制造商等,少部分则属于一般领先企业,如 Synlait 牛奶为新西兰五大独立牛奶加工

9、商之一等,对一般领先企业的并购基本均能成功,而对行业绝对领先地位的目标企业的并购则以失败居多,如对英国 UB 公司的收购以失败告终。且对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地位的部分企业的成功并购也付出了较为高昂的代价,如光明食品对英国第二大早餐麦片品牌制造商 Weetabix 食品公司的成功收购创造了我国最贵的食品企业海外收购案。三、对中国食品企业海外战略选择的启示(一)合理明确战略目标从我国食品企业自身出发,合理明确海外战略的发展目标,将是海外战略实施的必要前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食品企业的兼并重组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国外大型跨国集团进军中国食品市场,如近期日本明治乳业在宣布退出我国奶粉市场之后又

10、强势回归进入我国鲜奶和酸奶市场,我国食品企业谋求全球布局,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实施海外战略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选择。此外,我国国企在国内发展中的非完全市场竞争,导致其在实施海外战略时也未能完全遵循商业规律与市场状况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而西方国家往往怀疑我国国企的海外并购是为了窃取技术与品牌,对国企海外并购持排斥心理,例如光明的几次海外并购失败均有源于其国企背景的因素,而伊利的海外布局则明确了扩大奶源和实现生产技术合作的目标。(二)适当选择战略模式根据对伊利和光明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对处于行业不同地位的食品企业实施不同的战略模式,有助于

11、我国食品企业海外战略的有效实施。由于食品企业关乎民生的行业特殊性,而我国食品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力的相对薄弱和目标企业国家出于对品牌保护的民族情结的干扰,对于居绝对领先地位的食品企业以并购形式往往难以成功。例如,光明食品的几次海外收购中,对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食品业的并购往往以失败告终。此时,若借鉴伊利集团的经验,以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式实现与海外大型跨国食品集团在生产和技术上的合作,实现海外布局也是一个较为现实的选择。同时,对于并非绝对领先的食品企业,考虑自身的竞争实力,以并购模式实现海外布局亦是恰当的选择,例如光明对 Synlait 牛奶的并购,有助于降低原料成本,实现资源互补,达到经营、

12、研发和财务方面的协同效应。(三)综合提升自身能力我国食品企业所具备的各项能力是海外战略成功实施的必要保障,为此,在我国食品企业竞争力相对薄弱的状况下,综合提升我国食品企业的知名度、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整合能力等各方面的企业能力是有效实施海外战略的条件。根据前述比较分析可知,我国食品企业在海外的知名度还相对较低,导致其在海外收购竞标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即使出资雄厚,但由于目标企业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整合能力持有怀疑态度,往往不愿意信任和认可我国企业在收购以后能够有效地对目标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和整合能力。例如,斯嘉达 CEO 在与伊利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曾表明,“伊利

13、作为中国乳业中的第一品牌,正是其一直找寻的合作伙伴” 。而光明在对 Yoplait 的收购中以高于竞争对手的报价却败于美国通用磨坊。(四)理性确定目标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考虑直接关系到海外战略能否实现协同效应。根据前述比较分析发现,伊利集团所确定的目标企业均为乳企,且对不同地位的目标企业采取不同的战略模式,而光明食品所确定的目标企业则多为行业领先地位的多种食品企业。虽然伊利和光明对目标企业的确定都选择了与自身业务具有之间关联性的上游产业或同类产业,然而,在确定目标企业时,光明却对自身能力和市场反应考虑不足,对目标企业定价评估不当。由于其所选择的大部分目标企业均为行业巨头,很容易引发竞争者对此并购行

14、为的敏感反应,而其对自身能力和市场反应考虑的不足容易导致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不当,进而导致并购的失败。例如,光明并购澳大利亚糖企 CSR 就由于定价略低败给新加坡丰益国际。(五)充分关注战略细节我国食品企业实施海外战略还应充分关注收购比例、顾问团队和低调运作等战略细节。从伊利和光明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并购所涉及股权比例较高时,并购双方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大,并购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较高,若所并购企业在当地属于行业巨头,则对并购双方所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也较大,此时并购更为复杂,也较难以成功。同时,拥有国际贸易、法律和并购企业文化等各方面都熟悉的管理人才以及具有丰富的定价经验和谈判水平的顾问团队

15、等,能够更好地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定价、争取谈判利益和实现并购后的整合管理,有助于并购的成功实施。此外,在国际化战略中保持低调的态度,有助于避免目标企业的反感和竞争者的过分关注,对海外战略的成功实施具有辅助作用。例如,光明对澳大利亚 CSR 糖业历时一年多的收购却因新加坡丰益国际的半路杀出而失败。(六)重点加强食品安全无论是在国内的整合发展,还是在海外的战略布局,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我国食品企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在当前我国食品行业面临巨大信任危机的状况下,为打破海外发展的“绿色壁垒” ,保证我国海外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食品企业必须重点加强食品安全和保证食品质量。当前,包括伊利、蒙牛和光明在内的众多知名食品企业都发生过各类质量安全丑闻,如伊利奶粉“含汞门” 、光明乳业 “六连错”、蒙牛黄曲霉毒素超标事件等,这不得不让海外内消费者对中国食品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事实上,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食品质量标准本就相差甚远,这也是我国食品企业难以实现“走出去” 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食品企业的国内发展和海外发展均离不开产品质量在海内外的认同,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提升食品质量成为我国食品企业实现海外发展的重点。教育期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