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药治疗老年汗病58例临床的效果统计分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314303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治疗老年汗病58例临床的效果统计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药治疗老年汗病58例临床的效果统计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药治疗老年汗病58例临床的效果统计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药治疗老年汗病58例临床的效果统计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药治疗老年汗病58例临床的效果统计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医药治疗老年汗病 58 例临床的效果统计分析摘 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老年汗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58 例诊断为老年汗病患者分为 5 个证型进行中医药临床治疗。结果:痊愈 31 例(53.44%),显效 15 例(25.86%),有效 8 例(12.09%), 无效 4 例(6.90%),总有效 54 例(93.10%)。结论:中医药治疗老年汗病临床疗效显着,有广泛应用前景。 关键词:老年汗病 ;中医药疗法;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28-02 老年汗病是老年人常见和多发病,其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老年

2、人的生活质量。从 2012 年 3 月2013 年 2 月,笔者对 58 例老年汗病患者应用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8 例患者中男 23 例,女 35 例;年龄 6089 岁,平均 71 岁;自汗者 34 例,盗汗者 24 例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8 例,高血压病 13 例,心力衰竭 12 例,感染性疾病 10 例,甲状腺机能亢进 5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实用中医内科学 。临床症见:(1)时时汗出,动辄尤甚者。(2)睡眠中汗出

3、,醒后汗止者。 1.3 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所见,分为以下 5 个证型论治。 1.3.1 肺卫不固 症见自汗,头面、颈胸部时时出汗,活动后尤甚,怕风,平素易感冒,倦怠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1.3.2 营卫不和 自汗,汗出恶风寒,肢体酸楚,或有微热,或半身或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1.3.3 气虚湿盛 自汗为主,头部蒸蒸汗出,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食少纳呆,恶心欲呕,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1.3.4 阴虚火旺 盗汗,五心烦热,或兼见午后潮热,两颧红赤,口渴,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1.3.5 阴阳两虚 自汗、盗汗、腰背酸软疼痛,头晕眼花,发脱齿摇,耳

4、聋耳鸣,小便清长或夜尿频,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肺卫不固 玉屏风散加味。药物组成: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甘草。 2.1.2 营卫不和 桂枝汤加减。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龙骨、牡蛎、甘草。 2.1.3 气虚湿盛 十味温胆汤加减。药物组成:太子参、麦冬、五味子、黄芪、法半夏、茯苓、陈皮、枳实、竹茹、炒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甘草。 2.1.4 阴虚火旺 当归六黄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熟地、当归、黄芩、黄连、黄柏、黄芪、肉桂、五味子、乌梅、甘草。 2.1.5 阴阳两虚 二仙汤加减。药物组成:仙茅、仙灵脾

5、、知母、焦黄柏、当归、巴戟天、女贞子、旱莲草、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甘草。 以上各型患者在服上述汤药期间,停服与汗病相关的其他药物。每 2 日服 1 剂,每日服 2 次,14 d 为 1 疗程。 2.2 观察方法 由患者每天根据自己 24 h 的出汗症状对照计分表进行判断及记录。见表 1。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4 个专业 105 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判定。以汗出症状积分为疗效评价标准。计分方法:按照表 1“汗出症状计分表计分”,总分值=日间计分+夜间计分。痊愈:汗出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降至 0 分);显效:汗出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 69 分

6、);有效:汗出症状略减轻( 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 25 分);无效:汗出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58 例患者经治疗,痊愈 31 例(53.44%),显效15 例(25.86%),有效 8 例(12.09%), 无效 4 例(6.90%),总有效 54 例(93.10%)。见表 2“分型辨治疗效统计表” 4 讨论 中医汗病包括自汗和盗汗 ,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此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症状而伴随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老年人因年老体衰、久病、易感外邪等原因使机体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排出异常而发生汗病。汗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伴随于心脑肺系及内分泌等

7、疾病的过程中,虽多为慢性发作,但本病的发生不仅不利于原发病的康复还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将 58 例老年汗病病例按 5 个证型进行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疗效。通过临床观察可以看到老年汗病本虚标实证较多,常以气虚、阴虚为本,湿、热、营卫不和为标,在治疗时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汗病多是由因虚而致实,故遣方用药以扶正祛邪为指导原则,扶正重于祛邪,对气虚湿盛者在益气的同时予以除湿止汗;阴虚火旺者在滋阴的同时予以清热敛汗;营卫不和者调和营卫以止汗。虚证者在调补阴阳、顾护肺卫的同时加以敛汗,防止汗液外泄,耗伤津液。总之,中医药治疗老年汗病临床疗效显着,有较好地应用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