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精品】2011届语文二轮复习最新4年模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4】.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313466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2011届语文二轮复习最新4年模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2011届语文二轮复习最新4年模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2011届语文二轮复习最新4年模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2011届语文二轮复习最新4年模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2011届语文二轮复习最新4年模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材料来自学习俱乐部【QQ 群:112463215】6.(福建省福州市 2010 届高三 3 月质量检查)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 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 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是怎样表现造型“早行”的?请举例作简要分析。(2)此诗三、 四句主要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何效果?(3 分)答案 (1)第一句诉诸感觉,写出清早露侵驼褐、寒意袭人的特点,同时也写出诗人“行”之“早” 。诗人穿上露水不易湿透的驼褐出行,可见其上路之早,而“露侵驼褐” ,以至于感到“晓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2)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2、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羁旅中的孤独寂寞之感。7.(广西柳州 2010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泠泠(lng lng):清凉;声音清越。颔联中“泠泠”在营造意境方面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诗人因何寂寞?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寂寞”?答案 “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与下句的“泠泠”相联系,又与首句的“繁露坠”有关。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

3、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原因: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手法:以动写静,反衬8.(哈尔滨三中、东北育才、大连育明、天津耀华 2010 年四校第四次高考模拟联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夜泊牛渚 怀古李白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去。登舟望秋月,空 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注释: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材料来自学习俱乐部【QQ 群:11246

4、3215】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1 )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对颔联的一个 “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2 )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答案 (1)空:白白的,徒然。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 “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2 )最后两旬离情于景、以景结情(虚实结合) ,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9.(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 2010 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方 干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答案 (1)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等景象。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又无可奈何的感慨。(2)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扣诗题“旅次” (或呼应首联的“故山” ) 。10.(山东省胶州市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

6、怀古 王硅怀乡访 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 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2)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答案 (1)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悠悠” “独上” “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与尾联的“故国凄凉” “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任意两点得满分)(2)别渚孤乌,数帆归舟,晚风劲吹、红叶凋零,寒云阴沉、楼阁昏暗等意象,融情于景,营造了凄凉的意境;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凄凉心境(或尾联

7、作者直抒胸臆,抒发不复应有往日那种激扬奋发、踌躇满志的风情气韵,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思)。11.(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 2010 届高三下学期 3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材料来自学习俱乐部【QQ 群:112463215】一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1 )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 )赏析诗句“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答案 (1) 诗人笔下的白鹭形象:孤傲,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形象。(2) 从内容及表达手法两方面进行赏析。清清溪流中,小洲耸立。芳草离离,鲜花开放。一只白鹭孤独站立其间,环境的幽美衬托出

8、了这只白鹭的清高,孤傲与寂寞。表达手法:衬托/烘托、比喻。12.(浙江省 2010 届高三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从军行(唐)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 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注: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 ,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无那:即无奈。古从军行(节选)(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1)从题材看,这两首诗都属于 ;在意象的运用上,两首诗都采用了 意象。(2 )请指出这两首诗共同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简析它们情感表达的异同。答案

9、 (1)边塞诗 烽火(或“风沙” )(2 )这两首诗都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达情感。王昌龄的从军行表达了闺中妇女思念戍边丈夫、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感情,战争给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庭带来深深的痛苦,诗人对此表现了深刻的同情;李颀古从军行 ,诗人不仅看到了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痛苦,也看到了战争给少数民族也同样造成了无尽的苦难,诗人对两者都表达了同情之感。13.(陕西省西安西工大附中 2010 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训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近试上张水部 酬朱庆馀朱庆馀 张籍洞房昨夜停红烛, 越女新妆出镜心, 待晓堂前拜舅姑。 自知明艳更沉吟。材料来自学习俱乐部【QQ 群:1124632

10、15】妆罢低声问夫婿, 齐纨未足时人贵,画眉深浅入时无。 一曲菱歌敌万金。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1 )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2 )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 ,试从两首诗的内容方面对此加以说明。答案 (1)都运用了“比” 的手法(答其他手法都不给分) 。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 比朱的作品。(2 ) 近试上张水部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11、 酬朱庆馀表明张籍对朱庆馀才能的肯定,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14.(四川省棠湖中学 2010 届高三 2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啰唝曲刘采春其一 其二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莫做商人妇,金钗当卜钱。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这两首诗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看似无理却又在情理之中,请做简要分析。答案 这两首诗均写出丈夫外出久而不归,家中妻子天天思念的情形,在感情的表达上,不直抒相思之苦,而从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动作的描写上显露其情深,笔法新颖别致。“不喜”“生憎”的对象从事理上看是

12、毫无道理,但它又有必然的联系。因当初就是“秦淮水”和“江上船”把她的夫婿载走的,至今还没把他载回来,主人公怎能不怨恨这水和船呢?寥寥几笔,从其天真地埋怨水和船的心理变化刻画中,增强了感情的表达力量,这种埋怨之情正是强烈思念之情的外化,因而它又是在情理之中的。15.(2010 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机女叹 (宋)叶茵机声咿轧到天明,万 缕千丝织得成。售与绮罗人不顾,看 纱嫌重绢嫌轻 。月夜闻纺织声 (清)陈文述茅檐辛苦倦难支, 绣阁娇憨定不知。材料来自学习俱乐部【QQ 群:112463215】多少吴姬厌罗縠,绿窗一样夜眠迟 。(1)请概括这两首诗蕴含的相同

13、情感,并简要分析叶茵的机女叹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织女生活的。(2 )陈文述的月夜闻纺织声 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答案 (1)表达了作者的不平之气(或对富人富贵骄人的不满) ;表达了对织女深深的同情(或表达织女哀叹自己辛苦劳作的辛酸和无奈之情) 。“织” (或劳作情景)和“售” ;织女机声不停,通宵劳作,费尽辛苦,才织得沙绢;织女们将精心制作的织物送到大户人家去出售,结果换来的却是富人的不屑与嫌弃。(2 ) 对比。前两句将茅檐舍下纺织女的辛苦疲倦、体力不支,与锦绣屋阁中富家女的娇憨悠闲作对比,(以不眠与酣眠对比) ,后二句将“厌罗縠”的“吴姬”和贫寒的“织女”进行对比,同是不眠

14、,人生却迥然不同。突出表达了作者的不平与同情。16.(福建省宁德市 2010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查)古代诗歌阅读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岁暮到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请从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方面赏析两首诗歌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答案 相同点:两诗都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都通过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爱心,都选择寒衣针线这一母爱的典型寄托物来抒情。都运用了心里描写手法,前者写母亲对儿远行的担忧,后者写归儿内心的惭愧。不同点:孟诗把母爱比作春天的阳光,儿子如寸草,比喻

15、贴切生动,又以反问句结尾,让人思考小草怎么能报答得了阳光的哺育,提升了母爱的崇高。蒋诗则通过刻画母子重逢的喜悦,用针线密,墨痕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用怜清瘦,问苦辛,写出母亲对儿子的慈爱,又细写儿子的惭愧心里,不敢诉说风尘的艰辛,直抒胸臆,对母亲的感激与敬爱表露无遗。材料来自学习俱乐部【QQ 群:112463215】17.(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 2010 届高三 3 月质量检测考试)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寻陆鸿渐不遇皎 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1)这两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许多共同点,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16、。(2)赏析皎诗“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一句的意蕴。答案 (1)两首诗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寓问于答,以答句包含问句,从第三者的回答中反映出被造访者的情况。语言精练简洁,含蓄有味。寓深切的仰慕之情于叙事之中,从“寻访”和“追问”中可以看出。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都使用了烘托的手法,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言深意远。皎诗以菊花来烘托人物的逸致雅怀,贾诗则用悠悠白云来烘托人物的高洁志趣。(2)这一句写茅屋的近处,有篱笆环绕,里面种着菊,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仍未开花。“秋来”点出造访的季节, “未”字点出本是开花的季节而花未开,说明是刚刚移居来种上的; “篱边菊”则从侧面烘托了人物的逸致雅怀。2010 年 1 月

17、更新1.(安徽省利辛二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晚秋唐杜牧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 ,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 )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答案 (1)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 ;北雁南飞。 (每点 1 分)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材料来自学习俱乐

18、部【QQ 群:112463215】(2)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3)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2.(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泊江州陶 安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一点远帆如白鸟。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注释:江州:今江西九江。陶安:元末明初诗人。(1)请赏析“一点远帆如白鸟”这句诗,有人认为是量词用得好,有人认为是比喻用得好,你的看法

19、是什么? (2)最后一联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何种感情? (3)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点:突出了远帆的“远” ,因为远,远帆细小,像一个小点一样,所以用“点”较恰切。 “如白鸟” ,也是因为距离远,而江面又是水天相连,感觉到远帆像一只白鸟在移动。量词和比喻的运用,都突出了江面的寥阔苍茫。(2)运用典故。在清夜在浔阳江头,诗人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 ,酾酒祭奠,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凭吊和同情。(3)诗中描写了江州傍晚的景物。绀绿的江云围绕在夕阳的倒影旁,江水空阔明亮,与水上的雾气相连。远处一只帆船,黄昏的急鼓声在青霭中传过来。江州支流众多,水面广阔,而

20、远处的庐山的山峰直插云霄。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江州美景的赞美,又有人在旅途的淡淡的离愁。3.(内蒙古赤峰平煤高级中学 2009 届高三 12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1)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 ,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什么样的心境?(2 ) “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答案 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材料来自学习俱乐部【QQ 群:112463215】的心境。 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

21、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4.(宁夏银川一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落 梅(宋 )刘 克 庄一 片 能 教 一 断 肠 ,可 堪 平 砌 更 堆 墙 。飘 如 迁 客 来 过 岭 ,坠 似 骚 人 去 赴 湘 。乱 点 莓 苔 多 莫 数 ,偶 粘 衣 袖 久 犹 香 。东 风 谬 掌 花 权 柄 ,却 忌 孤 高 不 主 张 。(1)本诗第二联“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运用比喻手法,寓意丰富,请简要分析。(2)据史书记载,当时曾有人指控本诗尾联为“讪谤当国” ,作者因而被罢黜,史称“落梅诗案” 。请分析尾联中诗人是如何“讪谤当

22、国”的。答案 (1)本联用“迁客” “骚人”的迁谪放逐来比喻“落梅” ,比喻奇特,寓意深刻丰富,既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四散的凄惨景象,又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 “骚人”的坎坷人生,还有用梅花的高洁品格来赞美“迁客” “骚人”的意味。(2)尾联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表面看是指“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忌妒梅花孤高任意摧残它。实际上是另有所指,借此暗讽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5.(河北省正定中学 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秋望赵嘏云雾 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

23、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 ,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南冠” 、 “楚囚”:典出左传 ,为囚徒的代称。(1 )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 。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赏析。答:_ _ (2 )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 ”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答:_ _ 答案 动静结合,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 “雁横塞”这是动景, “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

24、画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材料来自学习俱乐部【QQ 群:112463215】之情,情与景自然融合。烘托,渲染。作者通过廖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等意象渲染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饶有情韵,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引发联想,韵味清远。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让人联想起人生如晨星之易逝的慨叹,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的情思,那长笛一声引发无穷的联想,使闻者黯然神伤。(对艺术特点的概括 2 分,结合诗歌做具体赏析 2 分。意思对即可。 )(2

25、 )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理由只要能答出两点即可:寓情于景。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篱菊的意象,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寄托的是归隐三径之心。诗中把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的情绪。尾联借用典以明主旨,写家乡鲈鱼正美,我不归去,却如囚徒般羁留长安,甚是无谓,表示的是归隐事不宜迟的决心,篱菊的意象与之相和谐。【鉴赏参考】这首七律,通过诗人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远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

26、”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抑郁的基调。颔联写仰观。 “残星几点”是目见, “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 “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致;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诗人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觅声望去,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悠扬、哀怨,是在慨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据唐诗记事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联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

27、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愁容满面。紫菊半开,红莲凋零,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枯荷,追忆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吧?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景,无不触发着诗人孤独怅惘的愁绪;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

28、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 ,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 “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 ,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流逝由暗而明的变迁。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果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平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黎明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6.(河北唐山市开滦二中 2010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

29、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 严武注材料来自学习俱乐部【QQ 群:112463215】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 西山。更催 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 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案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

30、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局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7.(江苏省赣榆中学、射阳中学、滨海中学 2010 届高三 1 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暑 旱 苦 热 王 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 间。(1)有人认为本诗首联“屠”“着翅”两词用得巧妙,请你分别说说它们的使用效果。(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暑旱” ?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请简要分析。答案 (1) “屠” 字用得新奇,本意为屠杀,也可引申为驱除、消除。 “清风无力屠得热” ,写清风本应能够

31、驱热,此刻却无力驱除暑热。 “屠”字以示对暑热的憎恨之深。 “着翅 ”一词用得生动,落日本来无翅, “着翅上山”,显其不肯降落。 “落日着翅飞上山”,写太阳能够助热,此刻却应落不落。 “着翅”以示盼望早日落山之切。(2 )艺术手法:比拟 暑旱难耐,清风也无能为力,落日插上翅膀;对比,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里的“天” 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 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或者首联的酷热与颈联的清凉构成对比;虚实结合,诗人由现实中的“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表,突出了暑旱之苦。思想:这首诗本因苦热而发,但诗中表现的是天下人的苦热。即或有清凉世界,如果不能提携天下人同往,自己也便不忍独游其间。诗人自恨不能拯天下人脱离火坑,也就不愿独自一个人去。这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正是诗人的可贵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