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摄像机镜头选择是视频监视系统项目中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它的质量(指标)优劣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机指标以及整个工程项目的系统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工程造价。由此可见,摄像机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CCTV 摄像机镜头主要生产地全球范围:日本、韩国、德国、中国、中国台湾中国境内:福建、广东、河南、甘肃、吉林主要城市:福州、深圳、厦门、长春、南阳、兰州、信阳 目前,CCTV 镜头世界一流品牌基本都集中在日本,如精工、Tamron、computar
2、、FUJINON、Tokina、Canon、Avenir 台湾亚洲光学等国内部份镜头厂商主要有:长春东亚光学、南阳卧龙光学、南阳禾立光学、福州鸿发光、福州市正盛光电仪器、厦门力鼎光电、福州飞华光电、世泰鑫锐光电等 目前,国内镜头需求大镜头(C/CS 接口)与小镜头(M12 接口)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25%和 75%。 镜头在摄像机成本构成中的比例为 20%左右,是摄像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摄像机从高端到低端完整的产品链相对应,CCTV 镜头也形成了从高档到中档到低档的完整的产品链,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几百元到几千元,一应俱全。利润水平也相差很大,常用的单板机镜头,利润已很低;技术含量越高,功能越
3、先进的镜头,利润也就越大。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 CCD 芯片与镜头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为了适应不同的监控环境和要求,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镜头。比如在室内的重点监视,要进行清晰且大视场角度的图像捕捉,得配置
4、广角镜头;在室外的停车场,既要看到停车场全貌,又要能看到汽车的细部,这时候需要变焦镜头。 摄像机镜头的分类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镜头品种繁多,从焦距上可分为短焦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变焦镜头;从视场大小分有广角、标准、远景镜头;结构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镜头等。按外形功能分 按尺寸大小分 按光圈分 按变焦类型分 按焦距长矩分球面镜头 1“ 25mm 自动光圈 电动变焦长焦距镜头非球面镜头 1/2“ 3mm 手动光圈手动变焦 标准镜头针孔镜头 1/3“ 8.5mm 固定光圈固定焦距 广角镜头鱼眼镜头
5、 2/3“ 17mm (1)以镜头安装方式分类:所有的摄像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 摄像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 C 安装座和 CS 安装座。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C 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CS 安装座:特种 C 安装,此时应将摄像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 12.5mm。C 型安装的摄像机可用 CS 型镜头,但 CS 安装的摄像机不能使用 C 型镜头。如果要将一个 C 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 CS 安装座摄像机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2)以摄像机镜头规格分类:摄像机镜头规格应视摄像机的
6、 CCD 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即摄像机的CCD 靶面大小为 1/2 英寸时,镜头应选 1/2 英寸。摄像机的 CCD 靶面大小为 1/3英寸时,镜头应选 1/3 英寸。 摄像机的 CCD 靶面大小为 1/4 英寸时,镜头应选1/4 英寸。如果镜头尺寸与摄像机 CCD 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1/2 英寸的镜头可用于 1/2 英寸、1/3 英寸的摄像机;而 1/3 英寸的镜头只能用于 1/3 英寸的摄像机,不能用于1/2 英寸的摄像机,这是因为 1/3 英寸镜头光通量只有 1/2 英寸镜头光通量的44%,不能满足 1/2 英寸的摄像机的光通量
7、要求。(3)以镜头光圈分类:固定光圈镜头、手动光圈(manual iris)和自动光圈(auto iris)之分,配合摄像机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 固定光圈镜头,其通光量是固定不变的。主要用光源恒定或摄像机自带电子快门的情况。自动光圈镜头有两类: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它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这种视频输入型镜头内包含有放大器电路,用以将摄像机传来的视频信号转换成对光圈马达的控制,称为视频输入型 Video driver(with A
8、mp);另一类则利用摄像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它利用摄像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这种镜头内只包含电流计式光圈马达,摄像机内没有放大器电路,称为 DC输入型(DC driverno Amp)。二种驱动方式产品不具可互换性,但现已有通用型自动光圈镜头推出。自动光圈镜头上的 ALC(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画面中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一般而言,ALC 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但是对于拍摄景物中包含有一个亮度极高的目标时,明亮目标物之影像可能会造成“白电平削波“ 现象,而使得全部屏幕变成白色,此时可以调
9、节ALC 来变换画面。另外,自动光圈镜头装有光圈环,转动光圈环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通量即光圈,一般用 F 表示,其取值为镜头焦距与镜头通光口径之比,即:F f(焦距)/D(镜头实际有效口径),F 值越小,则光圈越大。采用自动光圈镜头,对于下列应用情况是理想的选择,它们是:在诸如太阳光直射等非常亮的情况下,用自动光圈镜头可有较宽的动态范围。要求在整个视野有良好的聚焦时,用自动光圈镜头有比固定光圈镜头更大的景深。要求在亮光上因光信号导致的模糊最小时,应使用自动光圈镜头。(4)以镜头的视场大小分类标准镜头:视角 30 度左右,在 1/2 英寸 CCD 摄像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 12m
10、m,在 1/3 英寸 CCD 摄像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 8mm。广角镜头:视角 90 度以上,焦距可小于几毫米,可提供较宽广的视景,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变形标准镜头:视角 30 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长焦镜头:视角 20 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此镜头可在远距离情况下将拍摄的物体影响放大,但使观察范围变小变倍镜头(zoom lens):也称为伸缩镜头,有手动变倍镜头和电动变倍镜头两类。可变焦点镜头(vari-focus lens):它介于标准镜头与广角镜头之间,焦距连续可变,即可将远距离物体放大,同时又可提供一个宽广视景,使监视范围增加。变焦镜头可通过设置自动聚焦于最小焦距和最
11、大焦距两个位置,但是从最小焦距到最大焦距之间的聚焦,则需通过手动聚焦实现。 针孔镜头:镜头直径几毫米,可隐蔽安装。注: 三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调光圈。 二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自动光圈。常见镜头视角角度焦距 规格 角度2.1mm 小镜头 1/3 1502.5mm 小镜头 1/3 1302.8mm 小镜头 1/3 1152.8mm 固定光圈 1/3 1153.6mm 1/3 964mm 1/3 786mm 1/3 538mm 1/3 4012mm 1/3 2316 mm 1/3 173.5-8mm 1/3 96- 456-15mm 1/3 54- 236-36mm 电动变倍镜头 1
12、/3 51- 98.5-51mm 电动变倍镜头 1/3 57- 106-60mm 电动变倍镜头 1/3 52- 6(5)从镜头焦距上分短焦距镜头:因入射角较宽,可提供一个较宽广的视野中焦距镜头:标准镜头,焦距的长度视 CCD 的尺寸而定长焦距镜头:因入射角较狭窄,故仅能提供狭窄视景,适用于长距离监视变焦距镜头:通常为电动式,可作广角、长焦变化。镜头的主要参数 焦距(f,也称视场角):焦距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镜头的放大倍数,改变拍摄图像的大小。在工程实际中,我们常用水平视场角来反映画面的拍摄范围。焦距 f 越大,视场角越小,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小;反之
13、,焦距 f 越小,视场角越大,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大。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很远的时候,我们可用下面公式表达:镜头的放大倍数焦距/物距。增加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增大了,可以将远景拉近,画面的范围小了,远景的细节看得更清楚了;如果减少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减少了,画面的范围扩大了,能看到更大的场景。 光圈:光圈安装在镜头的后部,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大,图像的清晰度越高;光圈开得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小,图像的清晰度越低。通常用 F(光通量)来表示。F=焦距(f)/通光孔径(相对孔径,镜头的相对孔径决定被摄像机的照度,摄像机的照度与镜头的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在摄像机的技术指标
14、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 6mm/F1.4这样的参数,它表示镜头的焦距为 6mm,光通量为 1.4,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通光孔径为 4.29mm。在焦距 f 相同的情况下,F 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 CCD 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 镜头与 CCD 感光元件的配置 CCD 的成像尺寸,也就是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的比例与电视机画面宽度和高度比例一样,通常为 4:3。这样保证了摄像机的视频图像在显示器上的图像不变形。 镜头焦距的配置、确定合适的焦距,是决定图像质量重要因素。f=v*D/V 或 f =h*D/H。其中,f 代表焦距,v 代表 CCD 成像尺寸的高度,V 代表被观测物体高度,h 代表CC
15、D 成像尺寸的宽度,H 代表被观测物体宽度,D 代表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假设用 1/3“ CCD 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 500 毫米,高 400 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5000 毫米。由公式可以算出:焦距 f=4.85000/50048 毫米或焦距f=3.65000/40045 毫米。 注(CCD 尺寸):规格 长 宽 1/4 3.6 2.4 1/3 4.8 3.61/2 6.4 4.82/3 8.8 6.63/4 9.6 6.61 12.7 9.6 提示:一体机镜头倍数的计算:倍数=f 最大值/f 最小值例如:22 倍=85.8/3.9 27 倍=94.5/3.5 镜头焦距和最佳照射距离:例如
16、,假设用 1/3“ CCD 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 7.2 米(十个成年男人的宽度,标准最佳照射宽度),高 5.4 米(一个成年男人显现占屏幕的 1/3 的高度,标准最佳照射高度),镜头焦点距物体 30 米。由公式可以算出:焦距 f=4.8(1/3“CCD 宽度尺寸)30/7.2=20mm 或焦距 f=3.6(1/3“CCD 高度尺寸)30/5.4=20mm。镜头焦距 2.8mm 3.5mm 4mm 4.8mm 6mm 8mm 12mm 16mm 25mm 60mm 73.8mm 物体距离 4.3m 5.4m 6m 7.3m 9m 12m 18m 25m 38m 120m 150m*CCD 摄
17、象机的选择参考 市场上大部分摄像头采用的是日本 SONY、SHARP、松下、LG 等公司生产的芯片,现在韩国也有能力生产,但质量就要稍差一点点。因为芯片生产时产生不同等级,各厂家获得途径不同等原因,造成 CCD 采集效果也大不相同。在购买时,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检测:接通电源,连接视频电缆到监视器,关闭镜头光圈,看图像全黑时是否有亮点,屏幕上雪花大不大,这些是检测 CCD 芯片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其它专用仪器。然后可以打开光圈,看一个静物,如果是彩色摄像头,最好摄取一个色彩鲜艳的物体,查看监视器上的图像是否偏色,扭曲,色彩或灰度是否平滑。好的 CCD 可以很好的还原景物的色彩,使物体看起来
18、清晰自然;而残次品的图像就会有偏色现象,即使面对一张白纸,图像也会显示蓝色或红色。个别 CCD 由于生产车间的灰尘,CCD 靶面上会有杂质,在一般情况下,杂质不会影响图像,但在弱光或显微摄像时,细小的灰尘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果用于此类工作,一定要仔细挑选。红外摄像机关键的技术和不良因素 1、成像偏色 摄像机使用 CCD 是感应所有光线(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的,这就造成在白天所拍摄的影像和我们肉眼只观察到可见光所产生的影像很不同。由于 CCD 感应到了红外线,它会干扰到 DSP 的运算,导致偏色。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让 CCD 接收不到红外光就可以了,因此在镜头和 CCD 之间加装一
19、个红外滤光镜即可解决,其作用就是阻挡红外线进入 CCD,让 CCD 只能感应到可见光,这样就使摄像机拍摄到的影像和我们肉眼看到的影像相一致了。 2、机体本身的散热问题。 摄像机在长时间工作以后,红外灯会产生热量,尤其是红外一体机,它的红外发光 LED 是安装在整个护罩内的,而护罩的“保温”效果一般都很好。CCD 一般只能支撑到 60-70 度,长时间高温工作,CCD 肯定会慢慢坏掉。具体的现象一般是画面发白,看起来朦朦胧胧的。 红外产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散热问题的:一、采用金属导热材料,通过外壳来散热。二、把红外灯焊接在铝板上,将热量带走;三、如果是大功率红外灯,采用风扇散热,并且都采用
20、恒流电源(开关式电源)供电来控制红外灯的散热问题。3、图像中出现白雾的现象一般出现这个问题时,可以分两部分来考虑:一、LED 灯射出的红外线打到机器上面的遮阳罩上反射回镜头,造成白雾的现象。解决的方法就是把遮阳罩退后些、或者遮阳罩内表面采用黑色处理。二、LED射出的光漏到了镜头里。这个问题,目前大家都是采用“双玻璃结构”来解决的。由此可见“双玻璃结构”是最成型的解决办法,红外产品在设计上全部使用的“双玻璃结构”,完全避免了白雾现象的产生。4、机器内部出现雾气。 雾、霜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因冷环境的强、弱分别凝结成霜和雾。红外摄像机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室外的摄像机常常会
21、因四季变化、昼夜温差、以及雨雪环境等原因在防护罩视窗玻璃上形成雾或霜,导致摄像机无法看清物体,直接影响监控效果。 5、机器外部出现霜、雾。 摄像机在雨雪天或粉尘大的环境下工作,防护罩的视窗玻璃容易出现污垢,造成摄像机视线遮挡。 解决的办法:1、在防护罩上增加雨刷,通过控制雨刷清洁玻璃。2、使用隐形雨刷视窗玻璃。与普通视窗玻璃相比,隐形雨刷视窗玻璃具有排斥水、灰尘、雪花的功能。3、针对于外壳密封的一些要求。 如果红外摄像机在北方应用的话,机体内外会产生很大的温差,前端的镜片会出现雾化的现象,因此要求机器内必须具有很好的密封性,防护罩也要具备很好的防雨水性能。 如何把密封性做的更好?产品的解决方法
22、是这样的:一、加防水胶套,在接口处加放水垫,起到防水的作用,效果比较理想。二、在接线螺丝口处打防水胶,增强防水性。三、红外摄像机采用铝合金外壳,提高接口处精度,并且采用优质硅胶材料沾合,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摄像机安装特点及要求一、摄像机安装要求: 1、 摄像机前端一定要比后端低大约 2-4CM 左右,这样安装是为了白天阳光正面照射镜头,造成画面白天反光,晚上灯光晚上过度曝光反白。同时这样安装亦改善镜头进光量,图像清析度也提高了。 2、 3.6MM、4MM 镜头红外线摄像机,上盖前面离镜头主体不可以遮盖 1.5CM,如超出了 1.5CM 可能造成晚上有光圈(光环),朦胧,图像不清析,反白现像。
23、3、 6MM 镜头红外线摄像机,上盖前面离镜头主体不可以遮盖 2CM,如超出了2CM 可能造成晚上有光圈(光环),朦胧,图像不清析,反白现像. 4、 晚上图像一边图像光,另一边图像暗。画面全白,看不清物体,朦胧,这样的问题要检查: 摄像机前面或两边较近地方有没有物体档住红外线反射回灯源。5、 晚上有光圈(环) ,请先确定摄像机安装位罝距离物体或墙身是否只有 3 米距离,如只有 3 米距离,处理办法是把安装位罝超过 3 米或改用红外距离小一点摄像机(可选 30 米.15 米) 6、 选购红外灯摄像机要看环境来配置,主要以下面几点来釆购配罝:a. 办公场所 20 平方之内应选择 30 米红外,如果
24、要更好效果选择低照度,不要选择 50 米红外以上,选择太强红外可能出现画面物体过份反白。b. 30 米红外线 3.6MM 镜头在室外环境不宜选用,应选择 50 米,一定要用 30米红外 3.6MM 的,建议采用低照度红外机。c.如果安装环境比较光亮,例如摄像机监控生产线,灯光充足,那选枪型较好。二、镜头使用场所及角度: 1、广角镜头:视角在 90 度以上,一般用于电梯轿箱内、大厅等小视距大视角场所;如 2.8MM 2.5MM 2、视角在 60 度以上 用于 5*5 米左右场所 3.6MM 4MM3、视角在 50 度以上 用于 8-10 米左右场所 6MM 4、视角在 40 度以上 用于 10-
25、18 米左右场所 8MM 5、视角在 30 度以上 用于 20-30 米左右场所 12MM 16MM 6、视角在 20 度以上 用于 30-50 米左右场所 25MM7、长焦镜头:视角在 20 度以内,焦距的范围从几十毫米到上百毫米,用于远距离监视 8、变焦镜头:镜头的焦距范围可变,可从广角变到长焦,用于景深大,视角范围广的区域; 9、针孔镜头:用于隐蔽监控。 镜头越小,监控的面积越大,而图像物体相对较小。镜头越大,监控的面积越小(窄),而图像物体相对较大。 可以简单的计算方法:可视距离2 就相等于所需镜头,再参考视角 三、经常出现摄像机没有了图像,故障存在那几方面?这个问题经过多方面印证,很
26、大程度上是静电(静电主要存在于电脑,DVR 机及雷电)及电源造成的(特别在雨季)。 这个问题可以把录像主机接地或把视频线屏蔽网并联接地释放静电,防止静电回流击坏 CCD 保护元件。另一个就是选用优质的电源,优质稳压的电源在 100-260V 电压输入同样保证稳压输出 12V。 四、视频线的选用:国标视频线 75-5/96 网(RG-59/96):200 米阻值为 8-10 欧姆,请勿布线超过 260 米国标视频线 75-3/64 网(RG-58/64):200 米阻值为 15欧姆,请勿布线超过 170 米非标视频线 75-4/96 网(RG-59/96):200 米阻值为18-22 欧姆,请勿
27、布线超过 160 米非标视频线 75-3/64 网(RG-58/64):200 米阻值为 30 欧姆,请勿布线超过 100 米国标超五类非屏蔽线:300 米阻值为 28-35欧姆非标五类非屏蔽线:300 米阻值为 100-110 欧姆如果选用视频线材不当会造成图像模糊,图像偏暗及黑白等问题3.6MM10-20 米 6MM20-35 米 8MM30-50 米 12MM40-60 米 16MM50-70 米 一般项目是:目标在显示设备上大于等于 1/6 的面积,可以看清目标。晚上只要红外光确实能达到距离。也不会差很多。白天,3.6MM 的一般看 10 米以内,6MM 看 15 米以内,8MM 看
28、20 米左右,16MM 看 40 米左右,没有一个标准的数字。镜头厂家不一样也会有一些差别。还有镜头其实并不是一点看得最好,而是一个距离段是最佳距离。3.6 最近的 在 10 米之内,3-5 米效果做好,以此类推 16mm 的能照 50-100 米 效果最好,照的近了效果也好,就是范围很小 镜头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可视距离来选的,可视距离远的话,镜头就要选择大一些的,一般 8MM 镜头可视距离在 30 米左右,可识别距离也就是在十几米。焦距越小,视野越开阔,景越小焦距越大,视野越狭窄,景越大 3.6MM10-20 米 6MM20-35 米 8MM30-50 米 12MM40-60 米 16MM50-70 米 一般项目是:目标在显示设备上大于等于 1/6 的面积,可以看清目标。3 3.6 是 30 米和 40 米的 剩下的一般是 50-80 米 主要看红外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