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new.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312250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ne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ne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作业模板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作者信息姓 名 刘元刚 联系电话所教学科 物理 所教学段 高一电子邮件单位名称 新泰二中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本课的名称: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知 识与技能方面: (1)知道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并会用该关系分析简单问题;(2)会利用电脑使用位移传感器测加速度、使用电子天平秤物体质量;(3)知道平衡滑动摩擦力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方面:(1)尝试多变量问题的研究方

2、法,即控制变量法(不向学生提出名称) ;(2)会用图像方法描述物理规律,知道由 am 图向 a1/m 图转化的意图,知道拟合法的基本思想;( 3)会用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分析简单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会描述物理过程,表达物理结果;(2)尝试相互交流,互相合作的活动乐趣;(3)体会探究过程的基本环节,并在活动中获得喜悦。请说明导入环节在这堂课中的意义,以及信息技术如何起到优化作用。(300 字左右)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通过好的课程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内容有个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和掌握。通

3、过应用信息技术把课本上原来平面抽象复杂的东西,变得立体直观简单通俗易懂。用图片、生活常识代替纯文字的叙述。让学生容易接受,乐于学习。原来需要很多语言才能阐述明白的问题,可以通过几个图片或者几个公式或者几个实例就能说明白,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减少学生对纯口头叙述的抵触。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导入语 时间 信息技术支持牛 顿 第 一 定 律 告 诉 我 们 物 体 在 不 受 力的 情 况 下 保 持 的 运 动 状 态 是 静

4、 止 或 匀速 运 动 。 那 么 , 同 学 们 考 虑 过 没 有 物体 在 受 到 力 的 情 况 下 的 运 动 状 态 是 怎样 的 呢 ? 这 节 课 我 们 就 来 研 究 这 个 问题 。 思 考 : 1 、 物 体 运 动 状 态 改 变的 原 因 是 什 么 ?2 、 物 体 运 动 状 态 改 变的 难 易 程 度 如 何 量 度 ?由 上 节 学 习 可 知 : 力 是 改 变 物 体运 动 状 态 的 原 因 , 即 力 是 产 生 加 速 度的 原 因 , 同 时 物 体 的 质 量 越 大 , 物 体的 运 动 状 态 越 难 改 变 , 物 体 的 质 量 越小

5、 , 物 体 的 运 动 状 态 越 容 易 改 变 。 请同 学 们 根 据 上 节 所 学 知 识 猜 想 : 物 体运 动 状 态 的 变 化 快 慢 即 物 体 加 速 度 的大 小 与 什 么 物 理 量 有 关 ? 请 同 学 们 举例 说 明 。 请 同 学 们 猜 想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与 物体 的 受 力 和 质 量 有 怎 样 的 定 性 关 系 ? 这 节 课 我 们 通 过 实 验 来 探 求 物 体的 加 速 度 与 物 体 的 质 量 和 物 体 受 力 的定 量 关 系 。下面先看一段视频。6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各种状态下物体运动的视频。根据视频中的各种运动

6、来思考提出的问题。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二)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本课的名称: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1知 识与技能方面:(1)知道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并会用该关系分析简单问题;(2)会利用电脑使用位移传感器测加速度、使用电子天平秤物体质量;(3)知道平衡滑动摩擦力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方面: (1)尝试多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即控制变量法(不向学生提出名称) ;(2)会用图像方法描述物理规律,知道由 am 图向 a1/m 图转化的意图,知道拟合法的基本思想;( 3)会用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分析简单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会描述物理过程,表达物理结果;

7、(2)尝试相互交流,互相合作的活动乐趣;(3)体会探究过程的基本环节,并在活动中获得喜悦。请简述讲授环节的目的和内容,并说明在讲授环节中,你是怎样应用信息技术的,以及信息技术是怎样起到优化作用的(300 字左右)一 、 实 验 研 究 方 法 的 确 定制 定 方 案 时 的 两 个 问 题a 怎 样 测 量 (或 比 较 )物 体 的 加 速 度b 怎 样 提 供 和 测 量 物 体 所 受 的 恒 力 ?二 、 实 验 探 究 过 程a 加 速 度 与 力 的 关 系b 加 速 度 与 质 量 的 关 系三 、 实 验 结 论 :四 、 举 例 分 析 与 练 习在本环节中随着课堂的进行利

8、用 ppt 播放已经制作好的课件,来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指导,并且利用一些图片来展现学生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简单直观有效的控制学生的实验过程。既让学生充分动脑,又能在需要的时候给醍醐灌顶的指导。最后通过ppt 来展示本次实验的结果。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右栏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讲授效果,请提供截取的重要画面及相应文档链接)教学活动简述 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探讨研究,提出实验方案。选定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通过 ppt 指出实验的方案需要注意的地方。指导学生如何选实验器材和如何

9、减小实验的误差。对不规范的操作及时的进行指导。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利用实验结果进行实际应用。利用 excel 进行数据统计, 并做出图形。来分析实验结果。通过 ppt 图片进行结果的展示。得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ppt 为学生呈现一些实例和试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优化(三)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说明: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一至两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设计,在表格呈现您设计此项评价的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注:两个评价设计不能雷同。)本课的名称: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1知识与技能方面:(1 )知道力、质

10、量、加速度的关系,并会用该关系分析简单问题;(2)会利用电脑使用位移传感器测加速度、使用电子天平秤物体质量;(3)知道平衡滑动摩擦力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方面:(1)尝试多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即控制变量法(不向学生提出名称);(2)会用图像方法描述物理规律,知道由 am 图向a1/m 图转化的意图,知道拟合法的基本思想;(3)会用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分析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会描述物理过程,表达物理结果;(2)尝试相互交流,互相合作的活动乐趣;(3)体会探究过程的基本环节,并在活动中获得喜悦。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该环节的教学、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

11、评价工具呈现在下表中。在“评价工具”一栏中,除量规外,其他均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评价环节,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教学活动 评价目的 评价方法 评价工具1 确 定 实 验 方 法 检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学生是否知道深入进去制作评价量规 量规表格2 实验过程3 学生练习检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情况检验学生的对公式的掌握情况制作评价量规试卷评价量规练习题评价量规实验方法的确定评价量规积极参与,能有完整的实验方法体系,并能对同组同学的想法认真听取借鉴,主动完成实验方法能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完整自己的意见,参与实验方法的定稿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态度不是很积极,很少参与讨论。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别人怎么说就怎么样,对实验方法的定稿没有什么贡献。实验过程的评价量规积极参与实验,动手动脑,认真观察实验过程,清晰记录实验结果,能发现实验方法中的不足加以弥补,能够贯穿整个实验过程。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能参与到实验过程中,能动手进行实验,但是在实验方法和记录表现不积极。基本不参与实验过程,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按照别人说的去做。不参与实验过程,只是旁观,对实验过程没有什么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