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 绪 言1.1 设计背景目前,各类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输入整流电路输入功率级一般采用不可控整流或相控整流电路。这类整流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技术成熟,但交流侧输入功率因数低,并向电网注入大量的谐波电流。据估计,在发达国家有 60%的电能经过变换后才使用,而这个数字在本世纪初达到 95%。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据估计,发达国家在用户最终使用的电能中,有 60%以上的电能至少经过一次以上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处理。电力系统在通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电力电子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离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就是不可想象的。而电能的传输中,直流输电在长距离、大容
2、量输电时有很大的优势,其送电端的整流阀和受电端的逆变阀都采用晶闸管变各种电子装置一般都需要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电源供电。通信设备中的程控交换机所用的直流电源以前用晶闸管整流电源,现在已改为采用全控型器件的高频开关电源。大型计算机所需的工作电源、微型计算机内部的电源现在也都采用高频开关电源。在各种电子装置中,以前大量采用线性稳压电源供电,由于高频开关电源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现在已逐渐取代了线性电源。因为各种信息技术装置都需要电力电子装置提供电源,所以可以说信息电子技术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近年发展起来的柔性交流输电(FACTS )也是依靠电力电子装置才得以实现的。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整
3、流电路在自动控制系统、测量系统和发电机励磁系统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常用的三相整流电路有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由于整流电路涉及到交流信号、直流信号以及触发信号,同时包含晶闸管、电容、电感、电阻等多种元件,采用常规电路分析方法显得相当繁琐,高压情况下实验也难顺利进行。Matlab 提供的可视化仿真工具 Simulink 可直接建立电路仿真模型,随意改变仿真参数,并且立即可得到任意的仿真结果,直观性强,进一步省去了编程的步骤。本文利用 Simulink 对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进行建模,对不同控制角、桥故障情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既进一步加深了三相桥式全控
4、整流电路的理论,同时也为现代电力电子实验教学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此次课程设计要求设计晶闸管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与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相比,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电源利用率更高,应用更为广泛。1.2 设计任务晶闸管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设计与仿真一 、设计内容及技术要求:计算机仿真具有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电路(或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计算机仿真不仅可以取代系统的许多繁琐的人工分析,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分析和设计能力,避免因为解析法在近似处理中带来的较大误差,还可以与实物试制和调试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降低设计成本,缩短系统研制周期。可以说,电路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大大
5、加速了电路的设计和试验过程。通过本次仿真,学生可以初步认识电力电子计算2机仿真的优势,并掌握电力电子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方法。晶闸管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电路,参数要求:电网频率 f=50hz电网额定电压 U=380v电网电压波动 正负 10%阻感负载电压 0250V 连续可调。2、设计内容(1)制定设计方案;(2)主电路设计及主电路元件选择;(3)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器件选择;(4)绘制电路原理图;(5)总体电路原理图及其说明。3、仿真任务要求(1)熟悉 matlab/simulink/power system 中的仿真模块用法及功能;(2)根据设计电路搭建仿真模型;(3)设置参数
6、并进行仿真(4)给出不同触发角时对应电压电流的波形;4、设计的总体要求(1)熟悉整流和触发电路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设计任务;(2)掌握基本电路的数据分析、处理;描绘波形并加以判断;(3)能正确设计电路,画出线路图,分析电路原理;(4)广泛收集相关技术资料;第二章 方案选择论证2.1 方案分析单 相 可 控 电 路 与 三 相 可 控 电 路 相 比 , 有 结 构 简 单 , 输 出 脉 动 大 , 脉 动 频 率低 的 特 点 , 其 不 适 于 容 量 要 求 高 的 情 况 , 而 三 相 可 控 整 流 电 路 有 与 之 基 本 相 反的 特 点 , 对 于 相 当
7、 于 反 电 动 势 负 载 的 电 动 机 来 说 , 它 能 满 足 其 电 流 容 量 较 大 ,电 流 脉 动 小 且 连 续 不 断 的 要 求 。2.2 方案选择课 设 题 目 中 给 出 的 正 是 要 求 为 220V、 20A 的 直 流 电 动 机 供 电 , 它 的 容 量为 S= kw, 属 于 高 容 量 , 所 以 应 选 用 三 相 可 控 整 流 电 路 整 流 。 另 外 三 相 桥 式 整流 电 压 的 脉 动 频 率 比 三 相 半 波 高 一 倍 , 因 而 所 需 平 波 电 抗 器 的 电 感 量 也 减 小 约一 半 。 三 相 半 波 虽 具 有
8、 接 线 简 单 的 特 点 , 但 由 于 其 只 采 用 三 个 晶 闸 管 , 所 以 晶闸 管 承 受 的 反 向 峰 值 电 压 较 高 , 并 且 电 流 是 单 方 向 的 , 存 在 直 流 磁 化 问 题 。 基于 以 上 原 因 , 最 终 我 选 择 三 相 桥 式 全 控 电 路 为 电 机 整 流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的控制量可以很大,输出电压脉动较小,易滤波,控制滞后时间短,因此在工业中几乎都是采用三相可控整流电路。在电子设备中有时也会遇到功率较大的电源,例如几百瓦甚至超过 12kw 的电源,这时为了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减小波纹系数,也常采用三相整流电路。另外由于三相
9、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主要缺点在于其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中含有直流分量,为此3在应用中较少。而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可以有效的避免直流磁化作用。虽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晶闸管的数目比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少,但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波形便得平直,当电感足够大时,负载电流波形可以近似为一条水平线。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小功率场合,较多采用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当功率超过 4KW 时,考虑到三相负载的平衡,因而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第三章 电路设计3.1 主电路原理分析晶闸管按从 1 至 6 的顺序导通,为此将晶闸管按图示的顺序编号,即共阴极组中与 a、b、c 三相电源相接的 3 个晶闸管分
10、别为 VT1、VT3、VT5, 共阳极组中与a、b、c 三相电源相接的 3 个晶闸管分别为 VT4、VT6、VT 2。编号如图示,晶闸管的导通顺序为 VT1VT2VT 3VT 4VT5VT6。图 3-1 主电路原理图其工作特点是任何时刻都有不同组别的两只晶闸管同时导通,构成电流通路,因此为保证电路启动或电流断续后能正常导通,必须对不同组别应到导通的一对晶闸管同时加触发脉冲,所以触发脉冲的宽度应大于 3 的宽脉冲。宽脉冲触发要求触发功率大,易使脉冲变压器饱和,所以可以采用脉冲列代替双窄脉冲;每隔 3 换相一次,换相过程在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轮流进行,但只在同一组别中换相。接线图中晶闸管的编号方法使
11、每个周期内 6 个管子的组合导通顺序是 VT1-VT2-VT3-VT4-VT5-VT6;共阴极组 T1,T3 ,T5 的脉冲依次相差 23;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即 VT1 和 VT4,VT3 和 VT6,VT5 和VT2 的脉冲相差 ,给分析带来了方便;当 =O时,输出电压 Ud 一周期内的波形是 6 个线电压的包络线。所以输出脉动直流电压频率是电源频率的 6 倍,4比三相半波电路高 l 倍,脉动减小,而且每次脉动的波形都一样,故该电路又可称为 6 脉动整流电路。同理,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称为 3 脉动整流电路。0时,Ud 的波形出现缺口,随着 角的增大,缺口增大,输出电压平均值降低。当 =23
12、 时,输出电压为零,所以电阻性负载时, 的移相范围是O23;当 O3 时,电流连续,每个晶闸管导通 23;当32 3 时,电流断续,个晶闸管导通小于 23。23=3 是电阻性负载电流连续和断续的分界点。第四章 仿真分析41 建立仿真模型(1)首先建立一个仿真的新文件,命名为 EQ。(2)提取电路与器件模块,组成上述电路的主要元件有三相交流电源,晶闸管、RLC 负载等。表 4-1 三相整流电路模型主要元器件元器件名称 提取元器件路径交流电源 Electrical source/AC voltage source三相电压-电流测量单元Measurements/Three-phaseV-I meas
13、urement三相晶闸管整流器 Extra library/three-phase library/6-pulse thyristor bridgeRLC 负载 Elements/series RLC bridge6 脉冲发生器 Extralibrary/controlblocks/synchronized6-pulsegenerator触发角设定 Simulink/sources/constans(3)将器件建立系统模型图如下根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原理可以利用 Simulink 内的模块建立仿真模型如图 2 所示,设置三个交流电压源 Va,Vb,Vc 相位角依次相差 120,得到整流桥的
14、三相电源。用 6 个 Thyristor 构成整流桥,实现交流电压到直流电压的5转换。6 个 PULSE generator 产生整流桥的触发脉冲,且从上到下分别给 16号晶闸管触发脉冲。图 4-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模型42 仿真参数的设置1) 电源参数设置:三相电源的电压峰值为 220V ,可表示为2“220*sqrt(2)” ,频率为 50Hz,相位分别为 0、-120、-240。2)三相晶闸管整流器参数设置:使用默认值。3)6 脉冲发生器设置:频率为 50Hz,脉冲宽度取 1,取双脉冲触发方式。4) 触发角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将 alph 设置为 30、60、90。5)采用变步长算
15、法 ode23tb(stiffTRBDF2)。66)负载可以根据需要设成纯电阻、纯电感、阻感等,本次仿真中为电阻负载 R=10,阻感负载 R=10,L=1H 。4.3 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设置仿真时间 0.06s,数值算法采用 ode23tb(stiffTRBDF2)。启动仿真,根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原理图,对不同的触发角 会影响输出电压进行仿真。从以下仿真波形图可知改变不同的控制角,输出电压在发生不同的变化。1、阻性负载时,仿真结果对波形的变化分析如下:(1)=30时-5051015202530 Id(a=30 性性性性)0 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16、0.035 0.04 0.045 0.05050101502025030 Ud性a=30 性性性性性图 4-2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70 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40-30-20-10010203040 Uab,Ubc,Uca图 4-3 整流器输入的三相相电压波形将图 4-3 所示三相电压波形与图 4-2 所示的整流电压相比较,整流后的电压是直流,一个周期内有六个波头且波形与三相输入电压波形相对应。证明仿真波形是准确的。因为是电阻负载,整流后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相同,但幅值不同。图 4-4 三相电流波形-40-200
17、2040 Ia (a=30 性性性性)-40-2002040 Ib (a=30 性性性性)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40-2002040 Ic (a=30 性性性性)8图 4-4 中各相电流波反映了晶闸管中流过电流的波形,由此波形可以看出,晶闸管一周期中有 120处于通态,240处于断态,由于负载为电阻,故晶闸管处于通态时的电流波形与相应时段的 ud波形相同。以变压器二次侧 a 相电流的波形为例,该波形的特点是,在 VT1 处于通态的 120期间,i a为正,若 ia波形的形状与同时段的 ud波形相同,在
18、VT4 处于通态的 120期间,i a波形的形状也与同时段的 ud波形相同,但为负值。变压器二次侧 b 相和 c 相电流的波形与变压器二次侧 a 相电流的波形相同,只是相位不同,依次相差 120。a 角的移相范围是 120,如果继续增大至 120,整流输出电压 ud波形将全为零,其平均值也为零 5。-5051015202530Ivt1性 a=30 性 性 性 性 性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350-300-250-200-150-100-50050100150Uvt1 (a=30 性 性 性 性 )图 4-
19、5 晶闸管 VT1 的电流(VTi)和电压(VTu)图 4-5 反映了通过晶闸管的电流及其电压,VT 导通时,相当于短路其两端电压为零,有电流通过,VT 关断时,电流为零,所受电压最大值为电源电压峰9值。VT 的 a 移相范围为 180。(2)=60时-50510152025 Id(a=60 性性性性)0 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050101502025030 Ud性a=60 性性性性性图 4-6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30-20-100102030 Ia (a=60 性性性性)-30-20-100102030 I
20、b (a=60 性性性性)0 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30-20-100102030 Ic (a=60 性性性性)10图 4-7 三相电流波形-10123456Ivt1 (a=90 性 性 性 性 )0 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40-30-20-100102030 Uvt1 (a=90 性 性 性 性 )图 4-8 晶闸管 VT1 的电流(VTi)和电压(VTu)=60时相比 =30时输出电压、电流,三相电流及晶闸管 VT1 的
21、电压电流的幅值明显减小,这是因为它们的幅值大小与 cos 的大小成正比。所以所得波形与理论相符合。(3)=90时-50510152025 Id(a=90 性性性性)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100-50050100150200250300 Ud性a=90 性性性性性11图 4-9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15-10-5051015 Ia (a=90 性性性性)-30-20-1001020 Ib (a=90 性性性性)0 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
22、45 0.05-20-100102030 Ic (a=90 性性性性)图 4-10 三相电流波形-10123456Ivt1 (a=90 性 性 性 性 )0 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40-30-20-100102030 Uvt1 (a=90 性 性 性 性 )12图 4-11 晶闸管 VT1 的电流(VTi)和电压(VTu)=90时相比 =30、60时输出电压、电流,三相电流及晶闸管VT1 的电压电流的幅值明显减小,基本趋向于零。所得波形与理论相符合。2、阻感性负载时,仿真结果对波形的变化分析如下:(1)当 分
23、别等于 0、30、60、90时,输出电压及电流的波形的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10123456Id(a=0 性性性性性)0 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50050101502025030350Ud性a=0 性性性性性性图 4-12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0) 13-20246810121416 Id(a=30 性性性性性)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50050100150200250300350 Ud性a=30 性性性性性性图 4-
24、13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30)012345678910 Id(a=60 性性性性性)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50050100150200250300350 Ud性a=60 性性性性性性图 4-14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60)14-0.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 Id(a=90 性性性性性)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400-300-200-100010020030
25、0400 Ud性a=90 性性性性性性图 4-15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90)从以上仿真波形图可知改变不同的控制角,输出电压、电流随之减小,直至 =90时基本为零。由于电感的存在,电流的波形基本趋于平直化。从仿真波形上看稍微有所波动,不过最终会趋向于零或是在零附近很小的范围内波动。所以,仿真结果基本正确。2)当 分别等于 0、30、60、90时,电源三相电流波形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如下:-10-5051015 Ia(a=0 性性性性性)-15-10-5051015Ib(a=0 性性性性性)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
26、.05-15-10-50510 Ic(a=0 性性性性性)图 4-16 三相电流波形(=0阻感性负载)15-10-50510 Ia(a=30 性性性性性)-10-50510 Ib(a=30 性性性性性)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10-50510 Ic(a=30 性性性性性)图 4-17 三相电流波形(=30阻感性负载)-6-4-202468 Ia(a=60 性性性性性)-6-4-20246 Ib(a=60 性性性性性)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27、 0.045 0.05-8-6-4-20246 Ic(a=60 性性性性性)图 4-18 三相电流波形(=60阻感性负载)16-2-1012 Ia性 a=90 性 性 性 性 性 性-2-1012 Ib性 a=90 性 性 性 性 性 性0 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2-1012 Ic性 a=90 性 性 性 性 性 性图 4-19 三相电流波形(=90阻感性负载)从以上仿真波形图可知改变不同的控制角,三相电流随之减小,直至=90时基本为零。由于电感的存在,电流的波形基本趋于平直化。从仿真波形上看稍微有所波动,不
28、过最终会趋向于零或是在零附近很小的范围内波动。所以,仿真结果基本正确。3)当 分别等于 0、30、60、90时,晶闸管 VT1 的电流及电压波形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如下:-101234567 Ivt1性a=0 性性性性性性0 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40-30-20-100102030 Uvt1性a=0 性性性性性性17图 4-20 晶闸管 VT1 的电流 VTi 和电压 VTu(=0阻感性负载)-101234567 Ivt1性a=30 性性性性性性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
29、03 0.035 0.04 0.045 0.05-400-300-200-1000100200300 Uvt1性a=30 性性性性性性图 4-21 晶闸管 VT1 的电流 VTi 和电压 VTu(=30阻感性负载)-20246810Ivt1性a=60 性性性性性性0 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40-30-20-100102030 Uvt1性a=60 性性性性性性图 4-22 晶闸管 VT1 的电流 VTi 和电压 VTu(=60阻感性负载)18-0.500.511.522.53Ivt1性a=90 性性性性性性0
3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40-30-20-100102030405060 Uvt1性a=90 性性性性性性图 4-23 晶闸管 VT1 的电流 VTi 和电压 VTu(=90阻感性负载)从以上仿真波形图可知改变不同的控制角,晶闸管 VT1 的电流 VTi 和电压 VTu随之减小,直至 =90时基本为零。由于电感的存在,电流的波形基本趋于平直化。从仿真波形上看稍微有所波动,不过最终会趋向于零或是在零附近很小的范围内波动。所以,仿真结果基本正确。综上所述,三项全桥整流电路的仿真结果基本上与理论知识相一致,所以仿真试
31、验的任务基本完成。第五章 设计总结通过仿真和分析,可知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受控制角 和负载特性的影响,文中应用 Matlab 的可视化仿真工具 simulink 对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相关文献中采用常规电路分析方法所得到的输出电压波形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采用MatlabSimulink 对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进行仿真分析,避免了常规分析方法中繁琐的绘图和计算过程,得到了一种直观、快捷分析整流电路的新方法。19应用 MatlabSimulink 进行仿真,在仿真过程中可以灵活改变仿真参数,并且能直观地观察到仿真结果随参数的变化情况。应用
32、 Matlab 对整流电路故障仿真研究时,可以判断出不同桥臂晶闸管发生故障时产生的波形现象,为分析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打下较好的基础,是一种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的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同进也是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较好辅助工具。从本文上述系统仿真结果波形可以看出,利用 SIMULINK 对系统建模及仿真的结果(波形)具有真实性和极高的可信度。利用该方法还能对非常复杂的电路、电力电子变流系统、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 系统的建模和实际系统的设计过程非常的相似,用户不用进行编程,也无需推导电路、系统的数学模型,就可以很快得到系统的仿真结果。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就可以将系统结构进行改进或将 有关参数进行修
33、改使系统达到要求的结果和性能,这样就大大加快了系统的分析或设计过程 6 。本文还反映出利用 Matlab 提供的电力系统工具箱,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所研究的电力电子电路进行各种暂态和稳态仿真。这对于电路工作状态分析和电路设计指导都有很大帮助,尤其是 Simulink 在复杂的具有各种控制策略的电力电子系统方面有很大潜力。仿真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系统 Matlab 模型的正确程度 ,但 Simulink 不能直接解决具有不同电路初始状态的仿真问题。随着仿真技术在电力科学研究中的普及和发展,使用基于图形界面仿真建模方式的仿真软件 Matlab 适用范围极广,几乎可用于所有工程领域的仿真 7。参考文献1 潘湘高. 基于 MATLAB 的电力电子电路建模仿真方法的研究. 计算机仿真,第 20 卷 第 5 期.2 薛定宇,陈阳泉.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 洪乃刚.电力电子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 MATLAB 仿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贺益康,潘再平.电力电子技术基础.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5 李维波.MATLAB 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6 郑亚民,蒋保臣.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整流滤波电路的建模与仿20真Jl.电子技术,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