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5 年高二会考模块复习检测(5)(检测内容:必修三)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 2-4 题。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a Bb Cc Dd3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a洪涝灾害 Bd生长积温 Cc灌溉水源 Db土壤肥力4C 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5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
2、正确的是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6-7 题。6台风是海南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及时监测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气象预报7云南省是全国重要的林区,如果将 GIS 新技术用来分析森林火灾,可以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C用来测量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制定植树造林方案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
3、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8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 B.自东向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微弱 D.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稀少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 9-10 题。9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2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10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
4、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11-12 题。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山脉 B河流C交通线 D民族分布12. 图示区域吸引了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的企业到该地投资建厂,据图示信息及工业区位选择的要求,这些企业的主要产品可能是A化工产品 B建筑陶瓷C电子产品 D服装鞋帽下图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完成13-14 题。13图中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破坏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分别是A甲和丙 B乙和丁C甲和丁 D乙和丙14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河
5、流泥沙含量大增 B工业过度发展,环境污染加剧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 完成 15-16 题。15据上述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16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开垦历史悠久 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土壤肥沃,便于农耕A B C D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 17-18 题。年份 森林覆盖 率(%) 耕地面积(KM 2 )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 量(%) 粮食平均亩 产(kg)粮食总产量(亿kg)1985 19 333
6、 520 38 10 205 1.0251995 10 478 450 42 35 135 0.975地 貌 类 型 占 土 地面 积 比 例 海 拔 粮 食 作 物平 原 20 3000 m /6% 其 他 19% 草 地 20% 林 地 5% 耕 地 土 地 利 用 现 状 317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18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19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
7、江三角洲地区处于劣势的是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B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C工资水平 D区位条件20.田纳西河道水系、水文特征是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流量稳定 矿产资源丰富A. B. C. D.二、综合题21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甲乙两地的自然条件与农业特点的比较(4 分)地区 水热条件 典型土壤类型 主要农作物甲 广阔的肥沃的黑土乙 水稻 油菜(2)甲地工业的特点是 ,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乙地农业早期开发受到 和 限制。(3)甲地有我国“北大仓”之称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平原,目前该平原倍受关注的生态区域是 ,当地政府已停止了对它的开发。22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在十几年前,草原的覆盖率为 5%,草场土质为黏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 120 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 200 万头以上。材料二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拥入内蒙古草原搂取发菜(谐音发财) ,内蒙古1/5 的草原严重退化。人口增多及掠夺式开发,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现今,许多地方寸草不生,阿拉善地区沙漠正以每年 1000 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扩大,牧民在生计陷入困境,4有 3 万多人被迫转移出沙漠地区。(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
9、2)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3)该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有哪些?(3 分)(4)解决该地区农牧民能源短缺的途径有哪些?(3 分)23.读西电东输基本格局图,回答问题:(10 分)(1)从发电站能源来看,AB 处为 力发电站,CD 处为 力发电站。(2)E 处能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我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特点是什么?24.读资料和图,完成以下问题。资料:美国 M 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 23 所示。(1)美国企业将产品生产的某一环节转移到中国的现象称为 。(2)M 公司的电子产品生
10、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 (选择填空)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3)M 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的主要原因有 、 等。(4)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 等。(5)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 (选择填空)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研发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注重销售和售后服务,营造自己的品牌521.(1)甲地:降水较少,热量不足 春小麦、 甜菜、大豆等。乙地:降水
11、丰富,热量充足 肥沃的水稻土 (2)重化工业为主 煤、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稠密的水系 黏重的土壤(3)三江 北大仓22.(1)过度放牧 人口增长和掠夺式开发(2 分)(2)次生盐渍化 耕作技术落后,灌溉不当,蒸发旺盛导致盐分在地表聚集(4 分)(3)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植被覆盖差,沙质沉积物多;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降水变率大。(4).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推广节柴灶等(3 分)23 (10 分) (1)火 水 (2)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3)我国以煤为主,世界以石油为主。24.(10 分)(1)产业转移(2)A(3)劳动力丰富廉价 内部交易成本低 地价较低等(答出其中两个即可)(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改变地理环境 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5)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