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形势与政策论文93678.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303312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论文9367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9367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9367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9367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9367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 论中国周边安全问题的对策 课程代码及课序号 HUM153 0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学 号 201141106 姓 名 黄丽娜 学 院 金融学院 专 业 金融学 考试时间 成绩目 录摘要 1一、中国周边安全总体形势分析 2(一)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 2(二)冲突增多,消极面增多,矛盾复杂,动荡加剧 2二、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因素 4(一)美国“重返东亚”的战略调整是中国周边问题的根源 4(二)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客观因素 5(三)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两重性”是重要因素 6三、中国的对策 7(一)专心发展国内经济,增

2、强综合实力 7(二)正确对待中美关系 7(三)构筑利益共同体应对价值观共同体 8(四)对外开放 81论中国周边安全问题的对策摘要中国作为亚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一直奉行“睦邻友好”的策略,进入 21 世纪以后,我国还提出了“安邻、睦邻、富邻”的指导思想,积极落实“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政策,努力创造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但是中国邻国众多、强国林立、利益交错、情况复杂,这些种种都对中国值得称道的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提出了挑战,近些年冲突更是层出不穷,使中国周边关系问题成为一大热点。所以,掌握中国周边局势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努力克服现有的矛盾,有利于促进我国宏观外交的和平发展。

3、关键词外交策略;周边安全;2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无法选择其周边邻国,周边地缘安全环境是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基本因素,一个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反之则会带来动荡遇波折。面临当今世界许多新形势、新问题,如何化解与邻国之间的矛盾,实现相互利益的最大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这关系到中国未来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一、中国周边安全总体形势分析分析中国周边安全的形势,需要我们了解国内的对外政策的变化以及国外各国之间的关系。2011 年 12 月,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报告 ,报告指出, “与 2010 年相比较,本年度中国周

4、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 ”由此,我认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中国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二是冲突增多,消极面增多,矛盾复杂,动荡加剧。(一)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从国内形势来看,虽然受到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的影响,中国国内经济没有后退,仍然在稳步发展,中国维护国家安全、抵御外国消极影响的能力增强了,同时中国仍然坚持对外友好,和平发展的策略;从国外形势来看,中国没有参与战争,没有受到经济组织的制裁,周边国家对华友好合作仍然是主流,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认同大于疑虑,国家之间的合作大于冲突。(二)冲突增多,消极面

5、增多,矛盾复杂,动荡加剧近年来,我国周边发生了许多具有冲击力的事件,周边环境安全受到挑战。1、朝鲜核问题的威胁朝鲜半岛问题是当年冷战的遗留物,而朝鲜之所以研发核武器,主要是由于朝鲜生存权与美国霸权之间的矛盾,朝鲜为维护自身的生存发展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核安全保障战略,与美国长期对朝施压并试图改变朝鲜现行体制的战略方针之间冲撞激烈。朝鲜研发核武器的过程历时多年,其背后凸显出大国的战略博弈,如今面对朝鲜的核问题,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它的威胁。首先,朝核问题威胁韩国。正如之前提到,朝鲜半岛问题是冷战的遗留物,朝鲜半岛一直存在统一问题。朝鲜拥有核武3器以后,势必会对韩国军事方面造成极大的压迫力,增加了和平统

6、一朝鲜半岛的难度,给韩国人民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其次,朝核问题威胁到我国。中国对待朝核问题的态度很尴尬,若是反对朝鲜,可能会恶化中朝关系,中国会失去对美的缓冲区;支持朝鲜,则会引来韩国、美国等的不满,带来更深的危机。中国自身的国防安全也受到朝鲜核问题的威胁,核武器作为当今毁灭性武器,任何国家都畏惧三分。中国东北临近这样一个拥有核武器,内部动荡不安的政权,令人无法乐观。从朝鲜方面来看,朝鲜未来有 5 种可能的走向:1 是对外发动战争,2 是国内动乱加剧,3 是与韩国统一,4 是保持现状,5 是改革开放。总体来看,朝鲜改革开放的可能性最大,理由如下:1.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2.朝鲜不改革,很难

7、解决经济问题,3.金正恩有过留学西方的经历。中国应对此做好准备。2、钓鱼岛问题中日矛盾中日关系从小泉任期开始就出现了许多问题,从其一意孤行的参拜靖国神社等不负责任的做法遭到中国等的强烈反对以及日本“入常”的失败,日本归罪于中国,中日之间关系开始紧张,呈现冰冻关系。后来安倍上台,在处理中日关系上有“破冰之旅” ,温总回应“融冰之旅” ,但是中日关系仍旧时冷时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钓鱼岛事件可谓是一个导火索,直接点燃了中日之间的“旧仇新恨” ,中日关系直线下降,日本对于钓鱼岛的强硬态度迫使中国数次进行强烈谴责,渔船事件频出,曾一度上升到战争的临界点,中日矛盾愈演愈烈,加之日本“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

8、,中国安全受到严重挑战。3、海上矛盾激化中国海域广阔,各国窥觑其丰富的资源,为争夺利益出现了各种海上纠纷,从“十一段线”到“九段线” ,其中南沙问题最为纷繁复杂。1974 年 1 月,中国人不惜一战,从南越政权手中夺回西沙群岛,现在已完全处于中国大陆控制之中;1949 年国民党推举台湾之后,控制东沙,现在东沙也完全由台湾控制;中沙暂时不适合人类居住;南沙岛屿最多,海域最广,有菲律宾、越南等强硬派的争夺,也有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实务派的直接获取南沙资源,更有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中立派隔岸观火,想趁渔翁之利;以上各派各国同中国竞争激烈,中国对于南沙的控制面临重重困难与挑战。4、南亚局势紧张中印“

9、心结”4中国和印度的矛盾,究其根源要追溯到 1962 年爆发的中印边境战争,其最核心的基点就是藏南归属问题,这一问题是英国长期对印度殖民遗留下来的。藏南温度温和,自然资源丰富,同时又是我国西藏的门户,所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所以印度与中国互不相让,引至战争。战争以我国胜利告终,但是印度没有放弃对藏南的野心,如今在不通知中国的情况下擅自对藏南驻军,还在当地实行同化政策,进一步升级势态,使得中印关系更加紧张。二、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因素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美国战略调整是中国周边问题的根源;中国所处地理位置是客观因素;国际格局变化,中国周边国家对待中国的“两重

10、性”是重要因素。(一)美国“重返东亚”的战略调整是中国周边问题的根源从 2009 年开始,为了应对中国在亚太逐渐增强的影响力,美国推出“重返亚太”、 “转向亚洲”及“战略再平衡”策略以期掌控东亚格局,主导亚太事务。在这期间,中国的近邻日本、菲律宾进一步靠向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左右逢源,远邻澳大利亚也悄悄改变了风向,中国周边国家在美国的挤压下进入了战略再定位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外交研究室主任张洁副研究员分析说:“从 2010 年至2012 年,中国周边安全的核心是中美两国的博弈,双方都在争取支持自己的力量,这也引发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选边站队。 ”1奥巴马连任之后,出访的第一站就是东南亚

11、国家,表明美国战略转移的决心。美国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将一定程度上遏制中国的发展,插手亚洲经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就是美国实现再平衡的 “抓手” 。美国同日本的同盟关系,加之其同中国周边国家的联系与交往(包括离间一些同中国关系友好的国家) ,对我国周边安全造成了许多影响,可以说我国近期周边安全出现的诸多争端的根源,都离不开美国的战略转移与鼓吹。1、美国针对中国的“雁行安全模式”1 腾讯财经中国周边安全局势面临四大挑战5美国在中国周边构造“雁行安全模式” ,以增强对中国的战略挤压,降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雁行安全模式”中,美国

12、是雁首,第一阶梯是美日、美韩同盟,第二阶梯是美国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国的同盟关系,第三阶梯是美国与印尼、越南和印度的关系。 “雁行安全模式”是美国塑造亚太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2011 年美国对其主导的雁行安全模式进行升级,不仅与各梯队关系加强,而且各梯队间的合作也得到加强。2、TPP 框架协定2011 年 11 月 12 日在夏威夷举行的 APEC 非正式领导人会议上,美国宣布与 8 个国家(澳大利亚、文莱、智利、马来西亚、新西兰、秘鲁、新加坡、越南)达成 TTP框架协定(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随后日本也正式宣布加入谈判。美国希望高标准的 TPP 能够成为样本,最终形成亚

13、太自由贸易区。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罗兹:亚太经合组织夏威夷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明确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即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将全力参与构建亚太地区经济,安全和政治的未来 2。可见,TPP 目的有三:1.分裂 APEC 非正式领导会议;2.打断中国引领东亚经济发展的势头,是美国成为亚太经贸机制的中心;3.实现美国对华的全面包围。2 新华网华盛顿为何紧锣密鼓“重返亚太” 6(二)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客观因素周边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而言,一个国家的周边环境安全应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不变的先天层面包含国家的地理环境,所处的地理位置,地情地貌、周边邻国等等不可变动的因素。另一个层面是变动的后

14、天层面包括世界格局的变化、周边国家实力的变化以及各国采取的对外政策等等。中国的地缘环境相当复杂,其特点是:邻国众多、强国林立、情况复杂、利益交错。中国陆海兼备,边境辽阔,既处于麦金德 3所说的“心脏地带” ,也处于斯皮克曼 4所重视的“边缘地带” ,而且是使两个地带相连的地缘轴心大国,地理战略位置极其重要,陆上大国和海上强国都对中国抱有戒心,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也异常严峻。同时中国缺少对外缓冲区,也使得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紧张。中国周边除了朝鲜以外,缺乏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同盟,原本中亚的缓冲区,也受到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冲突等的大肆破坏,南部有印度虎视眈眈,中国缺乏一个战略缓冲区,加之美国

15、对中国周边国家的拉拢,使得中国的周边安全问题受到严重挑战。中国国土广袤,东邻渤海,太平洋,南邻印度洋,西部直伸亚洲腹地,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这种陆海兼备的周边地缘环境特点,使得中国容易陷入战略上的两难境地。(三)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两重性”是重要因素中国周边国家,除了日本韩国以外,大多属于综合国力不强的中小国家,都在积极寻找发展之路。中国是亚洲乃至世界正在崛起的强国,引领亚洲的经济崛起,他们对华方面存在较强的“两重性” ,也称矛盾性:1、期待与疑虑各国都期望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得到好处,但同时也对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存在疑虑,尤其跟中国有过历史过节的国家,总担心中国向他们“报复” 。2、历

16、史与现在历史上,中国和中国周边大多国家都曾长时间沦为附属国、殖民地,大都曾遭3 麦德金是“陆权说”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欧、亚、非三洲由于陆上交通发达,已变成一个世界岛;世界岛的中心位于欧亚大陆中部的心脏地带,其范围大致西起东欧,东至中西伯利亚和蒙古,南起小亚细亚、亚美尼亚、波斯和中国的西藏,北至北冰洋。4 美国著名学者斯皮克曼提出“边缘地带”概念,认为整个世界的中心不是在欧亚大陆的中部,而是位于海洋和陆地交界的地带,也就是所谓的“边缘地带” 。7遇过强权的压迫与蹂躏,所以他们对政治介入非常敏感。一方面他们不希望别的国家介入,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强国介入平衡中国发展。3、美国或中

17、国面对美国重返亚洲,旨在制衡中国,这与许多中国周边国家不谋而合,但同时他们又需要中国的发展来带动他们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依赖中国,所以在面对中国和美国的选择上,经常左右为难。三、中国的对策(一)专心发展国内经济,增强综合实力1、和平时期积极发展内陆经济尽管周边争端层出不穷,但是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还是较小。中国是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大国,在核武器的“恐怖平衡”下,世界大战基本不可能发生,而中国实行防御性国防战略,其他国家对中国发动军事打击的可能性也较小,所以在中国卷入战争可能性较小的时期,应该更加注重国内经济平稳发展,不应乱了阵脚而盲目加大军事投入。2、拓展国际渠道,打造海洋强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增

18、加内陆实力的同时,逐步增强我国的海洋实力。一方面,陆地资源有限,中国需要海域中丰富的资源,所以需要必要的海洋实力;另一方面,中国要想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走出去”是必然要求,所以中国要加强海上实力,充分发挥我国作为海陆复合型国家的优势。面对钓鱼岛和南海岛屿的问题,逐步实施实际控制为上策。在派遣渔政船、海军在海域巡航作业的同时,积极谋取我国在这些海域的合法利益,(二)正确对待中美关系面对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完全排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和实力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理智的。中国应该发展同美日的协调性框架,找到共同利益并寻求合作,积极参与区域谈判等,引导区域发展方向。在对待中美关系上需要树立一个基

19、本观点,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采取一些必要技巧。一个基本观点:“和则共赢,对抗则两败俱伤。 ”一个良好心态:中国不再是以前那个受压迫的国家,中华民族也不再是那个受压迫的民族,中国已经在发展8了,需要保持民族自信心与包容心,对待许多问题放弃作为“受压迫者”的敏感,不要盲目仇视外国。美国依然是最强大的国家,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取其长而谋发展。必要技巧:中美关系需要相互平衡,不能放松对美国的警惕,在国家主权等重大问题上绝对不能让步,同时谈判之时要注意分寸,适可而止,加强合作与协调,深化沟通与交流,努力缓和中美矛盾。(三)构筑利益共同体应对价值观共同体美国、西方等基督教信仰国家,打着相同信仰以及人道主

20、义的旗帜结成联盟,四处干预他国政治,我国采取不结盟政策,要应对价值观共同体,应着手物质上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引用丘吉尔的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所以中国应加强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与利益融通,使我国兴衰对周边各国起主导作用,拉拢周边经济体,减少近邻带来的压力,坚持实行“安邻、睦邻、富邻”政策,逐步建立起战略缓冲区。(四)对外开放坚持实行对外开放,先从地区开始,在亚洲地区加强贸易往来,把握住内陆腹地的周边关系,针对西北新疆的三股势力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的运作,加强与中亚各国及俄罗斯的协调,共同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海域方面,应加强与东南亚诸国的交流,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并加强维权力度,积极参与多边会谈,加强与美国协调,促进中国同各国的贸易往来,推进中国东盟关系的稳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