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新课程条件下课堂教学的反思.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301658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新课程条件下课堂教学的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新课程条件下课堂教学的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新课程条件下课堂教学的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新课程条件下课堂教学的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新课程条件下课堂教学的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对新课程条件下课堂教学的反思北京昌平前锋学校 马国新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已实施了半个多学期,老师们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着新的课程改革。10 月 22 日到顺义区参加了高中语文新课程区域研讨会,听了顾德希老师的“在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教学”的报告,报告中的两点对我有很大的触动。1、老师们对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教学不能神秘化、妖魔化,也不能把新课程提出的一些要求不当一回事;2、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仍然可以使用,也就是说老师们过去怎么上课,现在仍然可以那么上课,只要有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为此,我将自己上过的一些课和听过的一些课进行了反思,觉得存在以下问题。1、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理解偏

2、差,机械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只重“道”忽略“文” 。如有老师教氓这首诗,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分析,可讲到最后留出近 20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探讨: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爱情观,似乎只有这样做了才能体现重视了三维目标的落实。我想这首诗,只要老师引导学生认真的诵读文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学生能体会到诗中的女主人公的勤劳、善良与刚烈,男主人公氓的奸诈、自私与无情。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根源,这个讨论实际已经上了一个高度。亦可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男主人公氓的看法。这种没有脱离文本的探讨,似乎没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价值观的指点,其实只要学生对上述讨论的问题有了合情

3、合理的认识和评说,这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绝不亚于课堂上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2、对影视素材的使用不合理,以影视画面的观赏替代文本的阅读。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这课,老师在介绍完施耐庵和水浒传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然后播放素材库中的电视剧的片段,之后让学生分析林冲、洪教头、柴进的性格特点。我认为这样的课,虽然也让学生读了课文,但只是点缀性的,其实语文教学恰好相反。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文字的信息还原成形象的信息,因而才有“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就像我们读了孙犁的小说荷花淀 ,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会有一个水生嫂的美好形象,

4、她是那样的美丽、善良、温柔、可爱。而以影视画面的观赏替代文本的阅读的做法正好调过来,先给学生头脑中一个千篇一律模式固定的人物形象,不给学生阅读文本后的想象。其实素材库中的有些内容是供参考的,要合理的恰当的使用。电视剧水浒传中的林冲棒打洪教头片段,林冲与洪教头的比武根本不同于课文中的(“洪教头喝了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如来。撇了棒,扑地倒了。 ”)共 90 个字的描写,交战不到两个回合。而电视剧中却是林冲和洪教头交战了多个回合,还有林冲跳上房顶,洪教头被树杈打倒的额外(虚加)的一些情节,但那毕竟是改编的电视画面,需要的是视觉效果。学生依据电视画面中的情节进行人物形象(性格)的分析,能和让学

5、生依据文本的描述进行人物分析相吻合吗?老师若一味的将一些视频资料都用到教学中,不做合理的规划,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对语言文字不够敏感,且不爱读书。所以人们提倡给孩子多讲故事,讲故事使孩子的脑子里有想象,若只让孩子看动画片,动画是一些很直观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对语言文字不会很敏感的道理是一样的。因而有专家说语文教学,学习的不是文本的内容而是文本的本身。应关注语言文字本身,不是关注写了什么,而是怎样写的,有什么文化意蕴,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不那样表达。语文就是学语言的课,否则就游离于语文之外。3、对阅读教学注重知识化的现象严重。我曾看过一个课例,朱自清的荷

6、塘月色 ,老师是这样上的,先让学生读课文,读后提问: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荷塘月色的。学生回答:从荷叶、荷花、荷香、流水几个方面来写的。老师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优美的句子找出来品味。有一学生选了这样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句很美。老师启发:为什么很美。他在回答的过程中提到了这句话把嗅觉转化为听觉。老师说这句是通感句,然后讲,通感是比喻的一种,比喻又分三种(明喻、暗喻和借喻) ,另外还有博喻,让学生找出这样的句子来进行分析。前后花了近 20 分钟的时间。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现代文教学知识化,把一篇优美的散文作为修辞教学的例子。我想如果老师沿着一开始的思路,在引导学

7、生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感悟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美,那对学生来说是多大的审美享受啊。这虽然是我看的一个课例,但我们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放不开手脚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的课堂一定是存在的。新课程改革中要求老师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拿朱自清的另一篇美文绿为例。原文节选:“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

8、,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好么?”一般的分析是:作者把梅雨潭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 ,感情柔美到了极点。那明艳多姿的画面,那逸趣横生的情怀,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那么我们可否从文本读出这样的信息,这段文字也暗含了作者对纯情少女的喜爱之情,或作者自己心

9、目中的女性形象,具有独特的柔美女性情怀。假如说学生读这篇文章,有了这样的阅读感悟,我们能说这是不对的、是错误的吗?阅读教学知识化表现严重的是文言文教学。有些老师对文言文的教学等同与讲古代的字词,引导学生翻译完文章后,该篇文章也就结束了。真正的阅读鉴赏很少或几乎没有。可是每年的会考和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都有一道属于阅读鉴赏的试题。让学生判断选项中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选项。试想,若平时对学生缺少这方面的训练,学生面对这样的试题能作到心中有数吗?学生从哪里入手,学生的思路是什么?我对我校学生模块一的测试试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共 5 道题,其中前四道

10、是字词的解释、判断和句子翻译,学生的得分率均在 85%以上,而最后一道阅读理解题的得分率仅为是 10% 。这充分说明了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对阅读鉴赏的态度。4、对多媒体的理解不到位、表面化。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有关其优点和缺点的争论很多。认为运用多媒体的优点是: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多媒体又可以在瞬间展示大量的资料。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课文”这个例子之余,需要阅读大量的补充资料,这就大大拓宽了一堂课的容量,使学生真正享受“不出教室知天下”的便捷。认为运用多媒体的缺点是: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

11、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但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读书声也越来越小,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我认为:(1)多媒体的运用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教师的特点。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要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我们把清华园中的荷塘美景,怎么展示也不是学生阅读后心目

12、中的荷塘美景,反而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因为在文学作品中,写实的散文中,作家所看到的景不是客观的景,不是科学观察的景,而是一个主观之景,文学观察的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么美,只有在朱自清的文章里才有,你到清华园的荷塘去看,你绝对看不到那个景。另外,一些古诗词中描写的情境,也是不能用多媒体展示的,其实也是无法展示的。 (2)该用多媒体的地方若不用,将永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有些时候可能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可能就是使用多媒体的初衷。如教师的朗读水平不高,就可以播放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这对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非常有利的。一些作家的生平简历,应用多媒体展示比教师的口头干说效果要好。有些与

13、课文有关的实际景观、作者的一些生活图片等素材,就需要展示给学生,这反而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总之,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活动有两个,一个是讲解,一个是提问。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去读文本,对文本的理解、感受加深了、丰富了。教师的提问,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感受加深了。教师的活动是讲、是问;学生活动的落脚点是阅读、鉴赏。因此,教师讲背景、讲知识,多媒体的运用对不对,老师组织的活动对不对,学生的表演对不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有无价值,一个标准,活动了半天,探究了半天,最后学生干什么?如果在阅读课中,你的活动和阅读联系起来了,活动就是对的。如果你展示半天,学生的活动跟文本的理解没关系,那一定是错。另外,有一些没有深度、缺少思维度的讨论,也没必要走形式,非要讨论、探究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