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黄冈市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三)(满分 40 分 考试时间:40 分钟 闭卷)第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9 个小题,每题 2 分,合计 18 分。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答题栏里。 )1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农历算在每年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四月无日或六日。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A、懂得珍惜生命 B 、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C、增强环保意识 D、增强爱国爱家的意识2.秦汉时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即从西周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变革,历经了商鞅改制,形成于始皇,完善于
2、汉武,这一变化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商鞅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B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由皇帝分封官吏C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的威胁 D 汉初在实行郡县制同时,也分封王国3.2010 年是我国废除科举制 105 周年。从孔子办私学到汉武帝在长安办太学,再到隋唐、明清科举制的完善和发展,就学校授课思想内容和科举考试内容来看,其相同点在于都突出了什么思想的主体地位?( )A 人权思想 B 儒家思想 C 道教思想 D 民主和科学思想4.2010 年是左宗棠逝世 125 周年,下列诗歌(文)对左宗棠收复新疆赞美的诗句是( )A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B “大将西征人未还
3、, 湘湖弟子满天山” C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D:“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5.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时参议院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一律平等,该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这一“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是( )A 三民主义 B 三权分立 C 君主立宪 D 君主专制6.2011 年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0 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 周年。世界贸易组织被誉为“经济联合国” ,对于中国加入(重返)这两个“联合国”的共同原因是( )A 美中关系改善
4、和美国的支持 B 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实力增强C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客观要求7.201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 100 年来的革命和建设里程,再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下列“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专题中有误的一项是( )A 中国共产党“一大”确立的中心任务是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打倒军阀B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D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8.在工业革命影响下推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表现为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5、,这三个事件的共同点表现在( )A 都使三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 都因为奴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C 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D 都是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9. 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 13 时 46 分,在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 130 公里处发生 9.0 级,日本地震海啸造成 5692 人死亡 9506 人失踪,福岛第一核电站 1 号、2 号、3 号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4 号反应堆出现火情,从而引发了核危机。对此人们展开了“原子能技术”与“核危机”的辩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B 原子能技术是第三次
6、科技革命涌现的新技术C 原子能技术的研发,使原子能成为一种新能源D 原子能引发核危机,验证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错误论断第卷 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3 个小题,共 22 分)10 (亮点题) 【链接】2010 年“414 玉树地震” 、 “87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 、10 月中旬的“海南水灾”无不牵挂着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救灾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坚持下去,决不放弃。灾情无情人有情,在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人民对灾区重建充满了信心。 古往今来,安定社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社会赋予政
7、府(组织)的重要责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 分)材料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材料二:汉高祖和他的继任者实行了重农抑商的五条措施,即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内容:罢兵归农,扩大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复故爵田,既扶植和保护了一批地主经济,又有利于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释免奴婢,是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口,解决国家财政困难的途径之一;抑商政策,目的是防止农业劳动力流散,保护小农经济,用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田租,刺激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材料三: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诸司供进(进奉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徭役),量事停废。遭
8、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宗幸白马坂以观之。旧唐书(1)荀子在材料一中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反映的主要思想。(2分)(2)材料二汉高祖和他的继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2 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采取的救灾措施。(不得摘抄材料原句)分析唐太宗关爱百姓的原因。(2 分)(4)历史是一面镜子,结合在“414 玉树地震” 、 “87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 、10 月中旬的“海南水灾”中党和政府救灾所体现的“人本思想”,谈谈你的认识。(1 分)11. (亮点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化历程是从经济的工业化到政治的法制化、民主化,再到思想
9、的人性化、科学化三个层面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的。而工业化是近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 分)材料一:19 世纪 6090 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于新式工业,拉开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幕,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始。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 260 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这时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并受其双重压迫和束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材料二:第一次世界
10、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持续到 1923年前后。在此期间,中国新建厂矿有 600 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还有缫丝、卷烟、榨油、火柴、食品加工等轻工业都有很大幅度的发展。采煤、冶金、水泥等重工业方面也出现了比较大的民族企业,但是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材料三:19531956 年党和政府把民族工业引导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到 1957 年底,我国以苏联的援助下兴建的 156 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从此
11、,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 世纪 60、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历经曲折发展,但仍然取得一定成就。材料四: 19782000 年我国现代化建设主要成就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特 点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现代化钢铁生产基地工矿 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露天煤矿葛洲坝水利工程 我国已建成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 我国治理黄河史上的最大工程水利长江三峡工程 世界水利史上的最大工程运输 京九铁路 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从材料一看,我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一、二概
12、括我国近代工业的点(回答两至三个特点即可) 。 (2 分)(2)从材料二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简析其发展的原因。 (两条即可,1 分)(3)材料三中 19531956 年党和政府采取怎样的措施把民族工业引上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到1957 年底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取得如此成就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导致 19 世纪 60、70 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历经曲折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分)(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2 分)12. (亮点题)阅读下列材料:(7 分)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
13、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材料二: 1992 年克林顿上台后,适应世界新形势,调整经济政策。主要措施是: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积极推动多边经济合作,并谋求在其中的霸权地位。高科技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以信息为主导的服务业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四分之三。汽车等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信息产业。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的产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材料三:法国外长舒曼采纳了经济学
14、家和外交家让莫内曾经提出的一个意见,于 1950 年 5 月9 日正式提出了一个建议,把欧洲国家的煤和钢的资源共同管理起来,建立一个共同市场。一年以后,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六国共同签署了一个协议,这样,战争的原料变成了各国和解与实现和平的工具。这是一种务实而又充满象征意义的方式。这个组织就是现在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前身。在涉及普通百姓的敏感问题上,欧盟立场鲜明,致力于保护人民的利益,例如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食品安全、科研以及保护濒危动物等等。材料四: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
15、科学技术发展,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采取“新政”的特点是什么?为调整工业颁布了什么法律?(2 分)(2)材料二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1 分)(3)从材料三来看, “欧盟的前身”与“欧盟”
16、在管理职能上有何变化?(2 分)(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素有哪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中国该怎么办?(2 分)2011 年黄冈市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三)1D 2。B 3。B 4.B 5.B 6.C 7.A 8.C 9.D 10.(1)原因: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思想:民本思想。(重民思想、贵民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2)客观原因:长期战争导致社会十分贫困;主观原因。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欲图长治久安。(3)减轻经济负担(或减免赋税、进奉财物等);减免徭役;发放救灾物资(或解决灾民生活困难);亲临灾区了解灾情。 原因:亲
17、历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人民力量巨大;吸取隋亡教训;有“存百姓”的思想;国力较为强盛。(4)认识:(开放性答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等。11.(1)洋务运动。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沿江地区等。(2)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法令,激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情;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等(回答两点即可)(3)措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通
18、过赎买等形式进行。直接原因:制定、实施和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原因: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犯了严重“左倾”错误,如: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4)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说明: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之路是时代的选择;资本主义工业化之路在中国行不通;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类似亦可) 。12.(1)特点: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工业复兴法 。(2)发展高新科技,大力扶植信息产业。(3)由经营煤、钢工业资源到致力于保护民生问题。(4)科技技术兴起、跨国公司的推动、信息技术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等。对策:中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