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探索绿色建筑管理的反省.docx

上传人:西米老师 文档编号:2290443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绿色建筑管理的反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索绿色建筑管理的反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探索绿色建筑管理的反省1.设计上的反思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不时发现一些设计单位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教条的为了绿色而绿色,为了到达指标而到达指标,往往会形而上学的将一些实际上并不需要或是并不成熟的技术进行简单叠加,但这通常会使绿色指标没有提高多少,却导致使用功能上存在较大缺陷和隐患,往往适得其反。例如苏州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按照业主的要求,该项目申报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二星级,设计单位也在建筑、结构、机电设计中采用了较多的绿色建筑设计元素,在审查设计单位提交业主审核的图纸时,发现原设计的酒店式公寓采用多联式三合一系统(空调+地暖+生活热水),但目前市场主流多功能 VRV 产品运行时须地暖与生活热水

2、间进行模式切换,当有生活热水需求时,地暖热水环路将被切断,在有长时间较大生活热水负荷情况下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户内采暖。另外,在生活热水用量较大时(如淋浴或浴缸注水),通过热泵制备热水速度与可靠性不足。经与业主及设计单位商讨还是采用传统空调+燃气热水器系统的方式更为有利。通过以上建议,看似对绿色建筑做了减法,却保证了建筑功能的稳定实现,通过结构围护设计、地源热泵设计、雨水回用设计、热回收设计等其它方面的优化设计做了加法,最终该建筑的单位面积全年能耗设计指标小于参照建筑的单位面积全年能耗,节能率为 65.63%,使得该建筑达到了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节能 65%的

3、要求。可见,绿色建筑不是高技术堆砌,真正做一个绿色建筑,不一定非要用太阳能、风能这些低碳技术,这些技术也不是绿色建筑的符号,它们与绿色建筑并不直接等同。绿色建筑是要实现使用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的节能环保低碳,而绝不是实现节能环保低碳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实现使用功能。2.施工上的反思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现一些施工单位认为,绿色建筑是设计师的事,设计完成以后照图施工即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为建筑增加绿色,其实这种想法也是不正确的。在上海某商业办公项目管理过程中,并未采用过多嘘头的绿色设计,而是基于项目管理本身将传统的建设过程尽可能的绿色化,在绿色元素最少的地下结构的施工管理阶段,我们作为项目管理公

4、司和专业的 LEED 咨询公司一道,要求施工单位将支撑爆破拆除产生的砼碎块数量进行统计,并做好记录,如计入回收利用材料,需附上回收单位证明信,还要提供废料利用的照片作为佐证;支撑爆破拆除后,材料(钢筋、混凝土)的回收,需要由回收公司在证明信中注明用途;最终测算下来,地下室中可回收成分价格比达到 15%,本地材料价格比达到 34%,满足LEED 要求;可见,只是将传统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看似不值一提的过程进行优化,施工过程绿色化也同样大有可为,包括施工单位日常在做的除尘降噪、资源循环利用同样是非常好并且务实的绿色建筑理念的实践。3.成本上的反思在对北京某办公综合体项目和大连某商业项目做技术尽职调

5、查时发现,这 2 个项目均设计及安装有中水回用系统,北京项目的中水回用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主管道阀门长期关闭,只有在政府检查时才会开启,而大连项目则是将回用水箱取水管直接引自地下水源,这两种做法实际都是形式主义的做法,究其原因,还是维护费用和运行效益不匹配作祟。真正做好绿色建筑的项目管理,从立项规划阶段就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住宅建筑而言,普通消费者在掏出其毕生甚至两代人的积蓄来购买住房时,首先考虑的是地段、价格等因数,除了极少数高端人士,很少会主动将是否是绿色建筑列入其买房考虑因素,对于商业建筑而言,开发商在没有利益驱动的情况下,也极少会主动要求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对于公共建筑而言,政府所做的示

6、范项目倒是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但单从经济效益而言,这一类建筑的投资回收期及内部收益率往往十分难看。可见,当前绿色建筑理念虽然深入人心,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小众市场”,尚需要政府为主导进行不断的培育。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平均在 10%左右,这对于建筑投资估算时,是一个较大的成本支出项。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决策时,更多地遵循“被动技术优先,主动技术优化”的方式,而不是片面地追求绿色技术。最大限度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礼物,如光、热、风,这才是绿色建筑所应追求的。通过架构合理的节能、节水设计方案,并与普通建筑方案进行对比,从而识别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对比绿色建筑带来的效益,从而可以量化绿色建筑的益处,为投资方的决策提供切实的依据。4.展望和建议综上所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基于有效需求和合理适用的基础上对建筑内涵的一个升华和优化,唯绿色技术的绿色建筑不是我们追求的,光生态而不宜居的绿色建筑也不会是为人们所需要的。绿色建筑应是“环境友好、低碳节能、生态宜居”的辩证统一体,我们既要一手抓绿色投入和绿色设计,更要一手抓工程实施的过程绿化,还要做好增量成本的核算,政府也应进一步引导补贴,帮助企业做好增量成本的消化。我相信,在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人们所追求的生态宜居的绿色建筑,一定会越来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