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书法家作品欣赏(转载)默认分类 2010-05-28 09:46:26 阅读 496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书法欣赏: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三(2009-03-30 15:12:04) 标签: 书法欣赏书法家伯远帖米芾行书赵孟董其昌文化青馨颖子分类:艺术欣赏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苏轼(公元 1036-1101 年),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谥文忠,诗、文、书、话俱为大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作蔡京)并称书法史上的“宋四家” ,幼学王羲之,后习颜真卿,杨凝式,笔圆韵胜,天资焕发,亦擅画竹石古木,自写胸臆,妙的形似,天趣盎然,著有
2、东坡全集、东坡题跋。苏轼 次韵秦太虚诗贴东坡居士的成就在书史上是很高的:在宋四家(苏、黄、米、蔡)中排在首位(此排位并不是根据出生前后的);他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再加上民间故事中给人留下的潇洒印象,如果没见过他的字,我会认为他的字至少不会平淡吧。但事实上他绝大部分的字都相当平实、朴素;虽然外形左低右高的特征和较为整齐的章法自李北海处来,但一股汪洋浩大的气息自是他个人的特点,就象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他偶露一下手笔的“黄州寒食帖”就已惊天动地了。高山仰止,我是不该以他平常的字来判断的。我们还是应该象他那样认真修炼技艺,不要急于卖弄,多些深度,少些浮夸,是龙的话终有一日
3、会腾飞的。黄庭坚诸上座帖黄庭坚行书松风阁诗卷黄庭坚行书松风阁诗卷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书之家,只有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治平年间中进士。“苏门四学士” 之一。政治上与苏共进共退,屡遭贬谪。以文学著称,追求奇拗诗风,开创江西诗派,影响很大。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之一,是宋书尚意的重要人物。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取纵势。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峰。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李建中同年帖李建中(9451013),中国北宋书法家。字得中。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太平兴国八年(
4、983),李建中举进士。历任太常博士、直集贤院,迁金部员外郎、工部郎中及西京留司御史台等职。他性简静,爱好吟咏,善书法,有集 30 卷。他的书法,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皆妙,基本上沿绪唐代书法的余风。从流传作品来看,主要师法颜真卿,并参以魏晋书法的风神,有一种丰肌清秀、气宇轩朗的特点。唐人的书法通过五代杨凝式、宋初李建中的继承和发展,慢慢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宋代书法。李建中土母帖流传至今的李建中书法墨迹比较少,著名的有:同年帖,藏故宫博物院,白纸本,行书,帖中有“略表西京之物”的话,应是景德至大中祥符初年所写。帖后又驸书怀湘南诗。宝宅帖,藏故宫博物院,纸本,行书,帖中有:“昨东封”
5、等语,当是指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赵恒封祀泰山事,可知此帖也是李建中晚年所写,书法沉着朴厚,有唐人遗意。土母帖,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深牙色纸本,行书,曾刻入清三希堂法帖中。3 帖以土母帖最为精美,集中地表现了李建中书法艺术的造诣和风格,可以看出其书法笔画丰腴肥厚,结字端庄稳健及与唐代书法的继承关系。三希堂法帖还刻有李建中的齐古帖,据记载上述 3 帖和齐古帖、贤郎帖 、左右帖,原合装在一起,名为李西台六帖,清初时被拆散,后 3 帖的墨迹已佚。赵孟頫归去来辞赵孟頫( 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浙江湖州人,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之一,也是最卓著的书法家之一,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这位赵
6、宋世家的没落贵族,入元后被征召为官,后屡经升迁,成为元朝“荣际五朝,名满四海”的宠幸,加上他在诗书画论上的全面才识,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了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对此,史书上难免留下诸多争议。他的绘画标榜复古,提倡笔墨法趣,刻意摹唐人笔意,而轻视南宋院画末流;他的书法最佳为楷书、行书,集晋唐书法之大成,兴复王羲之、王献之书风,有“ 赵”体之称。赵孟頫汲黯传元史上说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足见其在书史上的地位。由于其妻管道昇、其子赵雍均在书画上名冠一时,元仁宗曾把他们三人的书法合装成帙,秘藏于宫中。“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赵孟頫的
7、这首题画诗已成为我国书画界的座右铭。董其昌邵康节帖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等,华亭(上海松江县)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为明代后期显赫的大书家。“尺素短札,人争购宝之。“ 清初康熙皇帝更是偏爱董书,以至清“ 士子执管者,莫不习董“,形成举世“专仿香光 “的局面。董其昌的书法笼罩中国书坛近一个世纪,在中国书法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董其昌临柳公权书董其昌的行草,古淡潇洒,追求逸趣。章法布局仿五代杨凝式,行距较宽。楷书则以拙取胜。董其昌书法崇尚平淡天真,自谓“吾书往往率意“ ,认为他的书法高于赵孟頫,“ 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但后世常将赵董并称,因两位
8、大家书风俱典雅秀美。这幅董其昌书法,字形飘逸飞动,笔势潇洒随意.文征明(1470-1559) 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 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文征明行草五律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七年,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卯、仇英合称“ 吴门四家”。在书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明谢在杭
9、五杂俎卷七称赞文征明小楷:“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本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具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他的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苍秀摆宕,骨韵兼擅。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祝允明(1460-1526 年)字希哲,号枝山,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自幼就聪慧过人,五岁时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会作诗,以后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祝允明 草书 手卷祝允明 1512 年作 草书秋兴八首 卷允明 草书美人赋他的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俯,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 ,其书出师表谨严浑朴。晚年,临写 黄庭经不注重点画的形似,而结构疏密,转运遒逸,神韵益足。嘉靖末的书法家王樨登说:“古今临黄庭经 者,不下十数家,然皆泥于点画形似钩环戈磔之间而已,枝山公独能于矩绳约度中而具豪纵奔逸意气。”他的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得意之作是 太湖诗卷,箜篌引和赤壁赋,流利洒脱,奔放不羁。名山藏说:“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