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73589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学的热点,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 指导”或“帮助”,不 仅仅是“ 传授” 或 “教导”。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英加入 “探究能力开发”环节,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 习的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学的热点,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问题为 基础,以探究活 动为过 程的综合性学习。在学 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

2、“指导”或“帮助” ,不 仅仅是“ 传授” 或“教导”, 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 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型学习的情境和途径。学习者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影响学生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情境。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 ”研究性学习 方式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激 发学生旺盛的学习动 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研究性学习比较注重掌握调查、观察、 实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与现行的学科教学或必修

3、课程的联系更密切一些,但它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在研究性学习的 过程中,学 习者是否掌握某 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 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 、运用,从而有所 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在 这种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东西就是我们要他掌握的东西。在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形成多边的教学交流,形成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充当着主人的角色,他们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责任,而不光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分工、协作的活动中,学生能够确立起敢于负责的意识和精神。同时,学生在与教师、同学频繁的交往中学会与人相 处的

4、艺术。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教师刻意地给予学生知识、能力,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独立自主、主动求索、勇于面对困难甚至挫折的精神和能力,最 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那么如何将研究性学习这一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加入“探究能力开 发”环节,提高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我想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研究型学习的。一、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预习的好坏, 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预习,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

5、探究和讨论。例如在预习 6A Lesson 29时,教 师应指导学生找出 问题如:How many festivals in this test? 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 Find out the names and the dates. 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查资料,从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节日”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做成英文小报,为完成任务,学生们运用各种手段,有的查书,有的上网,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迅速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对春节与圣诞节进行比较,通 过语言交流学生了解了知识

6、,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他们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在对春节和圣诞节的比较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也是学生实践创造的过程。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任何一个人如果总是被要求“做什么、怎么做 ”,而自己一点权利也没有,一切照章办事,那么做起来就没有积极性、 创造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是如此。当今外语教学强调的“ 以学生 为中心的课堂” (student-centered class)的教学原则。在研究性课堂教学中,要提倡师生互动,实施以学生 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自主学习,启发诱导他们, 给他们搭建“发现”的平台,学生才可能产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7、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用提问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把课 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个个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发现的机会,这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动词一般现在时,can 句和现在进行时三种句型后,总是把它们混淆在一起,搞不清楚,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布置回家作业时,在黑板上写了的六句话,让学生抄下来后研究一下,在小 组里讨论。1 We can write. 2 He can write. 3 Were writing . 4 Hes wri

8、ting .5 We write every day . 6 He writes every day.这六句话,是我们做作业时, 经常搞错的,所以我让他们通过比较来巩固牢记所学的知识。通过讨论大家发现第一、第二句都是 can 句,不管是单数还是复数、动词都是原形。第三、第四句都是 现在进行时,是复数的 be动词是 are,是第三人称的,be 动词是 is,两面不管是单数还是复数,只要是现在进行时,动词都加 ing。第五、第六句,看见 every day 是动词一般现在时,复数 动词是原形,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尾要加 s,es 或去 y 加 ies。学生 们感悟到这短短的六句话中却有这么多奥妙之处。

9、因此我们在写句子时,一定要看清是什么句型,要 动脑筋,仔细分辨,这样才能做到正确无误。从 讨论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把三种句型作了仔细地比较和探究,找出了它们的不同点,并明白了自己做题时应注意什么。通过探究活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消除了学生在 课堂上发言害怕讲错的紧张心理,给学生创造了可望、可及,有利于学生的良好 环境,从而唤起学习的兴趣。三、调动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往往采用单向型直线式,这很难激起学生的交际活动,也不利于学生的合作精神。为了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理念,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学生在老师的指 导下,在 规定的时间内,成 为某一个研究

10、课题的提出者、设计 者、 实 施者,他 对课程目标的达成负有主要 责任。开展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的活动,有利于师生互动 、生生互 动,相互鼓励帮助,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促使多位能力和品质的交流,从而学会合作与分享。例如学习 There be 句型时,我出示两幅 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两者不同之处,最后用 There be 句型阐述。学生们四人组合展开讨论,个个都乐于探究,勤于动脑,用英语收集和处理信息。在小组代表阐述时,学生们的发现层出不穷,居然在短时间内找出十几 处差异。活 动中他们获 得了更多的英语知识、技能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活动中,个人的潜能和个性也得

11、到发展。又如在教季节变化时问学生春天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学生们通过读课文在小组中讨论,总结出四方面的变化。1、天气 weather: warmer and warmer 2、天 day: longer and longer 3、植物 plants 4、动物animals 。我对学生的出色表现给予肯定。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句子 Spring is the( ) season.学生们积极发言,表达他 们的想法。如 Spring is the green season. Spring is the colorful/wonderfulseason.学生们根据各自的水平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四、发

12、散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研究性学习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拓展丰富想象、积 极探索求异,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积 极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进行发散性创造。教师应有意训练 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比 较级时,我并没有直接将语法规则灌输给学生,而是创设情境出示一些句子和图片。 Im young. He is younger than me. Youre tall. Im taller than you. She is old. He is older than her. 学生通过自

13、己的观察,发现每组图都是两个句子进行比较,同时句子构成都是原来的形容词后加 er,句中还都有 than这个词。在学生自己讨论思考,以及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了形容词比较级句型的用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逐步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出语法知识。学生归纳正确,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归纳不正确时,分析原因,指明正确的用法,让学生在“原来如此”的情感体验中加深对此语法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学生归纳之后,教师再给予相应的操练,以期收到触类旁通和巩固的效果。其次,在研究教学过程中,问题所蕴涵的思维价值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开阔学

14、生的思维,培养他 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 激 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给学生提供学习研究机会。如,6B 关于季节教学中,我 创设 情景进行提问。T:Nancy likes summer best. Why does she like summer best? S1:Because she likes swimming. S2:Because she likes eating ice-cream. S3: Because she likes summer holiday. 学生们充分讨论,给出了多种不同的答案,并各自阐明理由。 教学中这类开放性问题设计得多十分利于 发挥学生的

15、想象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教材有许多可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如 No smoking.(禁止吸烟)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young children. 等。在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本课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还启发学生就现实生活中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教材的内容,又能使教材内容学以致用,是知 识转化为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研究性学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 师应把学生作 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著名教

16、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 师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有一 辈子自学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教给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新的教育理念认为,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激发出来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 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善于自学,独立思考,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参考文献:1、明明白白搞课改 王敏勤 编2、小学英语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途径的探索 方小教苑第 14 期 方泰中心校 陆利群3、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来源:镇江市中山路小学4、小学英语研究性学习初探方小教苑第 14 期 方泰中心校 陆燕青5、浅谈小学英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徐爱玉6、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辉县市冀屯乡中心学校 赵峰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东丽区二村中心小学 宋红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