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要求一、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综合课程设计与实践是一门综合利用所学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CPLD 技术和 EDA 技术等,完成一项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电子技术应用型设计课程。综合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单元电路设计、系统电路分析、整机联调、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理论设计(使用 EWB 和 PROTEL 等软件工具),并进行逻辑分析、仿真分析、交流分析、直流分
2、析和瞬态分析及印制板图的热分析。从而设计出实用的电路,最后利用单片机开发装置、示波器、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PAL,GAL 和 EPGA 等(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陈列)编程器,信号源和布线板进行实际制做和调试,最后提供出样机和计算机 WORD编辑的理论设计报告。综合课程设计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电子技术知识,掌握一些小型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制作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全面性的设计素质;在于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增强他们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在于训练学生的小组组织能力和团队的分工合作精神(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是分小组进行,一般每 3 人一组) 。二、课
3、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综合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是: 学生分组选定课题。 EWB、PROTEL 等电子线路辅助设计和分析工具软件完成课题的低频、2高频和数字电路的单元设计和混合电路设计。 用上述软件进一步完成系统的仿真分析、噪声分析、极限分析和频谱分析。 用 PROTEL 印制板工具软件完成电路的布局、布线工作。 用布线板实际完成各单元电路的焊接制作和系统的联调工作。 用微机、单片机开发系统和逻辑电路实现系统的在线控制,最终实现样机的脱机运行。 学生提交用 WORD 编辑的设计报告和制做的实物。 课程内容及设计项目: (供参考课题,也可以参考教材中的相关课题)课题一 数字式电容分档测量基本要求:数字式
4、电容分档测量,被测电容的范围:100pf99f,系统响应时间1s,测量的相对误差5,用数码管显示被测的电容值。课题二 LED 汉字点阵显示系统设计基本要求:采用 80C51 单片和 LED 点阵显示模块设计实现组合点阵信息显示。提高要求:具有显示内容自动更新的功能以完成对任意存储的信息内容进行完整的显示。课题三 数控直流电源基本要求:设计出有一定输出电压范围和功能的数控电源。课题四 直流小电机调速系统基本要求:采用单片机开发系统对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进行理论设计和仿真实验,并采用光电对管实时在线检测直流电机转速及使用 PWM 技术调节控制电机的转速。3提高要求:用键盘设定初值,用数码管显示电机转速
5、。课题五 多功能数字电子表基本要求:计时功能:显示时、分、秒,定闹功能,秒表功能,倒计时功能。提高要求:增加“语音报时”功能,增加“电子日历”功能。课题六 数字温度计基本要求:可测量温度范围:000.0-102.0,温度分辨力:0.4。测量相对误差:2%,用数码管实时显示被测量的温度。提高要求:实现多个温度点的实时测量,实现温度的分档测量(102、51、25.5 )。课题七 主从式监测报警系统基本要求:以单片机为从机对目标状态进行监测,将结果通数码管显示。自选要求:从机目标状态以某种传感器方式为改变课题八 简易频率计技术指标: 频率( F)为:1Hz 100MHz,周期(T)为:1S10E-7
6、S,精度为:10%课题九 低频函数波形发生器技术指标: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锯齿波,频率:0.1Hz1KHz,控制方式:能选择不同的波形,并且能显示出当前产生的波形的频率值。输入电压:-5V+5V课题十 交通灯控制系统基本要求:应用 80C51 单片机实现带数显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课题十一 电子伏特表的设计4基本要求: 可测电压为直流,电压幅度范围 0-5 伏,测量值用 3 位LED 显示,误差小于 0.01 伏,测量值可以通过喇叭自动播报。提高要求:可测电压可以是交流信号,电压幅度可以扩大到 20 伏。课题十二 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基本要求:设计两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能实现有线通信,一方为发
7、射,另一方为接收。提高要求:两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能相互通信,并能实现校验。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的特点是训练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电子技术知识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应有电路分析基础、低频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单片微机原理及运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原理、开发与应用等先修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如何用 EDA 软件对电子线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定的题目要求,拟定设计方案,并在计算机上完成原理分析、电路设计和模拟仿真。在仿真通过的基础上,经过选定元器件、制板、组装、焊接、调试等环节,最终完成实验样机。电子综合设
8、计的题目,实际上都是一些小型的电子产品开发,题目都来自指导老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生产实践。通过该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汇贯通,综合运用;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工程意识,使他们的专业素质产生质的飞跃;为他们即将从事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四、课程使用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教程(国家级规化教材)2008 年五、主要参考资料1.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实用电路,邮电出版社;52.模拟集成电路应用,西北工大出版社;3.电子技术综合应用,电子科大出版社;4.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天津大学出版社;5.中规模数字集电路的原理及应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6.中国集成电路大全,国防工业出版社。六、成绩评定1.设
9、计方案及报告:30%2.制作作品: 50%3.实验报告占:20%4.总成绩由各部分成绩总和构成。七、其他注意事项1、强调不要抄袭现有的设计,但可以参考相关文献(要求列出参考文献) ,选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相关课题,也可以自选课题。2、设计内容主要涉及电路设计与焊接调试,如果需要软件设计和仿真,需要实验调试环境,各班根据学生统计人数,可以和任课教师联系上报实验中心,安排实验时间。3、设计报告封面包括课程名称、设计题目、成绩及个人信息。4、设计报告正文部分要求包括:(1)设计指标要求;(2)方案比较与选择;(3)硬件设计;(4)软件设计;(5)调试(可以仿真或者到实验室) ;(6)总结;(7)参考文献。5、完成时间:本学期结束前二周向指导教师递交设计报告和作品,逾期未交没有成绩。6、学生的设计成绩根据设计报告进行评判,按照优、良、中、合格、不合格6进行评分。7、设计中有问题可以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8、指导教师根据各班级学生作品完成情况推荐为“优“,并选择优秀作品集中答辩。并推荐优秀学生参加明年全国电子设计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