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师大高考历史模拟.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63812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师大高考历史模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陕师大高考历史模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陕师大高考历史模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陕师大高考历史模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陕师大高考历史模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盐津一中 2012 届高三艺体生历史模拟试题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 论语译注曰:“天子八佾(佾 yi 古时乐舞的行列) 、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 ”下面与史料有关的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国并行 D封建等级制度25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皇帝与宰相的矛盾尖锐,由谏官来调节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谏官的职责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2

2、6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由此可知董仲舒对“春秋大一统”的正确理解应该是A春秋时期战争频繁,所以应该实行大一统B西汉刘邦实行“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 ,他认为对国家不利,所以提倡一统C春秋大一统,是说春秋一书特别不重视一统,所以分裂,这里“大”字是动词。D董仲舒认为,要保持汉武帝时期一统的局面,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儒家思想,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指导思想。27.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 “格物” 、 “格心”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

3、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 D树立宋明理学的独尊地位28. 2012 年是中国传统的龙年,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与书法相伴而生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A B C D29. 有一封张学良于 1945 年写的信件公之于世:“别来十年,时为想念,兄当有同感。现日寇已经逐出,实为最快心事。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此良所视想也。 ”信中所指的“奔走国事”的路线和“

4、人物”是A 重庆延安、蒋介石 B延安南京、毛泽东C 延安重庆 、周恩来 D重庆南京 、张治中230.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逐渐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对“人民大众”理解正确的是农民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A B C D31. 右图为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时期的形势示意图。 “蒋介石打出一套沉重的组合拳,一拳打向山东,一拳打向陕北。但他却露出了自己的胸部,毛泽东抓住时机给他的胸部连捅了三刀。 ”与此材料表述相吻合的是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 内战爆发B人民解放军从内线打到外线,在外 线大量歼敌 C战略决

5、战,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D横渡长江,进军全国32. 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汉 密尔顿上校代表 人口 21.1 万的纽约州提议:“全国会议的席位,应该按照自由居民的人数,在各邦之间实行比例分配。 ”乔治里德代表人口最少的德拉瓦州(4.1 万人口)提议:“不得同意改变每邦一票的平等表决原则。 ”其斗争的结果是美国确立了A总统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两院制议会 33. 1848 年 2 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这里将“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最主要手段是 A商品输出

6、 B武力威逼 C文化渗透 D资本输出34. 下列言论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有关的是美国外交家基辛格认为:“如果说历史能够给人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不可能没有均衡而取得和平,也不可能没有克制而实现正义” 美 国 总 统 尼 克 松 1969 年 认 为 : “在 军 事 防 务 方 面 将 越 来 越 多 地 由 亚洲 国 家 自 己 来 处 理 ” 1969 年中国军方讨论国际形势时提出:“东和孙权北拒曹操”1970 年 5 月 20 日毛泽东发表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ks5uA B C D35. “历史发展的逻辑有时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

7、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全世界人民都反对霸权主义 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第三世界成为一支重要力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 160 分。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2 年是中华民国建立 100 周年,100 多年来,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阅读下列3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

8、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1912 年 1 月)“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协进会的演说 (1912 年 9 月)“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 年 1 月)材料二 2010 年 10 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 100 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材料三 1942 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

9、,只从 1921 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材料四 1956 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 90 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1)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4 分)1924年到 1927 年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 (2 分)(2)如果你是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为什么?(3 分)武汉三镇是哪三镇?(3 分)(3)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6 分)(4)

10、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4 分)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3 分)441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雇主与雇工之间出现了一道不可弥合的裂痕。到了这个工厂时代,以一个工人积蓄来衡量一个工厂及它的动力机器和生产机器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而且价格高昂的东西。在地主商人以及向贸易公司、商人和国家提供贷款的金融家之外,一种崭新的工业资本,一种左右国家命运的极具活动的势力正在崛起。 据(英)韦尔斯世界史纲整理材料二 曼彻斯特,1760 至 1830 年,居民从 17000 人增加到 180000人,变成了第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

11、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来自农村的人迄今生活和劳动在“自然节奏”之中;现在“自然节奏”变成了工厂的“人为节奏” 。很多人很难或根本就无法适应这种情况,从而就产生了失业和社会灾难空气和用水都受到严重的污染,那是工厂的烟囱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随意排放着烟尘。法国学者亚力克西托克维尔访问曼彻斯特以后写道:“文明创造了它的奇迹,而文明了的人却几乎变成了野兽。 ”材料三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那些沉默的、未受教育的、没有组织的贫民失去一切财产,被推向更悲惨的境地。“私人企业”只关心自己的营业情况,盘算怎样获取最大利润,根本不关心别的。粗造的工厂建立起来了,尽可能花最少的钱建造,尽可能容纳最多的机器和工人

12、。工人的住宅紧靠着工厂,这些住宅非常简陋、非常拥挤,没有足够的私人空间,一切都是凑合与将就,并且以最高的租金出租工人们随着工厂汽笛的鸣声而上下班。他们必须跟上机器的运转,并始终处于老是在场的监工的严格监督下。工作是单调乏味的:拉控制杆、刷去污物、接上断线。雇主自然把他们的工资账单看作是一笔应该尽可能降低的开支。因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尤其是纺织工业中的,更喜欢雇佣妇女和孩子,因为妇女和孩子更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且更服从命令。ks5u欧洲史(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影响。 (5 分)(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文明的人却几乎变成了野兽”这句话的理解。 (4 分)(3)从以上

13、材料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3 分)545.(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美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 “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 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 ,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英国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14、资本的时代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简述日本学习西方的特点。 (6 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4 分)(3)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5 分)46.(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制造者,而非法律创造了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

15、上帝来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着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詹姆斯斯图亚特神权 (1603 年)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于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制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民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约翰洛克政府论 (1668 年)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的思想倾向各是什么?(4

16、 分)(2)两则材料中都提到了“上帝”的概念,分别指出其实质。 (4 分)(3)上述思想内容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是什么?(7 分)47.(15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912年 4月,孙中山向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1913年7月,孙中山再次举起斗争大旗,组织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 1783年12 月,华盛顿向大陆会议辞去了他所有的公职,回家务农1786年,华盛顿响应国家号召再度出山,主持了1787 年的制宪会议请回答:6(1)孙中山和华盛顿放弃手中权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二人后来又都选择了复出,其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2)两人的“放手”和“复出”都是为了圆心中的一个梦,这“梦”的结果如

17、何?为什么?(7分)陕西师大附中高 2012 届高考文综答案(历史)一、选择题24.B 25.D 26.D 27.C 28.B 29.C 30.C.A 31.B 32.D 33.A 34.A 35.C二、必考题(40 题、41 题)40.(1)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民族统一(“五族共和” ) 、民族平等。 (2 分)有利于化解民族矛盾、团结各民族进行革命。 (2 分)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解放。 (2 分)ks5u(2)答案一 武汉。 (1 分)辛亥革命首先从此开始。 (2 分)汉口、汉阳、武昌(3 分) 答案二 南京。 (1 分) 临时政府所在地(或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8、)(2 分) 汉口、汉阳、武昌(3)(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其失败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6 分)(4)原因: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担负反帝反封建的相同任务。 (4 分)表现: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平等;(1 分)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普遍平等的人权;(1 分)完成了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生活。 (1 分)41 (12 分)(1)工厂使用大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力;(1 分)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 分)城市化进程加快;(1 分)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加快,生活

19、压力加大;(1 分)造成严重的社会污染。 (1 分)ks5u7(2)理解: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工人阶级的极度贫困;人成为机器的附庸;使用妇女和童工最大限度的暴露了资本主义的残酷性。(4 分) ks5u(3)启示:重视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社会;健全社会福利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3 分)三、选考题(45 题、46 题、47 题)45.(15 分)(1)特点:主动学习西方;学习的领域广;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方面学习。 (6 分)(2)经济:国家大力扶持国营和私营企业。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加强天皇制。 (4 分)(3)启示:要主动开

20、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国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5 分) ks5u46.(15 分)ks5u(1)材料一认为“君权神授” 。材料二认为“主权在民” 。 (4 分)(2)材料一的思想是要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材料二为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君主专制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4 分)(3)材料一导致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同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是引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推动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启蒙思想的发展。 (7 分)47.(15 分)(1)放弃权力的原因:维护革命成果,防止权力集中出现专制。 (2 分)原因:随着袁世凯的倒行逆施,称帝活动猖獗,孙中山为了维护共和政体,依然复出投身革命(3 分) 。由于邦联政府的松散,年轻的美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各阶层人民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来保障其利益,华盛顿的复出就是为了制定一部共和国宪法,保障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分)ks5u(2)结果: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没有真正使中国实现民主共和。(2 分)其原因是国民党力量涣散以及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反动势力强大。 (2 分)华盛顿领导制定了 1787 年宪法,美国逐步走上民主、富强的建设之路。 (1 分)其原因是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完全的独立。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