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刘红彬 刘红琦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 职院校不断 扩大招生,然而,在面对高院校普遍存在的生源质量下降、教学目 标不明确、 毕业生就业困 难以及社会的认同程度偏低等问题,我们应从高职院校自身出 发,整合各种教学 资源,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处理好“规 模”同“质量” 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 量; 监控体系;教学管理 一、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质量的监控包括监督和控制两个方面。监督是指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观察、检查、考核、督促等;控制是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2、是根据组织管理决策的目标与计划对组织活动及其成果进行监督检查,为消除实施目标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是采取标准化输入控制。即对主讲教师授课资格进行审定控制,如果其资格符合讲授某门课程的要求,就将该门课程的教学全权赋予该教师。后来逐步发展到输入与输出控制,即除了对教师资格控制外,再把学生的课程测试结果作为教学质量的输出加以控制。现在已发展到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控制,力图使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从封闭转变为开放。从单一受控对象转变为多元受控对象,从单门课程控制转变为多层次综合控制。 为此,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监控机制。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高职教学质量观。质量是“反映
3、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产品和工作的优劣度,即公众的满足度。由于教学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过程,其产品也就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学校教育的“产品” 是有意识、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和有自我改造能力的人。所以,教学质量的概念要比“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含义复杂并广泛得多。高职教育的质量是高职教育活动对社会、公众、受教育者的满足度。高职教育的质量内涵应当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能力,知识、素质和能力,职业道德和学风等。其次,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监控机制, 必须转变四个观念: (1)由单一的质量观向全面的、多元的、发展的质量观转
4、变。(2)由知识本位的教育观向素质教育观转变,坚持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协调发展。( 3)由阶段性教育观向终身教育观转变。(4)由教师主体观向学生主体观转变。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一) 确立质量监控核心 院校领导班子作为决策中心,指挥学院整个教学质量监控活动,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也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和发展的起点和关键。 负责组建开放性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并指挥和组织相关委员会专家、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机构,对学院的重要监控点实施周期性地教学评估。协同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践方案等进行针对性指导与定期诊断
5、论证。 (二)设立常设评价机构 设立高职教育常设教学质量评价机构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中心,此机构与学院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督导组共同组成学院的院级督导体系,这是高职教育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其主要职责,在学院领导与指导下,以学院教学工作中的评价、反馈环节为主,专门负责全院日常的教学质量评价与信息反馈的综合处理工作。 (三)明确三层评价闭环 为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职院校可建立院、 系、教研室三层监控及评价体系(三层监控及评 价闭环) ,根据管理职能,由院、系、教研室三层监控及评价组织组成,这样可在不同层面上实施分层监控、分项监控,以
6、便对教学各相关因素做出及时的监测、准确的诊断、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反馈矫正。 (四)形成二级督导体系 高职学院的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中心,与学院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构成院级督导体系;系部的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组,与系部的专业建设工作组可构成系部的督导体系,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中心可作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及院系专业建设委员会、督导组 的日常工作协调机构,从而形成高职教育的二级督导体系,以增强 学院咨询、诊断的能力。 (五)明确三级管理职责,实施全面监控 高效、科学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学院能否真正有效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加强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明
7、确高职院校教学职能部门的院级管理、系部管理和教研室管理的三级质量管理职责,严格按照制度和标准执行,并进行分层、分项目的日常全面监控。 作为高职学院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主导及执行部门的职责,应负责组织、协调 、督促本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构建系统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制定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运行方案,各部门、各系部、各教研室应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层层落实,保证教学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各系部是高职学院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活动的真正实体,担负着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双重职能。学院的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系( 部)的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教研室是保证
8、教学质量的基本单位。 (六)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它是高职学院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和依据。在学院教学职能部门的组织、督促、协调下,各系部负责组织构建和完善高职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体主要反映于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职业能力要求,具体反映于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标准;考核标准;实训、毕业实习各环节质量标准等。 (七) 全面监控与重要评估相结合 高职教学管理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对教学进行的日常全面监控,要与教学评价及监控机构对学院的重要监控点进行的定期评估相结合起来。通过对重要监控点的评
9、估,不仅达到导向教学,以点带面,整体优化的目的,而且也保证学院的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八) 质量监控与教育研究相伴随 高职教学质量监控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才得以不断的完善。教学改革,研究先导,面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要重视对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中心(教育研究室 )应充分发挥其高职教育研究的职能优势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对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要及时进行调研,对重要问题可在本学院内部实施招标专项研究。 三、
10、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 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与大学本科学科型教育不同,就业导向因素的介入,使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需求满意度成为检验高职教育教师工作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教育教学 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用人单位的需求又是复杂多变的,这使高职教学活动的固有特性不仅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还应包括市场调研、办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与建设。因此,高 职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仅有学校内部的,还应有学校外部的,外部监控由行业、企业、政府或政府委托的部门来执行。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上,既有理论上的不足,也有实践上的缺陷。 (一)缺乏全员参与和系统教学质量管理
11、机制 在高职院校中由于对“质量” 的理解不够系统 、深刻,认为教学质量问题仅仅与教师和学生有关,与行业、企业和政府关系不大。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质量是一个包括高职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层概念,因而缺乏从系统的组织结构、任务和标准等诸方面来考虑质量问题。因此教学质量监控往往只针对教学过程而对教学的源头质量和结果的质量缺乏监控力度。 (二) 评价和监控体系不完善 目前各高职院校教务处、督导室、系(部)的教学监控基本上是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协调,行业、企 业参与的力度不大,动力不足,不能形成整体评价系统,忽视学生和行业、企业等顾客及相关方面在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监控与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
12、用。对评价工作组织,领导不得力,只进行常规的教学评价工作,对实践教学的监控和评价还处于初级阶段,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系统的评价组织和科学的分析处理信息的手段,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周期长,且实效性差,造成评价工作的被动,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另外,强调教学质量监控中“ 监”的作用过多,而忽视了对“ 控” 的建设 ,在制度制定中 强调岗位职责和事故的认定,却缺乏扶持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计划。 (三)实践教学过程监控不全面,监控范围狭窄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及管理, 大多数沿袭的是以大学本科学科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偏重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而 对学生动手
13、能力的培养起关键作用的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综合 实训在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则较少有专门的监控,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我们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 对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仅局限于对学院教学秩序的监控,对教师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监控,对学生理论知识考核的监控等。而对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教材选择、课时分配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等缺乏深入的研究,没有寻找出有效的培养办法。对第二课堂的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质量监控也不够完善, 缺乏对学生认识当前学习状态的指导。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不是相对立的两极, 他们之间应该是互动的,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由于种
14、种原因,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方法较差等认知上的弱点。教会学生自我学习,对当前高职教育总是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四、发展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应对措施 (一) 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 “全方位”是指校领导、督导组、教务处、系部、教研室、学生、企业行业对教学质量进行系统性的评估。要充分体现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主导地位、督 导组的全面监控地位、教务处的监控核心地位、教研室的基层组织地位、学生评价的中心地位和企业行业的社会监督地位。并把学生评价作为重要因素,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并梳理反馈给教师 对提高教 师的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而且计划通过网络评教系统
15、实现毕业生评教。行业企业评价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接受社会监督,有利于学校品牌和专业品牌的建立。 “多层次 ” , 是指以教研室为基本教学质量保证监控组织单位, 由校、系、教研室三级组织共同承担教学质量保证责任,形成自下而上、层层把关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种由学校专职督导部门或教务部门统一管理的全面立体交叉的评价组织体系,能够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规范化管理,把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 完善有效的评价方法 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主要采用填表或划卡的方式,其缺点是费时、费力、耗材、耗工,而且评教时间受限, 师生参与范围不全面。 为克服以上缺点同时 汲取相
16、关院校经验,可通过建立网络评教系统。运用网络可以实现:评教时间更科学,如采取随时评教与集中评教相结合:评教客体更全面,从校内任课教师扩展到实习实训基地教师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团队;评教主体更广泛,不仅在校师生可以全员参与,企业行业人员和毕业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结果反馈更及时,可以按照级别的不同,如校领导、教务处、系部、 专业建 设团队、课程建设团队、教研室、教师本人分别设定不同的查阅权限,以实现学校对教学质量的实时监控和教师有针对性的改善教学方法。同时也充分利用学生座谈会、教师 座谈会、个别访谈等评价教学质量的好方式,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科学、真实 、可信。 (
17、三) 完善符合新教改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 突出能力本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 和“实用型” 人才并服务于社会的,重心己经由过去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这就要求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丰富的业务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还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如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因此在原有指标体系的设计中要加重对教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评。 融入个性评价。冯增俊在当代国际教育发展中指出:“近年来,传统评价中统一的、标准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受到了人们的批判,各国纷纷探索新的评价形式,单一的评价必然为评价的多元化所取代这己经成为世界课程评价的一个趋势。” 其中最具优势
18、的是个性评价,它“把教学看成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因而它反 对追求同一性主张关注个体的个性和差异”。因此在评 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要体现学生个体综合能力成长反映出的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和授课风格。 体现专业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根据市场需求办专业,按照专业进行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培养。因此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时也要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立有针对性的标准,从而达到促进专业特色学生培养的目的。 五、结语 教育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制度建没为根本,以不断反馈的有效信息为基础,同时,建立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适应的制度,能有效地保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持久改善。 参考文献 1王晓江,祝西莹,赵居礼.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探索与 实践J 西安航空技 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2 陈孝彬,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3 陈孝彬,教育学原理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张首丽,构筑教学监控体系提高办学质量J. 冲国地质教育 ,2005,(1). 选自:中国科技纵横2010 年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