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浅析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耕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锐减,从而出现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移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最现实、最棘手、最迫切的重大课题。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产生的原因1. 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
2、分类 农村劳动力是指在农村从事第一、二、三产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现有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了农村各产业实际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从而导致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耕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锐减,从而出现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我国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积累型剩余。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在农村劳动力自然增长量的巨大压力下,农村劳动力数量超过了农业吸纳能力,不得不暂时在农业生产中沉淀下来,表现为劳动力隐性失业货不充分就业现象日益增加。(2)效益型剩余。随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使原有的部分劳动力呈现为剩余。(3)结
3、构型剩余。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工业转移;再加上农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使农业劳动力不能自由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产生劳动力剩余。(4)季节型剩余。农业生产具有季节型特点,农忙季节对劳动力需求较多,农闲季节对劳动力需求较少,从而产生劳动力剩余。22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1)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的不适应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由于新兴的产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民大部分素质较低,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用人需要,因此造成农村劳动力剩余;同时随着传统农业及农产品工业资本存量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下降,也致使一部分人无事可干
4、,从而导致农村富余人员增加。 (2)农业边际报酬率递减造成的弃地剩余。自 1978 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上世纪 80 年代末,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土地的收益率发生了质的飞跃,农民的收入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初,随着农民物资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的效应。农业边际报酬递减促使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因此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就更加突出,致使农民家庭的生产费用增长快于生产增长,农民家庭直接减收。不断减少的土地回报率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减少,有的地区甚至仅能解决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更无法满足他们对
5、生活质量的追求,最终农民不得不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成为隐形失业者。 (3)农业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资源短缺性剩余。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缺乏的国家,可用于耕地的面积尤其较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农业耕地面积正在快速减少。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近 1.3 亩,是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 1/4 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一些对土地的不合理的使用,我国耕地正在以每年 500700 万亩的速度减少。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却以每年 1000 至1300 万人的速度急剧增加,使得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4)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相对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战略实施的不断
6、深入,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成果得以广泛的实施。在农业中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如高效农药的使用、良种的推广、收割机等机器的使用都极大地减少了农民为施肥、收种、除草、灭虫等田间管理的劳动时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益不断增加也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相应地提高,使3农业对活劳动的需求减少,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国内外学者从发展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等角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有四大理论:1.刘易斯理论。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部门,一个是城市资本主义化的工业部门,该部门集中了
7、大量资本,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另一个是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该部门缺乏资本,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农民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但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这时只要工业部门需要,就可以从农业部门得到无限的劳动力。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利润投资,当资本家的利润用于投资时,现代工业部门的生产就扩大,从农业部门吸收的剩余劳动力就增加。随着资本家利润的不断投入,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发展态势一直持续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为止。此时,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变成了一元经济,不发达
8、经济变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2.拉尼斯费景汉理论。该理论在刘易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划分为 3 个阶段: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阶段;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小于农业平均固定收入阶段;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和大于农业平均固定收入阶段。同时提出,为了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到第三阶段,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要同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部门和工业生产部门同步发展。3.乔根森理论。该理论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农业剩余。当农业剩余等于零时,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当农业剩余大于零时,才有可能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农业剩余存在的前提条件
9、下,乔根森又提出了一个重要假设,即农业总产出与人口增长相一致。在这种条件下,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剩余的规模将不断扩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转移到工业部门。因此,农业剩余规模决定着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44.托达罗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存在,而且事实上正在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决定其是否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决策,不仅决定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异,而且还取决于城市就业率和失业率。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农业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城市失业率很高,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逐渐加强,为了减轻城市的压力,可大力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
10、转移。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的空间转移过程,主要表现为农业领域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需要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都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将这些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性资源,不仅关系到一国农业生产水平能否提高,而且关系到支持经济起飞的积累率水平能否达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障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的改变
11、。第二产业主导地位的确定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急剧增加,导致农业人口逐渐下降,非农业人口逐步上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乡村人口减少而城镇人口剧增,居民的物质面貌与精神面貌随之发生质的改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种改变过程就称之为“城市化” 。据笔者调研结果显示,在 30 位被访青壮年中几乎无一例外的将定居城市定为自己的理想生活居住地。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自身的不可抑制的内在冲动二十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农村改革和 90 年代及中后期的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日益显性化。由于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不可
12、阻挡的转移冲动。(1)利益驱动力。在存在城乡收入差别的情况下,受利益的驱使,农业劳动力向5非农业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从事非农业劳动收入显著高于在家务农的收入,一般在 2倍以上,高的可达 6-7 倍。另外,从事非农工作的劳动强度也往往低于农业劳动或与农业劳动强度相当,但相同劳动强度的劳动所取得的劳动报酬则有很大的差别。劳动报酬的悬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受访 30 位群众中最高收入可达八万元每年,最低的每年也可达一万五千元,其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所得。(2)农村就业不充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基础。我国人多地少,户均劳动力多,平均每个
13、劳动力占有耕地、山地资源少。一方面,农村人口每年以一千多万左右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大量农业劳动力闲置起来得不到利用,其边际效益为零或为负值,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外,由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如化学除草剂、喷灌、高效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多。因此,农村就业不充分是推力,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基础。受访的 30 位村民平均拥有土地不足八分地,在当前普遍使用农业机械的情况下,闲置在家显然不能充分开展劳动。(3)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不足。由于农业比较利益的逐年下降,造成农业投资环境不利以及农业投资回报率低下,降低了农村劳动力从事
14、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合作基金有相当一部分“农转非” ,流向工商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一方面是投入资金的缺乏,另一方面是产业效益的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而由于没有一定的保障,农民也不愿冒险去采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相比之下,外出打工倒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做法,于是,除了一身力气无长物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进发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还有其它非经济原因,如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本土本乡成功转移的人士的示范作用,对婚姻不满,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1)转移规模大、增速快;(
15、2)进城务工人员年龄构成轻,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基本6上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体;(3)文化素质偏低和劳动能力偏强;(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流向是由落后地区人口大省向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流动;(5)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以灵活就业为主;(7)外出务工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8)多数进城务工人员还没有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2.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始终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尤其是在当今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的今天,十三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更凸显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只有将农业问题始终作为国民经
16、济的重中之重,我们才具备解决其他发展问题的基础。不过,限于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自然资源的约束,传统农业无法容纳过多的农村劳动力,这对于农民持续增收来说是一道天然障碍。传统农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但是我国人均资源少,特别水和土地这两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较低。我国人均拥有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25%,耕地资源矛盾则更加突出。根据第一、二次农业普查,全国耕地面积已从 1996 年 10月底的 13004 万公顷下降到 2006 年 10 月底的 12178 万公顷,即十年间我国流失了1.24 亿亩的耕地,人均耕地已不足 1.4 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展,我国耕地面积还将延续逐
17、年下降的趋势(见图表 1) 。图表 1 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17.017.518.018.519.019.5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我国耕地面积(亿亩)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新华社73、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业的变化耕地面积可容纳的劳动力是有限的。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国农村有 5.3 亿劳动力资源,已有 1.3 亿外出就业,农村就业人员中,也有约 30%即 1.4 亿在第二或第三产业就业,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有约 3.4 亿人。按农村问题专家温铁军的估计,现代农业生产仅需一亿劳动力即可,也就是说农村还将出现大约 2.4 亿过剩劳
18、动力。显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制约我国人均农业产出提高,从而制约我国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更能创造价值的产业转移,由此既提高被转移劳动力的回报,也提高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人均产值。生产要素从来都是向回报率较高的产业流动,资金如此,劳动力也是如此。正因为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投入回报(即收入)较高,农业劳动力才出现向其他产业转移。从下图可见,农村的农业就业人员正在逐年减少,而在农村从事二产和三产的人数却逐年增加,另外还有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正是因为传统农业容纳不了更多的劳动力,留在农村的农民才自发选择就地或异地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图表 2 乡村居民就业变化
19、(不含进城务工人员)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乡村就业人数(万人) 其 他 非 农 行 业批 发 零 售 贸 易 业 餐 饮 业交 通 运 输 /仓 储 /邮 电 通 信建 筑 业工 业农 林 牧 渔 业五、 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1)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劳动力流出地多是经济落后地区以及人口与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地区,有限的耕地资源与无限大量增长的劳动力构成我国农村发展中最大的矛盾,也是农村现代化8的限
20、制因素。乡镇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替代劳力效应的作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也很有限。大规模外流使农村劳动力由闲置资源变为财富,有效地减轻了流出地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经营大户的流转与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改变劳多地少、务农收入过低的状况。皇殿岗办事处所属九个村庄规模企业较少,民营企业以板厂为主,由于规模小待遇普遍偏低很难吸引青壮年劳动。青壮年将大量田地转交给父母或亲戚管理,从而促进了土地的积聚,便于使用大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增加了农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1、。外流劳动力增加的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另外,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也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图表 3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及结构变化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 家 庭 农 业 生 产 收 入 工 资 性 收 入家 庭 非 农 经 营 收 入 转 移 性 /财 产 性 收 入90%10%20%30%40%50
22、%60%70%80%90%1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结构转 移 性 /财 产 性 收 入家 庭 非 农 经 营 收 入家 庭 农 业 生 产 收 入工 资 性 收 入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新华社(3)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定性,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就业转移的稳定性,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目前我国农村一方面受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冲击,消费需求变为质量和数量并重,促进农村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激化,要求必须加决农村
23、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进行。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既为“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和资金条件,又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条件,促进了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经济实体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 (4)产生广泛的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般都流向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资金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回到故乡参加经济建设,创办乡村企业或发展成种养大户,既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带动其他农民致富,在农村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思想解放、观念较新,生活方
24、式也与农村不同,对周围农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和进步。以孙楼村村委孙远勤主任为例,其将多年在外经商所得收入结合个人筹资,投资共三十余万元建成了牧源牛业公司,对于拉动当地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有利于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沟通城乡关系 10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使有限的分散的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促进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可以形成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良性局面,建立城乡经济联系,沟通城乡关系的作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2农村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在农村动力转移产生积极面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消极作用
25、。农业生产目前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方式,优质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生产劳动力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矛盾加剧,致使农业经营粗放、抛荒等现象时有发生,农业技术难以推广。(1)造成土地实际利用率下降。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耕地面积并未明显减少,但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率有所下降。一方面,部分面积小、位置偏、灌溉不便的劣质田被荒芜。另一方面,粗放式经营使部分耕地实际上处于半荒芜状态。由于外出务工家庭的耕地大部分由家中留守的老人耕种,而家中留守老人体力不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应用不广,粮食单产水平得不到提高,并且多为单季播种,耕地处于一种实际上的半荒芜状态。(2)延缓农业产业结构升
26、级。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水平稍高者大部分外出务工,懂经营会生产的农业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大部分留守农民只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不能形成,农产品科技含量得不到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不快。(3)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老化是一个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水库和灌溉沟渠损毁严重,灌溉功能受到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道路和饮水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工、集资的难度较大。笔者本人在参加工作半年来,深感家庭户主或青壮年外出务工对于农村各项经费的征收造成了很大困难。
27、在安装有线电视,安装自来水,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更为突出。11(4)衍生众多社会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的现状是,夫妻二人外出务工,老人在家耕地种田,带着孙子(女)上学。由此导致的两个社会问题:老人精神空虚、倍感寂寞、生老病死缺乏关怀;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缺乏亲情的关爱,受到爷爷奶奶的过度骄纵,不良习惯容易形成,不利于他们的正常成长成才。六、 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对策思考1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关键。农业丰则基础强。发展现代农业既是顺应我国是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基础的重要举措。增强忧患意识,巩固农业基础
28、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仍然是在政策设计时应优先考虑的。我国国情决定了今后农业的发展很难再靠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出路只能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在宏观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做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整体水平,这些都是必须的和当务之急的。当然,这些也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下,微观上促进各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关联因素,也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合理安置劳动生产力的先决条件。
29、2.加强立法,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是农民宝贵的资源,是农民的生存之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统一的农户承包权,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进行出租、入股或抵押。政府可考虑加强土地流转立法,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加快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3提高化程度,不断整合农业生产力是必要手段。12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造成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一些结构性不合理因素,我们必须在现实的发展
30、条件上来克服它。在农业生产的结构性调整中,要适应农村现状,以保证粮食的平稳生产为目标,强化专业化机械作业队伍的作用,既保证这支队伍的利益,也要千方百计控制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不断整合农业生产力。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却是在非常地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实际上,麦收作业队已经在去年每亩 30 元的基础上涨了 10 到 20 元,机耕作业队的费用上涨也即将成为现实。再加上化肥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有可能会面临新的困境。4搞好就地转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的外出务工不是实质上的劳动力转移,而是一种简单的务工方式转变。要
31、想实现本质上的、更为经济的、更为人性化的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社会成本方面来讲,就地转移劳动力能缓解当下由于大量劳务输出带来的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社会治安等多种社会问题,降低了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成本。从经济和社会效益来讲,就地转移劳动力既能有效促进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又大量节约劳动力转移成本,减缓转移中的交通运输和转移前后的社会管理等压力。5完善社会保障,关注农村留守人群。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父母务工地就近上学,但由于费用过高等多方面原因,落实得并不理想,国家应进一步采取优惠措施,让农民工子女都能上得
32、起学。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家应加强农村养老院、老年人活动室等公益设施建设,给老年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环境,让他们生活上得到照顾、精神上有所寄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参考文献131、陈吉元.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惠宁,霍丽.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07.3、李有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4、李瑞芬,何美丽,郭爱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5、聂亚珍.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6、左上歧,张克勇. 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绵阳农业信息网,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