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意义上的小说家 狄更斯,教学重点,双城记赏析,狄更斯的文学地位,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最杰出的代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18361837)的发表,标志着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狄更斯创作的思想内容:,首先,是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其次,是对伦理道德的提倡与弘扬。 是对人性的广泛而深入的探索。,艺术特征:,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独到,有明显的特色。 在创作方法上,狄更斯是个现实主义者。他侧重描写自己感受到的生活和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可以称为感受型的现实主义。 狄更斯小说的典型结构是多元整一。 幽默是狄更
2、斯小说又一个重要特点。 在内心描写方面,狄更斯不大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成名作;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也是作者最喜爱的作品; 荒凉山庄深刻批判了当时英国的法律机器和法律制度; 艰难时世是狄更斯唯一一部正面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品; 远大前程是一出理想破灭的悲剧。,下一页,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博兹 博兹特写集匹克威克外传Posthumous Papers of the ickwick Club,、作家生平与创作概况 (一)生平经历 1、12岁的小童工,查尔斯狄更斯出生于英国扑次茅斯一个海军小职员家庭
3、,家境贫困,父亲约翰却挥霍无度,小狄更斯11岁时全家被关进负债者监狱12岁就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到鞋油厂当童工。这一经历促使他在创作中强烈关注小人物尤其是儿童命运。,2、勤奋的记者,16岁时狄更斯到律师事务所当了缮写员。后来当了报社记者,期间开始写作,出版了有关伦敦的杂记鲍兹随笔。,3、自学成才的作家,狄更斯很早失学,只读过几年书,但他自幼勤奋好学,读完了藏在阁楼上的文学名著,这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基础。 25岁时,狄更斯出版了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使他一举成名,成为英国文坛的新秀。,4、优秀的朗诵者,狄更斯一生生活拮据,晚年为了增加收入,甚至为读者朗诵自己的作品长达十年。他杰出的
4、口才赢得了听众的喜爱,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1870年7月9日,因脑溢血去世,享年58岁。,狄更斯的创作道路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三十余年 二十多部中、长篇小说,演讲集、散文、特写、游记、剧本、书信。,(二)创作过程 1、早期(18331841),基调是乐观向上 受流浪汉小说的影响 对人性探索的深刻和浓重的幽默,(1)揭露社会罪恶,但未能深挖根源,把社会灾难归咎于品格恶劣的坏人和不健全的社会机构; (2)充满幻想和乐观情绪,温和的讽刺伴以轻松的幽默,认为社会弊病可以通过改良的方式得到解决,受苦的“小人物”最终都得到善良的资产者的庇护; (3)结构较为松散。,主要作品,快乐的英格兰颂诗 匹克威
5、克外传(1837) 奥列佛退斯特(1838)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1839) 老古玩店 (1841) 巴纳比拉奇(1841)等,匹克威克外传插图,匹克威克先生外传,狄更斯的成名作。描写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朋友们乘马车游历英国各地的见闻。小说风趣幽默,广泛描绘了青年时期狄更斯眼中微有瑕疵但仍然阳光灿烂的英国,体现了作者早期的乐观情绪。,申请入住临时收容所的人们(菲尔兹爵士作),奥列佛退斯特 插 图,奥列佛学做小偷 克鲁克香克作,第二个时期(1842一l849),这是狄更斯在国外旅居时,这一时期的作品加深了对英国现实的认识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第二时期开始认识善不一定总能战胜恶,悲凉。艺术表现趋于成熟
6、:主题集中 结构完整 人物性格更具典型性,这一时期,狄更斯对现实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乐观和幻想的色彩淡薄了,强调为富不仁的资产者必须经历破产或其他磨难,接受感情教育,才能真正懂得“仁爱”和“谅解”。 他不再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而是集中描写一个或几个矛盾,广泛的社会生活和众多的人物描写都围绕情节的发展而展开,结构严密。,主要作品,旅美札记(1842) 圣诞欢歌(1843) 马丁瞿述伟(1844) 董贝父子 (1848),狄更斯: 圣诞欢歌与社会理想,狄更斯的社会理想较多体现在这部小说故事集中。他主张穷人与富人相互体谅,相互帮助,以此改善贫富差异,实现社会平等。这部小说体现了狄更斯温和的人道主义主
7、张。,第三个时期(18501870),这是狄更斯创作的后期阶段,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对社会的批判和悲观的情绪都有所增加。乐观基调大大削弱,小说呈现冷峻的色调。 增强了侦探、破案的成分。 悬念成为结构故事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更为深刻全面的审视和批判,作品题材的范围和批判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风格也由幽默轻松一变而为沉郁坚实,但他反对暴力革命,主张以仁爱来解决社会矛盾。,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1850) 荒凉山庄(1853) 艰难时事小杜丽(1855) 双城记(1861) 远大前程 (1861) 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1870)
8、等,返回,长篇小说大卫 科波菲尔,大卫 科波菲尔(1850)是狄更斯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写幼年失怙的大卫历尽坎坷,个人奋斗成功的故事。,艰难时世,作品包括两条线索:一条是路易莎被迫嫁给庞德贝后发生的悲剧,表现了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一条是斯蒂芬与工厂老板庞德贝的斗争以及他被解雇后发生的悲剧,亦即劳资矛盾。,艰难时世,艰难时世具有论战意义,它批判了为剥削阶级辩护的功利主义和自由竞争的曼彻斯特经济学,谴责了资产阶级社会对人性、爱情的毁灭,以及资本主义司法的昏庸。,(三)创作特点 1、思想内涵 (1)社会批判,狄更斯与19世纪所有作家一样,其创作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热情关注现实,鞭笞社会罪恶,揭示不合
9、理社会制度下底层人们的悲惨生存处境,并积极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倾向。,(2)道德弘扬,狄更斯是一个道德意识极强的作家,道德是其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他塑造人物的基本价值取向。狄更斯人物的道德体现为一种固定不变的人生境界和人格,又与人性善恶的本质密切相关。,(3)人性探索,人性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狄更斯善于把人物思想性格透过社会环境,植根于人性的土壤,表现人固有的某些特质。 所以,社会批判的主题往往升华为人性改良的境界(这是狄更斯比一般作家深刻的地方)。,2、艺术表现 (1)内涵丰富的人物性格,狄更斯作品中的人物,既不是单纯的社会思想的传声筒,也不是道德意识的代
10、言人,而是复杂人性在特定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中的具体表现,是人的社会属性(包括阶级属性)、人格力量和人性境界三位一体的复合物。,(2)复杂严谨的情节结构,“复杂”指狄更斯小说情节线索繁多,比如双城记中就设置了五条情节线索:厄弗里蒙地侯爵家族的故事;梅尼特一家的故事;得伐石夫妇的故事;卡尔登的故事;克朗丘的故事。 而“严谨”指以每条情节线索为核心,形成一个个叙事单元,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交叉,构成一个庞大的秩序谨严的情节网。,(3)幽默讽刺的文体风格,狄更斯语言幽默中含着睿智,讽刺中透着忧愤,常常结合夸张手法和人物性格的矛盾,将喜剧效果推向极致。 特别是在早期作品中,这一特点更为突出。,二、代表作品双
11、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狄更斯代表作是双城记(1859)。这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为英国统治阶级敲警钟的作品。,狄更斯双城记,1、题解,“双城”:指伦敦和巴黎。作品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说明贵族阶级的残暴,正是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小说以“双城”为喻,向英国统治者敲警钟。,巴黎人民攻打巴士底狱,斩首机,双城记(1859),双城记以巴黎和伦敦作为故事发生地。 主要人物:梅尼特医生露西代尔那卡尔登,厄弗里蒙地侯爵 得伐石太太,理想人物,批判对象:,群众代表:,珂勒惠支: 断头台之舞,内容梗概,全书分为三部分: 一、复活;二、金线;三、暴风雨的踪迹。 小说的两条主线同时展开,在
12、第三部分合二为一。 主线之一是伦敦梅尼特医生一家,主要表现了爱和宽恕的思想;另一条主线在巴黎圣安东尼区得伐石夫妇的酒店展开,表现了恨和复仇的主题。,故事发生在动荡而黑暗的1775年。伦敦台尔森银行的老职员洛瑞和英国姑娘露茜来到巴黎得伐石夫妇的酒店,接走了一个神志不清的老人。他就是露茜的父亲梅尼特医生,在巴士底狱被秘密关押了18年。五年以后,梅尼特医生在女儿的精心照顾下恢复了正常,以行医为生。法国青年代尔那和美国青年卡尔登同时爱上了露茜,两人相貌酷似但性格迥异。卡尔登因其酗酒成瘾、自暴自弃,主动退出竞争。代尔那向露茜求婚成功。得知代尔那的身世之后,梅尼特医生一度精神失常。婚后露茜的爱有如金线把全
13、家缠绕在恬静欢乐的生活之中。,在巴黎圣安东尼区,黑沉沉地压着寒冷、肮脏、贫穷和疾病。埃弗雷蒙德侯爵的马车辗死了一个孩子,侯爵扔出一枚金币便扬长而去。当晚,这位老爷被刺死在自己的床上。这一天终于来临,衣衫褴楼的人群涌向巴土底狱,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法国的贵族纷纷作鸟兽散。代尔那为替老管家昭雪,只身回国。一到法国便被秘密监禁。他是被暗杀的侯爵的侄儿,因其家族的罪恶株连其身。梅尼特医生和露茜多方奔走无效。医生当年的血书揭示了他本人和得伐石太太娘家都是埃弗雷蒙德家族的牺牲品。在代尔那即将送上断头台的前夜,卡尔登设计替换下了他,昂然走向死亡。得伐石太太在追捕露茜母女时意外丧身。最后梅尼特医生一家逃离了血雨
14、腥风的巴黎。,双城记的思想内容,双城记是部历史小说,但处理的却是现实问题。 小说探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肯定了大革命的正义性; 作者虽然肯定了大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却反对革命暴力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狄更斯在小说中极力宣扬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感化。,2、人物形象,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贵族、资产阶级的凶恶代表,如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巴比赛等;第二类,被压迫的劳动大众和革命者的代表,主要是得伐石夫妇;矛盾性第三类,理想的正面人物,如梅尼特、代尔那、路茜;扁平第四类人物,有卡尔登、普洛斯,他们是作者笔下的怪诞式的英雄。,两大阵营 (1)贵族阶级 厄弗里蒙地侯爵,厄弗里蒙地侯爵
15、是反动贵族和邪恶人性的代表。小说写厄弗里蒙地兄弟的种种罪恶,旨在揭示贵族阶级的腐朽、堕落正是导致其毁灭的根源。,代尔那,代尔那是叛逆贵族的形象。他是厄弗里蒙地家族成员,但他在精神上割断了与这个家族的联系,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他有美好的生活信念,有人生追求,有纯真的爱情。 代尔那的出现,实际上为走向覆灭的贵族阶级指出了一条自新之路。,(2)平民阶级 梅尼特医生,人类良知的代表。他爱憎分明,宽恕仁慈,富于理性。他对厄弗里蒙地侯爵家族的控告,表现了一个人面对社会罪恶时应该具有的道义感和勇气。他同意女儿与代尔那的婚事,设法营救无辜的代尔那,为囚犯和看守治病,表现了人道主义者的仁爱精神和悲悯情怀。,卡尔
16、登,人道主义精神境界的最高典范,是一个崇高的殉道者形象。他替代尔那牺牲的行为,把人性的美善推向极致,使这个默默无闻的人物,刹那间放射出耀眼的光辉,不亚于神祗。 狄更斯在这一人物身上,倾注了对人类的希望和信心。,得伐石太太,她是暴力革命的化身。狄更斯与一切人道主义作家一样,主张自上而下的改良,反对暴力革命。基于这一立场,他塑造了得伐石太太这样一个嗜血成性的复仇者形象。她的复仇行为走向极端化,变成了丧失理性的屠杀。,3、主题 之一,通过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的形象,批判贵族阶级的腐朽残暴; 通过梅尼特父女、代尔那和卡尔登的形象,宣扬宽恕仁慈的人道主义精神; 通过得伐石太太的形象,批判了暴力革命的残忍无
17、道。,之二,表现美善人性(宽恕仁慈)对丑恶人性(邪恶残暴、血腥复仇)的胜利。,4、艺术特点,小说在艺术上也颇有成就。1、结构上的特点。 2、对比手法的运用。作品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上都运用了对比手法。3、象征寓意手法。,双城记插图,(1)复杂严谨的情节结构,双城记围绕厄弗里蒙地家族、梅尼特一家、得伐石夫妇、卡尔登等人物的命运,展开故事情节,既有核心又有交叉辐射,显得杂而不乱,线索繁富而结构严谨。,(2)夸张对比的手法 人物对比,在人物塑造方面,梅尼特医生的宽恕仁爱与得伐石太太的暴虐复仇形成对比; 代尔那的叛逆自新与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的冥顽不化、自取灭亡构成对比等。,环境对比,在环境描
18、写方面,贵族阶级的豪华侈糜的生活环境与平民阶层水深火热的生活环境构成对比等。 小说又以夸张手法塑造人物,因此增强了对照反差的效果。,(3)象征寓意的手法,小说多处采用象征暗示的手法寄托某种寓意,旨在给读者以启示。 如以红葡萄酒象征鲜血,进而寄寓暴力革命的血腥复仇;以“足音”象征革命风暴,以梅尼特医生和卡尔登象征人道主义最高境界;以得伐石太太象征暴力复仇等。,狄更斯的艺术成就,一、人物性格鲜明独特人物性格的单层次 道德层次人物本质的确定化 高尚 诚实 仁爱人物形象的基调化 贯穿整个形象 人物的明晰性:明晰而有深度深厚的人性内涵:人性的普遍与规律 二、创作方法:感受型现实主义感受生活的奇异性与遵循生活本来面貌相结合;主观的生活进程与客观的生活逻辑相结合;细节的真实性与强调主观的介入相结合,狄更斯的艺术成就,三、小说的典型结构是多元整一 :多个叙事单元共同组成,但是通过人物、线索、情节的联系、渗透成为一个整体 四、幽默: 其内在机制是矛盾不协调、不对称,夸张,意外转折 五、心理描写方式内心世界的外化:通过表情、行动、语言等,自读书目,双城记 匹克威克先生外传 大卫科波菲尔 艰难时世,思考题,1、概述狄更斯创作过程及主要作品 2、概括狄更斯创作的总体特征 3、分析双城记主要人物形象 4、概括双城记主题和艺术特色,网上讨论,讨论: 你最欣赏双城记中哪个人物?谈谈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