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五、简答题1、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和了解认知心理学这门学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知是人类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原因是,认知途径对心理学的其它领域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我们预计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对认知心理学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其它一些研究领域。如果没有认知心理学的基础,那么,我们在阅读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等方面的文献或书籍时,多少会有些吃力。最后一个原因是,认知心理学能帮助我们了解我们自己,特别是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大脑或我们的心是如何工作的。此外,认知心理学也将给我们一些启示,告诉我们如何改善我们的认知技能,比如,如何改善我们的记忆功能。
2、2、试比较内省法、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与认知途径,在对高级心理过程的强调上,有何区别。内省是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地、小心地注意他们的感觉,精确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冯特的这种严格仔细的内省方法,在很多方面类似于今天的认知研究。不过,冯特特别指出,像思维、语言和问题解决这样的高级心理过程,不适合用内省技术来研究。行为主义途径强调可观察的行为。是一种紧紧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它强调行为的环境的决定性,而不是心理过程。事实上,对可观察行为的强调,使得行为主义者拒绝任何和心理事件有关的名词,如注意、表象、观念或思维等。也就是说,行为主义途径几乎不研究高级的心理过程。
3、 格式塔途径强调,人有一种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的倾向。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格式塔心理学著名的论调。因为强调整体经验固有地组织起来,格式塔心理学家强烈反对内省技术将经验分析成分开的各种成分的这种做法。也就是说,对于高级的心理过程,格式塔途径只强调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的作用,而不强调心理过程的各个具体成分。认知途径则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认知途径不仅强调高级心理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的作用,也强调其各个具体的成分和结构。3、为什么 20 世纪下半叶,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越来越大?20 世纪下半叶,认知心理学名声的戏剧性上升,是和下面几方面因素分不开的:第一,心理学家对统治美国心理学的行为
4、主义的观点越来越不满意。他们逐渐意识到,仅仅用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术语和概念,如刺激、反应和强化,很难解释复杂的人类行为。第二,语言学家,如 Chomsky 拒绝语言获得的行为主义途径,而强调心理过程。这些语言学家让许多心理学家相信,语言的结构是如此复杂,以至于不能用行为主义的术语来解释。第三,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人类记忆研究开始兴旺起来。研究者探索不同类型记忆的可能性,考察记忆的组织,提出记忆模型。行为主义的术语很难用来解释记忆现象。第四,瑞士著名理论家 Piaget 建构了新的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该理论强调了儿童如何发展对概念的鉴别。第五,一个最重要的发展,即信息加工途径,来自计算机
5、科学和通讯科学。信息加工途径有两个重要的成份,一是心理过程能够通过与计算机的操作相比较,而得到最好的理解;二是,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24、认知神经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神经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1、脑损伤病人研究脑损伤涉及到组织的破坏,通常由中风、肿瘤或事故所引起。损伤研究是神经科学家用来考察认知过程的最古老的技术之一。这种研究最早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脑损伤研究大大地增加了我们对大脑组织的理解。 2、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大脑在其最活跃的区域能量需求最大。结果,这些活跃区域的血流戏剧性地增加。神经科学家
6、使用 PET 技术,能够通过测量血流模式得到脑活动图。研究者注意到认知活动和血流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PET 能够用来研究注意、表象和阅读这样的认知过程。3、磁共振成像(MRI)研究者让强而无害的磁场穿过被试的头部。MRI 扫描仪采集来自某些分子的射线,这些分子集结在不同组织的不同部位中。这种技术为脑解剖学提供了详细的图像。4、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者需要将电极放在被试的头皮上,来记录电极下大量神经元产生的电信号。这种技术不能识别单个神经元的反应。然而,它能够识别非常短暂的时间内电的变化。ERP 以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的认知活动作出反应。5、单细胞记录技术这是一种不能用在人类身上的技术。在这种技
7、术中,研究者能够通过将微电极插在单个神经元旁边或者甚至插入单个神经元,来研究动物脑和神经系统的特征。5、纯粹的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模拟有什么区别?纯粹的人工智能是一种探索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任务的途径。例如,用于下象棋的最成功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评估可能的走法。考虑到更多走法的程序更可能赢得比赛。然而,这些计算机程序所采用的策略和人在下棋时所采用的策略,相似之处实际上很少。相比之下,计算机模拟试图将人的局限考虑进去。例如,人类象棋棋手不具备同时评估几十步走法的能力。因此,计算机模拟在策略上应该表现出类似的局限。6、PDP 途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DP 途径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设
8、计是以人脑而不是以系列式的计算机作为基本的模型。PDP 包括几个重要的原则:许多认知过程基于平行操作,而不是系列操作;作为特定认知行为基础的神经活动,典型地分布在一个相对广泛的大脑皮层区域,而不是限制在一个单一的、像针尖一样小的部位;当一个节点达到一个关键的激活水平时,它能影响另一个与之相关联的节点。可能激活它,也可能抑制它;当两个节点同时激活时,两个节点间的联系得到加强。这样学习被定义为联系的加强。如果信息不完全或有错误,你仍然能完成大多数认知过程。我们的模式识别、记忆和其它认知过程非常灵活,能够容忍不完全的线索。3六、论述题1、试举例叙述认知心理学的现状。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学科产生了巨大影
9、响。例如,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识到“心理表征”的重要性,而这个术语几十年以前还被行为主义者所禁止。事实上,现在很难找到“纯行为主义”的例子。认知途径也已经渗透到了大多数以往没有强调思维过程的心理学领域。例如,认知途径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实际上,一分对美国学院和大学的心理学家所作的调查表明,超过 75%的人都把自己当成认知心理学家。然而,认知心理学也受到了批评。一些人指出,许多同属于认知心理学范围,但研究的具体领域不同的专业人员,彼此间往往无法交流。例如,研究视觉的人和研究故事理解的人可能几乎没有联系。最近几年,对认知心理学最普遍的抱怨是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效度问题。所谓生态学效度是指
10、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例如在一个实验中,被试必须记忆成对的无关的词,这些词意 10 秒的间隔呈现在空白屏幕上。实验的结果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些关于记忆操作的知识。然而,这个记忆任务的生态学效度是很有限的,因为真实生活情景很少涉及这种严格控制条件的、脱离背景的记忆。而且,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比在实验室环境中表现得更好。1、什么样的生物学证据能够支持区别性特征模型?区别性特征模型的优势在于,它不仅与心理学实验数据一致,也得到了一些生物学研究证据的支持。某一个神经元可能对一个垂直的光栅有强烈的反应,而距离非常近的另一个神经元,则可能对偏离垂直方向 10的光栅有最强的反应
11、。一小块视皮层可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神经元,其中一些对垂直的线条作出特别的响应,另一些对水平的线条作出特别的响应,还有一些则对特异性的斜线作出特别的响应。视觉系统似乎包含了一些专门的特征觉察器,它们帮助我们对字母和简单模式的某些特征作出识别。2、面孔特异性损伤的含义是什么?这种现象有何理论意义?神经心理学家研究过一些极端罕见的面孔失认病人,他们虽然不能识别人的面孔,却能识别自己农场里动物的面孔。这说明病人的失认是极端特异性的。 这方面的研究发现,使得研究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人的知觉系统是否包含不同的加工模块。换句话说,知觉除了可以根据不同的感觉通道,分成视知觉和听知觉外,是否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觉
12、任务,分成几个不同的、彼此独立的模块?面孔失认的这种面孔特异性损伤,已经被作为负责面孔加工的大脑模块存在的证据。3、自上而下加工和模式识别有什么关系?背景信息能够促进模式识别。例如,我们头脑中储存的关于词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识别词中的字母。一些关于背景和模式识别的研究关心一些不明确物体的识别。例如,当一个不明确的图形处于合适的背景时,人们更可能识别它。在模式识别领域中,得到广泛证明的一个现象是词优效应。该效应是指同出现在非词(即一串无关的字母,如 orwk)中相比,当一个字母(如 k)出现在词(如 work)中时,我们对它的识别更快、更准确。背景对模式识别的帮助作用,还体现在句子语境能促进句子
13、中词的识别上。4另一方面,Schacter 和他的同事(1991)证明,与物体有关的过去经验,的确能够促进人们对物体的识别。研究者向被试呈现三维物体的图画。其中一些物体称作可能图形,从结构上看,这些图形在现实世界中可以存在。而另一些物体称作不可能图形,它们包含结构上的违反,在三维空间中不可能存在。实验并不要求被试记住这些图形。相反,只是要求被试判断图形主要是面向右侧还是主要面向左侧。后来,研究者将这些图形和他们先前没有看过的新图形,一起呈现给被试,并要求被试判断每个图形 是否真地存在于三维空间,或者是否是一个不可能的图形。结果显示,对于可能图形来说,同先前没有出现过的新图形相比,被试对先前出现
14、过的图形,判断得更快。然而,对于不可能图形来说,新图形和旧图形判断的潜伏期没有差异。这些结果在后来的一些研究中得到了重复。Schacter 和他的同事们所进行的上述研究提示,我们能够存储可能图形的结构,因此,过去经验促进了相对快的、自上而下的过程。然而,由于我们的知觉系统不能对不可能图形作出一致的解释,所以,我们不能存储不可能图形的结构。这样,在识别不可能图形时,看不到自上而下的过去经验的作用。4、视觉失认主要有哪几种不同类型?各自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所谓视觉失认是指,失认病人能感觉视野的各个部分,但他们所看到的物体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视觉失认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同时性失认,空间失认和面孔失
15、认。其中面孔失认又可以分为两个亚类:知觉的面孔失认和记忆的面孔失认。同时性失认:由大脑皮层颞区损伤所导致的一种视觉失认现象。患这种失认的病人,一次只能注意到一个物体。 空间失认:患这种视觉失认的病人,在加工日常空间环境方面有严重的困难。 面孔失认:一种最为惊人的面孔加工紊乱。这种失认通常和大脑右侧颞叶损伤相联系。患这种失认的病人识别人面孔的能力受到严重损伤。知觉的面孔失认:病人在面孔知觉方面存在缺陷。 记忆的面孔失认:病人的知觉能力相对完整,缺陷主要表现在对先前存储的有关熟人外貌的记忆上。 5、面孔失认可以分成哪两类?这两类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面孔失认是一种最为惊人的面孔加工紊乱。这种失认通
16、常和大脑右侧颞叶损伤相联系。患这种失认的病人识别人面孔的能力受到严重损伤。面孔失认可以分为两个亚类:知觉的面孔失认和记忆的面孔失认。知觉的面孔失认:病人在面孔知觉方面存在缺陷。 记忆的面孔失认:病人的知觉能力相对完整,缺陷主要表现在对先前存储的有关熟人外貌的记忆上。 6、简述解释模式识别过程的主要理论。就目前来说,有四种影响比较大的理论用于解释模式识别过程:1、模板匹配理论5按照该理论,我们实际上是把一个刺激同一套模板,即我们存储在记忆中的一些特定的模式相比较。在把刺激同许多模板进行比较之后,我们注意到匹配得最好的那个。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理论强调,刺激必须与模板精确地匹配。总的来说,模板匹配不
17、足以解释人类复杂的模式识别过程。模板匹配理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不足是,它缺乏灵活性。2、原型模型原型模型实际上是在模板匹配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原型模型要灵活得多。按照该理论,我们的记忆中存储着抽象的、理想化的模式或原型。当我们看到一个刺激时,我们把它同一个原型进行比较。与模板匹配理论所要求的精确匹配不同,按照原型理论,刺激与原型之间的匹配不需要十分精确,换句话说,二者之间可以有一些小的不一致。具体地说,如果这种匹配足够接近,我们就识别了这个刺激;如果不够接近,我们就将把这个刺激同其他原型进行比较,直到找到一种最接近的匹配。 3、区别性特征模型区别性特征模型认为,我们对刺激的辨别是在少量特征
18、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将一个刺激同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特征叫做区别性特征。在解释人们如何识别字母时,该模型认为在人的记忆中存储着每个字母的特征成分。在记忆中的区别性特征相比较。区别性特征模型假定,字母的区别性特征是不变的,不管一个字母是手写体、印刷体还是打字体。4、计算途径计算途径既包含原型途径的一些成分,也包含区别性特征途径的一些成分。然而,它所强调的东西不同于后面这两种途径。计算途径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出一些基于计算机的理论。利用这些理论,计算机能够完成一些人类所能够完成的任务,如快速的和精确的三位客体识别。 目前,研究者已经发展了几个模式识别的计算途径。例如一个叫做成分识别的理论。该理论考察
19、三维形状的分类。其基本假设是,一个特定观察角度的物体,可以用一些简单三维形状的排列来表征。Biederman 将这些简单的三维形状称作几何离子。值得注意的是,Biederman 的几何离子理论,本质上属于三维物体识别的区别性特征理论。7、简述模式识别的模板匹配理论和原型模型的区别。按照模板匹配理论,我们实际上是把一个刺激同一套模板,即我们存储在记忆中的一些特定的模式相比较。在把刺激同许多模板进行比较之后,我们注意到匹配得最好的那个。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理论强调,刺激必须与模板精确地匹配。总的来说,模板匹配不足以解释人类复杂的模式识别过程。模板匹配理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不足是,它缺乏灵活性。而原型模
20、型实际上是在模板匹配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原型模型要灵活得多。按照该理论,我们的记忆中存储着抽象的、理想化的模式或原型。当我们看到一个刺激时,我们把它同一个原型进行比较。与模板匹配理论所要求的精确匹配不同,按照原型理论,刺激与原型之间的匹配不需要十分精确,换句话说,二者之间可以有一些小的不一致。具体地说,如果这种匹配足够接近,我们就识别了这个刺激;如果不够接近,我们就将把这个刺激同其他原型进行比较,直到找到一种最接近的匹配。原型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人类在知觉或模式识别上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特点,即不管同一个形状无论在表征上还是在方向上的多样性,也不管那些形状是否完整,人们总是很容易就能识别一些形
21、状。8、用实验说明过去经验和模式识别的关系。6Schacter 和他的同事(1991)证明,与物体有关的过去经验,的确能够促进人们对物体的识别。研究者向被试呈现三维物体的图画。其中一些物体称作可能图形,从结构上看,这些图形在现实世界中可以存在。而另一些物体称作不可能图形,它们包含结构上的违反,在三维空间中不可能存在。实验并不要求被试记住这些图形。相反,只是要求被试判断图形主要是面向右侧还是主要面向左侧。后来,研究者将这些图形和他们先前没有看过的新图形,一起呈现给被试,并要求被试判断每个图形 是否真地存在于三维空间,或者是否是一个不可能的图形。结果显示,对于可能图形来说,同先前没有出现过的新图形
22、相比,被试对先前出现过的图形,判断得更快。然而,对于不可能图形来说,新图形和旧图形判断的潜伏期没有差异。这些结果在后来的一些研究中得到了重复。Schacter 和他的同事们所进行的上述研究提示,我们能够存储可能图形的结构,因此,过去经验促进了相对快的、自上而下的过程。然而,由于我们的知觉系统不能对不可能图形作出一致的解释,所以,我们不能存储不可能图形的结构。这样,在识别不可能图形时,看不到自上而下的过去经验的作用。 9、简述背景和模式识别的关系。背景信息能够促进模式识别。例如,我们头脑中储存的关于词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识别词中的字母。一些关于背景和模式识别的研究关心一些不明确物体的识别。例如,
23、当一个不明确的图形处于合适的背景时,人们更可能识别它。在模式识别领域中,得到广泛证明的一个现象是词优效应。该效应是指同出现在非词(即一串无关的字母,如 orwk)中相比,当一个字母(如 k)出现在词(如 work)中时,我们对它的识别更快、更准确。背景对模式识别的帮助作用,还体现在句子语境能促进句子中词的识别上。六、论述题1、模式识别的理论主要有哪些?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就目前来说,有四种影响比较大的理论用于解释模式识别过程:1、模板匹配理论按照该理论,我们实际上是把一个刺激同一套模板,即我们存储在记忆中的一些特定的模式相比较。在把刺激同许多模板进行比较之后,我们注意到匹配得最好的那个。需要
24、指出的是,这种理论强调,刺激必须与模板精确地匹配。总的来说,模板匹配不足以解释人类复杂的模式识别过程。模板匹配理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不足是,它缺乏灵活性。2、原型模型原型模型实际上是在模板匹配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原型模型要灵活得多。按照该理论,我们的记忆中存储着抽象的、理想化的模式或原型。当我们看到一个刺激时,我们把它同一个原型进行比较。与模板匹配理论所要求的精确匹配不同,按照原型理论,刺激与原型之间的匹配不需要十分精确,换句话说,二者之间可以有一些小的不一致。具体地说,如果这种匹配足够接近,我们就识别了这个刺激;如果不够接近,我们就将把这个刺激同其他原型进行比较,直到找到一种最接近的匹配
25、。 3、区别性特征模型区别性特征模型认为,我们对刺激的辨别是在少量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将一个刺激同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特征叫做区别性特征。在解释人们如何识别字母时,该模型认为在人的记忆中存储着每个字母的特征成分。在记忆中的区别性特征相比较。区别性特7征模型假定,字母的区别性特征是不变的,不管一个字母是手写体、印刷体还是打字体。4、计算途径计算途径既包含原型途径的一些成分,也包含区别性特征途径的一些成分。然而,它所强调的东西不同于后面这两种途径。计算途径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出一些基于计算机的理论。利用这些理论,计算机能够完成一些人类所能够完成的任务,如快速的和精确的三位客体识别。 目前,研究者
26、已经发展了几个模式识别的计算途径。例如一个叫做成分识别的理论。该理论考察三维形状的分类。其基本假设是,一个特定观察角度的物体,可以用一些简单三维形状的排列来表征。Biederman 将这些简单的三维形状称作几何离子。值得注意的是,Biederman 的几何离子理论,本质上属于三维物体识别的区别性特征理论。2、请阐述 Navon(1977 年) 的整体优先效应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以及实验结论。大多数特征模型不仅区别了不同的特征,而且区分了不同种类的特征,如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Navon 实验目的在于判断被试识别局部特征和整体特征的反应时是否有区别。Navon 用小字母的整齐排列来形
27、成大字母作为实验刺激,小字母为局部特征,大字母为整体特征。要求被试或者在整体水平上,或者在局部水平上,对刺激进行识别。结果发现,当局部字母很小并且靠得很近时,同局部水平上的识别相比,被试在整体水平上的识别,速度更快。此外,当要求被试在整体水平上识别刺激时,局部特征与整体特征是否匹配,并不影响被试的反应时。上述结果说明,当要求识别整体时,局部特征的性质,即局部特征是否与整体特征一致,并不影响整体的知觉。然而,当要求识别局部时,整体特征的性质,即整体特征是否与局部特征相匹配,影响局部的知觉。这些结果提示知觉过程中存在整体优先。1、什么是错觉性结合现象? 它的理论意义是什么?错觉性结合是指特征的不恰
28、当的结合。当注意超负荷或人们分心时,特别是对注意的要求很高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例如,向一个人呈现两个无意义的词, “dax”和“kay” ,如果这个人处于分心状态,他可能报告说他看到了英文单词“day” 。这种现象支持特征整合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即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2、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有何区别?Schneider 和 Shiffrin 提出了与注意有关的两种加工层次,即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自动加工主要用在容易的、涉及高度熟悉项目的任务中,它是平行的,即人可以同时处理两个或更多个项目;控制加工主要用在困难的或涉及不熟悉项目的任务中,它是系列的,一次只能处理一个项目;在
29、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容易时,人倾向于使用自动加工。练习和自动加工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大量练习的任务倾向于主要要求自动加工,而练习得不够的任务主要要求控制加工。83、过滤器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哪些证据支持该理论?过滤器理论是 Broadbent 提出的注意理论。在 Broadbent 看来,象通讯系统一样,整个神经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信息传速速度有限的单一通道。出于经济考虑,在神经系统的容量有限部分之前,需要有一个选择性的过滤器 或者开关,这种开关保护系统避免超载,他只准许少量的被选择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所有其他信息则受到阻挡。此外,在选择性的过滤器之前,有必要假设一个缓冲器。这种缓冲器是一个
30、暂时的记忆存储,未被选择的信息能够在其中短暂保留。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一些研究显示,声音之间物理的声学差异和位置的物理分离,均有助于信息选择,其中,最有效的线索是位置的物理分离。这些结果证实,听者能够选择性地注意具备某些普遍物理特征的刺激,同时能够拒绝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刺激。Cherry 证明,在听觉刺激到来之前,如果被试事先就知道应该对哪一个通道做出反应,那么,被试的作业成绩要好。此外,当要求被试大声重复所听到的有关信息,即完成追随任务时,被试缺乏对呈现给非注意耳信息的记忆。4、衰减作用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哪些证据支持该理论?Treisman 假设,过滤器并不是像 Broadbent
31、 所说的那样,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他指出,过滤器的作用不是阻挡所有不符合注意选择标准的信息,而是衰减或减弱非注意通道的强度。该理论被称为衰减作用模型。如果到来的信息不是全部被阻挡,那么与当前与其相一致的部分信息,或与个体相关的部分信息,都可能足以提高那些词的激活,使之超越意识阈限。Treisman 对非注意信息,究竟是否能突破早期选择模型假设的过滤器,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Treisman 的实验要求被试追随呈现给一只耳朵的故事,忽视同时呈现另一只耳朵的另一个故事。在追随故事 1 时,故事 1 切换到另一只耳朵。与此同时,非追随耳中的故事 2 中止,一个新的故事代替故事 1 呈现给注意耳。Tr
32、eisman 发现,当故事发生切换时,被试立即追随来自非注意耳的故事 1 中的一些词,然后获得呈现给注意耳的故事 3。这一结果说明,非追随耳信息能够加工到意义水平。另外,虽然 Treisman 所提供的一些证据导致晚期选择观点,但是,她自己认为,对过滤器模型进行修正更为合适,即衰减作用模型。其依据是,非注意信息只是偶尔才突破Broadbent 最初所假设的过滤器。Treisman 证明,只是在 6%的试验中,被试能够报告来自非注意通道的信息。这说明,94%的试验中,非注意信息并不能突破过滤器。如果所有到来的信息得到完全加工,那么,不可能有如此少的突破。5、晚期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哪些证据
33、支持该理论?Deutsch 和 Deutsch 的晚期选择理论,尽管仍然假设了瓶颈的存在,但是,在该理论中,对平行加工的限限制,更靠近晚期的反应阶段,而不是早期的识别阶段。他们提出到来的一些信号,根据重要性被赋予权重,并且以某种方式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当前最重要的信号被确定下来。只是最重要的信号才会转换到象记忆存储和动作输出这样的过程。最重要的信息不是在加工的早期被选择的,而是在完全加工之后。因此,选择在意义的基础上进行。Gray 和 Wedderburn 的实验结果支持晚期选择的思想。类似于 Broadbent 的实验,他们也同时向被试的两耳呈现刺激对。例如,右耳呈现“mice”,左耳呈现
34、“four”。然后,右耳呈现“one”,与此同时左耳呈现“two”。结果发现,被试并没有先报告一耳的信息,再报告另一耳的信息,而是根据刺激的意义,对信息进行分组。因此,被试做出如下顺序的报告,mice ,eat ,cheese ,然后是 four ,one ,two 。96、简述特征整合理论。特征整合理论,有时我们使用分散注意来对情景进行加工。情景的所有部分同时得到加工。在另外一些场合下,我们使用集中注意,对情景中的项目,一次只加工一个。分散注意和集中注意构成一个连续体,多数时候,注意介于分散注意和集中注意这样两个极端之间。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分散注意,人利用平行加工,
35、自动地对特征进行登记。即在分散注意阶段,人自动地加工孤立的特征。无关项目较多 时,被试的目标觉察速度,和刺激显示中只包含 3 个项目,因此无关项目较少时的一样快。结果说明,特征登记或编码是自动的。这样,在特征整合理论中,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粗略地等同于自动加工。这种加工几乎不需要努力,以至于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发生。第二个阶段为集中注意,主要进行系列加工,即一次只识别一个客体。粗略地等同于控制加工。概括地说,特征整合理论实质上认为,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这种思想得到了错觉性结合现象的进一步支持。 六、论述题1、哪三个试验能够证明注意选择发生在相对靠后的阶段?试验一
36、:Lewis 考察了追随信息与非追随信息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被试的追随成绩。他呈现给被试非注意耳中的信息,与追随信息或者语义相关,或者有联想关系,或者完全无关。结果发现,尽管被试不能记住呈现在非注意耳中的任何词,但是,当注意耳与非注意耳中所呈现的词有语义关系时,被市说出追随词所花的时间更长。这说明,非追随耳中的词得到了无意识的语义加工。试验二:Corteen 和他的同事们使用皮肤电反应,完成了一些有趣的实验。当被试预期将得到少量电击时,他们的皮肤电阻会发生改变,这正是 GSR 所测量的东西。Corteen和同事们让被试首先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即在一套特定的词与期待电击之间建立联系。这些词与城市有
37、关系。然后,他们让被试完成双耳分听任务。这种任务要求被试注意一只耳朵中的信息,同时忽视另一只耳朵的信息。偶尔地,一个与电击相联系的词呈现给非注意耳。结果发现,尽管被试报告他们没有觉察到这些词,但是,被试显示出清楚的 GSR。更有趣的是,对其它城市方面的词,这些被试也显示出 GSR,而这些词在条件反射训练阶段并未出现过。这样的结果表明,出现在非追随耳中的非注意词不仅通达了语义,而且能够在语义上概括化。试验三:Mckay 在双耳分听任务中,向被试呈现歧义句。被试追随类似 3a 这样的句子:3a:They threw stones at the bank yesterday .句子 3 种,“ban
38、k”是一个歧义词,既可以理解为“河边”又可以理解为“银行”。与“”的两种解释相应的句子的两种不同理解,同等地合理。Mckay 发现,如果把词“river”呈现给被试的非注意通道,那么,尽管被试不记得听到过“river”一词,但是,他们会把句子按河边而不是银行的意思来解释。从而说明,非注意通道的信息也到了语义上的加工。上述实验为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意义通达之后,即晚期选择提供了证据。101、视觉忽视病人的症状及特点?视觉忽视病人通常右半球顶叶受到损伤。这种损伤导致他们在简单的定向任务上存在困难,换句话说,他们不能注意到对侧空间。典型的这种视觉忽视病人,可能会撞上其左侧视觉空间里的东西,可能只吃盘
39、子中右侧的食物。当要求临摹一幅画时,可能只画了右边的一半或画中物体的右边一半。要求划线时,病人可能只划右边的一半。病人自己并不觉得自己的作品有多奇怪。2、什么实验证据支持半球忽视病人能调整注意窗口大小。Hillis,Mordkoff 和 Caramazza 对一名半侧空间忽视病人进行研究,该研究为回答注意窗口大小究竟是否可以调整,并进而揭示空间注意机制,提供了非常好的来自病灶性脑损伤病人的证据。病人 NG,在临摹、划线、阅读、书写和其它视觉任务上,表现出严重的右半空间忽视。改变或调整 NG 期待空间的大小,是否会影响在特定位置上所呈现的刺激被忽视一侧(右侧)的目标觉察成绩。刺激为视觉呈现 20
40、0 毫秒的圆环,这些圆环或者左边有缺口,或者右边有缺口。NG 的任务是判断圆环上是否有缺口。如果认为有,就按一下空格键,如果认为没有,不按任何键。通过在在不同位置上呈现圆环,来改变注意窗口大小。结果发现,当圆环总是出现在屏幕中心,并且缺口在右边时,NG 的漏报率为 94。然而,当圆环随机地出现 在左、右或中心等不同位置时,对出现在屏幕中心且缺口在右边的圆环,NG 的漏报率下降到 46,而出现在屏幕右侧且缺口在右边的圆环,漏报率为 88。显然,同样是出现在屏幕中心缺口在右边的圆环,在不同条件下,漏报率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左、右或中心等不同位置上随机地呈现圆环,使得右半空间忽视病人 NG 的漏报率大
41、大下降。这说明 NG 能够在期望和任务要求的基础上,调整注意窗口的大小。3、什么样的证据支持负启动可以在范畴水平发生?Tipper 设计了两种连续的刺激显示,即先期出现的启动显示和随后紧接着出现的探测显示。两种显示均由两幅上下放置的普通物体的线条画所构成,其中一幅为以绿色呈现的分心图片,另一幅为以红色呈现的目标图片。指导语要求被试尽可能快和准确地命名红色图片,而不要理会绿色图片相匹配。实验条件下,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图片与启动显示中的分心图片相匹配;控制条件下,探测显示和启动显示的刺激,没有任何关系。Tipper 发现,与控制条件相比,实验条件下,被试对探测显示中目标图片的命名要慢。Tipper
42、认为这是因为当绿色的狗作为分心信息,出现在启动显示中的时候,曾经受到过主动的抑制。并且,如果探测显示中的目标与启动显示中被忽视的分心信息,不是同一个刺激,但在语义上有联系,那么,与相继呈现完全无关的图片相比,被试对探测目标的命名反应也要慢。为了解释这一发现,Tipper 提出了一种类似于扩散激活的扩散抑制机制。换句话说,分心信息所受到的抑制,显然扩散到了与该分心信息相邻近的语义节点。因此,负启动完全可以在范畴或语义水平上发生。4、在 Posner 和 Cohen(1984) 看来, 视觉注意应该包含几个成分? 各是什么? Posner 和 Cohen 把视觉注意看成是由以下三个成分组成:把视觉
43、注意施加到一个目标上;把注意从一个目标上解除;把注意转移到新的目标上。115、为什么说空间位置抑制可能是一种“最早获得最晚衰退”的过程?Connelly 和 Hasher 通过实验发现,老年组被试不仅像年青组被试一样显示了位置抑制,而且在位置抑制的抑制量上与年青组被试无明显差别。然而,在年青组被试中所发现的特性抑制,在老年组被试中则没有发现。上述位置和特性抑制的实验结果说明,在人的毕生发展中,位置抑制和特性抑制可能是彼此独立的两种机制,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的时间进程。空间位置抑制很可能是一种“最早获得最晚衰退”的过程。6、干扰和抑制之间有何关系?一些研究者认为,抑制机制的一个可能作用是,减少来自
44、分心信息的潜在的干扰。因此,当被试完成选择性注意任务时,高效率的分心信息抑制,能够促进被试快速地把注意集中在目标项目,并对它做出反应。 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截然相反的逻辑,即人对分心信息的抑制,恰恰是因为这些分心信息干扰人们对当前目标进行选择和反应。按照这种逻辑,干扰和负启动之间应该有较强的正相关,而不是负相关。正相关的更进一步证据来自刺激-反应一致/不一致设计。刺激-反应一致/不一致设计是指,在定位任务中,指导语告诉被试,如果目标在左(或右)侧出现,那么,就相应按左(或右)键。而在刺激-反应不一致设计中,则要求被试作与目标刺激位置相反的按键反应。刺激-反应不一致设计的逻辑是,这种不一致设计与高水
45、平的类Stroop 干扰相联系。如果发现不一致设计时负启动量增大,则说明与干扰增强相联系的条件,同样也和负启动量的提高相关联,因此干扰量与负启动量存在正相关。结果发现,不一致设计时的确观察到了较大的负启动量。到目前为止,也有证据表明,干扰和负启动是彼此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总之,干扰与抑制的关系问题尚未解决。7、影响抑制效能的因素有哪些?许多因素都能影响抑制机制的效能。这些因素包括额叶损伤、压抑和压力、行为失调、生理节奏唤醒方面的变化。抑制效能有这样一个发展进程,它在儿童期增高,在老年期减低,在阿尔兹海默类型痴呆病人中,减低的更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抑制缺陷可能是选择性的,而不是普遍的。换句话说
46、,抑制机制依赖于年龄的衰退,是特异性的而不是普遍的。这可能反映了多重抑制系统和不同的任务要求,其中一些比另一些对与年龄相关的衰退更敏感。尽管阿尔兹海默类型痴呆主要被描绘为记忆失调,但是,许多研究已经表明,这类病人也表现出注意过程的缺陷。需要指出的是,在评估抑制机制效能时,应该注意测验时间适宜性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当特别熟悉的信息出现在不适宜的时间时,对它的抑制可能特别困难。测验时间与峰唤醒期匹配时,作业达到最佳,这种发现被称作同步效应。8、简述关于抑制时间进程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抑制是瞬时的过程,其逻辑是,在被试对目标刺激进行选择和反应期间,分心信息的内部表征受到抑制,因此减慢了被试对紧接
47、着呈现的与受抑制表征相对应的刺激,所作的反应。而一旦被试成功地完成了对目标的选择和反应,抑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换句话说,抑制在其不被需要时,很可能快速衰退。另一种观点认为,抑制并不总是很快衰退。也就是说,存在长时抑制的可能性。12Tipper 等人还发现,负启动效应不受可预期的、无关的插入作业的影响,这说明抑制过程是不易被破坏的。9、为什么视觉系统需要返回抑制机制?研究者认为,这种抑制能够保证高效的视觉搜索。具体地说,一旦注意已经指向某一位置,那一位置即被加上标签,结果无需返回去再次搜索那一位置。没有这样的记录,搜索过程将处于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访问同样位置的危险之中。10、是否存在着两个独立的
48、抑制系统?到目前为止,神经生理学研究和行为资料都支持肯定的回答。例如,Tipper 和他的同事们证明,二年级儿童尽管未能显示出对分心信息特性的抑制,但是,这些儿童的确显示了对分心信息位置的抑制。Connelly 和 Hasher 则发现,老年组被试不仅像年青组被试一样显示了位置抑制,而且在位置抑制的抑制量上与年青组被试无明显差别。然而,在年青组被试中所发现的特性抑制,在老年组被试中则没有发现。上述位置和特性抑制的实验结果说明,在人的毕生发展中,位置抑制和特性抑制可能是彼此独立的两种机制,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的时间进程。六、论述题1、Neill(1977 年) 的实验是如何做的?有何发现?其理论意
49、义是什么?Neill 使用 Stroop 色词任务的变式进行实验。Neill 创设并比较了两种条件。一种条件下,当前刺激词的印刷颜色与先前刺激词的意义匹配。如被试先看到用红色墨水印刷的“GREEN” (意义为“绿” ) ,紧接着看到用绿色墨水印刷的“BLUE” (意义为“蓝” ) 。另一种条件下,当前刺激词的印刷颜色与先前刺激词的意义,并不匹配。Neill 所感兴趣的是前一种条件。后一种条件实际上只是充当基线。Neill 要求被试命名 Stroop 刺激词的印刷颜色。结果发现,前一种条件下,被试的颜色命名显得特别困难。Neill 认为,一定是起干扰作用的 Stroop 刺激词的意义,如红色墨水印刷的“GREEN”一词的意义“绿” ,受到了抑制。其逻辑是,如果被抑制的意义(如“绿” )后来恰好变得与任务有关,如后来的刺激“BLUE”正是用绿色墨水印刷的,那么,被试对后来的刺激词的印刷颜色进行命名,要相对困难。Neill 开拓性的工作的理论意义在于:它表明,抑制也是选择性注意的一个重要机制。对有关信息的成功选择也需要对无关信息的抑制。这样,选择性注意机制不仅包括目标激活,还包括分心信息抑制。2、Driver 和 Halligan(1991)的无意义图形判断实验,是如何进行的?有何理论价值?Driver 和 Halligan 设计一个非常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