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66601new.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31024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66601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66601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66601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66601ne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66601ne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系统的分类(P7)1: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2:按系统的起源分类3: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4: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看,信息具有以下一些基本属性 (P31)(1):事实性(2):扩展性(3):传输性(4):共享性(5):增值性(6):不完全性(7):等级性(8):滞后性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P32)(1):人需要反馈(2):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3) ;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4):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的口味各异(5)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计算机与人的比较(P33)计算机 人处理速度 快 慢灵活程度 不灵活 灵活精度要求 高 低信息结构化程度 高 低稳定性 好 差出错 少 多可靠性 好

2、 差修改 难 易决策能力 差 好一个企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战略管理) 、中层管理(战术管理)和基层管理(作业管理) 。这三层管理面临的决策有这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信息要求: (P35)(1):战略性决策指有关重大方向性问题的决策,如经营方针、长远计划、新产品试制等。(2):战术性决策指为了保证战略性决策所需要的人、财、物的准备而进行的决策,如任失调动、资金周转、资源分配等。(3):日常业务活动决策指为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效益而进行的决策,是着眼于短期和个别方面的,如确定采购批量,处理日常业务中发生的问题等。采集数据的方法大体有三种:(P38)(1):自下而上地广幅收集,如收集各种月报

3、、季报、年报,这种收集有固定的时间周期。(2):有目的地进行专项调查,如进行人口调查,可全面进行,也可随机抽样。(3):采用随机积累法,只要是“新鲜”的事就积累,以备后用。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比一般技术工程有更大得难度和复杂性。这是因为:(P51)(1):技术手段复杂(2):内容复杂,目标多样(3) ;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4):环境复杂多变系统设计阶段(P55)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回答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做什么” 。为了保证系统开发的顺利进行,结构化的方法强调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P62)(1):面向用户的观点(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

4、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应得的成果(3):按照系统的观点,自顶向下地完成系统的研制工作(4):充分考虑变化的情况(5):工作成果文献化、标准化结构化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许多弊端,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程化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不足和局限性:开发周期长:早期的结构化方法注重系统功能,兼顾数据结构方面不够:结构化程度较低的系统,在开发初期难于锁定功能要求原型法有以下优点:(P64) (1):增进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2):用户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3):辨认动态的用户需求(4):启迪衍生式的用户需求(5):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计算机逻辑配置方案(P86)计算机逻辑配置方案设计从以

5、下几个方面考虑:(1):客观条件约束(2):处理方式(3):联机存储量(4):设备(5):软件可行性研究的内容(P87)除了建立系统的必要性之外,建设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技术可行性技术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2):系统软件(3):应用软件(4):技术人员2:经济可行性3:社会可行性可行性分析报告(P89)可行性报告包括总体方案和可行性论证两个方面数据流图用刀四个基本符号,即外部实体、数据处理、数据流和数据存储(P95)关于数据流,子啊数据字典中描述以下属性:(P105)(1):数据流的来源(2):数据流的去处(3):数据流的组成(4):数据流的流通量(5)

6、:高峰时的流通量判定树(P110)系统说明书的内容(P121)1:引言2:项目概述3:实施计划系统分析阶段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系统“做什么”系统设计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系统“怎么做” (P124)影响模块间耦合程度有三个方面的因素:(P129):联系方式模块间通过什么方式联系:来往信息的作用模块间来往信息作什么用:数量模块间来往信息的多少模块的内聚可以分以下七类:(P131)1:偶然内聚2:逻辑内聚3:时间内聚4:步骤内聚5:通信内聚6:顺序内聚7:功能内聚代码有以下功能:(P155)(1):鉴别功能(2):分类(3):排序(4):专用含义代码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P158)(1):惟一性(

7、2):合理性(3):可扩长性(4):简单性(5):适用性(6):规范性(7):系统性代码设计可按下了步骤进行:(P159)(1):确定代码对象(2):考查是否已有标准代码(3):根据代码的使用范围、使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代码的种类与类型(4):考虑检错功能(5):编写代码表输出设计的内容包括:(P160)(1):确定输入数据内容(2):确定数据的输入方式(3):确定输入数据的记录格式(4):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5):确定输入设备:输入的数据量与频率:数据的来源、形式、收集环境:输入类型、格式的灵活程度:输入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纠正错误的难易程度:可用的设备与费用选择计算

8、机系统的依据是:(P170)(1):功能要求(2):容量要求(3):性能要求(4):外部设备配置要求(5):通信和网络要求(6):市场和国情考虑(7):经济、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动态行为由状态图、顺序图、协作图和活动图描述,而物理架构是由构件图和部署图描述(P183)建立用例的关系(P195)1:包含关系2:扩张关系3:泛外关系结构化方法主张自顶向下实现,尽量先实现上层模块,逐步向下,最后实现下层最基本的模块(P255)限制使用 GO TO 语句(P258)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程序的错误(P265)模块测试一般由编程人员自己进行,模块测试有以下项目:(P265)(1):模块界面 调用参数(流入

9、数据)数目、顺序、类型;(2):内部数据结构 如初始值对不对,变量名称是否一致,共用数据是否有误;(3):独立行径 是否存在不正确的计算、不正确的循环及判断控制;(4):错误处理 预测错误的产生及后处理,看是否和运行一致;(5):边界条件 对数据大小界限和判断条件的边界进行跟踪运行;测试阶段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P266)(1):测试用例应包括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2):不仅要选用喝了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而且应用不合理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用例(3):既要检查程序是否完成了它应做的工作,又要检查它是否还做了它不应做的事情(4):测试用例应长期保留,直到这个程序被废弃系统维护工作可以分为四种类型:(P274)(1):更正性维护 21%(2):适应性维护 25%(3):完善性维护 50%(4):预防性维护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