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提纲一、信息系统的发展的四个阶段1.单项事务处理2.系统处理3.支持决策4.综合集成 二、信息系统组成包括以下七大部分1. 计算机硬件系统2. 计算机软件系统3. 数据及其存储介质。4. 通信系统。5. 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处理设备。6. 规章制度。7. 工作人员。三、信息处理技术结构1. 信息收集2. 信息存储 3. 问题处理 4. 对话和信息输出 5. 信息管理机构四、管理决策层次结构分哪几层次?1. 事务处理2. 运作信息处理3. 战术信息处理4. 战略信息处理五、信息系统如何分类六、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1、建设环境的复杂性2、用户需求的多样性3、建设内容的复杂
2、性4、技术手段的复杂性5、建设需用资源的密集性七、系统科学方法的主要原则1. 整体性原则2. 分解-协调原则3. 目标优化原则八、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的划分1. 系统规划2. 系统开发3. 系统运行与维护4. 系统更新九、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1. 系统分析: 主要任务是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需要进行的工作有系统的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及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等。2. 系统设计:主要任务是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总体结构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存贮设计和计算机系统方案的选择等。3. 系统实施: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主
3、要工作有软件的程序编制与软件包的购置、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的购置,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测试、新旧系统的转换等。 十、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1.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规范的产品(成果)。2.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 (1). 用户参与的原则(2). 严格划分工作阶段,“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3). “自顶向下”的原则(4). 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原则十一、系统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信息系统的概念形成时期。主要目标,就是根据组织的目
4、标与战略制定出组织中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和信息系统建设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 主要任务:1. 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制定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和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2. 制定组织的业务流程规划,确定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的方案3. 根据组织目标和业务流程规划确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规划方案; 4. 安排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方案。十二、系统规划的关键问题 1. 战略规划是核心 2. 业务流程的改革与创新是基础 3. 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是关键 4. 应变能力是信息系统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当前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瓶颈问题 5. 人、
5、管理、技术应协调发展十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导论 1、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的任务 2、组织的信息需求分析3、数据规划 4、功能规划与子系统划分 5、信息资源配置规划 十四、组织的信息需求分析工作内容是:1、分析与确定信息系统对每个业务流程必须提供的信息,明确所需信息的来源;2、分析与确定每个业务流程在运作中产生、信息系统必须加以收集的信息,明确收集的信息的去向;3、分析信息系统为提供与收集上述信息应具备的主要功能;4、分析现有系统提供、收集与处理有关信息的情况,明确与规划中的系统的差距与改进方向。十五、主题数据的类型1. 存档类数据2. 事务类数据 3. 计划类数据 4. 统计类数据 十六、
6、系统分析的目标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就是按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从逻辑上,提出系统的方案,即逻辑模型,以此作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即计算机和通信系统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提供依据。十七、p118十八、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和工具1. 数据流图(DFD: Data Flow Diagram)2. 数据词典(DD: Data Dicrionary)3. 结构化语言4. 决策树5. 决策表十九、绘制数据流图的主要原则1. 明确系统界面2. 自顶向下逐层扩展3. 合理布局4.
7、 数据流图只反映数据流向、数据加工和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贮,不反映任何数据处理的技术过程、处理方式和时间顺序,也不反映判断与控制条件等技术问题 5. 数据流图绘制过程,就是系统的逻辑模型的形成过程,必须始终与用户密切接触,详细讨论,不断修改要和其他系统建设者共同商讨以求一致意见二十、信息系统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充分反映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物理(技术)方案。任务: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对系统的逻辑功能的要求,并考虑到经济、技术和运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计算机
8、和通信的软、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实施计划。二十一、系统设计的依据1. 系统分析的成果2. 现行技术3. 现行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制度。4. 用户需求5. 系统运行环境二十二、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 1. 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软件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方案的选择2. 详细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5安全保密设计3. 系统实施进度与计划的制订4.“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编写二十三、系统总体布局方案主要有:1. 集中式系统(Centralized Systems)2.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
9、ms)从信息处理的方式来看主要有:1. 批处理方式(Batch processing)2. 联机处理方式(On-line processing二十四、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原则 1. 分解-协调原则2. 模块化原则 3. 自顶向下的原则 4. 信息隐蔽、抽象的原5. 一致性原则6. 明确性原则二十五、衡量模块结构模块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度量,这两标准分别称为块间耦合和块内联系。模块之间的耦合形式1. 数据耦合 2. 控制耦合 3. 公共耦合4. 内容耦合模块之间四种耦合方式的比较对一个系统进行模块设计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 模块间尽量使用数据耦合2. 必要时才采用控制耦合3. 对公共
10、耦合应限制耦合的模块数4. 坚决不用内容耦合模块内部的组合形式:1. 偶然组合2. 逻辑组合3. 时间组合4. 过程组合5. 通信组合 6. 顺序组合7. 功能组合 8. 七种块内组合的比较二十六、数据存储的总体结构设计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 数据结构的合理性2. 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3. 维护和管理方便 二十七、计算机与网络系统方案的选择1. 选择依据2. 功能要求 3. 市场考虑4. 系统的配置5. 培训要求6. 评价二十八、代码设计代码设计: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前提条件是把管理对象数字或字符化,这就是代码设计。代码: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实体类别和属性的一个或一组易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特定
11、符号或记号,它可以是字符、数字、某些特殊符号或它们的组合。 代码设计的任务:把信息系统要处理的事物用特定的字符、数字或其组合来描述,以便于计算机系统识别与处理。代码的作用:1. 标识作用2. 统计和检索作用 3. 对象状态的描述作用二十九、代码设计的原则 1. 适应性2. 合理性3. 简明性4. 系统性5. 稳定性6. 可扩充性7. 标准化8. 便于识别和记忆三十、代码种类三十一、代码的校验校验码的生成过程1. 对原代码中的每一位加权求和2. 以模除加权和得余数3. 得到校验码用校验码检查代码的过程三十二、数据库设计的步骤1. 用户需求分析 2. 基本数据库结构的设计3. 中间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12、 4. 与应用程序的接口 三十三、输出设计主要涉及的内容 1. 输出信息使用方面的内容使用者、使用目的、报表数量、使用周期、有效期、保管方法以及复印份数等。2. 输出信息的内容输出的项目、位数、数据形式(文字、数字)3. 输出设备显示终端、打印机、卡片输出机、绘图仪、声、像等多媒体设备。4. 输出介质纸张、磁盘、磁带或其他多媒体介质。三十四、输入设计的目标与原则输入设计的目标:在保证输入信息正确性和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做到输入方法简单、迅速、经济和方便使用者。输入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1. 输入量应保持在能满足处理要求的最低限度。 2. 输入的准备及输入过程应尽量简单易行,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3
13、. 应尽早对输入数据进行检查,以便使错误及时得到改正。4. 输入数据应尽早地记录在其处理所需的介质上,以避免转录及可能发生的错误。三十五、数据的校验方法1. 重复校验 2. 视觉校验3. 分批汇总校验4. 控制总数校验5. 数据类型校验 6. 格式校验 7. 逻辑校验8. 界限校验9 记录计数校验10.平衡校验11.代码自身校验三十六、人-机对话设计对话方式 1. 菜单式2. 填表法:3. 问答法4. 提问法 对话设计原则:1. 对话要清楚、简单,不能具有二义性;2. 对话要适合操作人员的水平,要能鼓励用户使用,并且容易学习掌握;3. 对话本身应具有指导用户怎样操作和回答问题的一定能力;4.
14、对话应能反映用户的观点、业务和习惯等;5. 必须很快地反馈用户的输入状态(尤其是出错的情况),不能让用户犹豫或等待;6. 要把错误信息的细节显示出来,并指导用户如何改正错误;7. 对话应该适合于用户的环境和具体情况,允许具有不同能力和经验的用户在不同的速度下进行操作。 三十七、系统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 系统开发项目概述。2. 模块设计说明。3. 代码设计说明。4. 输入设计说明。5. 输出设计说明。6. 数据库设计说明。7. 网络环境的说明。8. 安全保密说明。9. 系统设计实施方案说明。三十八、系统实施的目的:把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成果转化为可实际运行的系统。三十九、系统测试的
15、基本原则1. 测试工作应避免由原开发软件的个人或小组来承担。2. 设计测试用例不仅要包括合理、有效的输入数据,还要包括无效的或不合理的输入数据。3. 不仅要检验程序做了该做的事,还要检查程序是否同时做了不该做的事。4. 保留测试用例,将会给重新测试和追加测试带来方便。四十、系统测试的分类 四十一、系统测试的步骤:四十二、系统转换的方式1. 直接转换2. 并行转换3. 分段转换四十三、1. 项目: 指在一定的资源约束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相互联系的一类工作任务。2. 项目管理:就是为实现项目目标,有效地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严格地控制项目进度,以满足用户及有关方面需求的管理工作的总称。四十
16、四、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有:职能式组织、项目组式组织、矩阵式组织。四十五、项目管理的过程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均可分成五个过程组1. 启动过程组 2. 计划过程组 3. 执行过程组 4. 控制过程组 5. 收尾过程组四十六、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1. 项目整体管理 2. 项目范围管理 3. 项目时间管理 4. 项目费用管理 5. 项目质量管理 6.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7. 项目沟通协调 8. 项目风险管理 9. 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 四十七、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组织机构机构设置1. 项目经理2. 过程管理小组3. 项目支持小组4. 质量保证小组5. 系统工程小组6. 系统开发与测试小组7. 系统集成
17、与安装调试小组四十八、系统维护内容:1. 应用系统的维护 2. 数据的维护3. 代码的维护 4. 硬件设备的维护 四十九、系统维护的类型 1. 纠错性维护 2. 适应性维护 3. 完善性维护 4. 预防性维护 五十、系统的技术评价1. 目标评价 2. 功能评价 3. 性能评价4. 运行方式评价 五十一、UML 的主要内容:UML具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模型,提供了一套完整、全面的表达方法,其主要元素包括:UML 的基本构造块、支配这些构造块如何放在一起的规则和一些运用于整个 UML的公共机制。五十二、UML 的构造块:在 UML中可以将词汇划分为 3种构造块,即 3类词汇或基本元素:事物、关系和图。 五十三、UML 主要内容:UML概念模型构造块事物:结构事物、行为事物、分组事物、注释事物规则关系:依赖、关联、泛化、实现图:用例图、类图、对象图、包图、交互图等公共机制规格说明修饰通用划分扩展机制五十四、基于 WEB的信息系统软件运行环境 五十五、基于 WEB的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WEB网络协议;WEB页面技术数据库连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