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兽医临床诊断基本方法第一节 临床检查的方法与程序一、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兽医临床检查方法包括问诊、视诊、触 诊、叩诊、听诊及嗅诊,这些方法亦称为物理检查法。其中,问诊 是兽医临诊检查的第一步,通过问诊可获得第一手临诊资料, 对其他诊断具有指导意义。(一)问诊1、概念 问诊 是兽医通过询问的方式向畜主或有关人员了解患病动物(患畜)的饲养管理情况以及现病史和既往史,从而 为临诊检查提供线索。2、问诊内容(1)病例登记 目的在于了解患病 动物的个体特征,有利于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内容包括:畜主姓名或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动物种类,动物品种, 动物性别,动物年龄,动物毛色,动物用途,
2、动物体重等。(2)主诉 即畜主对动物及其患病情况的表达。记录主诉应尽可能用畜主描述的现象,而不是兽医对患病动物的诊断用语,主诉应当用最简明的语句加以概括。(3)现病史 指动物现在所患疾病的全部经过,即现发疾病的可能病因,疾病 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包括:发病 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是 单发、散发还是群发、患病后的主要症状、与 动物本次发病有关的各种原因及诱因、疾病经过和伴随症状、诊断和治疗情况等。(4)日常管理 询问动物的饲养管理情况;繁殖和配种方式及配种制度;周围环境及舍外气候变化情况;周围近期有无新引进的动物,新引进的动物是否带来新的疾病等。(5)既往史 包括患病动物以前的健康状况
3、,以及对动物现生活地区的主要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其他病史,对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的过敏史等。(二)视诊视诊是兽医利用视觉直接或借助器械观察患病动物的整体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视诊的适应范围包括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可分成全身状态视诊、局部视诊及特殊部位视诊三方面。 1、视诊的基本方法 在动物安静或运动的情况下,检查者通过视觉进行直接检查,某些特殊部位需借助仪器设备观察。视诊 的一般程序是先检视 群体动物,判断其 总的 营养、 发育状态并发现患病的个体。群体视诊是巡视畜群,发现个体病畜的重要内容。 对个体病畜的检查, 应先观察其整体状态,再观察其各个部位的变化。一般应先距患病动物一定距离,观察
4、其全貌,然后由前到后,由左到右,边走边看, 围绕病畜行走一周,细致观察;先观察其静止状态的变化,再 进行牵遛,以发现其运动过程及步态的改变。 2、视诊的主要内容(1)观察其整体状 态;(2)判断其精神及体态、姿势与运动、行为;(3)发现其表被 组织的病变;(4)检查某些与外界直通的体腔;(5)注意其某些生理活动是否异常。(三)触诊触诊是检查者通过触觉及实体感觉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检查者用手触摸按压动物体的相应部位,判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硬度、湿度、温度及按压敏感性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 质。此外,也可借助于诊疗器械 进行间接触诊。1、触诊的方法和类型触诊可分为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两种
5、。(1)浅部触诊法 以一手轻 放于被检查的部位,手指伸直,平贴于体表,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动作,适当加压或不加按压而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依次进行触感。 检查体表温度时,最好用手背,并应与邻近部位相比 较。主要是 检查动物体表的温度和湿度,弹性软硬度,敏感性,病 变性状,心脏 搏动,肌肉的紧张性,骨骼和关 节的肿胀、 变形,体表浅在的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 经、阴囊和精索等。(2)深部触诊法 主要检查 腹内脏器和腹部异常包 块等。检查者以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用不同的力量逐渐加压以达深部,以触感深部器官的部位、大小,判断有无疼痛及异常肿块等。临诊上,依目的不同可采用
6、不同的手法,如深部滑行触 诊法,双手触 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切入式触诊法等。(3)直肠检查 是将手指伸入动物的直肠内,去感知骨盆腔或腹腔内 组织器官性状的方法。2、触诊的主要内容首先,检查动物的体表状态;其次, 检查某些器官、组织,感知其生理性或病理性的;第三,了解腹壁及腹腔内组织器官的状态及异物;第四,检查动物组织器官的敏感性。(四)叩诊叩诊是用手指或借助器械对动物体表的某一部位进行叩击,以引起其振动并发生音响,再借助其发出的音响特性来帮助判断体内器官、组织状况的检查方法。1、叩诊的应用范围叩诊被广泛应用于肺、心、肝、脾、胃肠等几乎所有的胸、腹腔器官的检查。2、叩诊的方法根据叩诊的
7、手法与目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叩诊法与间接叩诊法两种。(1)直接叩诊法 即用一个(中指或食指)或用并拢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掌面或指端直接轻轻叩打( 或拍)被检查部位体表,或借助叩诊器械向动物体表的一定部位直接叩击。借助叩击后的反响音及手指的振动感来判断该部组织或器官的病变。(2)间接叩诊法 其特点是在被叩击的体表部位上,先放一振动能力较强的附加物,而后向这一附加物体上进行叩击。附加的物体,称为叩诊板。 间接叩诊的具体方法主要有指指叩诊法及槌板叩诊法。指指叩诊法 其手法通常是以左手中指末梢两指节紧贴于被检部位代替叩诊板,其余手指要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各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或食指)的指端垂直叩
8、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背面。叩击时应以掌指关节及腕关节用力为主,叩 击要灵活而富有弹性,不要将右手中指停留在左手中指指背上。对每一叩诊部位应连续均匀叩击 23 下,同时在相应部位左右对比,以便正确判断叩诊音的变化。该法简单、方便、不需用器械,适用于中小动物和大动物浅表部位的诊查。槌板叩诊法 其手法通常是以左手持叩诊板,将其紧密地放于欲检查的部位上;以右手持叩诊槌,用腕关节做轴而上下 摆动,使之垂直地向叩 诊 板上连续叩击 23 次,以分辨其 产生的音响。间接叩诊法叩击力量的轻重,视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性质、范 围和位置深浅,一般分为轻叩法(又称 阈界叩 诊法,用于确定心、肝及肺心相对浊 音界)、中
9、度叩诊法(适用于病变范围小而轻、表浅的病灶,且病变位于含气空腔组织或病变表面有含气组织遮盖时)和重叩诊法(适用于深部或较大面积的病变以及肥胖、肌肉 发达者)等。3、叩诊音的种类和性质临诊上将叩诊音分为清音、鼓音、浊音、实音和过清音 5 种。(1)清音 是一种音调低、音响较强、音时较长的叩诊音,在叩击富弹性含气的器官时产生。见于正常肺脏区域。(2)浊音 是一种高音 调、音响较弱、音时较短的叩诊音,在叩击覆盖有少量含气组织的实质器官时产生。 见于正常肝及心区,病理状况下 见于肺有浸 润、炎症、肺不 张等。(3)实音 为 音调比浊音更高、音响更弱、音时更短的叩诊音。为叩击不含气的实质性脏器时所产生的
10、声音。在病理情况下,大量胸腔积液和肺完全 实变也可出现。(4)鼓音 是一种比清音音响强、音 时长而和谐的低音,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病理状况下见于瘤胃胀 气气胸、气腹、肺空洞等。(5)过清音 是一种介于清音与鼓音之间的叩诊音,此种叩诊音正常时不易听到,可见于肺组织弹性减弱而含气量增多的肺气肿患畜。(五)听诊听诊是借助听诊器或直接用耳朵听取机体内脏器官活动过程中发出的自然或病理性声音,再根据声音的性质特点,判断其有无病理改变的一种方法。1、听诊的应用范围听诊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直接听取动物的嘶鸣、狂吠、呻吟、喘息、咳嗽、喷嚏、 嗳气、咀嚼、运步等声音及高朗的肠鸣音等。主要用于检查:
11、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 统、胎心音和胎动音等。2、听诊分类及方法听诊的方法可分为直接听诊法与间接听诊法。(1)直接听诊法 是不用器械,用耳直接贴于被检查者体表某部位,听取脏器运动时发出的音响的听诊方法。直接听诊需在 动物保定确实的情况下进行,在欲听诊动物体表部位垫一听诊布,用耳朵直接贴于动物体表的相应部位进行听诊。(2)间接听诊法 是借助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方法,即器械听诊方法,为临诊常用方法。(六)嗅诊嗅诊是用嗅觉发现、辨别动物的呼出气体、口腔臭味、排泄物及病理性分泌物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检查方法。嗅 诊时, 检查者可用手将气味扇向自己的鼻部,然后仔 细判断气味的特点与性质。 临诊
12、上经常用嗅 诊法检查汗液、呼出气体、痰液、呕吐物、粪便、尿液和脓液味等。二、临床检查的程序(一)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和症状1、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临床上应系统地按照一定程序和步骤对病畜进行临诊检查,以获得比较全面的症状和资料,避免某些症状被遗漏。临诊检查 的基本程序是:病畜登记问诊现症检查(包括整体及一般状态检查、系统检查、 实验室检查和特殊 检查) 建立诊断病历记录。2、症状及症候学(1)症状的分类 症状是动物所表现的病理性异常现 象。可分为:示病症状与一般症状 某一疾病所特有的且不会在其他疾病中出现的症状称为该病的示病症状或特殊症状。一般症状指那些广泛出现于许多疾病过程中的症状,它不属于某一特
13、定疾病所固有,甚至可出现于某一疾病的不同病理过程中。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 主要症状指对疾病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的症状,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又称基本症状。次要症状往往是疾病的附带症状,在很多疾病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出现, 对疾病的诊断意义 不大,但 对于疾病的程度和 预后的判断意义较大。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指在局部病变部位表现的症状,在病变以外的其他区域不存在或表现轻微。全身症状指机体针对病原或局部病变的全身反应,属于一般症状范畴。 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局部症状可以发展成为全身症状,如脓肿可导致脓毒败血症;局部症状也可以是全身症状的局部反应,如狂犬病的眼球震颤等。
14、原发症状与 继发症状 原发症状指原发病所表现 的症状, 继发症状指继发病所表现的症状。综合症候群 某些相互关联的症状在疾病过程中同时或相继出现,这些症状总称为综合症候群或综合征。(2)症候学研究动物症状的发生原因、条件、机理、临诊表现、特征和检查方法的科学称为症状学;除这些内容外,兽医临诊实际中必 须对这些症状的临诊意义予以论证、加以鉴别,即症候学。发热 是致 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产热过多和散热过少,导 致动物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临诊症状。A 按发热的程度分类 按发热的程度可将发热分为最高热(体温升高 3.0以上)、高热(体温升高 2.03
15、.0)、中等热(体温升高 102.0 )和微热 (体温升高 1.0以内)。B 体温曲 线和热型 每日早晚各测一次动物体温,并记录在特制的表格内连成的曲线,称为体温曲线。当 动物患发热性疾病 时,体温曲 线可呈现出各种有规律的变化,称 为热型。根据热型将发热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或不定型 热、双相热等。C 按发热 病程分类 按发热病程分为急性发热、慢性发热、一过性热或暂时性热。水肿 是指 动物机体组织间隙内积聚过量积液。根据水肿发生范围,可分为全身水肿和局部水肿;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皮下水肿、 脑水肿、肺水肿等;根据发生原因,可分 为心性水肿、 肾性水肿 、肝性水 肿、炎性水肿等;
16、根据水肿发生的程度,可分为隐性水肿和显性水肿。液体积聚于体腔内称积液。脱水 是机体 摄入水分不足和(或)丢失过多,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和组织脱水的综合病理过程。根据脱水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将脱水分为高渗性、等渗性和低渗性脱水 3 种类型。表 111 3 种脱水类 型的特点及其原因类 型 特 点 原 因单纯性脱水水摄入不足(食物、饮水不足)胃肠道异常发酵分解变为高渗高渗性脱水(水缺乏)失水失盐(缺水性)低渗液体丢失热射病等水分从肺、皮肤丢失大量应用利尿剂胃肠道消化液的大量丢失:呕吐、腹泻等等渗性脱水失水失盐(最常见)丢失的液体成分和细胞处液基本相同弥漫性腹膜炎(血浆进入腹腔)大面积烧伤面的渗出(血浆流
17、失)外伤或手术中的失血高渗液体丢失中暑(出汗)肾功能不全(排盐过多,重吸收抑制)糖尿病等低渗性脱水(钠缺乏)失水失盐(缺盐性) 等渗液体丢失,只补水分而不补电解质治疗胃肠道消化液大量丢失、大面 积烧伤渗出等时,仅补 5%葡萄糖等发热、大汗后大量饮水黄疸 是由于血清胆 红素含量升高所致皮肤、黏膜发黄的一种临诊症状。临诊上主要应检查眼结膜和巩膜。根据病因,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3 种类型。 表 112 3 种黄疸的实验室检查区别项目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总胆红素 增加 增加 增加结合胆红素 正常 增加 明显增加尿胆红素 尿胆原 增加 轻度增加 减少或消失
18、呼吸困难 是一种复杂的病理性呼吸障碍。表现为呼吸费力,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并常伴有呼吸频率、类型、深度和节律的改变。A 根据临诊表现形式 呼吸困难可分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和混合性呼吸困难3 种类型。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呼吸时吸气动作困难,多见于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呼气性呼吸困难乃为肺泡内的气体呼出困难,多 见于细支气管炎、 细支气管 痉挛、肺气 肿、肺水肿等。混合性呼吸困难指吸气和呼气同时发生困难,呼吸频率增加。 见于肺脏 疾病、 贫血、心力衰竭、胃 肠臌气、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等。B 根据病因和机理 呼吸困 难可分为气道性呼吸困 难、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
19、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 经性呼吸困难、呼吸肌及胸腹活动障碍性呼吸困难 7 种类型。发绀 指皮肤和黏膜呈蓝紫色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在血液中形成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而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故也称为紫绀。咳嗽 是由于呼吸道分泌物、病灶及外来因素刺激呼吸道和胸膜,通过神经反射,使咳嗽中枢发生兴奋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呼气运动,以使呼吸道中的异物和分泌物(痰)咳出。咳嗽是由于呼吸系统炎性疾病,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所引起。非感染性咳嗽又包括异物性咳嗽、过敏性咳嗽和压迫性咳嗽。呕吐 指动 物不由自主地将胃内或肠道内容物经食管从口、鼻腔排出体外的现象。呕吐是单胃动物,尤
20、其是猫和犬的重要 临诊症状。其可分 为中枢性呕吐和末梢性呕吐。A 中枢性呕吐的原因 神经系统病变;全身性疾病;药物及毒物;其他因素(如精神因素等)。B 末梢性呕吐的原因 消化道疾病;腹膜及腹腔器官的疾病;大叶性肺炎、急性胸膜炎等疾病;突然更换饲料、摄食异物、吃食过快、过食、食物过敏和对某种特殊食物的不耐受以及采食刺激性食物等。腹泻 指肠 黏膜的分泌增多与吸收障碍、肠蠕动过快,引起排便次数增加,使含有多量水分的肠内容物被排出的病理现象。按照发病的过程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A 引起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因 急性肠道疾病,急性中毒,服用泻剂与药物,饲料及饲养管理不当。B 引起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 消化道
21、慢性疾病, 肠 道肿瘤,小肠吸收不良等。(二)群畜临床检查的特点1、方法和程序群体检查的主要方法包括休息或安静状态的检查、运动状态的检查和采食饮水时的检查。由于动物群体种类和饲养方式的不同,因此,检查的具体方法、程序和重点也有所差异。对群体动物的检查,主要可通过问诊和视诊、 查阅病历资料、 现场巡检、群体及个体的临床观察和检查、病理剖检,结合实验室化验及特殊检查法等,对群体动物的健康提出初步诊断结果,并对潜在发生的疾病提出预防方案。在检查的程序方面,应掌握以下原则:即先调查了解,后进行检查;先巡视环境,后 检查畜群;先群体后个体;先一般检查,后特殊检查;先检查健康畜群,后检查病畜群。2、检查内
22、容群体动物的现状调查 主要检查畜群的规模、 组成、来源及繁育情况, 场地周围的其他畜群中有无疫情发生及不安全因素,畜禽的既往病史、发 病率、死亡率,是否存在 隐性传染,检疫内容与结果,以及防疫情况等内容。畜群的环境检查 调查养殖场的地理位置、植被、土质、水源和水质、气候条件等是否受到“三废”污染,畜舍建筑, 饲养密度,通 风及光照,保温和降温,畜栏与畜圈,运动场条件,粪便处理,卫生条件及消毒措施等。饲养管理与生产情况检查 检查饲喂方法及饲喂制度,饲料的组成及营养价值评定,饲料的贮存及加工方法等,畜产品 (乳、肉、蛋、毛、皮等)的数量与质量,种公畜的配种能力,母畜的受胎率及繁殖能力等。某些传染病
23、的定期检疫 尤其注意结核、布 鲁氏菌病的检疫情况,寄生虫学检查,死亡病例死前症状及死后剖检变化等。群畜的一般检查 在调查 了解、 查阅病历和记录资料的基础上,对群体动物全面视诊,观察周围环境及畜群的总体情况。然后,依据动物群大小,小群动物采用普查,大群动物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或挑选可疑动物,按视诊,触诊,叩 诊、听诊及嗅诊等物理检查法进行个体详细检查,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对舍饲畜群的检查,应在饲喂中或饲喂后进行,重点是观察饲料的品质及数量, 动物的采食、咀嚼、吞咽、反刍及胃嗳气、排粪状态有无异常现象,以及有否咳嗽和鼻液等。(三)不同种属动物临床检查的要点1、猪的临床检查要点猪病的临
24、床检查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病史调查、饲养管理检查、群体检查、个体 检查与剖险。(1)病史调查 主要通过问诊进行有关情况的调查,调查内容有:一是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主要表现、治 疗和死亡等情况,二是免疫、消毒、隔离、检疫等综合防治工作情况。(2)饲养管理检查 主要检查饲 养模式、 饲养环境、 饲料组成与饲喂方式、饲养管理等。(3)群体检查 群体检查的原则是按静态动态饮食状态的顺序进行。按圈舍或批次进行分群,然后一群一群进行检查 。主要 观察站、卧姿 势,精神及营养状况,被毛、呼吸状 态,有无咳嗽、喘息、呻吟、嗜睡、兴奋、流涎、离群等异常现象,从中发现病畜。然后, 驱赶观察行走时的姿势、精神状态、排
25、泄情况,看其有无行动困难、肢体麻痹、步态蹒跚、弓背弯腰、离群掉 队、气喘咳嗽以及排泄姿势与排泄物异常等表现。最后,观察自然状态的 饮食欲及饮食量、采食姿 势,有无吞咽困难、呕吐流涎、退槽呜叫等异常表 现,从中挑出有病或可疑者。(4)个体检查 在普遍检查的基础上,从中挑出有病或可疑者。按整体及一般检查、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进行个体检查。以观察其整体状态的变化,特别是对其发育程度、 营养状况、精神状态、运动行为、消化与排泄的功能和活动等项 内容,更 应详加注意2、反刍动物的临床检查要点反刍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特殊消化过程, 嗳气是反刍动物正常的生理现象。反 刍兽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是具有
26、特殊构造的多室胃,并在消化过程中经过反刍的特有机能活动,因此,在 临床诊查过程中,对反刍活动及前胃(瘤胃、网胃、瓣胃) 状态的检查, 应给予特殊的注意。另一方面,由于乳用牛具有极其旺盛的物质代谢活动,以及生殖器官(子宫、卵巢、乳腺 )的功能特殊性,在生产实际中很容易 发生生产性疾病、生殖器官及乳腺的疾病,因此,在对反刍兽(特别是乳用牛) 实施临 床诊查时,除病史调查、精神状 态与姿 势检查、被毛皮肤 检查和 食欲饮欲检查等一般常规进行外,应注意以下特定的主要内容。(1) 反刍、 嗳气检查 健康奶牛采食后 lh 左右开始反刍,每个食团咀嚼 4080 次,一昼夜反刍 48 次。当奶牛患瘤胃 积食、
27、瘤胃 臌气、创伤性网胃炎、前胃迟缓、胃肠炎、腹膜炎、肝 脏疾病、传染病、生殖系统疾病、代谢病和脑、脊髓疾病 时都会 发生反刍障碍。嗳气减弱见于牛前胃疾病、某些热性病和传染病。嗳气完全停止多是食道梗塞的结果。(2) 腹围检查 腹围增大主要见于瘤胃积食、皱胃阻塞、瘤胃臌气、肠臌胀、胎水 过多、腹水等。根据腹围增大的位置、软硬度和穿刺检查, 进一步鉴别 。腹 围缩小主要见于一些慢性、急性消耗性疾病,严 重脱水,以及引起食欲下降的疾病。(3) 乳房及乳质量的检查 奶牛患各种疾病均可导致产奶量降低,但尤以酮血病和乳房炎最为严重。临 床型酮血病轻症者 产奶量持续下降,重症者产奶量骤减。 临床重症乳房炎奶牛
28、表现乳房肿胀、发红 、质硬,疼痛明显,乳汁呈淡黄色。恶性乳房炎病牛发病急,整个乳房肿胀,坚硬,皮肤 发紫,疼痛极明显。(4) 卧地不起综合征检查 与鉴别 卧地不起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为运动器官疾病、传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神经性机能障碍。常见于蹄叶炎、创伤性网胃腹膜炎、髋关节损伤、闭孔神经损伤( 产后截痪) 、腓神经损伤、脓毒性子宫炎、乳酸中毒、白肌病、酮病、低钾血症、低血镁症、低磷血症和产后低血钙 症等。在 类症鉴别时,既要 认定运动机能障碍的类型,又要查找病因,收集全身症状和局部病变,逐一 鉴别。3、家禽的临床检查要点家禽疾病的临床检查,首先是检查饲养管理,其次群体检查,最后个
29、体 检查。应特别重视病史调查和群体检查。对个体进 行系统检查时,重点 应放在消化系统、呼吸系 统和神经系统的检查。并应注意与实验室诊断和尸体剖检密切结合,才能获得较为科学的诊断结果。(1)饲养管理情况 包括家禽病史、病禽与日龄的关系、环境和防疫以及驱虫情况、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调查。(2)禽群症状的观察 在舍内一角或运动场外直接观察,开始时要静静地窥视全群状态,尽量防止惊扰禽群。然后,逐渐靠近,在 饮食、呼吸、运动、羽毛色泽、粪便等方面来观察禽群的各种异常现象。(3)个体状态的 观察 对剔出的病禽进行详细的个体检查。病禽数量多时,应选择发病程度和病情不同的家禽进行检查。检查 方
30、法可按消化、呼吸、神 经等系统,各器官逐个进行检查。在剖检时,一定要尽可能地做到具体细致,尽可能多剖检一些病死禽,力求通过剖检找到有代表性的典型病变。4、犬的临床检查要点由于犬的生物学特性区别于其他动物,犬的品种和用途不同,检查的重点也不全相同,因此,疾病诊断应注意检查以下几方面:(1)精神状态检查 。(2)营养状况检查 若犬身体消瘦,骨骼和关节变形,肌肉松弛无力,被毛粗糙无光、逆立、脱毛等,常是患有寄生虫病、皮肤病、慢性消化道疾病、营养性疾病或某些传染性疾病的表现。(3)姿态检查 犬在站立或行走 时,四肢软弱无力,四肢强拘,不敢负重,则表明四肢有异常。如果犬躺卧时体躯蜷缩,头置于腹下或卧姿不自然,不时翻动, 则表明腹痛。(4)体温检查 健康犬的正常体温,幼年犬为 38.539 ,成年犬为 37.538.5。如果狗的鼻端(鼻镜 )干燥甚至 结痂,耳根部皮肤温度较其他部位高,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而渴欲增加,则表明体温高,主要见于传染性疾病,呼吸道、消化道及其他器官的炎症。而在中毒、重度衰竭、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疾病时,体温常降低。(5)呼吸系统的 观察 主要观察呼吸数、呼吸方式(犬的正常呼吸式是胸式呼吸)、呼吸节律及呼吸是否困难。需让患犬处于安静状态下观察。(6)消化系统的 观察 重点 检查口腔黏膜的颜色、流涎、饮食欲等。尤其要观察呕吐状况、排粪、排尿状况的。